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土木工程的建设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关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对于混凝土出现裂缝支个问题来说,是非常容易出现的。一点混凝土出现了裂缝,对整个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会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进而会对整个施工质量带来影响。所以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合理的混凝土施工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非常好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整个施工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更要加强对土建工程的质量控制,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并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提高,从而提高土建工程的质量。
1加强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
随着我国对混凝土的使用量逐渐增多,再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发现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存着着许多不足之处,这样一来就会给工程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并且给说现代社会也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在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的经济效益占到了最主要的位置,对于土建工程来说,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去,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整体施工质量摆在最主要的位置,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的使得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使得施工可以安全进行,而且还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施工建设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土建工程在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 混凝土的配比设计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首先就应该计算混凝土的配比,这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混凝土的配比主要指的就是在混凝土里面不同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问题。再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来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计算,只有计算并且找出不同组分的比例之后,才可以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在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所满足的要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该满足工程所要求的强度;(2)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要求;(3)应该满足与工程的具体施工环境所适应的耐久性要求;(4)业主或者是施工单位所要求的经济性。对于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土建项目,除了需要满足上述几点要求之外,还应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试件建立起数理统计的抽样调查方法,对混凝土的配比情况进行实际的了解,对于存在的不合理地方应该及时进行调整。
2.2混凝土搅拌技术有效运用
浇筑环节的施工质量,遵循施工标准,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材料,充分搅拌材料,决定了土建工程的基础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为了避免坍落度不合格影响整体工程质量,使用专门的设备测量混凝土的土水灰等的使用量,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拌和料坍落度要求进行监控。值得一提的是在搅拌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控制搅拌强度,搅拌时间等,施工人员使用添加剂时,需要先进行测量工作,充分维护混凝土性能,保证所有材料的充分融合。
2.3混凝土浇筑技术
现代的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贯性,还要做好防水处理,从防渗墙到地基等的分项施工,都要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混凝土建筑时,需要采用分层建筑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在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在做好场地清洁的同时,还要做好施工中混凝土发生离析的预警工作:对钢筋与预埋件的数量和位置进行严格检查,并做好数据记录,时刻注意支架、预埋件、预留孔洞等是否有位移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捣实技术
与上述两种技术不同的是,捣实技术主要是在混凝土施工的成型阶段被使用的,是要把已经浇筑完成的建筑进行捣实,从而增强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和硬度,在定型之后能够满足建筑要求的标准。尽管捣实技术是应用工在成型阶段,但实际上在混凝土材料入模之后,就要开始振捣,从而消除气泡和杂质的影响。除此之外,入模阶段的捣实还能够有助于混凝土材料与模板之间紧密的贴合,保证了混凝土材料的密实和均匀,有效确保了施工的质量。捣实技术有两种,人工振捣与机械振捣,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范围来选择合适的方式。如果条件允许,机械振捣的方式更容易达到要求,也更有效率,但是如果施工范围不允许或者没有振捣设备,就需要进行人工振捣。振捣的方法有垂直振捣和斜向振捣两种,垂直振捣要求振捣器与混凝土面垂直,斜向真到要求振捣器与混凝土面呈 40°~ 45°角,在插入振捣器的时候,操作方法应该遵循快插慢拔,振捣器要插入新浇筑的混凝土底部,并保持 15s 以上,然后缓慢的提出,从而避免形成气泡。在振捣过程中,每隔150 ~ 225mm,选取一个振捣器插入的位置,进行重复的操作,直至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浆,没有气泡,呈现水平,不再出现显著的下沉为准。
2.5混凝土测温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另一个对混凝土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是温度。温度变化产生的剪切应力也是混凝土开裂的重要诱因。因此,为了充分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施工开始之前还应当做好充分的测温工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高温天气作业。如因特殊原因需要在高温天气作业,应当以时刻做好测温工作,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施工的工艺做适当的调整或者其他有效措施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尽量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得大于25摄氏度,一旦温差高于25度,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开裂,此时应当适当加强保温材料及时缩小温差避免开裂。
2.6施工缝技术
在整个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施工缝技术是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贯穿于模板的制作、混凝土的浇注和后期的养护工作中。施工缝技术主要是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孔洞和缝隙等问题进行修复的一种技术,从而尽量减小由于客观因素或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施工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在混凝土施工中,受到自然环境和人力等因素的限制,无法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施工,因此,可以预留出施工缝,作为工程分段的标志,以施工缝为界限来施工,尤其注意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的缝隙。施工缝技术施工时,不要改变图纸上标出的施工缝,要注意将施工缝与主应力线和刚性模板形成一条直线,尽量的设置在剪切应力最小的地方,按照啮合型的标准制作,在外露的混凝土凝固之后,马上把施工缝的表面打毛从而使大粒径的骨料露出,用水清洗干净并清除积水。
2.7养护措施
加强对混凝土建筑的养护,必须严格按照混凝土使用性质,利用相应的措施控制温差,这是为了保证或加速混凝土的正常硬化,防止空蚀、空洞、冻胀等现象发生,经常使用的方法包括温度钢筋及表面覆盖法、蓄水养护法、循环水管冷却法等手段,具体的养护方法根据土建工程的项目不同而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混凝土的养护包括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湿度和温度的控制是养护期间最应该注意的,养护是应该尽量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暴露在外界空气中的时间,并且及时对混凝土的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在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时,应该尽量使其表面平整,并且在覆盖遮盖物时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结语
为了使得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更好地得到保证,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以及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对于混凝土不同原料之间的比例问题应该做到非常明确,而且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程序都应该严格认真执行,从而使得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可以得到充足的保障,让现代的城市建设可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超 . 对我国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 [J]. 城市地理 ,2014,(22):74.
[2] 张立军 . 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J].工程技术研究 ,2017,(2):73+75.
[3]周全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 ,2017,(7):30+32.
论文作者:马莹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