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针轴承轴向偏移检测方法探讨论文_杨晓悦

滚针轴承轴向偏移检测方法探讨论文_杨晓悦

天津天筑建材有限公司

摘要:轴向偏移是滚针轴承的一个重要的使用特性,在工作过程中偏移量的大小直接会影响到轴承的振动与噪声,进而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引起轴向偏移的因素很多,如轴承材料、装配、工作载荷等,主要针对保持架引导面偏差引起的滚针偏移作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滚针轴承间隙状态下滚针接触的变形几何条件,分析了轴向偏移的检测系统的基本参数,认为由于径向间隙的存在,滚针在接触过程中存在临界点,在临界点之前滚针与前滚针组成两滚针接触,在临界点以后与后滚针组成两滚针接触,检测转速对轴向偏移有较大的影响。

滚针与内外导轨接触面上,滚针半径相对较小的情况时,会导致滚针出现歪斜运动,增加弯曲变形的几率。但是,保持架在实际应用中无法确保滚针接触面与轴向保持绝对的平衡,在保持架的作用下,滚针就会进入受力作用区,一旦滚针在歪斜的情况下进入承载区时,就会出现轴向偏移的现象。通过对滚针轴承轴向偏移检测方法的探讨,有助于实现我国轴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行业对轴承的批量生产需要,提升该行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滚针轴承;轴向偏移;外圈轴向偏移;偏移检测

引言

滚针轴承在发动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得生产企业对滚针轴承的质量要求较高。滚针在引导过程中的倾斜,主要是由保持架的引导接触面及保持架的结构尺寸较小造成的。在滚针轴承投入安装使用前需要进行检测,滚针轴承轴向偏移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对滚针轴承整体性能评价的主要因素。因此,对滚针轴承轴向偏移检测方法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1 滚针轴承类型分类

STO外圈无挡边,有内圈支承滚轮

RNA22...2RS双面密封,无内圈支承滚轮

NA22...2RS双面密封,有内圈支承滚轮

NATR

NATR...PP平挡圈轴向引导支承滚轮

NATV

NATV...PP平挡圈轴向引导支承滚轮,满针型

NUTR滚动体引导支承滚轮,满滚子型

CRY英制平挡圈轴向引导支承滚轮

1.1 向心滚针和保持架组件

1.2 NA,NKI型滚针轴承

1.3 RNA,NK型无内圈滚针轴承

1.4HK型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1.5 BK型冲压外圈滚针轴承

2 保持架偏差引起外圈轴向偏移

2.1 外圈轴向偏移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内外圈滚道的锥度以及安装的平行度等都会造成滚针轴承轴向偏移,下面主要对引起轴向偏移中保持架偏差进行探究。滚针与轴向在进入滚道之后会保持一个非平行的状态,这时滚针会出现歪斜的情况,滚针就会无法在滚道上进行正常运行。滚针轴线产生歪斜,是在保持架作用面的偏差条件下产生的,椭圆形点为歪斜滚针与滚道的起始接触形式,轴承滚道的切线方向为滚针截面长轴的方向,滚针歪斜角会对长轴的大小造成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设滚针与轴承轴线歪斜角为α,这时可以得出滚针上沿轴承轴线方向上的力为:

ΣFnx•cosα+ΣFny•sinα=mnan

这时就可以得出有滚针在进入滚道时所受的轴向作用力:Fnx0=(Qrf+Qrb+Fobcosβ+Fob+Fif+Qψobsinβ)cosα+(Qψf +Qψobcosβ-Qψif-Frf-Frb-FobQψobsinβ)sinα=mn

在上述公式中,mn、an、a分别为滚针的质量、滚针发生轴向移动的加速度、滚针歪斜角。

这时就可以看出,当外圈静止不动时,内圈会在逆时针的方向进行旋转,轴向作用力的产生会在歪斜的滚针与滚道的摩擦下出现,在轴向会产生一定的轴向偏移,这时是滚针轴承的外圈产生的,这样就会对轴承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外圈偏移的检测方法

在对滚针轴承的轴向偏移进行检测时,一般会分为内、外圈转动,内圈转动是工厂实际应用最多的检测方法,在检测时,主要形式为滚针轴承的芯轴转动。

3 轴向偏移检测系统参数

3.1轴承径向滚动体载荷

需要在内外圈之间、保持架接触点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这样就能确保滚针在转动时保持灵活性,滚针位置会在轴承运转过程中出现变化,就会导致滚针在受力部位的数量发生变化。在受载条件不同的情况下,滚针承受的载荷也会出现一定规律的变化。轴承上的径向载荷(Q)与滚动体上载荷的竖向分量的和为:Fr=ZFnψ=(δr-Pd)nJr(ε)=(ε:载荷分布系数)。

3.2 惯性轮间隙对轴向偏移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滚针轴承产生轴向偏移,为方便地对轴承的质量进行评价,需确保在检测过程中,减少接触滚针的数量,确保惯性轮的稳定性,同时也要保证有2个滚针的状态为接触状态,剩下的5个就会对惯性轮产生轴向偏移产生一定的阻碍。在滚针接触的变化过程中,也就是从0到10的变化过程中,确保2个滚针为接触状态,3个滚针为非接触状态,这时再对角度进行调整,当在20以上时,第三个滚针在这时进入接触状态,这样就能发现,前后滚针接触的临界点为滚针在顶上的位置。

3.3 惯性轮转速对轴向偏移的影响

假设在外圈上,滚针转过了β角,对滚针进行复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分析之后可得,滚针间的间隙与跳动量成正比,会对检测评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将滚针间的间隙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最好不要过大。在间隙的选择上,要保证在检测过程中,提升可操作性,减少惯性轮跳动对检测造成的影响。转速会对惯性轮的水平跳动造成一定影响,当转速过大时,就会对检测造成一定的干扰。因此,要对惯性轮转速进行合理控制,减少对轴向偏移造成的影响,确保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

4 滚针轴承的拆卸方法

4.1、敲击法

敲击力一般加在轴承内圈,屏蔽机房敲击力不应加在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上,此法简单易行,但轻易损伤轴承,当轴承位于轴的末端时,用小于轴承内径的铜棒或其它软金属材料抵住轴端,轴承下部加垫块,用手锤轻轻敲击,即可拆下。应用此法应注重垫块放置的位置要适当,着力点应正确。

4.2、热拆法

用于拆卸紧配合的轴承。先将加热至100℃左右的机油用油壶浇注在待拆的轴承上,待轴承圈受热膨胀后,即可用拉具将轴承拉出。

4.3、推压法

用压力机推压轴承,工作平稳可靠,不损伤机器和轴承屏蔽机房。压力机有手动推压,机械式或液压式压力机推压。

注重事项:压力机着力点应在轴的中心上,不得压偏。

4.4、拉出法

采用专门拉具,拆卸时,只要旋转手柄,轴承就会被慢慢拉出来。拆卸轴承外圈时,拉具两脚弯角应向外张开;拆卸轴承内圈时,拉具两脚应向内,卡于轴承内圈端面上。

结语

连杆大头滚针轴承是发动机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无内外圈的滚针轴承是活塞结构的主要组成形式。滚针轴承在使用过程中轴向偏移是其主要表现特征,在工作中会对轴承的振动与噪声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对发动机的使用性能产生影响。轴承材料、装配等都是引起轴向偏移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陶涛,马小燕,花良浩,等.改进型SVM在轴向磁轴承转子位移自检测中的应用[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8,45(10):109-115.

[2]张汉年,鲍安平,段向军,等.高频信号注入的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转子位移检测方法[J].微特电机,2017,45(3):26-30.

论文作者:杨晓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滚针轴承轴向偏移检测方法探讨论文_杨晓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