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实验研究——以一所民办中学为例

中学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实验研究——以一所民办中学为例

张向东[1]2004年在《中学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建议人们以建构主义观点来理解教学。建构主义试图回答诸如这样的问题:以何种方式赋予个体事物不同意义?人们是怎样通过周围环境来产生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每个学习者会带着不同的知识经验继续学习,没有两个人能在相同的情境下学到恰好一样的东西。人对世界的理解是一个使自己的现有知识经验适应新知识新环境并不断加以改造的过程。既然教师同时也是学习者,那么,依照作者的观点,建构主义同样也适用于教师及反思性教学。 本研究旨在强调通过教学日记、教学报告、调查问卷、听课和教学行动研究这样一些反思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加强自我意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让教师参与分析和研究课堂教学程序和课堂交互活动会使教师清楚地明白一旦进行教学他们就需要了解更微观的教学技能,比如说同常课堂教学的程序和处理。对自己教学的反思是提高和改进教学水平的基本要素,也是自己专业发展的必然过程。反思(Reflection)是教师发展的核心,行动研究是其表现形式。 本文以建构主义和反思性语言教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听课、录像、录音、问卷调查、采访等方法证明:很多教师并不十分明晰自己的日常教学行。而事实上,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能使教学有更广泛的知识基础,而仅有经验是不够的。自我质询有助于教学,批判反思更能促发我们对教学的深层理解。反思性教学过程应该贯穿教师的终身教学生涯,教师应该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

蒙诗茜[2]2014年在《以自身为资源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是当今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它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各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相应地,英语/外语专业教师已经发展成为外语教学研究的新课题。本研究在对教师专业发展、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和以自身为资源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发现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重实践陈述,轻理论提练;质的分析多,量的论证少;时间跨度短,研究维度少;从研究者角度研究教师的研究多,教师研究发展自己的研究少的弊端,并提出了以自身为资源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概念、内涵、特征及模式。研究者认为,“以自身为资源”涵盖叁个层次的要素:第一层次是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第二层次是教师在具备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的前提下,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科研、情感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研究、探索和反思等实践活动;而第叁个层次则是指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一系列的自我规划、自我实施、自我调整、自我反思、自我评估的螺旋式上升的行动研究。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观察与分析了研究者进行的历时九年的以自身为资源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对外语教师单一个案研究与多个个案进行了案例内分析与跨案例分析,分析了六省一市385名大学英语教师填写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问卷,并解答了以下的研究问题:研究问题一:研究者以自身为资源的专业发展行动研究的实效性如何?1.对其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和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带来了哪些变化和影响?2.对其学生的学习及其它方面带来了哪些变化和影响?3.对其所在组织带来了哪些变化和影响?研究问题二:以自身为资源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什么?研究问题叁:在具备了相同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核心因素的前提下,叁个不同层次的“以自身为资源”对外语教师个体发展的有效性起着怎样的推进作用?作为我国首例历时九年的以自身为资源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除了通过SPSS19.0的数据分析工具来处理专业发展材料中的定量材料,还通过国际上开始盛行的Nvivo10.0的定性材料分析工具来对大量复杂的叙事材料进行编码和分析,并使用案例研究的分析方法如摘要表、解释性的矩阵图和编码图表。通过对研究者和两位中外教师的深入案例研究、六位国内外语名家的案例研究及大样本(385位教师)的六省一市大学英语教师发展需求分析问卷调查的反馈,研究发现:以自身为资源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对研究者而言是可行且有效的;以自身为资源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分别为教学、研究、学习、反思与合作;在具备了相同的核心因素的前提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中“以自身为资源”的叁个层次对其专业发展有递增式的推进作用,层次越高(即越接近行动研究层次),专业发展的成效性越高。从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层面来说,本研究文献综述尽可能涵盖了以自身为资源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证成果,对带有创新性质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并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先进的研究工具来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从实践的层面来说,本研究的历时研究时间跨度较长,尽可能呈现出单一个案专业发展中的具体情境和多维度描述;同时,进行了单一个案——多个个案——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从点到面,推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实证性和概括性。虽然以定性研究为主的本研究有不少的局限性,如叙事研究和个案研究有较大的主观性,研究方法及其使用有待进一步合理有效,对影响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缺少足够关注,部分文献综述没有进入深入点评等,但是本研究可以作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方面一个有意义且有益的探索,为那些有志于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提供个案的参考和启示,鼓励和帮助他们进行以自身为资源的教学、科研、学习、反思和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建立一个个以自身为资源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从而改善我国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陈艳君[3]2015年在《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文中提出自外语作为一门学科引入我国教学场域以来,关于外语教学法的研究与运用就成为人们聚焦的议题。人们想要追寻他国外语教学法在理论建构与实践开展上的兴盛与繁茂,更希冀教学法能在本土的文化环境里开结出适合本国土壤的花果,让外语教学法不只停留在对外来教学法的移植与改造上,而是要形成从培土到浇灌、从开枝到结果的教学法体系。唯有在本土情境下开结出的教学法花果方可真正适应和满足我国文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学需求。从本土视角开展中国外语教学法的研究成为一种必然。庄启、周越然、陆殿扬、恽代英、张士一、林语堂、章兼中、王才仁、李筱菊、王初明等教学法专家在不同时期都对外来外语教学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本土化研究与探讨。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张正东、张思中、马承、包天仁等一批教学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或从理论出发,或以自身教学实践为基础,对英语教学法的不同层面做了一定的摸索与探究。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在我国的土壤里得以生发、成长。但是,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外语教育界对从本土视角开展中国英语教学法的系统研究还比较零散且不成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本土英语教学体系的建立,也与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和需求不相吻合。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本土的视角,通过管窥十九世纪末以来我国学人对西方传来的各种外语教学法进行的本土化改造和对本土的英语教学法进行的启蒙性探索,揭示融合型国际化背景与中华独特文化背景下我国学者对中国的英语教学法所做的历史探究与实践探索;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法案例分析,探讨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内涵、特征和价值;对本土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路径、理论体系与操作模式尝试进行综合性建构;进而思索我国本土英语教学法未来的发展。文章首先对英语教学法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进行了学理分析。本土理论、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相关概念辨析包括教学法与教学方法、外语教学法与二语教学法、英语教学法本土化与本土英语教学法等。英语教学法在中国是一种外语教学法。对英语教学法进行本土化探究和建立本土英语教学法是我国关于英语教学法研究的两条途径和两种任务。本文着重从本土英语教学法的角度进行研究。本土英语教学法,就中国来说,即中国的英语教学法,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由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或专家所创立的我国现代英语教学法。构成本土英语教学法需具备叁个特征:本土(中国)生长的;适应本土英语教学实际的;本国人原创的(带有本国特色的国外没有的)教学法。随后,文章以本土为视角,对我国英语教学法在各个阶段的零散探索进行串联成珠式的梳理与整合。这主要有以丁韪良、弗赛特等为代表的传教士外语教育家的教学活动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启蒙,有以恽代英、朱光潜等为代表的早期一批综合型外语教育家的“自学辅导法”实验、“道尔顿制”实验等对英语教学法进行本土化研究而带来的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启发,有以张士一、林语堂等为代表的独创型外语教育家的“情境教学理论”和“意念-功能教学理论”探索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的先声尝试。文章还从历次课程与教学改革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英语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运用两个层面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实践基础进行了论述。文章接着以新时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界四种英语教学法——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外语立体化教学法、英语叁位一体教学法和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本土的英语教学法的形成路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做了系统的阐述与论析。从形成路径来看,四种教学法的形成路径各有不同,但都经过了基本相同的发展阶段:反思批判—理性思考—实验探索—理论总结—实践检验。从理论来看,“外语学得”的英语教学本质观、“以人为本”的英语教学主体观、“工具与素养合一”的英语教学目的观、“语文并行、精泛结合”的英语教学内容观和“知行结合”的英语教学过程观是本土英语教学法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文章还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操作模式结合具体的课堂案例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四种英语教学法在操作模式上的不同做法,文章认为中国英语教学法在实施原则、教学步骤和教学技巧等上具有一定的特点,都是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理论体系的实践化,同样可以体现本土的特征。文章还对本土英语教学法的特征与评价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中国的英语教学法具有如下共性特征:一是本土原创;二是体系完备;叁是理论支撑;四是方法多元。进而,文章从理论贡献、实践影响、历史地位叁个角度对中国英语教学法的影响进行了提炼和论证。文章认为,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的开展、对英语教材的编写、对英语师资的培训等发挥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中国的英语教学法研究不但可以深化本土情境下的特色外语教学法研究,还可以推动我国英语教学走向更合适、更理性的发展。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充实和完善了我国本土教学论的研究,对外语学科教学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综合全文对基于本土的英语教学法在渊源、基础、形成、体系、特征、影响等上的分析,文章最后从实验研究、理论探索、队伍建设、文化环境四个角度对中国本土英语教学法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

陆敏[4]2009年在《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教师发展呈现校本化的趋势,校本教师发展成为教师教育中重要的应用模式之一。在“校本”前提下,学校根据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于学校现状,充分调动资源,担负起对教师的教育责任,为教师提供发展需要的支持和条件,并全面管理教师发展的过程。在教师发展走向校本的同时,教师合作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议题之一。教师发展不仅仅关注教师个体的发展,更为关注教师作为群体的整体发展,倡导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活动中通过合作建立联系,促进教师群体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校本与教师合作走到了一起。近十年来,英语课程改革将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多来自国外,如何借鉴和吸收外来理论,使之适应中国的教学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是中学英语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英语教师个体的力量显得十分微弱,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合作形成教师共同体,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另外,英语作为语言的交际性质决定了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大量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加强语言交流,完成交际任务。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英语教师加强自身的合作体验显得格外重要。这些都促使中学英语教师走一条合作的发展道路。为了探索中学英语教师在校本环境下怎样才能有效地合作,本文将构建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模式作为研究主题。本文使用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方法,主要研究了四个问题:(1)构建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什么?(2)构建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模式的现实依据是什么?(3)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模式的理论构建包括那些内容?(4)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模式的实践探讨包括哪些内容?研究的主要发现有:(1)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的主体是教师,但是发挥重要影响作用的关键人物除了教师之外还有校长和合作活动主持人。(2)教师合作需要借助外力来带动。教师主观意愿上期望通过合作促进专业成长与发展,但在现实中,尚需给教师提供大量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带动教师行动起来进行合作。(3)教师合作需要的外力来自于学校。学校要授权给教师开展合作活动,支持教师合作的态度要坚决。学校要提供相关的政策、制度和资源方面的保障,这种保障应该是持续不断的。(4)教师合作还需要借助的外力来自合作活动主持人。合作活动主持人要组织教师开展合作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尽量考虑到每位教师的兴趣、需要和遇到的问题,还要保证教师的参与度。(5)要加强教师合作意识、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发挥教师在合作中的能动性。(6)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必须坚持一定的周期,需要时间来确保教师获得足够的合作体验,允许教师在合作中不断调整适应。(7)在合作过程中要注重合作成果的积累,通过成果来强化教师合作的成效。全文包括6章第1章为导论。探讨教师合作对于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提出研究设计。第2章是文献综述。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文献的总体特点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3章研究教师合作的理论基础。分析并整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教育学中的相关理论。第4章研究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现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基于问卷调查的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现状分析,其二是基于个案研究的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现状分析。第5章是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模式的理论构建。阐述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模式的要素、要素间的关系,模式的目标、原则、特点以及模式运行的基本规律。第6章是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模式的实践探讨。主要探讨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模式的实践条件、模式实践的基本程序、模式实践中学校要发挥的功能以及模式实践中对合作活动主持人和教师的要求与培养。

王莉颖[5]2004年在《双语教育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社会的到来与发展,使英语的世界通用语言地位渐次得以确立,加之我国WTO的加入,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标准的转变、学习手段与方式的转变、学习内容的转变。若从表面看,这“叁个转变”各自为政,若从它们的本质分析,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新形势下的现代教育必须强化英语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论水平与综合实践能力。为了应对新的挑战,我国一些学校率先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英语教学方式——双语教育实验,即用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进行诸如数学、物理、化学、自然、计算机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语言信息输入机会,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弥补我国现代英语教学的缺失,改变“聋哑英语”的现状。 我国虽有实施汉语与外语(主要是英语)双语教育的历史,但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其经验未被保留下来。因此,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仍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其间存在诸多瓶颈式的问题,譬如、双语教育的本质及其定位、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双语教育教材开发、双语教育模式的创建、双语教育评价体系的建构、双语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等,需要不断探索解决这些瓶颈式问题的策略,以促进我国双语教育实验的大力发展。国外许多国家在长期实施双语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双语教育的经验,无疑对解决我国当下双语教育实验中的瓶颈式问题有所裨益。 随着我国双语教育实验的广泛开展,关注我国双语教育实验与国外双语教育研究的学者渐渐增多,这是可喜的一面。然而,实事求是讲,有关我国双语教育实验实践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多,但对国外双语教育的研究,只仅仅停留在模式、及其简况的介绍层面,缺乏深入地挖掘与探讨。基于此,为了借鉴国外各国实施双语教育的经验,提供解决我国双语教育实验中众多瓶颈式问题的思路与策略,填补对国外双语教育深入研究的空白,丰富我国双语教育研究成果,本文在多渠道查阅了大量有关国外双语教育研究的第一手原版英文资料的基础上,又多次深入上海市与广东省许多学校的双语教育实验课堂,听课、评课与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深入访谈等,掌握了许多我国实施双语教育实验的原始资料,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切入了对国内外双语教育的本质及其定位、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双语教育教材开发、双语教育模式的创建、双语教育评价体系的建构、双语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等问题的深入分析与比较研究。本文共26万多字,分为六大章。 第一章是关于双语教育本质与定位的比较研究。围绕这一主题,本文首先探讨了国内外双语教育的本质与区别。其次分析了双语教育的复杂性、双语教育的功能、双语者的分类与双语者的优势,梳理了有关双语教育理论基础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双语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而又以颇具特色的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与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双语教育为例证,剖析了国外双语教育的定位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本文认为,双语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被当作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视为国策,关键是因为它不仅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与培养双语双元文化人才等多方面的功能,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而且它还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然而,双语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双语双元文化人刁’的社会活动,极具复杂性。因此,我国双语教育实验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准确把握双语教育的木质、复杂性及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并对我国实施双语教育实验的目的、目标语的属性、目标语的作用、双语教育的对象、双语教育的模式等方面作以准确的定位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借鉴国外双语教育定位的经验,结合我国开展双语教育实验的实际,木文提出了我国双语教育实验定位的基本构想。 第二章涉及到双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基于双语教师作为双语教育的主要资源,是双语教育最直接的实施者。双语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主要依靠双语教师,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保证高质量双语教育之关键。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与日本等许多国家在实施双语教育的过程中,普遍非常重视双语教师特有的专业素养与独特的教学机智,加强双语教师的在职培养提高,稳定双语教师队伍,己经形成了高质量的双语教师队伍与多样化的双语教师培训模式,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双语教育的较高质量与长足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双语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分析,都难于适应较高质量双语教育实验的开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双语教育实验广泛开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在探讨国外双语教师之专业素养与双语教师的教学机智、双语教师在职培养模式与稳定双语教师队伍的措施、借鉴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构想,以期对进一步加强我国双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国双语教师质量,促进我国较高质量双语教育实验的开展提供借鉴。鉴于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实施高质量的双语教一育实验之关键,结合我国双语教育实验的实践与外国实施双语教育的经验,本文认为,能够胜任我国双语教育?

王静[6]2008年在《流动儿童学业成绩之差异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中国城市化进城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十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此从不同角度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地探索,旨在了解不同教育环境下流动儿童学业状况的差异,并试图分析其成因。主要采用文献法、深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将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武汉市江汉区四所学校为例,比较了公立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中流动儿童学业成绩的差异。成绩统计的结果显示,小学阶段公立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中流动儿童学业成绩不存在显着差异,但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成绩的个体差异更大;初中阶段,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学业成绩整体上优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成绩,特别在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些主干学科上,二者存在及其显着的差异。探析成绩差异的成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本文从影响成绩差异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学生个体特征、教师能力及素养、学校设施及管理、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作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立学校比民工子弟学校有着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更有利于流动儿童能力及素质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流动儿童学业成绩的提高,以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论文最后针对实证研究的结果,从整体上作了较深入地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教育公平不仅是指教育机会的公平,更指广大受教育者所享受的教育条件,教育质量的公平。城市中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等多方力量齐心协力,为其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他们真正受到平等、优质的学校教育,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的期待,也才可能更快推进我们和谐社会的进程。

王红岩[7]2012年在《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组织社会学视角出发,把学校作为一个组织系统,从学校组织的要素出发,以“学校的愿景目标”、“学校的组织结构”、“学校的组织文化”几个维度为主,将组织成员贯穿于其中,注重实证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选取学校组织变革的典型案例,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手段,通过对一所小学的跟踪调查,了解该校的的办学历史与条件、愿景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文化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剖析这所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因,旨在探讨一个个案“在特定情境脉络下的活动性质,以了解它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站在微观的立场上,再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组织变革的历程和实践样态,对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进行理论建构,探讨促进课程改革成功的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因与运行机制,旨在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及学校组织系统的深刻变革提供借鉴与参考。引言:主要对本研究的背景与缘起及研究价值进行探讨,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缘于课程改革实践的启示,学校组织变革的驱动以及文献综合梳理的结果,基于社会转型的教育诉求、课程改革的客观使然以及学校发展的需要,价值在于通过实践取向的研究方法,完善学校组织变革理论及基于优质个案校变革实践的启示。第一章研究方法与过程:主要对研究问题进行阐释,同时对研究方法的采用进行了相关说明。第二章学校组织变革的本体论探源:从组织社会学视角,把学校作为组织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对学校组织变革的内涵、特征、分类及范式进行了基本理论的阐述。第叁章背景故事:主要对研究对象的背景介绍,包括学校的基本概况、历史发展和校长介绍,明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典型性及优质性。第四章课改中学校愿景目标重构:以课程改革为背景,从学校办学理念、教师、学生、课程的目标几个维度入手,通过个案校不同层级目标的确立、文本诠释及达成的分析,再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愿景目标重构的实践样态,明确提出学校愿景目标的重构过程,即构建与描绘、理解与共识、规划与行动、反思与共鸣。第五章课改中学校组织结构变革:从学校组织结构变革的特点出发,即管理层级扁平化、组织结构柔性化、组织边界网络化,再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组织结构变革历程,明确提出学校组织结构变革过程,即学校组织分析、组织设计、组织的运行和修正。第六章课改中学校组织文化新生:从学校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分类入手,通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叁个层面的分析,再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组织文化新生的实践样态,明确提出学校组织文化新生的过程,即文化的甄别与选择、认同与接纳、内省与自觉。第七章研究结论,课改中学校组织变革动因分析:主要对学校推进课改的动因和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因进行分析。学校推进课改的动因包括:行政推动彰显课程领导力、专业引领自主创新、校本研修问题探究、科研导航课题带动、制度创新持续推进;组织变革的动因具体而言是: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是学校组织变革的最佳契机,教育家型校长的引领为学校组织变革指明了方向,凝聚型共同体的形成是学校组织变革成功的关键,独立自主的办学体制为学校组织变革创造了条件,长效机制的形成是学校组织变革持续进行的保障。课改中学校组织变革的运行机制:结合个案分析,明确学校组织变革的运行机制,即团队领导与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学术领导与学科自主的实施机制、科学激励与良性竞争的动力机制、自学习与科研创新的发展机制、制度创新与人性管理的保障机制。课程改革是学校组织变革的动力。课程改革目标的方向引领、课程理念更新的现实需要、课程功能转变的客观要求都敦促了学校愿景目标的变化革新;课程结构综合性的要求、课程评价发展性的体现、课程管理适应性的挑战都促成了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课程文化的载体要求、课程实施的观念落实、课程资源的物质体现都要求学校组织文化的新生。同时学校组织变革影响课程改革的推进与运行。学校愿景目标的确立影响课改目标的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调整影响课改的组织实施,学校组织文化的重塑影响课程理性的回归。迈克尔·富兰说:“这是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原有的教育结构与实践依旧存在,全新的教育结构与实践正在产生”。教育是“造”人的事业,使人称其为“人”的事业,教育的变革因而是最富有希望,最具活力的变革。

陈芳[8]2010年在《中学英语新教师课堂教学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每年,都有大量的英语新教师进入学校。新教师在入职初期,总避免不了出现入职适应性的问题,这其中,除了教学上的问题,还包括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学校环境适应的问题、与上级和同事的关系问题和其他一些与职业相关的问题。新教师的适应性问,题应该引起普遍的关注,无论是任教学校、师范院校或是教育当局,都应该给予新教师适应问题一定的关注,并且努力从各个方面给新教师提供支持,尽快解决教师的适应性问题,缩短新教师的入职适应期,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这无论是对学校、学生还是新教师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对部分教师的访谈,了解中学英语新教师课堂教学适应性现状,分析了中学英语新教师课堂教学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论文试图为提高在职教师的适应性,促进英语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英语新教师课堂教学适应性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并对叁个关键词“中学英语”、“新教师”和“课堂教学适应性”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从新教师的教学适应问题、问题归因、解决对策等方面做了已有研究文献综述;第叁章是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和第五章是问卷和访谈的实施与结果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得知:英语新教师在刚踏入教师岗位的头几年里适应性总体情况良好,尤其是在英语基础知识、英语教师基本技能和课堂管理能力上适应性较好,但是新教师在心理的适应上普遍偏低。新教师在心理上的不适应和任教前所接受的教育实习质量不高是导致新教师在踏上教学岗位之后的不适应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六章针对前两章调查所得结果和归因分析,对如何提高新教师课堂教学适应性,缩短新教师的适应周期以及如何培养新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做了更进一步地探讨,从师范生教育、教育实习、任教院校和教师个人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邵思源[9]2012年在《一项对中学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课堂教学实践为背景,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旨在探索我国部分中学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其研究动因有叁:1)外语教师研究范式的转变;2)对中学英语教师关注的缺失;3)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叁大方面:1)了解目前部分中学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现状;2)四位教师的个案研究;3)分析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论文共由七章组成,总体框架基本如下:笔者首先介绍了该项研究的缘起、背景以及论文的主要结构等,同时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作了简要说明。在文献综述部分,笔者对自我效能感以及教师自我效能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和梳理。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重新定义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教师自我效能感。笔者认为,对于教师自我效能感这一抽象的概念,只有当其置于一定的教学环境中,才变得具体化。课堂环境下的教师自我效能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教师在该环境下对自己能否有效地完成语言教学任务、能否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语言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知觉、信心和信念。它隐藏在一系列的教学事件中,在教师内心的自我调节中起着主导作用,并且不断的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笔者选取了164名中学英语教师进行了实证探索,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从教学策略与技巧、课堂组织和管理、学生参与、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教材处理和师生交流互动这六个与中学英语教学紧密相连的方面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教师自我效能感处在中等水平,在这六个方面的自我效能感中,平均值由高至低依次为课堂组织与管理、师生交流、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学策略与技巧、教材的处理以及学生参与。将所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进一步发现,在教师的相关背景信息中,教师的教龄、学历和职称在教师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教师的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以自我汇报的形式),只有“说”这一项技能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显着性差异。由于教师自我效能感本质上是教师的主观感受,因此教师在自我汇报过程中容易带有主观倾向,并且与实际的课堂教学行为有时会出现脱节的现象。所以笔者开展了一项个案研究,研究对象为四位英语教师,研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自我效能感不同的教师,学生对其教学实践的反馈如何?第二个部分主要包括对四位教师的课堂观察以及深度访谈。笔者认为,通过对学生反馈的调查以及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能够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起到一定的反观作用。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师,学生的反馈未必就好;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教师,学生的反馈也未必就差。笔者推断这很可能是由于教师未能客观地评价自身的教学行为,换句话说即教师对于自身教学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有失科学性和客观性。在课堂观察部分,笔者发现自我效能感不同的教师在内容呈现、话语量、课堂提问及反馈、课堂氛围和师生交流互动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单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足以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继实证研究之后,本研究对四位教师展开了深度访谈,结果发现在教师的自我系统中每个个体都有一套评估体系,并且教师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也会影响到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事件的审视和理解;此外,建构自我效能感的四种信息源,无论是直接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本身并不会发挥作用,它们必须经过教师个体的认知加工和反省思维才会对教师本人产生一定的影响。访谈结果还证实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内因和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内部原因除了教师本身的个体差异以外,还包括如教师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教师知识、归因方式等等;外部原因则主要为学校的环境、同事关系、教师评估体系等。本研究的讨论部分主要是在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及其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展开了一些有关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的思考。教师自我效能感作为教师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有关教学的一切思维、感觉,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乃至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认为,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师对自身和工作的认同感也相对较高,并且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自身的专业发展也比较有信心。针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的教师内在主体式学习模式能够较好地适应我国中学阶段的外语教师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笔者阐述了内在主体式教师学习的基本原则、内容以及主要途径。论文的结尾部分主要是对整个研究的回顾,总结了所取得的发现以及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外语教师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个案研究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有了一些不同于前人研究的发现。不足之处在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仍不够完善,调查的深度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扩展等。最后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整体看来,本研究围绕教师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对部分中学英语教师进行考察,所得到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内涵,厘清了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课堂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扩展了外语教师研究的视角;同时对有效地指导外语教师的教学实践,提高中学阶段的外语教学质量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王海萍[10]2008年在《中学骨干教师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骨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和核心,不仅是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其数量和质量更是体现着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中学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关系着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能否又好又快发展。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来看,大多骨干教师处于专业发展中期,业务熟练、职称到顶,预期职业目标基本实现。有远大抱负的骨干教师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实践、反思,成为学科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名师”;但还有部分骨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激情的消退,发展方向开始模糊,发展动力明显不足,职业倦怠大幅滋生,出现了停滞和倒退。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外在机制的保障和自身素质的全面、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对中学骨干教师持续发展状况的分析,通过文献研究、个案访谈,从中学骨干教师知识结构、在职培训、专业自主权、身心健康状况、个人发展取向等影响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入手,探索骨干教师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并试图从教育政策与行政、继续教育、教育科研、学校文化等外部环境,教育信念与目标、终身教育与学习、学会并善于反思等自我发展的内部需求两个方面,为中学骨干教师的持续发展探索新路。

参考文献:

[1]. 中学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实验研究[D]. 张向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 以自身为资源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蒙诗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3]. 基于本土视角的中国英语教学法研究[D]. 陈艳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

[4]. 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合作模式研究[D]. 陆敏. 西南大学. 2009

[5]. 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 王莉颖.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6]. 流动儿童学业成绩之差异研究[D]. 王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08

[7]. 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 王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8]. 中学英语新教师课堂教学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D]. 陈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9]. 一项对中学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 邵思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10]. 中学骨干教师持续发展研究[D]. 王海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中学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实验研究——以一所民办中学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