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广泛关注。安全性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安全意识缺乏现象较为普遍,使得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相关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本文就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安全管理;处理措施
1引言
目前我国的建筑安全施工情况不容乐观,频发的建筑安全事故,需要我们更加的重视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日常工作的安全施工意识培养。如果建筑安全事故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人们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国家城市建设的发展。所以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必须要抓紧。
2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2.1 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视仍旧不够
由于参与主体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导致支持力度明显不足,未能建立起一套健全和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以致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难见成效,缺乏长效实用性。与此同时,也没有建立完善、高效的管理体系和系统的施工安全管理考核指标,长期以来,国内部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一直存在着管理混论或者无章可依甚至有章不依的现象。从实践来看,由于人们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认知不足,尤其对建筑工程中的相关安全隐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形成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加之工程施工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没有建立全方面的监管机制,最终导致建筑安全管理乏力。
2.2 制度不够完善,监督执行力度不强
从国家体制的层次看,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有关于建筑工程方面并没有建立健全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从企业方面看,大部分的建筑企业的自身都没有办法达到现代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相关标准,有些企业的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根本得不到执行,使得建筑工程实施安全管理得不到保障,企业管理缺乏规范性。
2.3 安全管理机构总体不够健全
当前我们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当中,有一些单位本身管理组织还不健全,最终使得施工最终的效果以及执法的力度都相对一般。根据相关的管理条例的规定,目前,对于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本身具有较为细致的要求,但是截止目前,一部分的建筑施工单位本身在进行施工人员的配备方面依然存在管理人员的配备不足等相关的状况。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一部分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自身兼任着数个职位,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当中,最终导致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处理纠正。
3 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的处理措施
3.1 加强安全宣教,增强安全意识
思想引导行为,意识形态决定着人的行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调查发现之所以会出现安全管理问题,是由于相关人员缺乏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意识,不重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这一点在上文中已经有所阐述。需要强调的是,应当针对当前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宣教形式和手段,使人员从思想上真正的警觉起来。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重视,高度重视人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意识的培养与宣传,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理论、实践、要点为教育和培训内容,重点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活动;②利用信息手段,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宣传;③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进行自我剖析,及时、准确地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鼓励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
3.2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制,加强监管力度
当前至关重要的是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这不仅关乎施工安全的保障问题,也是对提高施工效率的基础。只有体制得到不断完善并且落实,才有可能保证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促进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不单单从国家层次上完善体制建设,企业内部也应该一起重视,首先,应该设立监督管理部门,推动规章制度的实施,成立安全管理部门,促进安全管理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
3.3 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崛起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目前的建筑行业安全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例如说使用的脚手架、塔吊、安全护板等机械设备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低,影响了施工中的安全系数。跟其他的发达国家建筑行业技术相比,我国还处于手动操作过程中,机械化水平低,所以建筑质量也难以保证。所以目前我国的首要发展目标就是要开发新的安全技术,加大科技含量高的技术推广,同时在我国设立相关安全技术研究机构,加强技术型人才培养,把我国的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技术提升到国际水平
3.4 建设长效管理机制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因此,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可利用先进技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此杜绝施工过程中不规范操作行为。例如:在长效机制建设中,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诚信体系,记录企业的不良行为和诚信情况,最终建立整个行业的诚信体系。诚信体系中对各企业的资质和开展项目情况进行了汇总,其项目必须具备齐全的资质许可,如出现私自招标、聘用无资质施工队伍、无施工许可证等违法行为,系统将标记为不良记录,每个单位都有独立的不良记录系统,可在具体网站进行查询,公开招标等活动中会将不良记录作为判断企业资质的影响因素。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影响因素。鉴于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发展的还不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众多,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并且得到有效的实行。对于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的工程来说,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监管难度加大。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安全意识一定要强,防护设备一定要完善。在工程开工之前,应该先对设备材料进行全面排查,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参考文献:
[1]张国治.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处理对策刍议[J].江西建材,2015(17):296-297.
[2]崔滨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5(18):284,286.
论文作者:赵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安全问题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