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炎症指标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发热的诊断价值的比较论文_李丽1,雷松1,范景秀2,王松1,莫坤莲1,王卷丹

李丽1 雷松1 范景秀2 王松1 莫坤莲1 王卷丹1

(1成都航天医院ICU 四川 成都 610100)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ICU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比较三种炎症指标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发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2014年9月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55例患者为研究组,术后均发热,其中并发感染15例(计为感染组),非感染40例(计为非感染组),选择同期无感染未手术病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正常对照组术后2d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比较并发感染与非感染术前、术毕、术后1d、术后2d PCT、WBC及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2d PCT、WBC及CRP分别为(1.85±0.41)ng/ml、(12.64±2.95)×109/L、(23.70±5.82)m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24±0.08)ng/ml、(6.97±1.35)×109/L、(5.11±1.0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术毕、术后1d、术后2d PCT、WBC、CRP分别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对应时间点指标(P<0.05)。ROC曲线分析PCT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均最高,为90.8%、96.0%;WBC特异度最低,为55.0%,其次是WBC,为71.5%。结论:PCT、WBC、CRP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发热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其中PCT诊断特异度、敏感度最高,同时对术后是否合并感染鉴别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术后发热;炎症指标;感染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083-02

发热作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CPB)术后一种常见症状,指的是体温比正常值高0.5℃,包括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种类型[1]。临床上CPB术后48h内发热多为非感染性发热,由炎性反应、自身反应反应、药物及输血等引起,而术后48h以上发热发生多与感染有关[2]。感染与炎性指标密切相关,临床常见炎性指标为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等,其中PCT被认为是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指标。基于此,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5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与30例同期住院但未手术未发热人群行PCT、WBC及CRP检测并比较,为术后发热原因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四川华西医院胸外科2014年3月~2014年9月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且术后发热患者55例,所有患者知情并签订手术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术前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凝血性疾病、合并感染性疾病等患者。其中男21例,女34例;年龄16~71岁,平均(42.3±8.0)岁。55例患者术后合并感染15例(计为感染组),男6例,女9例;年龄18~70岁,平均(43.0±7.2)岁。非感染40例(计为非感染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17~72岁,平均(41.8±7.8)岁。选择同期住院但未发热未手术病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8~68岁,平均(41.2±7.5)岁。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相关标准,对比三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接受PCT、WBC及CRP检测,其中PCT通过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WBC经由血细胞分析仪测定,CRP则通过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测定,严格按照仪器及其配套试剂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ROC曲线分析三种炎症指标诊断特异度、敏感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2d三种炎症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后2d PCT、WBC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3 敏感度及特异度比较

以PCT、WBC及CRP为测试变量,术后合并感染与否为状态变量,ROC曲线分析PCT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0.8%、96.0%,WBC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55.0%、89.9%,CRP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71.5%、90.0%。

3.讨论

CPB术后发热原因主要包括:(1)炎性反应。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过程中机体血液和循环仪器接触、补体激活等可能刺激机体炎性反应,严重时甚至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致热。(2)自身免疫反应。据统计,心脏手术术后14d心包切开术后综合症发生率低则2%,高则30%,表现出发热、WBC上升症状。(3)感染。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血行感染等均可能导致患者发热[3-4]。而临床用于判断感染与否的重要指标包括PCT、WBC及CRP等,为此本研究通过比较CPB术后发热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术后2d PCT、WBC及CRP水平,CPB术后发热并发感染与非感染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三种炎性指标变化,分析三种炎性指标对CPB术后发热、合并感染预后的诊断价值。

PCT作为血清一种常见蛋白质,严重感染(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发生时血清PCT水平明显上升,而实验发现轻度或局部细菌感染、慢性炎症通常对PCT水平影响不大。可见PCT水平受炎症严重程度、感染器官严重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被认为是严重炎症性疾病诊断、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赵栋等人研究表明PCT对心脏术后感染性并发症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明显比WBC、CRP等指标高,且认为PCT水平0.47ug/L及以上可判断为脓毒症。任海波等人研究表明PCT对CPB术后早期并发症预测、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2d PC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感染组患者术毕、术后1d、2d PCT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明显比非感染组高(P<0.05)。表明PCT对CPB术后发热以及是否合并感染判断有一定的价值,且ROC曲线分析PCT诊断特异度、敏感度均在90.0%以上,与钱佳栋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虽然两者手术类型不同。另外,CRP主要反映发炎情况,生物活性多(如吞噬或调解炎症反应,感染防御等);WBC指的是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白细胞含量,主要参与机体防御功能。研究组术后2d CRP、WBC明显比正常对照组低,且感染组术后不同时间点CRP、WBC明显比非感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RP、WBC对CBP术后发热、合并感染也有一定的判断作用。

综上所述,PCT、WBC、CRP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发热诊断及合并感染与否鉴别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PCT,其诊断特异度、敏感度最高,更能准确地鉴别CPB术后发热原因、指导临床诊治。

【参考文献】

[1]李斌晨,汤楚中.肌钙蛋白、利尿钠肽和C反应蛋白对心脏手术远期疗效的预测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419-2422.

[2]王旭,李霞,杨菊先等.血浆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对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z1):208-208.

[3]周兵,赵湛元,毛凯红等.血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对成人心脏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15,26(9):1306-1309.

[4]汶晓东,许峰.体外循环下心脏术后发热的原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3):1037-1039.

论文作者:李丽1,雷松1,范景秀2,王松1,莫坤莲1,王卷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三种炎症指标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发热的诊断价值的比较论文_李丽1,雷松1,范景秀2,王松1,莫坤莲1,王卷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