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江西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江西省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西省论文,对策论文,经济发展论文,私营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江西省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江西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起步的,首先从个体工商业开始发展。在初期,由于人们对私营经济的发展存在疑虑,私营企业很少,进展很慢。随着政治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逐步宽松,全省私营企业从微量、小型、分散、低档、小作坊式的企业,发展成现在各地集群式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层次的一支经济力量。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呈现出以下特点:

1.总量持续迅猛增长,初步形成私营企业群体。据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资料统计,在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前,我省私营企业还很薄弱。1992年全省私营企业只有1954户,从业人员43135人,注册资金1.6亿元,年产值2.9亿元。截止95年12月底,全省私营企业户数猛增至15502户,从业人员275942人,注册资本388763万元,总产值390275万元,销售额或营业收入217917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5533万元。

2.私营企业规模增大,档次提高。许多私营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由于市场经济的机遇与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全省私营企业整体实力增强、素质提高,上规模的大户增多。全省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由92年的8.4万元增至95年的26万元。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实施以来,自然人投资创办的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迅速,全省许多私营大户,敢于以大胆的气魄投入大资金,开发高技术,进入高层次、跨地区经营。95年全省新增有限责任公司1500多家,其中,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就有400多家。私营企业10户注册资本超千万元、2户超亿元和7户私营企业集团。还有不少私营企业通过股份合作、中外合资经营拓展业务,增强实力。我省有5户私营企业进入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排行榜:江西华能实业有限公司、江西果喜集团有限公司余江雕刻厂、九江民生集团有限公司、江西临川市运输集团总公司、江西赣南金达有色矿产品有限公司。这些公司注册资金均在2000万元以上,从事多项目、跨地区、综合型规模经营。

此外,许多私营企业已开始涉足高科技,大力增强企业的科技含量。这是当前发展中的新趋势及可喜的新现象。新余市私营企业中已有13个产品获国家专利,其中江西省华电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0万元研究开发电力系统配套高科技产品,已获成果。景德镇市一企业与科技专利局联系,从二万多个科技研究成果项目中,选定用陶瓷原料部分代替金刚石切割刀具项目,以180万元购买专利,和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工程系合作建立高科技陶瓷基地,产品已销往广东、福建等地。

3.经营领域不断拓宽,行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80年代,私营企业主要从事商业、加工业和修理业。现在私营企业已涉足于国民经济大多数产业,开始向产业型、科技型、外向型和农业开发等方向发展。涌现出诸如“江西长帆实业有限公司”、“江西金太阳磁卡有限公司”和“江西航星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技术主导型的高科技企业。从产业分布看,全省各地、市私营企业中,生产型企业占的比重均较大,如萍乡市、新余市、吉安市、赣州地区私营企业中生产型企业所占比重都在65%以上。由于这部分私营企业多数均有固定场地、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产品的销售渠道已畅通,故经营较为稳定,给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强化管理创造了条件,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个体工商户则把眼光瞄准农林牧渔业,工业发展减缓,批发零售贸易业基本与总体发展速度同步,到95年12月底止,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个体工商户数13444户,注册资金10555万元,其发展速度已远远高于整体平均发展速度。从事工业的个体工商户户数、注册资金增长则低于整体平均发展速度。批发零售贸易业户数增长与整体平均发展速度基本持平,注册资金增长快于整体平均增长速度。据调查,在个体工商户中,一些人已开始转变投资观念,农村荒山、滩涂、水面的开发逐渐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从百元资金产值或销售额(营业收入)变化来看,商业的百元资金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20.29%,农林牧渔业的百元资金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1.1%,可以看到农林牧渔业与商业的投资回报率正在形成反差。这表明农林牧渔业成为个体工商户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4.私营企业主素质提高,企业管理加强,对社会贡献增大。近几年大批离退休干部、科研技术人员、大学生、研究生加入私营企业队伍,私营企业主的文化程度、思想和业务素质、管理和技术水平均有明显提高。赣州地区有大专以上学历的521人、中专学历的2667人主要分布在私营企业中。私营企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社会贡献增大。全省已涌现出一批年纳税10万元以上的大户,其中有3户年纳税超过百万元。南昌市安义县个体私营经济中,私营企业蓬勃兴起,连续八年纳税额均占县工商税收的45%。于都县去年私营企业149户,创产值9114万元,占县工业产值的10%,而个体私营企业纳税额占县财政收入的34.5%。可见,私营企业对推动县城经济的发展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个体私营经济自我发展愿望强烈,加速了我省城乡集贸市场的发展。全省现有城乡集贸市场2731个,97年上半年成交额86亿元,比前年同期增长36.1%。个体工商户是城乡集贸市场的经营主体,要求市场呈规模、成专业、有特色的观念更强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对专业市场的形成发挥了很大作用。目前,全省已形成象南昌洪城大市场、南康成衣市场、抚州五皇殿布匹市场等一批影响省内外的大型专业市场。

6.农村私营企业户数、从业人数增长快于城镇,注册资本的增长慢于城镇。现在,在农村开办的私营企业多于城镇,但资本流向侧重于城镇,城镇私营企业资本规模在迅速扩大。到95年12月底,农村私营企业户数、从业人员数占城乡合计的比重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4%、3.4%,农村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占城乡合计的比重比上年同期减少5.8%。农村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给开办私营企业提供了优于城镇的条件,使得许多私营业主把目光投向农村,但同时也应看到,城镇在交通、通讯、人才聘用等条件上优于农村,私营企业要上规模、上水平仍多将城镇作为投资重点,因此小城镇建设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私营企业的发展。

7.“挂靠”趋势明显下降,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增多。由于国家的政策明确,配套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日趋形成,原来一些纯属个人投资挂靠或注册为集体性质的企业,主动与挂靠单位明确产权归属,清理债权债务,摘掉“红帽子”,例如“果喜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在省内外颇有影响的企业,已经明晰了产权关系,登记注册为私营企业。这一动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挂靠户”注意,对促进全省私营企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实施之后,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较快,注册资产总额成倍增长,到95年12月底,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到2502户,注册资本223237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0.8%、313.3%。一些规模较大的“假集体”明晰产权,重新登记为自然人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二、江西省私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江西省私营经济尽管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全国情况相比,尤其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1995年下半年,国家工商局联合中央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等部门对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33.5万元,而江西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只有26万元。在江西名列首位的华能实业有限公司在全国私营企业中仅排在第58位。可见,江西私营经济发展总体规模偏小,企业数量少,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企业更少。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地区、部门的领导和私营企业主都有“五怕”,一些“左”的东西还没有完全清除。领导干部的“五怕”是:一怕被指责为支持资本主义,二怕冲击公有制经济,三怕造成贫富悬殊,四怕政策多变,五怕支持私营经济担当风险,丢了“乌纱帽”。他们“担心高于热心”,“红灯”多于“绿灯”,对发展私营经济,在舆论导向上不倡导,不支持。如对私营企业的违法行为宣传、曝光的多,对私营经济的作用、贡献宣传的少;在发展条件上宁肯支持亏损大、效益低的国有企业和一些乡镇集体企业,而不愿贷款给效益好、盈利高、又能带动一片的个体私营企业。私营企业主的“五怕”是:一怕带上“百万富翁”的帽子,成为新生的“资本剥削者”;二怕政策发生变化,不少私营企业大户存在着适可而止、知足常乐、激流勇退、“退后一步天地宽”的思想;三怕多头施政,以言代法,滥施刑罚;四怕连累子女后代;五怕生命财产不安全。

2.戴“红帽子”、挂“红牌子”的假集体企业存在的问题。(1)影响了挂靠企业自身的发展。由于挂靠企业所有制失实,产权不清,因而关心的是眼前利益,存在着短期行为,而被挂靠单位只关心收取管理费,不关心企业的发展,因而,双方均没有长远打算,缺乏进一步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影响了企业向纵深发展。(2)危害被挂靠企业的利益,使公有财产受到损失。部分挂靠的私营企业,利用社会对国有、集体企业的信任进行诈骗、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等经济犯罪活动,扰乱了正常运转的经济秩序,使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严重混乱。同时,也损害了被挂靠单位的声誉和利益。更为严重的是当挂靠企业出现资不抵债或其违法活动被披露后,被挂靠单位将承担连带清偿责任,陷入债务泥潭,使公有财产蒙受巨大损失。(3)挂靠企业产权模糊不清,产权纠纷案件层出不穷。这不仅增加了行政管理的难度,而且是人为地模糊产权关系,为企业理顺财产归属以及债权债务关系留下了后患,给执法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和解决问题带来困难。有的私营企业主看到了产权不清带来的许多麻烦,要求摘掉“红帽子”以明确自己对企业财产拥有所有权;但被挂靠单位不同意解除挂靠性质,因为被挂靠单位给企业投入了无法估量的无形资产即集体或全民所有制的这块“红招牌”和信誉,有些私营企业打着集体的招牌得到有形资产(土地或厂房),认为此企业已不是纯粹的“假集体”。税务、金融、工商等部门也认为带“红帽子”的假集体企业财产的一部分应归集体,因为该企业享受了集体企业或国有企业的减免税、低税率、低利息率、贷款额度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和照顾,才使挂靠的私营企业比不挂靠的私营企业增值多、增值快。(4)挂靠的私营企业和不挂靠的私营企业在不平等条件下开展竞争,许多挂靠的私营企业凭借国有、集体企业的牌子、信誉和国家给予公有制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发展起来。

3.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以及乱集资屡禁不止,有增无减,合法的私有财产得不到法律保障。国家及省政府对这个问题虽然三令五申,但许多收费单位从自己的部分利益出发,仍然我行我素,致使私营企业的负担仍然很重,许多私营企业反映,照章纳税理所当然,但有的地方私营企业要不施点“小恩小惠”,免不了“附加税”,“特别税”或其它费用。还有些私营企业主反映:一些地方集资过多过滥,三天一集资、四天一捐款、五天一赞助,有的地方学校搞集资,不出钱不许学生上学。总之,私营企业主的财产得不到法律保障,除乱收费外,还有来自个人的强拿、索要、敲诈、哄抢。一些不法分子吃霸王饭、穿霸王衣、坐霸王车、索保护费,私营户主叫苦不迭。

4.私营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着“五大难题”。(1)贷款难。当今社会,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银行支持的,尤其是在企业刚刚起步时更是如此,而目前国家专业银行保证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贷款的需要,很少向个体、私营企业贷款。据调查,萍乡、新余、九江等一些地、市,均有约70%的私营企业因此难以发展,其中少数企业因资金短缺,贷款困难而萎缩甚至停业。(2)用地难。场地是困扰部分私营企业、束缚其发展的一大问题,城市比农村更为突出。私营企业需要扩大生产规模,经营用地很难审批下来,因为现在颁布的《土地法》只明确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可以征地,国家对私营企业没有明确的规定,地方法规也没有出台。据调查,景德镇市90%的私营企业是租用场地建厂、开业的,许多企业主因缺少资金,不能购地建设厂房、更新设备,又不愿在租用场地上增加大的投入,故连年维持现状,发展缓慢。(3)办各种许可证和资格证明难,出国洽谈业务、与外商合资、合作难。目前国家对私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合作、产品出口采取了一些限制性的措施,严重地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发展。有的部门对私营企业不能一视同仁,有的地方私营产品不准进入展厅。如宜春地区攀达出口花炮厂,若办私营执照便不能出口,只好改为挂靠的“三资”企业。遂川林业部门不准私营办竹木加工企业,查封了20余户,其中5户转为集体,即可经营。(4)执行新财会制度难。现在新注册的私营企业都要求建立一套完备的会计帐目,但对可列入成本的工资总额和业务费用,按现行规定比照国有、集体企业的标准执行过程中有很大的困难。因为私营企业聘用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资普遍高于国有、集体企业;因要在缝隙中开辟渠道、建立关系,业务费用必然普遍较高,如果完全按照规定进行成本核算,势必要冲减利润并相应增加缴税额。不按规定核算,就要“做手脚”或建“假帐”,大多数私营企业老板对此感到左右为难。(5)评职称难。因为在私营企业评职称难,使很多知识分子和优秀人才不愿意选择私营企业,身在私营企业的知识分子往往存在暂时栖身的思想,这也是制约私营经济发展的因素。

5.私营企业经营管理素质低,存在着许多消极因素。目前,私营企业的总体生产力水平是比较低的,具体表现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工艺粗糙、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普遍存在着家庭式的管理方式,个别私营企业光顾谋利,不顾职工福利和身体健康。私营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消极因素,如非法经营重要生产资料和紧俏耐用消费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有毒有害商品,还有的进行投机倒把和其它违章行为。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也败坏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形象和信誉,为其发展设置了障碍。

三、江西省私营经济发展的构想

我们认为:江西私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在保证城市私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乡镇私营经济的培育和发展。

1.我国大多数城市以国有经济成份为主体,已经形成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的经济格局。国有经济无论在技术上、资金上还是在市场竞争上与私营经济相比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2.江西省向来以农业为重点,工业比较薄弱,江西省经济要想在比较短的时期内赶超其它省份,不能依靠农业,更不能依靠弱小的城市工业,只能依靠乡镇工业,而且乡镇工业的主体应是私营工业。浙江的温州、义乌,苏南地区,福建的泉州、漳州,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乡镇私营工业发展的典范。

3.我省乡镇私营经济发展有许多便利条件。(1)江西省虽地处内陆,但东临浙江、福建,南接广东。改革开放带来了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并给内陆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而江西在接受辐射中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最直接,速度最快。(2)江西省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矿产基地之一,许多矿产资源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铜、钽、铯、铷、钪、金、银、滑石、伴生硫铁矿、溶剂白石岩、粉石英等居全国第1位,钨、碲、硅石灰、高岭土等居全国第2位;磷钇矿、铋、海泡石、蛇纹石等居全国第3位;铌、铍、稀工、硒、盐等居全国第4位;镓、玻璃用石英砂、镉、珍珠岩等居全国第5位。可见,我省地下资源丰富而且资源配套程度很高。除地下资源以外,我省山多地广,盛产毛竹等多种植物和各种农作物。这是我省发展私营经济的重要的物质基础。(3)农业剩余劳动力丰富。江西是个农业大省,长期以来人们以种田为业,改革开放搞活了农村,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要寻找出路,不能再单纯依赖土地,也不能靠国有企业去吸纳,必须依靠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目前,由于我省农村私营经济还不够发达,吸收不了巨大的劳动力剩余,大批的劳动大军流向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为临省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这是我省的巨大损失。我省要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以吸纳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规模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好为我省私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资源。

4.城市私营经济要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积极调整思路,重点鼓励发展私营工业。在私营经济成分中,私营工业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可带动其他很多产业的发展。因此,城市私营经济的发展要加大对工业的投资,要努力走出城市国有经济的阴影,不能总是在缝隙中求生存,应创造条件形成一批大型化、高科技化的私营企业,成为我省私营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力量。

四、促进我省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省到地方各级政府、从干部到群众必须充分认识到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我省的重要意义,要鼓励个人投资发展私营经济,不能人为设置许多障碍,阻挠私营经济的发展,尤其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给私营业主以政治上的安全感,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发展本乡土的私营经济作为主要责任,花大力气组织力量去发展。按照我们提出的发展思路——先以农村为重点,尤其需要农村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

2.制定产业规划,保证私营经济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私营经济的发展往往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为了防止私营企业中的过度竞争和私营经济结构的趋同,必须在省政府的领导下对我省私营经济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政策引导。其次,要利用京九铁路开通的便利,在京九铁路江西省段沿线设立经济区或经济地带,在这个经济地带中又以九江市、南昌市、樟树市、吉安市的赣州市相对集中点,鼓励投资者到经济区或经济地带进行投资,这样既可以形成经济的区域规模效应,还可以利用交通,加速物资、商品的流通。再次,建立面向全国的商品集散中心,私营经济发展的难点是找市场,如果我省建立一个面向全国的多功能商品集散中心,把全省的商品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大的市场,可以吸引全国的客户,对本地区私营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浙江义乌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樟树这个“药都”实际上也是药材集散中心,它为建立商品集散中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为私营经济发展提供贷款和用地保障。私营经济尤其是私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广大的从农村土地上游离出来的农民要想发展私营经济,主要缺乏的是钱,因此,为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应保证为私营业主提供贷款。大部分私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土地建设厂房,批地难常常是制约私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应在不影响农业正常生产,不损害有效耕地的情况下,保证私营业主的用地,各地方政府在私营业主用地上最好能划出专门的私营企业用地,使本地私营企业集中起来,发挥集聚优势。

4.发挥地方政府在私营经济发展中的组织作用。许许多多的农民祖祖辈辈以农为本,形成封闭的自给自足的思想观念,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对商品生产抱有顾虑,担心商品卖不出去,这便成了巨大的发展私营经济的障碍。地方政府在农村包产到户以后,对农业的管理功能弱化,应把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放到发展私营经济上来,鼓励农民投资发展私营经济。要鼓励农民发展私营经济就必须首先消除农民商品卖不出去的顾虑,因而须在地方政府的组织下,成立乡一级或村一级的供销公司,专门为农村私营业主提供材料并销售商品,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私营经济发展模式。江西都昌县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都昌县形成沙发产供销一条龙,基本上户户打沙发,由专门的力量提供原材料并销售沙发,形成了很强的集体优势。

5.加强对私营经济的管理。私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偷税漏税等,如果管理不当,会影响私营经济的形象和声誉。我省要促进私营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对私营经济的管理,在1995年制定的《江西省个体工商户与私营企业条例》的基础上制定一整套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组织私营业主学条例、学法规,增强私营业主的法律意识,提高私营业主的素质,同时要求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常对私营业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加强对私营经济管理的同时,各主管部门要勇于维护私营业主的合法权益,例如与私营业主一道抵制“三乱”,与司法部门配合防止流氓、地痞、黑社会势力对私营业主的骚扰、敲诈、哄抢、报复等现象,保证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标签:;  ;  ;  ;  ;  ;  

江西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