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论文_王成俊,杨迪,苏雨艳

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论文_王成俊,杨迪,苏雨艳

南京市水利建筑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南京市 210036

摘要: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开始融入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不断创新。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项目,包含很多施工环节,其中基础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第一个工序,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所以必须加以重视文章针对当前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1.引言

针对水利工程来说,现阶段已经是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量,同时在水利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其目标便是要促进我国水利事业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在水利基础工程中,其包括的工作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广,因此施工人员必须要对其每一项的环节给与高度的重视,同时也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够全面的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也能够对其处理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

2.工程案例分析

某地区一个河流的拦河闸断面处的河道在一定程度上是南北走向的,从左到右工程地质主要为淤泥层以及岩石等,并且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大在对闸底板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高层设计为1米,厚度为1.2米,坎厚度可以表示为1.2米现阶段,该条河流现状是河底高程的2.6~3米,该拦河闸左岸为22-11孔地基,其厚度可以进一步的表示为0.5-3.5米之间。

3.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处理技术

3.1闸室基础处理

第一是基础处理对于现有的设计工作当中,对基础位置的浇筑一直到达到强风化层,地基的透水率则是存在着一定的标准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要对标高做出控制,与此同时也需要进行详细周密的计算,从而保证透水率以及承载力能够全面的满足设计的需要在对基坑进行开挖达到设计的深度时候,便可以进行浇筑然而在进行浇筑完成之后,则是需要采用粗砾砂进行填充,并且压实。

第二是基础防渗,通过对防渗工作做好能够保证基础的稳定性,为了防渗做出全面的控制,在基础的齿坎位置必须要增加三十厘米左右的混凝土防渗墙,要是拦河闸存在着蓄水渗漏等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增加相关的粘土心墙,并且深度也需要和风化层的基础能够保持在一致。然而,针对工程右岸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设置出混凝土防渗墙,设置的深度是需要能够达到风化层的位置。

3.2铺盖以及陡坡位置淤泥层基础处理技术

在该工程当中,多数的土主要是沙壤土,对于这种土质来说,含沙量相对较大,并且在实际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压实在此之外,为了能够对水利工程的基础安全性提供保障,必须要根据施工的特点以及工程实际的情况来对其进行配置定量的砂石材料,同时也需要对泥土当中的粗砂含量做出适当的降低通常情况下,石子主要是为级配,在进行选择的之后要做好均匀的搅拌,在能够满足材料的质量前提之下才可以进入到施工现场,通常情况下,要是存在着厚度不足,那么在进行压实的过程中将会存在着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关于格宾石笼以及海曼防冲槽的处理技术

在右岸边,存在着一到五个孔海曼地基为淤泥层,根据设计的相关需要,存在着的地基承载力为大于等于一百千帕,因为在对水利工程的现场进行勘察之后,进而发现了实际的承载力仅仅只是为七十千帕,并没有能够达到设计的实际需要要是将其存在着的淤泥全部进行挖出,之后再进行填压,存在着的可行性也并不很大与此同时因为该工程的现场排水量也较大,并且也将会存在着支付一些大量的开挖费用。在此之外,在进行开挖完成之后的淤泥进行运输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导致其造价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在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之后,进而认为现有的淤泥层地基承载力和设计之间存在着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主要是可以认为是因为淤泥层的历史沉积之后所导致出现的,然而存在载荷的稳定性相对较大,并且因为常年存在于地下,并不会受到外界所带来的干扰,这样在一定程度之上并不会出现改变。

3.4右岸挡墙基础处理技术

对于右岸挡墙地基而言,它靠着堤防,主要为淤泥层,并且堤顶以及基础底部存在着11米的高差,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场地比较小,开挖就会出现塌方现象,甚至会出现破堤支护和土石方挖运都会产生相对来说比较多的费用,并且还存在安全隐患,会对上下游村庄交通进行中断,施工过程中占地面积较大,这会进一步增加其协调难度通过实地研究和分析后,施工方案:分段开挖,建议支护如果开挖到强风化层后,基坑浇注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C20混凝土,这样不仅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速度进行加快,同时还提高其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4.基础处理在施工管道控制过程中的思考

4.1运用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在进行评审前,首先应该对该河拦河闸淤泥段闸室基础设计的初始方案为抛石混凝土,由于存在造价方面的因素,在评审的过程中被否决,所以改为使用砌石框格方案但通过相关实践表示,抛石混凝土方案设计相对来说比较合理,并且对实际需求能够符合,如果只是从投资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的话,也存在着不合理以及不全面。抛石框格回填粗粒砂方案虽然取点较多,但是该方案会涉及比较多的人工,并且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较慢,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通过相比,抛石混凝土方案能够把上述的这些问题给予很好的解决,另外,在河道内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存在抢工期现象,并且工程建设的主要重点就是保证行洪安全,如果施工的过程中遇到行洪,没有较为合理的处置,就会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在本次施工的过程中,右岸11孔闸室使用砌石框格回填粗粒砂基础,施工过程中如果使用抛石混凝土,就可以让工期提前20天左右,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地材和人工费用都会出现上升趋势,所以两种施工方案造价几乎相同所以在今后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安全度汛是一个较为重要因素,一定要方案设计中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多种因素后,优化设计方案,最后评审的过程中要对论据点进行充分的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设计方案得到评审的支持。

4.2对复杂地质段地基和基础处理方案制定进行加强

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的发现,方案选取管理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充分做好水利基础处理工程对于地勘作用而言,主要作用就是把地质情况进行准确的表达处理,提供相对来说较为详细以及可开的基础资料作为设计工作,对管理难度系数以及设计工作等方面进行考虑,对设计方案要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在施工过程中,准确检验相关技术参数,对方案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落实。

5.总结

现阶段在伴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在对基础处理的施工过程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够全面的对其施工的整体质量进行提高,同时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必须要对每一项的施工环节给与高度的重视,在此之外,不仅仅需要对淤泥层的闸室基础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且也需要对复杂地段的地基以及基础处理的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从而全面的保证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能够得到安全有序的进行,促进我国水利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建国.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285.

[2] 曲秋艳.水利基础处理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4):144.

[3] 于飞.水利基础处理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4,(1 4):140-141.

[4] 稽庆才.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1 2):1243-244.

论文作者:王成俊,杨迪,苏雨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论文_王成俊,杨迪,苏雨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