城中型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探索——以武汉东湖风景区为例论文_代大胜

城中型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探索——以武汉东湖风景区为例论文_代大胜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摘要:随着近几年二环线的通车、武汉站的建成、楚河汉街开街、武汉华侨城欢乐谷开业、东湖通道等一系列实施项目的建成和规划项目的确立,东湖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和历史机遇。

关键词:总体思路;创新

一、项目理解

(一)任务解读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东湖成为武汉重要的“生态基因库”

丰厚的文化底蕴,使东湖成为武汉薪火相传的“文化聚宝盆”。

持续而高质量的建设使东湖成为武汉人引以为傲的“城市名片”。

国家“中部崛起”的深入落实和“中三角”战略的提出,为地处核心的武汉市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建设美丽武汉,将为东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武汉市成为全国首个“高铁十字”的中心点,这将带来大批的游客,为东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武汉的快速发展使东湖逐渐由城郊湖转型为城中湖,东湖风景区也由城郊游憩目的地转变为市民日常活动聚集场所。

同时,东湖现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景中村对东湖生态资源和景观风貌的破坏,东湖旅游服务设施的缺乏与低品质,过境交通对东湖游憩环境的破坏,东湖内部人车混行等等问题

东湖新一轮总规获批,为东湖的发展描绘了美丽的蓝图,总规主要侧重于在整体上把握宏观发展方向,难以直接管理具体项目建设,急需编制控制性规划对风景区的发展和建设进行有序引导和统一管理。

本次东湖控规需要解决的问题为:1、如何深化和落实风景区总体规划?

2、如何建立“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利用过程中促进保护”的风景区

规划控制体系?

3、如何建立规划与管理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次我们采用“五位一体”的工作方式:专家领衔、专题研究、国际合作、公众参与;

本次我们采用“资源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三方导向和“区域和城市发展维度、风景区发展维度、时空维度“三重维度的规划策略。

本次我们规划的技术路线:

本次规划范围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范围,总面积为61.86平方公里,本次规划延续新一版东湖总规确定的八大景区,以此为编制单元进行规划的编制:

(二)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所遵循的四个原则为:

1、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保护前提下开发,开发过程中促进保护

2、处理好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交汇相应

3、处理好整合和个性的关系:各景区功能的整合、各景区差异与个性塑造

4、处理好城市与景区的关系:城湖共生共荣、绿水交融的整体空间格局

在将东湖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风景名胜区和城中自然湖泊型旅游胜地,国家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建设的重要示范基地和浓郁的楚文化特色游览胜地,强化水主题,突出东湖水域特色,创造生态东湖、文化东湖、欢乐东湖的新形象的总体目标指引下,本次规划提出六大具体目标,为历史目标、交通目标、开发目标、旅游目标、生态目标、视觉目标

(三)总体思路

与城市开发建设相比较,风景区建设特点在于保护生态景观资源,防止破坏性建设。鉴于此,风景区详细规划的核心在于保护景观资源,引导旅游活动的开展,在于城市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体系的比较中,规划提出风景区七大控制内容,为土地使用控制、景源保护控制、空间容量控制、参观游赏控制、建筑风貌控制、植物种植控制、配套设施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土地使用控制:

控制目标:在保障风景区风景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上,结合东湖风景区为城中型景区的建设特点,建立适合风景区和城市建设区双重特点的土地管控模式。

前期在东湖发展策划国际研究、各景区功能定位、东湖生态承载力及环境容量研究以及东湖城湖关系研究基础上,结合历史遗留问题、部门意见以及公众调查意见,参照东湖总规及上层次规划内容,细致划定用地边界,确定土地使用性质,并对土地使用相容性、土地性质调整程序进行规定。

(以东湖西岸土地使用为例,控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了西岸的土地使用性质)

2、景源保护控制:

控制目标:在细致确定景源位置与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保护景源及周边空间环境的规划控制体系,防止景源遭到破坏性开发建设。控制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划定环境分级保护区,制定一系列环境因子的指标体系控制环境污染和危害的,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通过景源的分类分级保护、划定分级保护区、划定景观控制区、确定景观观赏点、景观意向中心、划定景观视线通廊,保护景源及周边空间环境。

3、空间容量控制:

控制目标:为避免旅游及相关活动在规模、强度、速度上超过风景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某一时间内所能承受的最大值,防止开发过度对风景区的破坏,建立一套数字指标控制体系。

通过各景区功能性质定位及东湖生态承载力及环境容量的研究,确定景区内可承载的游客容量、居民容量、可建设用地规模及建筑量规模,以此来配置游览设施规模、公共配套设施规模、风景区内居民社会用地、滞留用地的调控以及确定建设区容积率。

4、参观游赏控制:

控制目标:为保证游人拥有良好的游赏环境,合理的组织游赏活动,对风景区游赏活动做出合理的组织和组合。

控制的主要内容有游赏项目控制、游赏方式控制、游赏机会系列控制以及游赏线路组织。

5、建筑形态控制:

控制目标:为保证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建筑物群体之间的群体关系,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建立建筑形态控制体系。

控制的内容有建筑密度控制、建筑后退控制、建筑高度控制及建筑风格、体量引导,视线廊道控制,湖岸线引导等。

6、植物种植控制:

控制目标:为充分利用植物丰富多彩的造景特性,结合各景区、建设区景观要求,形成功能复合、景致优美的植物景观,建立植物种植控制体系。

控制的内容包括建设用地上的植物种植控制和植物种植引导,植物种植控制主要通过郁闭度、地表改变率、种植形式、绿地率等进行控制;植物种植主要通过主导树种、种植形式、乔灌草比例,林相、季相等进行引导。

7、配套设施控制:

控制目标:为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和环境,保障游客游览活动、生活,居民生活生产活动正常进行,进行配套设施的控制。

依据空间容量分析,确定的游览设施规模、公共设施规模以及市政设施规模,科学的进行规模布局。

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鉴于风景区建设难度大,为更加有效的指导风景区的规划管理,规划确定一系列重点地段,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直接指导具体项目建设,服务于规划管理。

(四)规划创新

一是建立适应城中湖泊型风景区特点的“七位一体”的管控模式,强调对生态、人文环境的保护及对项目的可控引导;

二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规划编制模式,兼顾东湖风景区总体发展和具体项目需求;

三是将风景区规划与周边区域规划及“东湖东进”战略结合,积极从风景区外围为风景区保护寻找空间;解决风景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景中村改造等难题;

四是采用分专题精英合作的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及规划编制工作,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五是采用刚性与弹性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指标体系,以及三维数字平台的全程应用,强化规划的有效管理。

论文作者:代大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城中型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探索——以武汉东湖风景区为例论文_代大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