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经常进行市政路桥的施工,因此施工技术逐渐的得到了提高,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路桥的施工中运用了各种新型的施工技术。现在路桥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施工技术是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的使用推动了路桥工程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和施工的要点,希望能够有力地推动路桥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市政路桥施工;预应力;绞线;锚具
随着路桥工程的不断发展,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在施工技术方面不断的改进和提升,以促进路桥工程的发展。施工技术的改进,不仅在工程质量方面有所提升,同时还有效的降低了工程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保证路桥工程能够稳定的运行。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对路桥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都有很大的提升,促进了我国路桥事业的发展,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1.预应力技术
1.1预应力技术概念
预应力技术施工过程中会给结构预先施加压应力,从而全部或者部分抵消荷载带来的拉应力,避免出现结构破坏。所以,预应力技术可以用来与不利应力进行抵消,保证工程结构即便受到外力作用也可以保持原状,为维护工程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预应力可以发挥抵消荷载拉应力的作用,从而延缓路桥路面产生断裂的时间,延长了路桥的使用寿命。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应用预应力技术,对提高路桥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有推动作用,从而将路桥的性价比不断提升上去,从而保证了通行的安全以及畅通。
1.2预应力技术的特点
市政路桥结构大部分应用了混凝土结构进行建造,同时大多数应用了钢筋、钢丝等材料进行预先施加应力的载体,预应力技术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使用到桥梁建设过程中。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质量要求比较高,不但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钢筋材料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还对路桥设计、施工单位人员的技术有很高的要求。预应力结构具备高强度、大刚度、强抗拉力、抗开裂性能的优势。
2.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作用
首先,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是通过预先制作带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构件,运用预先施加的预应力和建筑物自身所受的应力相互抵消,产生良性循环,进而增加结构体的使用寿命。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市政路桥的普通混凝土结构较低抗压强度的缺点,延缓混凝土结构开裂的时间,以增加市政路桥的使用寿命。其次,预应力技术能够提高市政路桥的耐疲劳性能,充分发挥混凝土高强度、高承重、强抗渗透和钢筋强抗拉力、强抗剪抗拉的优点,取长补短,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路桥受外界自然因素的侵袭而产生损耗,提升市政路桥整体的结构性能,满足路桥建设大跨度的需求。最后,预应力技术能够提高市政路桥建造的经济效益。预应力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工序相对较为简单,能够在同等情况下减少对钢材的使用量,减少结构截面大小,从而减轻路桥自身的重量,避免路桥过早出现结构或表面开裂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使用体外预应力技术的时候,可以减少外界的影响因素更能够分段拼接施工,为建造和后期维护提供较大的便利。
3.市致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在预应力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其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所以要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其在性能指标方面符合规范要求,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后才可以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根据路桥结构中受力的关键部位,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以保证施工的效果。
3.1预应力钢绞线选择
我国预应力技术选取的钢材类型主要包括低松弛钢绞线、预应力钢筋、矫直回火预应力钢丝、普通预应力钢绞线等。作为预应力钢材的新生物,低松弛钢绞线存在施工便捷度高、高效经济、实用性强等优点,其在高层大跨度建筑物、核电站、大型桥梁、高速公路等重要工程方面的应用更为普遍。预应力钢绞线具备经济性及社会性高等特点。实践证明,在选取预应力钢材方面应该重点关注钢绞线伸长率、松散程度、几何参数、断裂荷载、表面状态等;钢绞线选取标准应该重点关注其尺寸、松弛型、品种规格、延伸率等。
3.2预应力锚具选择
预应力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后张法和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砼需要的锚具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机械锚固和摩阻锚固,前者具有方便连接、应力损失小的优点,而且还受施工限制的程度比较小,它只要应用在预应力钢材的两端;后者的种类多,应用比较广泛,还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它的变化形式比较多,穿索方便简洁。但同时具有应力损失大、连接或重复拉张的时候不够便捷等缺点。
3.3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浇筑的应用
市政路桥大部分属于混凝土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利用预应力技术,可以良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内部应力平衡结构的稳定性能。施工过程中,第一,严格根据路桥混凝土施工规范准则施工,搅拌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应用专门的工具做好垂直作业,遵照规定的施工原则,综合市政路桥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等现实情况,对搅拌振捣混凝土程度以及时间严格控制。第二,为了避免路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气泡,必须要确保混凝土内部水分处于合理的水平量,确保混凝土浇筑可以与预应力筋良好的结合,充分发挥出应力作用。第三,一定要选择优质的混凝土原料、专业的混凝土搅拌振捣以及浇筑机械、保证现场硬件设施可以符合施工要求,一定要制定出相对应的应急预案,出现各种突发事故的时候可以立即解决,确保路桥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持续应用预应力技术。
3.4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表面施工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表面施工中的应用是我国近年来新兴起的一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在混凝土结构的路桥表面增加预应力钢筋,与路桥表面所受的压力形成缓冲抵消,进而延缓路桥表面产生变形和开裂的情况。因为将预应力技术运用在路桥表面的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必须在前期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结合实际施工现场环境的同时配合理论化知识去进行分析研究,科学放置预先施加合理预应力的钢筋到路桥表面,争取有效阻止和延缓混凝土结构路桥表面的变形和开裂。
4.案例分析
以某大型桥梁为例,其设计长度为5000米,第一、二联桥宽分别为25.5米、38米。工程建设中,主梁采用2.85米的等高度斜腹板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同时,该工程使用了C50砼预应力箱梁。桥梁所处位置地形为平原,地下水水位略高。
本次施工过程中,在准备阶段进行了技术交底,并以文件形式确定下来,其中包括工序、防护措施等。在施工前,平整了现场标高,并进行了统筹规划,同时,还对机具进行了严格检查,并记录了检查结果。施工过程中周围设有警示标志,严禁外人随意进入。支架搭设过程中,对基坑进行了开挖作业和夯实处理,并设置了可调螺杆,以保证底模标高调整能够实现。支架预压过程中,为保证安全,采用了由小至大的加载方式;装料则严格按照要求,50kg/袋。预应力施工使用的钢绞线直径为15.24毫米,验收时单批重量不超过60吨。浇筑施工过程中,对浇筑质量进行了严格控制。振捣施工中使用了振捣器,保证了振捣效果。穿束环节中,混凝土强度约为设计要求的91%,施工前对波纹管进行了彻底清理;为了施工方便,具体操作中使用塑料布将线头包了起来;为了保证效果,穿束过程中用力较为均匀,使得钢绞线较为顺直。在穿束结束后,实行了张拉作业。此次施工采用对称张拉方式,控制应力由小至大,伸长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在6%以下。预应力技术在此次施工中的应用,不仅起到了节省经济成本的作用,还有助于路桥工程质量的改善,同时,该工程整体效果比较美观,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与艺术性。
结论
在路桥施工中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有利于帮助路桥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路桥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在长期的使用中,路桥会受到来自大大小小车辆的压力,会产生变形的状态,还会影响到它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还要在工程后期对它进行维护修养,这样就增加了成本的投入使用。所以一定要让路桥施工的技术水平得到保证,同时还要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施工技术进行培训,使施工人员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市政路桥的建设贡献一己之力,另外要制定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案措施。总之要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来保证路桥施工的质量,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市路政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莲.对于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1.
[2]江风梅.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1.
[3]陈自立.探讨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4]赵治国.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技术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06-17.
论文作者:黄文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预应力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应力论文; 结构论文; 市政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