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论文_李洪艳

探究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论文_李洪艳

李洪艳

黑龙江省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检验科进行血液检查存在误差的110份血液标本,分析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预防方案。结果:110份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中,16例为患者自身原因,占14.55%;35例为标本检验因素,占31.82%;45例为标本采集因素,占40.91%;14例为标本送检因素,占12.73%。结论:在血液生化检验,包括标本采集、检验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有多种因素会影响检验质量,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实现临床检验的规范化和合理化,提高血液检验质量。

关键词:血液检验;标本;误差;防范方法;影响因素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rrors in blood test specimens,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110 blood samples from the laboratory of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5 to November 2017 to carry out blood tests,analy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results,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and prevention programs.Results of the 110 blood specimens with error,16 were the cause of the patient's own,accounting for 14.55%,and 35 were the test factors,accounting for 31.82%,45 for specimen collection,40.91%,and 14 for specimen inspection,accounting for 12.73%.Conclusion in the blood biochemical test,including sample collection,test and patient self factors,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test.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to realize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rationalization of clinical test,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lood test.

[Key words] blood test;specimen;error;prevention methods;influencing factors.

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生化检验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血液检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其检验质量与临床医生的诊断密切相关[1]。但是,有研究发现,在血液生化检验中,有诸多因素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使检验标本出现误差,不利于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2]。因此,该文对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该院检验科进行血液检查存在误差的110份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60份为男性标本,50份为女性标本,标本采集对象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为(43.4±7.9)岁。

1.2方法

由专业人员每天将临床医生申请的检查项目作为基本依据,检查血液标本是否出现凝血情况、外观以及采集量等,并且对采血的过程、标本采集时间、患者自身情况以及采血部位等进行详细询问,对血液标本是否合格进行判断。同时,检验科将110份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做好标记后,向临床科室反馈上述结果,并总结和分析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3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统计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百分数(%)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110份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中,16例为患者自身原因,占14.55%;35例为标本检验因素,占31.82%;45例为标本采集因素,占40.91%;14例为标本送检因素,占12.73%。

3 讨论

在临床检验中,血液检测作为其中比较基础的一项检测,可以为临床上诊断血管疾病、病毒性疾病、部分癌症以及传染性疾病等多种疾病提供有效依据,对临床疗效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虽然血液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率高等优点,但是在检测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分析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后,提出有效的预防和解决对策对提高临床检验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诸多因素中,患者自身原因、标本送检、标本采集以及标本检验原因分别占14.55%、12.73%、40.91%、31.82%,其具体原因如下:①患者自身原因。通常情况下,在血液检验中,患者的精神状态、年龄、种族以及患者采血前的相关活动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有研究发现,每天患者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以及血小板数量等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所以在血液检验的过程中,其检验结果的精确性也容易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4]。比如,血液检验前,患者做过激烈的运动,其体内的尿素氮和钠离子数量明显增加,细胞内蛋白酶也会发生明显的波动,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数量,从而对检验结果的精确性产生影响;比如处于月经期间的女性患者,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也容易影响临床诊断[5]。同时,在提交检验申请单时,如果患者缺乏完善的资料,在血液检验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生误差,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此外,有报道显示,患者在进行血液检验前食用食物,会影响血液中的成分,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②标本处理。通常情况下,人体在不同时间段的代谢活跃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尤其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白细胞数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如果没有掌握好时间,则容易导致检验结果发生误差。同时,由于标本采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检验报告的重要性,在采集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出现错误操作或者没有选择正确的器械,都会导致误差。比如,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在运用抗凝管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没有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并且采集标本的量过多或者过少,这些都会对检验结果的精确性造成影响[6]。此外,完成标本采集后,如果检验人员没有及时储存标本,没有认真查对,或者送检时间过长,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溶血现象,从而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2预防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有效对策

3.2.1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 医院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血液检验的重要性,并且定期组织检验科人员参加培训或者知识讲座,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掌握血液检验操作的相关内容和知识,检验人员应该与护士进一步加强交流,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指导检验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知识储备,重视血液检验中的相关问题以及检验项目,在运输、保存以及采集标本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及时向上级人员反馈,并且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或者解决方案,尽量避免发生误差[7]。

3.2.2严格按照操作要求采集标本 对于检验人员而言,在进行血液检验前,应该仔细对化验单和医嘱进行核对,充分了解患者的自身情况,比如患者是否存在血液病史、是否处于生理期等。同时,采集血液标本前,应该叮嘱患者保持空腹状态,控制好空腹时间,不能过短或者过长,一般在12 h左右。检验前,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叮嘱患者避免激烈运动,因为大量运动会使体内钠、钾水平产生变化,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采集标本前,患者有过明显的剧烈运动,应该指导患者适当休息,待血液成分稳定后,再采集血液[8]。一般来说,在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前,应该仔细对仪器进行检查,查看试管、注射器等是否完整,避免血液检验标本与空气产生接触,使试管和注射器保持干燥和清洁。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乙醇消毒试管或者针管,避免影响血液成分。完成标本采集后,应该充分混合试管中的抗凝剂与血液,操作的过程中,动作尽量轻柔,避免剧烈摇晃试管,并及时将标本送至检验科检验[9]。

3.2.3重视检验过程 血液标本运输至实验室后,应该将标本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分类进行检验,确定合适的储存条件和时间。在对血液标本进行保存时,应该避免倾斜或者晃动标本,以免发生溶血情况。由于一些血液标本需要长时间储存,应该先对标本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再按照要求储藏。同时,检验人员应该定期校准和保养检验仪器,并且在校准前,先彻底清洁试管管道,避免残留蛋白质、血液等物质。完成血液标本检验后,如果怀疑存在一定的误差,应该及时进行人工复查,仔细分析每个参数,并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和联系,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2.4完善管理制度 由于血液检验包括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所以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对结果期、验血期以及采血期进行规范和管理。采血期间,加强采血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规范和监督其基本操作,包括换针、按压、抽血以及消毒等;验血期间,指导和监督检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正确运用试管和试剂,确保检验的顺利进行;结果期间,应该仔细对检验结果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或者误差,应该及时进行复查,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10]。

综上所述,在血液生化检验中,有多种因素会影响检验质量,包括标本采集、检验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实现临床检验的规范化和合理化,从而提高血液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里.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4):769-770.

[2] 朱丽娟.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2):20-21.

[3] 惠丽红,程默,孙然.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5(10):191-192.

[4] 刘天成,彭杨琳.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5(25):67-68.

[5] 贾建刚.浅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2015(15):47-48.

[6] 孙娜.探讨血液检验标本中诱发误差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5(11):186-187.

[7] 徐卫珍.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9):45.

[8] 刘丽.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7):19-20.

[9] 孟丽.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7):82-83.

[10] 高伟,潘红,李敏智.探析降低临床血液检验误差的有效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5):10-11.

论文作者:李洪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探究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论文_李洪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