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压迫缝合术(B-Lynch缝合法)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张云

广汉市人民医院 618300

摘要:目的 主要讨论了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30例各类产后出血按摩压迫子宫、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无效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换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接受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对照组患者65例,接受常规止血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60/6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52/6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为进一步改善预后奠定基础,应该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子宫压迫缝合术;产后出血;治疗效果

【Abstract】Purpose:mainly discusses the uterus oppression decompres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were among the 130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patients with oxytocin is invalid as observation object,its chang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Among them,the observation group,65 cases of patients,to accept the uterus oppression decompression was bleeding;65 cases,control group patients accepted routine hemostatic method,compare the hemosta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ostoperative 2 h blood los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such 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31%(60/65),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0%(52/65),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to the results,the two groups(P < 0.05).Conclusion uterine compression decompression application in postpartum hemorrhage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leeding patients,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foundation,should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 for further.

产后出血主要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出血量≥500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的情况,是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在当前产后出血治疗中,其主要治疗思想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率,并有效保留子宫,确保其器官具有完整性。我院在该思想的指导下,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引入子宫压迫缝合技术,收到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总结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30例各类产后出血对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无效患者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130例各类产后出血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无效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5例,年龄25-31岁,平均年龄(28.3±0.4)岁,初产妇61例,经产妇4例;对照组患者65例,年龄26-32岁,平均年龄(28.6±0.87)岁,其中初产妇59例,经产妇6例。两组患者年龄、生产历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产妇在产后均出现出血情况,并且先后采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等,均无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法,其治疗方法为肛塞米索前列醇配合纱布填塞。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其治疗方法为:下推膀胱腹膜,阴道分娩患者进针点可选择宫颈内口上(4±1)cm,子宫内侧(3±1)cm处,剖宫产患者进针点从子宫切口右侧下缘(3±1)cm,子宫内侧(3±1)cm处进针,从子宫前壁进针,在贯穿至后壁处时出针,再绕至宫底打结,左侧同法操作,其操作形式见图1。

图1 子宫压迫缝合术(B-Lynch缝合法)治疗结构

1.3疗效判定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 效:子宫整体收缩情况良好,切口无渗血现象,阴道30min内出血量小于等于50ml;有效:患者子宫下段收缩情况良好,出现轻微出血现象,阴道30min内出血量小于50ml;无效:患者术后体征不明显,收缩不良,切口处出现渗血现象,阴道30min内出血量大于50ml。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以t值、X2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相关数据,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产后出血属于分娩过程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几率较高,严重时会导致产妇死亡。因此,需要加深对产后出血治疗方式的认识,切实维护产妇健康。

我院通过长期实践发现,子宫收缩乏力、胎盘、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更加明显,成为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子宫压迫缝合术简单易行,通过机械性压迫,减少血流,促形成局部血栓。同时在该过程中,子宫肌层缺血,加快子宫收缩,有利于进一步压迫血窦,促使血窦关闭,即可有效止血。与传统结扎等技术相比,子宫压迫的效果更加明显,对患者机体的影响效果,且对技术的要求低,满足在基层医院推广的需求,具备良好的推广价值。

在本次研究中,由表1、表2的相关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子宫压迫缝合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子宫压迫缝合术的应用价值高,在对患者实施该手术时,需要正确分析手术适应证与应用时机,并保证打结拉线时的力度适中,避免出现子宫坏死等不良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段瑞青,薛琳娜.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止血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17):3694-3695.

[2]刘劲松,李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01):84-85.

[3]李列琼.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8-9.

[4]刘艳,蒋小亚,吴婉林,等.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02):155-157.

[5]王焱,董武.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99-100

论文作者:张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子宫压迫缝合术(B-Lynch缝合法)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张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