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课堂设置怀疑与引导学习的艺术_历史知识论文

论历史课堂设置怀疑与引导学习的艺术_历史知识论文

历史课堂设疑导学艺术浅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艺术论文,历史论文,设疑导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心理学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设疑即根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泉之于水潭,清泉一失,水潭即成无澜死水。设疑导学渐为教学界同仁所倚重,但有时设疑不当,“导”而无法,常常会流于形式,误人费时。因此,探研课堂设疑艺术,也就是必要的了。

一、设疑导学的类型

从运用知识的角度来看主要有:

1.温故知新型。鉴于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升华,以及历史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温故知新型设疑导学广泛应用于各种课型,尤以开讲、结课时为常见。教师依据新授课的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就其关联部分恰当设疑,达到知识的迁移和升华。如讲五代历史趋势前,提示学生先从唐末想起:“为什么强盛统一的唐朝却演变为五代十国这种四分五裂的局面?”经过学生的回忆、思考,得出五代十国是唐后期藩镇割据的继承和发展这一认识。讲完本问题后,可提问:“五代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如何?”指导学生从史实、理论方面加以说明,使其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

2.纵横比较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通过对众多历史现象的比较,找出其异同之处,进而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一般说来,同时期不同地域或者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皆适合于纵横比较型设疑导学。例如孔子“仁”的学说和墨子“兼爱”的思想有何异同?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为何一成一败?如此联系对比,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旧知识得以复苏,以新知的形式而出现。

3.分类归纳型。实践证明,人们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总是由个别到一般。分类归纳型设疑导学,就是将同类型同性质的历史知识纵横勾联贯穿在一起,便于把分散各处的相关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例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法美俄日等国如何处理土地问题?通过对汉唐明等经济发展原因的探讨,得出强盛王朝经济繁荣的共同原因。

4.外引内联型。中学历史教材简单扼要,许多问题点到为止;加之史学研究时有创新,教材中某些观点、知识陈旧过时,如果教师仅囿于教材,照本宣科,势必教者枯燥无味,听者兴趣索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及时更新知识,并用之于教学,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指导学生多思善疑,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发展其求异性思维。例如介绍学术上的不同观点,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运用原始材料设计高层次的训练题,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体现出时代精神等等。

二、设疑导学艺术的运用

1.授课伊始设疑——引人入“戏”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好的课堂教学,应始终以设疑——求疑——释疑的思维训练为主线。譬若好戏开头,鼓乐齐鸣,自然先声夺人。历史教学亦是如此。授课伊始,或创设疑境,或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由疑到思,尽快入“戏”。如讲秦末农民战争时,教师先以优美的文学语言,极言秦王朝一扫六国的宏大气魄、前无古人的文治武功,然后话锋一转:“为什么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却享年十五,二世而亡?”对比鲜明的设问,使学生兴趣陡起,思维闸门洞开。

2.重点难点处设疑——突破认知矛盾焦点

实践证明,无矛盾、无波澜的平铺直叙,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使人昏昏欲睡;而“满堂问”又会使神经过于紧张而变得迟钝,因此,设疑不可过滥,要设在点子上。教材的重点难点恰是教学重心所在,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于此设疑,可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情绪高涨、智力振奋,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谓重点,指教材表述的基础史料和由其表达的基本思想。而大凡教材中语焉不详但重要的历史概念、艰涩不显的史学观点、接近知识的易混点、交叉学科难解的术语等大都属于教材的难点。

3.教材的衔接处设疑——完善知识链条

通篇教材,构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章、节、目之间,段落之间往往体现了知识内在联系。如果不揭示这种关系,很可能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或设问或反问,提醒学生注意,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如讲秦末农民战争时,应点明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们点燃的斗争火焰仍在熊熊燃烧,继而领导反秦的是项羽和刘邦。这样既过渡自然,又可避免关于秦末农民战争单指陈胜吴广起义的片面认识。

4.枯燥乏味处设疑——平淡中见神奇

教材中某些知识,如年代、数字、地点、事件和观点等,既比较枯燥又属重要知识。教师应在此设疑,深化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活”课本,于平淡中见神奇。如美国扩张史,若单纯按课本陈述语言讲授,无疑味同嚼蜡。但如果从美国国旗入手:“为什么美国国旗由十三条纹和50颗星组成?”即可激起学习兴趣。在关于星条变化的讲授中,学生自然掌握了美国版图的形成史。

5.于无疑处设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又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有些历史知识貌似简单,但蕴含着丰富的智力发展因素。教师要从中深入挖掘在学生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激发其产生疑问,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就象投石击水,在学生思维的海洋里,激起层层涟漪。例如为什么把439年而不是北魏建国的386年作为北朝的开始?宋元时期长期分裂,战争频仍,为什么商品经济却得到很大发展,科技文化成就光辉灿烂?等等。

6.结果处设疑——锻造智力训练的衔接环

一堂好课,也应设疑而终,使其词已尽、意无穷。教师应于结课处,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既使新旧知识有机紧密关联,又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一位老师在讲《战国七雄》一课时,把战国250多年比作一次长跑比赛:“起跑最快的是魏国。魏国经李悝变法,一马当先,称雄中原。马陵之战后,齐国赶到了魏国前面。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力大振,和齐你追我赶,在七个参赛者中遥遥领先,一统天下的金杯被秦国抱走。那么临近终点的这最后一圈,秦国是怎样奋力冲刺,实现统一大业的呢?我们以后再学。”

历史教学设疑的切入点大致有上述几处,但并非意味着一堂课中每个环节都要设疑。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力求切入得当。

三、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相机而宜,戒“满堂问”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思维,而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设疑导学,要求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抓住契机,问到“点”上。这个“点”就是孔子所说的“愤悱”状态。提问次数要适当,不能把设疑导学误解为协调课堂机制、追求“轰动”效应的手段,不分主次“满堂问”。如果不顾课堂教学实际和思维发展规律,滥用提问,虽表面上热烈,然则于教学无补。此外还要因人施问,力争每个学生都思有所获。

二要启发诱导,戒越俎代疱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学生奉献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真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实际、情绪特征等,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当学生有了求知的要求后,不能用生硬灌输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积极地启发诱导。填鸭说教,揠苗助长或者“抱着走”,只能损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异性思维的形成。

三要蕴有新意,戒平淡无奇

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是学生未知而又可知的。如果全是学生已知的东西,自然引不起求知的欲望;如果完全不可知,则无法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认识模式与之联系和组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呈现给儿童的学习材料,必须和儿童已有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又要足够新颖,能产生不协调和冲突,如此才能激发兴趣,促进思维。教师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观察、钻研教材,将现有的知识结构重新调整组合,提出富有新意的问题。

四是难易适度,戒偏难或过易

课堂设疑如果偏难或过易,都不会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往往造成“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或使学生产生“不屑一顾”的情绪。叶圣陶先生说,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教师应在符合教学目的要求的情况下,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其知识水平,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跳一跳摘到“桃子”。

五是气氛融洽,戒批评责难

和谐的课堂气氛能够产生一种教学的合力,互相促进,教学相长;而过于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易使学生处于恐惧焦虑的状态,抑制其智力发展。所以教师要讲求教学民主,尊重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大胆思维,大胆质疑,创造一个乐学的环境。当学生回答有误时,要因势利导,对其勤于思考、敢于回答的积极性给予鼓励,绝不能求全责备、讽刺挖苦。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标签:;  ;  

论历史课堂设置怀疑与引导学习的艺术_历史知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