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高等教育印象_大学论文

意大利高等教育印象_大学论文

意大利高等教育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大利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意大利非常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看作是发展社会和人类自身的重要条件和动力。意大利从在50年代还是一个半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工业七强之一的国家,与其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科技人才有着重要的关系。随财政部高等财经教育考察团,于1996年12月12日至15日访问并考察了意大利政府大学科研部,意大利罗马三大经济学院(国立)、佛罗伦萨大学经济学院(国立)、米兰自由大学(私立),尽管访问和考察时间较短,关于意大利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财经教育的资料匮乏,有些情况又来不及询问,但还是有一些初步的印象。

总的印象是国家极其重视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通过大学体制改革,依法扩大学校自主办学的权力,减少行政干预,使高等学校能够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运行;结合意大利国家的具体情况,高校实行通才教育;注重应用,面向实践、面向社会(国内、国外)办学;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等方面的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印象:

第一,高等学校依据法律、法令办学,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据意大利国家大学科研的官员介绍,意大利是法制国家,依法办学是意大利教育的一个特点。意大利早在1859年就颁布了《卡萨蒂法》,建立中央集权的教育制度,在意大利法西斯统治时期(1922—1943年)得到强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实质性变化。比如,1947年作为法令实施、1953年通过的有关成人教育的教育法;1962年实施的有关儿童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法令;1968年实施的幼儿教育法令;1969年关于取消大学招生名额的限制和大学入学考试的法令;1973年关于教师均须接受“完全的大学教育”的法令;1973年批准的国家负责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小学至初中)、高中教育和提供普通文化、科学和工艺的高等教育的“原则法”;1980年通过的关于开设博士研究生课程和设立博士一级学位的法令;1989年通过的大学改革法案;1990年制定的决定引入欧洲通行的“中间教育体系”(类似我国的大专系列)的大学体制改革法;1991年通过的关于通过各种方式保证给予学生学习必要的支持的大学学习法等。

意大利宪法规定,大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自治权。1989年意大利政府依法成立大学科研部,给予大学更多的自主权。

据意大利政府大学科研部官员介绍,大学科研部是管理高等学校的部门,负责大学教育、科研和技术发展,并制定大学教育三年发展计划和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及年度计划,每三年向国会提交一份有关大学教育发展状况和科研发展状况的报告。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是宏观指导,依法管理,学校根据法律、法令依法办学,对学校的建校、招生、分配、专业设置、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就业指导、机构设置、人事安排、职称评审、对外交流等诸多行政事务不予干涉。政府大学科研部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对大学进行资金分配。资金分配的程序是:国家预算——财政拨款——大学科研部——观察中心(提供数据、情况和意见)——分三大款项(1.行政开支2.专项3.基本建设)拨至大学——财政部派出机构对大学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察和检查。据这位官员介绍说,为了使学校更有利于自治,1993年对原有的宪法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1994年1月1日实行的宪法规定,给大学以更大的自主权,实行了新的拨款制度和监控制度,如对大学教师和非教师费用开支的科学化、规范化,对新课程的开辟和发展,对教授科研学术活动、教学科研的模拟、对新增加的博士生,对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实施,对非国家大学等项内容,都设立了专项资金。再如,1993年以前,各高等学校对国家所给予的财政拨款,只能按大学科研部的规定使用,1994年以后,对国拨资金的使用更灵活了(比如,人头费的使用实行了包干制度),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率和大学自治的效率。

总之,意大利政府的大学科研部给我们一个总的印象是,他既代表政府的利益(政府的职能部门),又代表学校的利益(为学校服务的机构),是政府与学校之间的“中介”和“缓冲带”。据大学科研部的官员介绍,给予大学更多的自主权,给予科研更多的自主权,给大学和科研机构在人事和经费安排上更多的自主权,是由该部首先提出的。这给大学教育和科研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扩大了大学与公立和私营机构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的合作。使大学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根据意大利国家的具体国情,高等学校实行通才教育。

意大利是欧洲建立大学,发展高等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3世纪初、中期,就出现了一批大学的雏形,如,博洛尼亚大学已有900多年历史,被公认为欧洲最古老的大学。

意大利高等教育的学校分大学和非大学水平两类。大学又分为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

意大利人口5642.5万(1984年统计),工业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485美元,是欧洲七大强国之一。意大利现有大学64所,389个系,1054个本科专业,300个专科专业,13000名正教授,18000名副教授,16000名研究人员,150万大学生,10000名研究生,25000名大专生。

意大利大学本科学制文、理科为4年,医学及工科专业为5年。设学士、博两种学位。学习期间,实行学分制。

意大利大学教育体制在近三十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是,1969年意大利政府颁布第910号法律,取消了大学招生名额的限制和大学入学考试,规定凡持有高中毕业文凭或同等学历文凭均可注册任何大学的名系科学习,使大学由面向少数人,变成向广大青年人开放的大众性的学校。

这项变革的主要原因是由意大利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首先是意大利的科学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了飞速发展,对就业人员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次是在于弥补由于社会上诸因素造成的在接受大学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比如,由于地域上的差别造成的办学条件、教学条件的差别,教师水平的不同造成教育质量上、学生文化程度上的差别),使在不同条件下毕业的高中生能够在接受大学教育的权力上有平等的机会。再次是意大利认为只要培养出文化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且又学有专长的劳动力,就会自然增加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就业机会。

这样一种“通才培养”方式,使意大利的大学教育迅速膨胀。特别是在取消入学考试的头几年,比如1971—1972学年,高中毕业生的87.1%进入大学。据1971—1991学年统计,20年中,大学生人数(只计算按期注册生)增加46.8%。大学取消入学考试,每年注册大学的人数剧增。据近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60—70%的高中毕业生注册大学,1991—1992学年达到73.6%。但大学的淘汰率很高,即意大利大学教育的成品率、合格率很低(相对于注册人数)。据1979—1980学年至1984—1985学年5年的追踪统计,各类学科、专业的学生能正常按年注册,直至毕业的平均人数,仅占一年级入学注册人数的7.9%。由于意大利大学实行的是学分制,又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因此流失生率很高(主要在1—2年级)。例如,大学一年级注册人数为1000人,到了第二学年,注册人数减少为711人,到了第三学年,仅剩下581人,从第三学年到第四学年,流失生率相对减少,基本稳定。但这种流失现象在各类院校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据罗马三大(国立)校长和罗马三大经济学院院长介绍,该校流失生率较低,但能按期毕业的学生相对数较少。比如,大学一年级注册人数为1000人,第四年可剩700—800人,毕业200—250人,毕业生率30%左右。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尽管意大利大学的流失生率较高,毕业生率较低,但学生可重复注册,重复就读,而且学生在校期间有一门课程考试通过,学籍可一直保留。所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是多,毕业学生的绝对数还是高的。还应指出的是,意大利私立学校毕业率高达90%(私立学校依法批准成立,国家承认,受法律保护,学生的毕业文凭与国立大学同等重要)。

另外,意大利还有个别大学,如罗马三大(国立)经济学院实行了学生注册后的正式入学考试制度,通过考试进行筛选。考试的内容有两大项:一是基础知识的测试;二是有关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测试。据该校经济学院院长介绍,1996年注册人数1300名,通过入学测试择优录取了700名。再如米兰自由大学(114家企业合办的私立大学)必须通过考试才能入学就读。

第三,注重应用,面向社会(国内外),面向实践,开放办学。

意大利大学是依法办学的。校长在法律上代表大学,大学校长由教授选举产生。大学内设立学术委员人和行政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决定大学的教学、科研和大政方针;行政管理委员会负责大学的行政管理、经济和财政事务。大学校长负责执行学术委员会和行政管理委员会的决议。意大利大学学校只管教学,不负责学生的食宿和毕业分配。

大学下设学校、系两极机构,学院设院务委员会,院务委员会由院长和所有的教授、研究人员的代表组成,其职能是制定学院的计划并进行协调。如涉及重大事务,可以吸收学生代表参加院务委员会会议。系设系务委员会,系务委员会由系主任和教授、研究人员的代表、非教学人员的代表、博士研究生代表组成,有的还有大学生代表参加。系务委员会决定本系的科研和教学活动。

意大利大学的专业设置,从访问和考察的三所院校(罗马三大经济学院;佛罗伦萨大学经济学院;米兰自由大学)来看,十分重视应用学科的建设,而且所设专业和课程,除基础课外,必修课、选修课、任选课均按社会需要设立,授课时十分强调实践环节。据罗马三大经济学院的院长介绍,该院共开设80门课程,每个专业还有自己的特殊课程,专业内还设小专业,比如经济类专业就分为经济与市场;经济与政治;经济与环境保护;经济与商业;经济与企业等。每个专业的学生要学习24门课程,其中,有10门为公共基础课,有8门专业课,6门选修课(在罗马三大所开课程中任选),在此基础上另加修语言与计算机课,毕业时还须提交论文(即毕业论文)。实行学分制,学生除在本校学,还可去国外学(欧共体国家)。

教育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社会历经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现在又步入了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成了当今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意大利大学的面向社会,面向实践,注重应用的教育教学方式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三所大学的校长、院长、系主任及参加座谈的教授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学的教育与教学应适应社会需要,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出“管用”的合格人才。

概括我们访问考察的三所大学的情况,我们又有以下几点印象:

首先是关于此项内容的立法。法律文本明确规定,国立大学接受国家财政拨款不仅要有条件,而且有责任。其基本条件是,要保持国立大学的国有性,即国立大学不能演变成私立大学;其基本责任是,必须保证国家经费的使用、投资与社会运转相符合;大学的管理必须井井有条;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和科学研究必须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有促进作用,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具有实用性,被国家所采纳;在国家法律文本规定的课程设置、内容和教学大纲之外,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市场的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各校培养的学生均不逊色,为社会之“管用”人才。比如。据佛罗伦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介绍,意大利法律规定,经济学院可设14个专业,但没有一所经济学院所设专业能涵盖国家规定的全部14个专业。该大学所设专业面宽,求精,重基础,重基本功。据称,该大学的经济学院是很具特色的经济学院,毕业生毫不逊色。

其次是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按照佛罗伦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的说法,意大利大学的教育和教学是与实际部门相结合的。这所学校主要通过几条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鼓励专业课的教师去企业兼职当顾问,搞调研(给一定的资金资助),一方面发现、解决企业中的问题,一方面了解科技、经营、管理的最新动态,丰富和更新课堂教学内容;二是组织各专业学生对口实习;三是定期从企业、公司、银行请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实业家到学校讲授经济实际运作情况;四是强调和要求教授讲课时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挂钩,吸收世界最新知识,搞好案例教学,利用现代化手段,搞好远距离教学。

在此期间,我们访问和考察了唯一的一所私立大学——米兰自由大学。该校应该说是重应用、重社会、重实践的典范。米兰自由大学选聘教师很具特色。这所大学的成立,是针对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课堂与社会、理论与实践、课程与企业需要相脱节的现象而建立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他们建立了教师队伍的多元化体制,使自由大学的教师融教学、科研和兼职为一体。教师队伍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专兼职结合的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其中一部分人在企业里兼职);二是实际工作部门的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企业家(他们也需要在学校里兼职,了解社会发展的最新知识)。自由大学校长非常形象的介绍说,这等同一门课程在一个课堂上有两个老师给学生上课,一个在讲中国经济,一个在讲如何和中国人做生意。他们对这两种教师的要求是不同的。对学者型教师的要求是,在安排课程和讲解课程时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结合实际;对企业家型教师的要求是,要教会学生懂得做生意过程中如何搞好公共关系、社会交往、人际交往、谈判艺术、签订合约等具体手段和方法,以获取生意的成功,促进生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使自己在生意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米兰自由大学在课程的安排和授课的方法上亦具有自己的特色。这所学校的课程安排趋于小型化,仅有经济、企业、贸易、技术四个方面,注重于经济和技术。意大利的私立大学数量较少,但需要进行考试方能入学就读。最具特点的是入学后首开的课程是计算机课,然后很多课程都利用计算机进行讲授并在计算机上操作。自由大学的一位负责此项工作的老师讲,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的教育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而且一举两得,事半功倍。自由大学还十分重视教学的实践环节。学生所开课程,有的直接在公司和企业里上,比如,该校学生在上工程课时,不是采取传统的作法,用笔和纸在课堂上进行,而是由老师带学生去公司和企业用计算机和其它现代化手段进行,不仅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而且还打破了传统的呆板式的上课方法。这所学校的教学不仅注重应用,面向国内经济发展的实际,而且还面向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学校规定,大学四年级学生(即毕业班的学生)的5%要去国外其它国家实习,比如,印刷机械专业,由于意大利的印刷机械对中国出口很多,他们将组织本专业的学生去中国实践与学习。意大利大学面向国际办学的倾向正在逐渐增强。如罗马三大在教师方面的国际交流,科研方面的国际交流,资料方面的国际交流,高年级学生的国际交流,校际之间的国际交流正在逐年增加。据罗马三大负责国际交流的干部介绍,他们除了进行欧洲国家的交流之外,对亚洲,尤其对东南亚,对中国有着特殊的兴趣,因为两国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有着相同的悠长的历史文化遗产,比如,他们派教师到中国讲意大利语和意大利文化,中国派教师到意大利讲中文和中国文化,首先解决语言上的障碍,沟通文化心理,然后再扩大至其它领域的合作等。他们已形成了很好的计划,向校长委员会(由全国各大学校长代表组成)、大学科研部、外交部提出这方面的意见。

第四,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

意大利法律(财政法)规定,意大利国立大学所需经费由国家财政部通过大学科研部拨给,并由财政部负责监控使用。拨款的内容分三大款项:一是行政开支(即人头费);二是基本建设投资;三是大学发展计划中的各专项所需费用(如:建立信息中心、计算中心、各种实验室、事业发展所设立的新专业、新课程等)。拨款的主要依据是:(1)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2)学校注册人数中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3)毕业人数;(4)学校的教学情况,科研情况及社会影响,即效益原则。据意大利大学科研部的负责人介绍,前三项各校之间没有差别,依据(4)是有差别的,即教学科研好、社会影响好,效益突出的学校(由国家统一组成的评估委员会评定)可获得较多数量的拨款。由于意大利大学是融教学、科研为一体,所以国家的财政拨款还鼓励开发新专业、新项目,尤其是国际合作项目。另外,还有其它参数,比如,鼓励录用教师一人多职多能,教师以定编为据,增人不增加拨款,减人不减少拨款,而且还有一定数额的奖励。这位负责人举例说,A、B两所同种类型、同种规模、同种水平的大学,A学校有50位教授,B学校有30位教授,那么,得到拨款数额较多的是B学校,而不是A学校。

尽管意大利国立大学的所需经费是依法由国家拨给,但仍然存在着经费不足的问题。解决经费不足问题的主要做法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据罗马三大校长介绍,罗马三大成立于1992年,是座新型的学校,筹措资金的途径主要来源是:(1)学生的注册费;(2)与社会和企业搞横向合作,如科研。(3)学校、院、系的教学科研为企业服务。如经济类院系和专业,工程类院系和专业长年坚持与企业、公司搞横向合作,增加办学收入,增加教学和科研投入。据这位校长介绍,明年学校仅横向合作的收入可达50亿里拉,主要用于实验室的建设。佛罗伦萨大学则介绍了解决投入不足的新措施、新方法,主要是:(1)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学生的入学注册费;(2)利用学校学科的优势与企业搞合作;(3)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学专科班;(4)以欧共体办大学的指南(建立终身教育制度)为指导,开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新课程,如旅游、经济管理、经济统计、工商管理等,搞好社会继续教育(主要是成人大专教育班);(5)从向政府伸手要钱转向向学生、向企业、向社会、向国外要钱(吸引留学生,把教育办到国外);(6)各种名目的赞助(主要是企业赞助)。这位校长说,我们的眼光不仅要面向国内,还要面向国外。香港的大学能在欧洲办工商管理专业,向欧洲要钱,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教育办到国外,向国外要钱。他还颇有风趣地说,你们(指我们考察团的学校领导)为什么不能把手伸向欧洲,向欧洲要钱。

意大利私立大学的经费主要靠学校本身的办学收入,国家原则上不负责拨款,只是在某些方面,如视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大小等,给予适当的资助。

标签:;  ;  ;  ;  ;  

意大利高等教育印象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