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评价论文_陈爱华

桃源县中医医院 湖南桃源 415700

【摘 要】目的 研究顽固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顽固性面瘫患者84例,抽签法分观察组(针灸治疗)与对照组(中药熏蒸)各42例,对比中医症候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鼓腮漏气与眼睑闭合不良的中医症候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3%)高于对照组80.95%,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能降低中医证候评分且提高整体疗效,值得推荐。

【关键词】顽固性面瘫;针灸;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是面瘫,具有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或者突发性的特征,中枢性病变或周围性病变导致患者表现为鼻唇沟消失、口角歪斜或 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任何年龄阶段均可能发生,顽固性面瘫是指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的面瘫,治疗难度较高,病情加重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根据疾病严重程度早期给予中医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改善预后且提高整体疗效,具时效性[1]。为分析顽固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我院的顽固性面瘫患者84例,观察组(n=42):男23例,女19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46.41±10.15)岁;病程4-8个月,平均(6.15±1.24)个月;其中左侧面瘫22例,右侧面瘫20例;对照组(n=42):男24例,女18例,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46.52±10.21)岁;病程5-9个月,平均(6.28±1.13)个月;其中左侧面瘫有25例,右侧面瘫有17例。比较两组年龄或病程等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①纳入标准:经确诊符合西医《实用神经病学》与中医《中医内科疾病诊疗指南》[2]中顽固性面瘫诊断标准;单侧面瘫且处于恢复期;属风热证型,主症额纹消失,鼓腮漏气,眼裂增大,小便短赤,舌质淡,脉浮数;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②排除标准:手术创伤、腮腺病变或脑干病变等导致面瘫;心肝肾功能器质障碍;研究药物过敏;恶性肿瘤;既往存在精神病史或痴呆史;病历资料不全。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药物组成部分:防风、川芎、葛根各12g,羌活、桂枝与白芷各10g,全蝎3g,僵蚕9g,炙甘草6g,上述中药材经浸泡与取汁处理,借助中药熏蒸仪喷洒药汁在患侧面部,持续时间是30min,每日2次即可。观察组给予针灸治疗,①头针治疗:以健侧头针运动部位为基点常规清洁消毒选定的穴位,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从中下段进针,患者产生麻胀感后快速转动3-4min,每隔10min实施1次即可。②体针治疗:选择的穴位是合谷穴、太冲穴、三阴交穴与足三里穴,利用平补平泻法每隔10min针刺1次即可[3]。③电针疗法:辅助TDP灯照射患者面瘫侧与耳后乳突周围,持续照射30min,以自身耐受度较适宜。

两组持续治疗1个月时间。

1.3观察指标

中医症候评分:参考《临床中医内科学》,症候是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鼓腮漏气与眼睑闭合不良,总分是6分,得分越高表示症候较严重。

治疗效果:参考《实用临床神经病学》[4],显效:口眼歪斜或眼睑闭合不良等症状消失,面部肌肉对称且面部神经功能恢复;好转:症状与面部神经功能改善明显;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中医症候评分)()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效果)[n/(%)],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中医症候评分

观察组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鼓腮漏气与眼睑闭合不良的中医症候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中医症候评分()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P<0.05,见表2。

表2 治疗效果[(n),%]

 

3 讨论

面瘫属于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表现为口眼歪斜或额纹消失等症状,其很难完成闭眼、鼓嘴或抬眉等动作,持续治疗1月后效果不明显则称为顽固性面瘫,导致治疗难度增加。中医认为面瘫的病机是脉络空虚、风热侵袭阳明导致气血阻滞,饮食所伤、情志失调或过度劳倦导致机体发生脉络空虚或正气不足等,风热或风寒对面部经络造成侵袭造成患者发生气血痹阻。

研究报道,针灸治疗该病症患者能改善预后效果,具有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或不良反应少等优势,针灸具有典型的活血通络或疏调经筋的功效,针刺足三里穴位能发挥补气固本的功效,翳风穴距离面神经交叉点最近,针刺能达到温经通络的功效,针刺合谷穴能达到调和气血或疏筋通络的功效,面部神经与眶下神经分支主要分布在地仓穴,深层属于脸颊神经末梢,给予针刺措施能达到祛风止痛与舒筋活络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电针治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肌肉痉挛起到缓解作用,调整肌肉收缩与舒张,强化机体免疫力,健侧实施泻法能充分体现补虚泻实的原则,确保药物直接作用至穴位,持久刺激穴位达到活血通络的目的,促进药物吸收且提高药物渗透性,促进平滑肌收缩且扩张局部皮肤毛囊,改善面瘫症状且提高整体疗效,具有时效性。

本研究观察组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鼓腮漏气与眼睑闭合不良的中医症候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3%)高于对照组80.95%,P<0.05(具统计学差异),说明本研究与谢素春,罗章平,李艳红等[5]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能降低中医证候评分且提高整体疗效,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胡立丹,吴林.针灸穴位注射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顽固性面瘫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12):3032-3035.

[2]蒋文英.探讨针灸透刺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04):74+107.

[3]李转芳.点刺放血配合中药、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的有效性评估[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05):83-85.

[4]刘彦麟,孙远征.针刺结合其他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近五年治疗概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03):130-133.

[5]谢素春,罗章平,李艳红等.调督和胃针法联合超声波、中频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9,34(03):39-41.

论文作者:陈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评价论文_陈爱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