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鬼城文化与但丁《神曲》地狱文化的比较研究论文

丰都鬼城文化与但丁《神曲》地狱文化的比较研究论文

丰都鬼城文化与但丁《神曲》地狱文化的比较研究

余永康

(中共丰都县委党校 重庆丰都 408200)

摘 要: 丰都鬼城文化,但丁《神曲》地狱文化,二者同属鬼文化范畴,都源于人类在启蒙时代对“死亡”这一人生问题的痛苦思考与艰难探索。该文从丰都鬼城文化与但丁《神曲》地狱文化比较视角入手,分析中西方两种文化现象的异同,从而提出丰都鬼城文化的主题。

关键词: 鬼城文化;地狱文化;比较;主题

中西方鉴于人文地理、社会背景及政治、历史等诸因素影响,形成迥然各异的文化现象。丰都鬼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讲,代表了中国人的地狱观和民族固有的幽冥思想,算得上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之一。十二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人但丁,在他的叙事长诗《神曲》中,生动再现了“亡魂”之所——地狱世界。

那么,丰都鬼城文化与但丁《神曲》地狱文化这两种处于不同时代、地域、社会背景下的文化现象,其特质有着怎么样的不同呢?

一、表达方式

(一)丰都鬼城

丰都鬼城,是一个伟大民族在蒙昧时代对死亡深沉思考之后,对地狱文化的人文景观再造。

4.2.2 喷气燃料结晶点和冰点检测区分性 对于喷气燃料结晶点和冰点检测结果的区分性考察,本文采用对长岭喷气燃料和九江喷气燃料进行3∶1,1∶1,1∶3的比例调和,每种调和油样进行2次重复性试验,以2次试验的平均值作为该种油样的结晶点和冰点最终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见表12。

(1)起源

该区域大面积分布的水稻土、砖红壤性红壤(赤红壤)有利于粮食作物、林木作物生长,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证此区域的高质优产。县城西南部土壤为河流冲积物,土壤剖面均为砂质粉沙状,部分区域土层平均厚度达1 m左右。土体通气透水性能好,植物扎根容易,不易受涝。但由于沙多泥少,蓄水保水能力差,易漏水漏肥,较干旱。应采取改良培肥措施,综合治理沙土。

丰都鬼城,源于周,成于汉,盛于明清。西周时,此地为巴国领地。东周末年,巴国有巴蔓子将军建别都于此,号称“巴子别都”。公元90年,即东汉和帝永元三年置县,距今近两千年历史。《丰都县志》载,前汉中散大夫王方平,后汉和帝阴皇后叔曾祖父阴长生,曾赴平都山修道而后羽化飞天。到了宋代,时人先将“阴王”二仙附会演绎为“阴间之王”,后解读为“阎王”。如此,先“幽都”,后“冥府”,再“鬼城”,一个原本十分牵强,但非常美丽的丰都鬼城传说日渐完美,再而后便传播天下。公元198年,平都山成为道教传教中心之一。至唐文宗太和七年(公元833年),重臣段文昌受朝廷委派赴“酆都”修缮“仙都观”。明初,太祖朱元璋按照“阴阳同理”思想,于公元1368-1424年间,诏令各地修建城隍庙,尊称丰都城隍为“阴都城隍”,并于洪武13年11月,诏令改“酆都县”,又在平都观建筑群基础上扩建到70余座寺、观、庙。清康熙初年,复建、扩建寺观75座,其中平都山上就有27座寺观。至此,丰都鬼城形神备至。

通过发酵床猪粪尿处理技术,能对猪粪尿进行原位发酵降解,形成有机肥的发酵床养猪技术。其能进行猪粪尿的环保处理,并可以免去冲洗猪舍产生的大量污水,达到猪粪尿资源的无臭味与环保利用。因此,各养殖人员还需要在猪只规模化养殖中进行异位发酵床粪尿处理技术的积极应用,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2)建筑

丰都鬼城文化现象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中国许多文学名著几乎都有关于丰都鬼城的描写和记述,这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深度研究的[3]。据《鬼城与文学》(秦大铧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载:东汉刘向著传记《列仙传》,讲述了神仙王方平在平都山(今鬼城名山)羽化升天的故事;西晋葛洪所写小说《神仙传》,则讲述了神仙阴长生在平都山白日飞升的故事。之后人们将阴王二人连读成“阴王”,随之将其演绎成“阴间之王”。其后数十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丰都鬼城加以生动描述和渲染,比如《钟馗传》、《搜神记》《封神演义》、《西游记》、《东游记》、《南游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续金瓶梅》、《说岳全传》、《子不语》、《聊斋志异》、《红楼梦》、《后水浒》等等。不可思议的是,阿拉伯传说故事《一千零一夜》也有关于丰都鬼城的描述。散文方面,有唐代宰相段文昌著《修仙都观记》,南宋诗人范成大《吴船录》,明教育家、哲学家王守仁著《平山书院记》,等等。诗联方面,有唐代李商隐诗《送酆都李尉》,唐代大诗人李白赋联:“下笑世上士,沉魂北酆都。”南宋大诗人陆游写下《平都观》诗一首。中外文学名著在各个朝代对丰都鬼城传说故事集体发力,大势渲染,对于丰都鬼城人文景观的传承、发展和不断演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寺观殿宇建筑及文化意义。这里仅以丰都鬼城天子殿、报恩殿、大雄殿等三处殿宇为例证。天子殿:西晋始建时名乾竺殿,唐名仙都观,宋名景德观、白鹤观、酆都观,清初名闫君殿,后更名曜灵殿、天子殿。此殿为“阴天子”阎王朝堂之所,阴天子居朝堂之上,堂下两旁分别站立着文臣武将。天子殿建筑及内设人文景观完完全全仿制“阳间”天子殿建筑及其组织架构,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者“借鬼城说事”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借建筑及人文景观形象地表达了广大人民尚善伦理价值追求。报恩殿:这组建筑的文化意义在于渲染忠孝伦理主题。大雄殿:原名廖阳殿,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明蜀献王朱椿的香火殿,明末因火灾被焚,清初复建更名为大雄宝殿,改供三世佛,以此表达佛教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文化主张。

(3)习俗

民族传统村落发展中原住民会从文化的接触和改变中感受到压力,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感。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了解并重视特定区域、特定族群的文化现实和历史演进特点,利用文化适应各个维度(社会交往交流、日常生活行为、民族认同)去发现当地居民的文化适应程度并保护原生态文化。针对少数民族群体中存在的跨文化敏感度个体差异,要建立少数民族文化适应问题的预防与干预体系,及时识别来自跨文化交往的压力,检验跨文化交往和适应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缓冲因素。

人文景观及文化意义。这里仅举奈何桥、鬼门关、劝诫碑等三处人文景观为例证。奈何桥:建于明代。奈何,梵文地狱之意,传说中人死亡魂必过奈何桥。奈何桥是丰都鬼城重要的人文景观,从一个角度彰显了“惩恶扬善”的文化主题。鬼门关:与奈何桥一样,过此关,人即变鬼,由阳及阴,检验善恶。鬼门关这一奇特的人文景观,仍然传递出向善、劝善的积极意义。劝诫碑:过鬼门关后便是黄泉路,其左侧立有唐、明、清三代10余块古碑,其中一块碑名劝诫碑。此碑意在劝诫人们多多行善积德,孝敬老人,遵守法纲,不干坏事。

(1)但丁,中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民族诗人

丰都庙会习俗:丰都庙会习俗是构成丰都鬼城的核心文化元素。这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特异文化活动,已被列入国家“非遗”加以保护和传承。每年三月,大竹人都要率进香团到丰都鬼城进香,开堂会,娘娘大会,这个习俗便演变成鬼城庙会传承至今。

鬼城香会习俗:鬼城香会是丰都庙会的核心内容。古时每年三月,大竹人都要率领进香团,沿大竹、梁平、垫江至丰都境内文汇场(今重庆丰都社坛镇境内)马口丫(今重庆丰都虎威镇境内)一线,到鬼城丰都平都山进香。香客自山下至山上一步一叩,按照烧拜香固定唱词唱腔,“叫口”(领唱者)领唱,香客和唱,闻之观之无不动容,给人心灵的震撼和潜移默化教化作用绝不亚于纳西古乐。

(二)但丁《神曲》

但丁《神曲》是一个伟大诗人以其伟大作品发出驱除黑暗、寻求光明的呐喊。

丰都鬼城文化是一种民俗地域文化,说到底,它是丰都民间习俗的综合体现,只是这种民间习俗蕴含着的鬼文化特质具有中国乃至国际代表性,中西方地狱文化亦或鬼文化形成的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源于人们敬畏自然和对未知事物的恐惧[1]。比如古人们无法用科学解释雷电、黑暗、死亡等现象,于是,人们坚信,世界上有鬼神存在,既然存在鬼神,只要心存敬畏,就不会触怒鬼神降罪于人,由此而产生鬼神崇拜。正缘于此,在东方中国重庆丰都,古先民创造了鬼城,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在他创作的叙事长诗《神曲》中,虚构了所谓的地狱。

但丁于1265年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群中最具代表性。恩格斯曾这样评价但丁:“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所处时代无论社会、文化还是政治,都融入极其浓郁的宗教色彩,那时的意大利宗教训导人们:没有道德的人死后会入地狱;若虔诚赎罪道德完美的人会上天堂!于是,天主教便用圣礼戒律规范人的行为态度,教士治理教会,最高层为教宗,教宗自命上帝并影响皇权政治,中世纪意大利这一时代背景特质,在但丁《神曲》中随处可见。

这种“中尺度时代”一般以数百年甚至更长计。奴隶社会中的奴隶为主时代和隶农为主时代,封建社会中农奴为主时代和佃农为主时代,都达到数百年甚至更长。在资本主义社会,自由资本主义从1640年到1870年达230年,垄断资本主义从1870年代到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大概100年,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到现在大概半个世纪,还在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之全盘公有制的计划经济时代在前苏联有74年,如果算上其他国家 (如朝鲜)则已超过100年,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时代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已近40年。

(2)《神曲》成功地把历史与现实、政治与宗教、爱情与人生等重大问题和谐演绎于一炉

《神曲》是一个隐喻。由地狱、净界(炼狱)、天堂三篇33章组成,全诗通过但丁林中迷路(人生迷惘)、穿越地狱、净界(人生挣扎)、游历天国(渴望与救赎),最终得见上帝。但丁以此昭示:尘世幸福须道德、智能支撑方能得到;而获得永生幸福则须笃信和热爱基督教条;理性自省罪过者上天堂,违法犯罪者下地狱。不难看出,《神曲》追求的价值目标是惩恶扬善。至于《神曲》勾勒的一幅幅政治图像,则生动形象而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倾向。

综上,丰都鬼城是两千年前,中国古先民在对人死亡魂这种生命现象进行理性思考,根据“阴阳同理”原则,模仿人间而虚构的“阴曹地府”场景;但丁《神曲》则是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一个伟大的作家但丁根据自己一生经验,以隐喻的笔法,表达以诗喻人,影响人的言行的政治倾向;丰都鬼城建造“鬼城”建筑群并构建相应的人文景观作为文化、道德、政治、宗教等范畴的表达平台;但丁《神曲》则选择叙事长诗作为作者对道德观、宗教观乃至宇宙观等范畴的表达方式。二者共同主题,都表现出弃恶向善的积极意义。

二、表现内容

(一)政治与宗教

(1)丰都鬼城是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复制

从图3可以得知,北斗区域系统各卫星时域码元波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所有卫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振铃效应,GEO类卫星振荡幅度整体较小,IGSO和MEO类卫星振荡幅度较大,振荡幅度最大的是MEO-4卫星,其过冲幅度达到了20%.

地狱幽冥世界是未知的,所以中国古先民仅凭已有经验插上想象的翅膀,便完成了对丰都鬼城的再造[2]

从建筑上看,丰都鬼城在寺观殿宇建造方面完美再现了中国封建王朝政治格局。天子殿,是阴天子——鬼城最高统治者治理朝政的宫殿,也是鬼城最大的古建筑群;十王殿,则是十大王臣居所,是“阴曹地府”首脑机关,类似最高法院;十八层地狱,是鬼城设置的“国家机器”——监狱;奈何桥、阴阳界、鬼门关、黄泉路等,则是阴间之界和联结通道。

从机构设置上看,丰都鬼城构建了以阴天子为核心的最高集权政治。自上而下形成由十大臣王、六曹官员、四大判官、十大阴帅及牛头马面、青面獠牙等小鬼卒构成的政治治理格局。

从司法程序上看,丰都鬼城亦是高仿人世间司法程序——起诉程序、调查程序、原告、被告、证人“三曹”对案审理程序、查档寻证程序、判决程序。

丰都鬼城有一个非常突出而特异的文化现象,就是以儒教为核心,形成道、佛、儒相融共生,三教互补的政治主张。儒家强调人道、注重圣贤人君治理社会,抵制以神为本的神学态度;道、佛二教所推崇的神也是拟人化了的人格具象,比如丰都鬼城的崔判官,就是唐都李渊属下礼部侍郎崔珏。这些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基础,也使得鬼城的建造形成了人治的地下封建专治王国。

(2)但丁《神曲》是对基督教宗教信仰形而上学的思考

但丁《神曲》是作者按照基督教理念,艺术虚构亡灵世界的三个层级——地狱、炼狱、天堂。

一路走来,红枫家政公司12岁了!受过的“累”,尝过的“苦”,有过的“笑”,公司人人知晓,人人珍惜。公司在“争先创优”,公司的广大员工也在“你追我赶”。正是因为积极创新发展,公司才会取得一些“小荣誉”,回看这些“小荣誉”,公司和员工更知差距和不足,更需砥砺和前行。

《神曲》认为,人类自存的残暴、淫欲、野心等罪恶,致使社会黑暗,阻挡了社会前行。主张在上帝所设的地狱、炼狱中忏悔、救赎、净化,进入至善至美达到真理顶点的天堂。上帝,是神,是具有超越一切力量的人类社会最后拯救者。在基督教社会里,但丁《神曲》的“三界”,逐渐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历程。

(二)伦理与人文

(1)丰都鬼城建造的理论基础是儒家道德思想、道教的天道(赏善罚恶)、佛教的地狱学说

丰都鬼城依托什么来教化百姓,维持统治秩序?答案是,天道神灵对亡魂的惩恶赏善。抓住人们对地狱酷刑的恐惧,并以此警示天下臣民弃恶从善。然而,道德这个人们行为规范的尺子,既是统治阶级管理百姓的政治工具,同时又是人民审判统治阶级忠奸善恶的武器。但现实往往是人们对黑暗而强大的专制政权及其暴行罪恶显得无能为力,只好求助超自然神力来治理人间罪恶。由此,丰都鬼城应运而生。

丰都鬼城儒释道三教合一,相融共生于平都山上,其实并非偶然。中国社会发展历经几千年演变,道德伦理规范作为封建统治者重要治理工具功不可没。东汉以后,道、佛、儒三教相互渗透补充,和谐发展,在丰都鬼城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和高度。丰都鬼城中,阴天子、十大冥王贵为道教的“天子”,同时,“十大冥王”又是佛教神灵。而十王殿中,设置“行政职能”的标准,主要以道教、儒学的道德规范为基本尺度,那些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不廉、无信、无耻之亡魂将统统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受尽各种酷刑折磨。《西游记》第十一回“唐王游地府”情节中,唐太宗李世民来到丰都鬼城地狱看到的血腥场景:抽筋、脱壳、抽肠、油锅、刀山、火海、血池、阿鼻……正如为唐王带路的崔判官所言:“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最后,唐太宗在崔判官保驾下还魂阳间。《西游记》中对丰都鬼城这些情节的描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丰都鬼城的道德伦理架构,就算像唐太宗这样的天子进了丰都鬼城地府,也脱离不了对其生前道德表现情形的地狱考量。

从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信号传递原理看,固体接触材料除了可利用纳米材料较大电容性在离子选择膜和电子导体之间发挥离子到电子传导作用外,还可以借助疏水的导电高分子材料通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掺杂反应)将扩散到电极的离子转化为电子,继而通过导电基底。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特定文化具象的表达方式。平都山(今名山)上的丰都鬼城建筑群及全部人文景观的构建,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古先民对地狱文化的非理性崇拜,主要满足官方教化功能和民间祭祀的活动需求。

“快说,你能提供给我什么?虽然你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怎么样,没想到你对我们的工作还是有些见地的。你说吧,可有一点,不准忽悠我。”

陶渊明八岁丧父,他的教育就由母亲撑起。母亲孟氏,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在一个女子可以接受教育的朝代,孟氏不仅知书而且达理。在丈夫去世、家境日窘的情况下,作为母亲,她仍传承陶氏家风;作为妻子,她还带来娘家的文化风尚,所以母亲对陶渊明的影响很大。除了母亲的教育,当时的一代名士、外公孟嘉也铸就了他大部分的性格。丧父后,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家生活,外祖父家藏书很丰富,为他提供了读书空间,使他形成了后来的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猛志逸四海”的儒家思想。

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化痰降气活血方对ACOS疗效及FeNO和ET-1水平的影响…………………………………………………………………………… 刘 超,等(2):240

《神曲》由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一百诗组成。全诗虚构了一个美丽的故事情节:但丁一日在林中迷路,正当危急时刻,贝德丽采(但丁初恋情人)托付维吉尔(罗马诗人)为但丁带路,终于穿越地狱、炼狱。但丁在这段不平凡的旅程中目睹了那些罪人受到的种种惩罚。随后贝德丽采替代维吉尔作向导,与但丁同游天国,终见上帝。全诗植入数百个故事、人物、传说,并将诗人自己的政治观、道德观、宗教观等内容融入作品之中。

中世纪末,基督教思想主宰整个欧洲,而那时的意大利资本主义已经萌芽,新世纪人文精神给予诗人但丁以人道理性的人文主义新思想[4]。因此,但丁在《神曲》中既信仰上帝,又强调人性至上主题。认为理性认识是基础,对上帝真正信仰才是绝对的真善美。唯有如此,人类才能摆脱自身困局而走向真理。但丁《神曲》中的地狱文化,虽然极度推崇上帝权威,极力维护基督教道德原则,但对宗教禁欲主义给予猛烈批判,对人道、人性极力张扬,对古希腊罗马先贤、英雄、圣人等给予最好安排——让他们居住在地狱第一圈,因为那是地狱唯一光明之地。但丁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辛尼加、凯撒等安排在那里,而把那些贪官污吏、阴谋者、伪善者等等打进地狱第八圈,让他们身着铅衣,终日哭泣。但丁这种对古希腊罗马思想文化的崇尚和对黑暗社会政治、罪恶深重的教会的揭露和批判,闪光出人文主义思想光芒和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

三、价值评估

(一)丰都鬼城文化价值评估

天下一鬼城,阴阳两世界。丰都鬼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文化地标和文化名片的重要地位。丰都鬼城文化在以下五个方面占据世界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1)丰都鬼城这座人文景观在世界上是唯一的

鬼城,世界仅丰都一座。首先,鬼城诞生已近两千年历史。早在西周时期,丰都就成为鬼族执掌者土伯治下的鬼国帝都——幽都。及至前后两汉方士王方平、阴长生来平都山修炼成仙的传说故事,被民间演绎成“阴王”进而捏造出个“幽冥地府”——鬼城。

(2)丰都鬼城名山上儒释道三教相融共生的宗教文化现象是世界唯一的

地狱,是一个共有九圈直达地心狭窄而黑暗的无底深渊。按基督教地狱观中罪恶分类为:未受基督教洗礼、放纵欲望、贪婪、施暴、邪教者,凡有此类罪恶者之魂便入地狱受刑。炼狱,是飘浮于南海之上的一座小山,其上共七层,是忏悔者亡魂之所。天堂,共九重,是信基督、敬上帝、行善者、悔过自新者之所层,上帝和天使们也住在这里。《神曲》艺术虚构的幽冥世界,既无王宫大殿,也没有严明的机构设置和审判程序。地狱之门没有把守,罪恶者亡魂自觉自愿来此赎罪。

儒家注重人道,道家注重神道,佛家注重天道。虽然三教价值取向各有侧重,但因其共同追求尚善伦理价值,故道、佛、儒三教能和谐共处于丰都鬼城。

(2)但丁《神曲》中的地狱世界是对人性弱点、人类命运等重大课题的理性思考

(3)丰都鬼城庙会民间习俗在世界文化现象中是唯一的

丰都庙会已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内容是丰都鬼城香会。其中,原汁原味的香会“叫口”、堂会、血河大会等民俗文化形态已被保留下来加以保护和传承。

(4)丰都鬼城文化主题的非娱乐性是世界唯一的

丰都鬼城文化主题是唯善呈和、惩恶扬善。其中,惩恶是手段,扬善是目的;尚善是路径,构建和谐是终极价值目标。与世界其他地方如法国的马丽金街(鬼街)不同的是,丰都鬼城文化主题具有非娱乐性的特点,法国鬼街、日本鬼城等人文景观,其建造的出发点是刺激、寻欢作乐的价值追求和从众心理,与中国古先民构建鬼城的初衷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5)诸多中外文学名著对丰都鬼城极力渲染的文化表达方式是世界唯一的

正如本文之前论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一千零一夜》等中外文学名著,对同一人文景观丰都鬼城以生动描述和大力渲染,这种文化现象是罕见的。

(二)但丁《神曲》文化价值评估

但丁写作《神曲》的政治追求是崇尚皇权,他认为唯有皇帝解决意大利政治党派受外国势力掌控等问题。另一方面,但丁企盼实现的道德目标是,人们应以理性、智慧抗击罪恶,并自省其身,弃恶从善。但丁以托斯坎纳方言写作《神曲》,客观上建立了崭新的文学表达方式,促进了欧洲文学的发展;《神曲》记录了中世纪时期意大利政治、社会及但丁自身生活背景、经历的人和事,有助于人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神曲》担负起了批判现实,唤起民众,复兴道德的神圣使命。

综上所述,丰都鬼城和但丁《神曲》同属鬼神地狱文化范畴,文化主题也都是极力宣扬尚善伦理价值。但在表达方式上,丰都鬼城和但丁《神曲》迥然不同。但丁以诗言志,让《神曲》来表达他人文主义的光辉思想。丰都鬼城则是古先民为曲折地表达尚善道德价值观而蓄意制造的。在表现内容上,丰都鬼城以儒、释、道教义为道德评判标准,构建道德伦理体系;但丁《神曲》则极力主张人性至上主题等人文主义思想。比较而言,丰都鬼城对人们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更具现实意义。

1.重视导读的内容。我们的每个单元都有大单元的导读,学生可以了解整个单元的主题和学习要求。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导读,学生读了之后就很清楚地了解到这一单元主题是“走近鲁迅”,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或者是描写鲁迅先生的文章。

四、鬼城文化主题

鬼城文化是一个世界性文化命题,丰都鬼城文化是一种民间信仰,从某个角度上说也是中华信仰。鬼城文化追求敬畏天地、生命轮回、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应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也是一枝独秀,不可多得,不可复制。鬼城,是中国一座地标性历史文化名城,是历经上千年演绎而成的文化传统,故而正解鬼城,准确界定丰都鬼城文化主题,是学界的责任和使命。

鬼城名山之上,立有镌刻一字碑文之碑,此合体字分解开来便是“唯善呈和”四个字,意即只有行善事,才能呈现祥和的气氛。央视主持人董卿在主持第十一届鬼城庙会时对“唯善呈和”作出明晰的解读后,丰都鬼城文化主题之争方才渐次平息。丰都鬼城文化主题只能是“唯善呈和”,关于这一点,从本文“比较研究”中完全可以作出这一结论。

参考文献:

[1]秦大桦.鬼城与文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05.9.

[2]陈云,苏东来,陈世松.近代以来丰都鬼神文化研究综述[J].中华文化文坛,2016.5.

[3]徐梁峰.从“鬼”语看中西的鬼文化[J].湖北经济学院报,2011.2.

[4]邓阿宁.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丰都鬼城与但丁《神曲》的亡灵世界之比较[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7(4).

作者简介:

余永康,重庆市丰都县人,重庆丰都县委党校高级讲师,著有《尚善伦理价值取向及其理论构建研究》一书。

2013年,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从那时起,阿里已经经历了多次内部的交接。2013年陆兆禧接任阿里巴巴集团CEO,2015年张勇接任CEO,标志着阿里“70后”合伙人全面掌权;2016年井贤栋出任蚂蚁金服的CEO,并于2018年4月接任董事长。显然,在阿里巴巴合伙人机制下,轮换交接是常态。不仅是阿里和蚂蚁,阿里云、菜鸟等阿里体系的其他重要板块也都完成了至少一次的管理团队更替。外界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阿里巴巴的战略从未因人事上的变动而发生变化,而阿里巴巴的增长势头也始终强劲。马云的接班人张勇,彭蕾的接班人井贤栋,都在合伙人群体这个人才储备库中诞生的。

标签:;  ;  ;  ;  ;  

丰都鬼城文化与但丁《神曲》地狱文化的比较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