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应用论文_张文敬

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应用论文_张文敬

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 277527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知识信息时代,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科技以及文化方面得到质的飞跃,各种合作也愈加频繁,但是彼此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各国逐渐意识到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但是培养人才的首要条件就是发展教育,现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德才兼备”,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应用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使受教育者成功选择成才目标;2、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3、对接受教育者进行适当的思维能力训练;4、锻炼受教育者的坚定意志。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曾指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既需要物质资源做基础,但更需要人的知识做支撑。人才建设在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竟争中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1] 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他又说到:“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 [2]人才的培养与国家的命运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才的培养教育为目标,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其本质任务,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应用主要表现在:

一、使受教育者成功选择成才目标

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受教育的对象应解决这个问题,既在哪个领域成为何种人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帮助下,受教育者在选择成才目标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社会的需要。不同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同。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教育、管理以及高科技人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时刻引导受教育者从社会需求方面来考虑自己的成才目标,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做贡献。(2)、受教育的对象应在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等因素的前提下选择成才目标。兴趣是受教育者渴求知识的精神动力,人们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才会奉献全部经历去从事它,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才形成其他素质的前提,是其发挥作用的助力。它是人才在实践中通过学习以及训练生成的,其发展也离不开实践以及人才的主观努力。作为人才思想道德素质之一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对于人才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的世界观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可以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进而使受教育者有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与此同时他们还可以转化为方法论,为受教育者提供成才的方法以及途径,保证其活动的有效性。相反,错误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会使受教育者走向歧途,阻碍其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那么现今应如何培养成才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呢?1、要对成才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以及社会主义信仰,这样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才会提高。2、应积极组织成才者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因为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成才者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够真正掌握所学习的马列主义等理论,提升自己的素质,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以及观点。

三、对接受教育者进行适当的思维能力训练

受教育者是否具备科学的思维能力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应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进行适当的创造性思想能力训练。那么应该怎么样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1、提高受教育者的收集信息能力。思维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传递、贮存以及加工的过程。人们的创造性活动与信息是分不开的。信息原料越多,就越能有效的进行思维加工活动。但是信息需要有人去收集,因此收集信息能力就非常重要。2、应根据知识表现形式的不同来训练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思维活动的基础既是知识,因此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应该以知识为基础,但是人类的知识形形色色,其形成的手段、途径以及表现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针对知识的不同表现形式,应引导受教育者根据自身专业选择不同的思维能力训练。3、受教育者应学会独立思考。思维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受教育者善于独立提出问题。会独立思考的人不会受他人的影响,会根据情况的不同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待没经过周密思考的问题是不会盲目跟从的。会独立思考的成才者能够汲取别人的建议,弥补自己的不足。4、受教育者应保持思维批判性。其主要表现对客观事物和主观事物的批判。对客观事物的批判,就是对客观存在的理论进行分析批判。随着社会的进步,每种理论都会在实践中得到发展,甚至旧的理论还会被推翻。所以受教育者应保持思维的批判性,对客观的事物既要取其精华,又要去其糟粕!对主观事物的批判要求受教育者能够辩证地认识自我。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也应敢于承认自身的错误思想。因此只有受教育者保持思维批判性,才可以真正提高思维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对受教育者进行适当的思维方式训练,要让他们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去思考问题。

四、锻炼受教育者的坚定意志

意志在受教育者的人才培养中起着支配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1、意志的自觉性是实现成才愿望的前提;2、意志的果断性是人们面对机遇,当机立断并能够坚决执行的行为特征; 3、意志的自制性就是人们善于控制情绪,学会约束言行;4、意志的坚持性是取得最终成果的重要条件。坚定意志是受教育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具有可塑性。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鼓励受教育者培养自己的坚定意志。坚定意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应树立科学的成才目标;2、应培养积极的情感;3、应坚持锻炼坚定的意志;4、应努力克服困难,这是培养坚定意志的有效方法;5、应战胜惰性,这是培养坚定意志的重要途径。

五、结语

本篇文章从四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应用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培养人才,使更多的受教育者能够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N].2001-05-16.

[2] 人民日报[N].2001-07-02.

论文作者:张文敬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  ;  ;  ;  ;  ;  ;  ;  

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应用论文_张文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