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儿歌教学策略研究论文_陈建芬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学策略研究论文_陈建芬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横畈幼儿园

摘要:“幼儿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自主的过程中,幼儿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儿歌教学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自主活动中学习儿歌。儿歌内容浅显、结构简单、形象具体以及易记、易唱等特点深受小孩子的喜爱,它展示了孩子们生活中许多有趣的事情,表现了交织着丰富想象和记忆的许多动人的情景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儿歌伴随着幼儿成长,儿歌的学习对于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占有重要地位。本次研究从目前幼儿园儿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运用音乐辅助、游戏支架、情境演绎、生活体验等策略提高小班儿歌教学的质量,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

关键词:小班幼儿;儿歌;教学策略

一、问题提出

(一)目前小班儿歌教学现状分析

儿歌是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儿歌语言浅显易懂、通俗明快,韵律优美。儿歌的结构简单、内容富有童趣,节奏朗朗上口。成为幼儿最易接受、最喜欢的文学样式。但是目前发现幼儿园儿歌教学存在着一下问题:

1.组织活动单一,注意力弱

我们传统的儿歌教学往往停留在教师先朗诵一遍儿歌,幼儿跟教师念一遍,再集体念一遍。在儿歌教学中缺少辅助手段,这样单一的朗诵活动,幼儿的注意力无法集中。

2.学习方式单一,兴趣不高

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由于理念的缺失,没有将游戏融入到儿歌教学中,幼儿会觉得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得幼儿的兴趣无法持续,语言能力得不到提升。

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情境

愉快的情绪是有效的学习基础。教师没有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缺乏情境教育。在开展活动中,预设的目标无法达成,学习效果不佳。

4.教学内容单一,体验不够

教师选择的内容往往取决于教材,有的教材内容没有贴近幼儿的生活,更没有满足幼儿的已有经验,很难让幼儿接受。而导致教师在朗诵儿歌时,幼儿注意力很难集中。幼儿对儿歌的内容不熟悉,幼儿就不愿意学习。

(二)儿歌教学对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价值

儿歌教学可以让幼儿学习正确的语言发音;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积累经验;还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扩散思维,引导幼儿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基于此,笔者对小班幼儿的儿歌教学策略进行了实践和研究,探索出幼儿儿歌教学的指导策略:音乐辅助策略、游戏支架策略、情境演绎策略、生活体验策略。

二、操作定义

音乐辅助策略:指通过音乐辅助的方法学习儿歌。

游戏支架策略:指通过游戏的方法学习儿歌。

情境演绎策略:指通过故事法和表演法学习儿歌。

生活体验策略:指通过生活体验的方法学习儿歌。

三、实践操作

(一)在收集儿歌的过程中,笔者根据小班年龄特点对儿歌内容进行了调整:

音乐辅助类:《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目标:学说儿歌,发展幼儿的语言感知能力,从中获得审美感受。

游戏类:《炒菜》炒青菜,炒青菜,切切切;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煎鸡蛋,煎鸡蛋,哧哧哧;小嘴巴,小嘴巴,啊啊啊;啊呜啊呜啊呜啊呜全吃光。目标:学说儿歌,知道不能浪费食物。

情境类:《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啦,叽哩咕噜滚下来。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啦,叽哩咕噜滚下来。目标: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有趣。

生活类:《穿套衫》一件衣服四个洞,宝宝穿进大洞洞,脑袋钻出中洞洞,小手伸出小洞洞。目标:学说儿歌,学习穿衣服的方法。

(二)提高小班儿歌教学的策略

1.音乐辅助策略

教师演唱朗朗上口的儿歌,既帮助幼儿体验儿歌鲜明的节奏感,又能帮助幼儿记忆所学的内容,活跃活动气氛,促进幼儿主动、积极、有效的学习。

(1)演唱中学习儿歌

《我上幼儿园》节奏明快,在实践中教师引导幼儿边拍打节奏边朗诵,幼儿的兴趣度高,但是幼儿记忆的效果不佳。如果可以给儿歌谱上曲子,教幼儿演唱儿歌,幼儿不仅可以很快学会演唱儿歌,同时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也能进一步得到提高。《我上幼儿园》直接可以引用歌曲,方便幼儿学习儿歌。基于边拍打节奏边朗诵的形式学习儿歌效果不明显,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采用演唱儿歌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胜于拍打节奏学习,幼儿更轻松地记住儿歌内容。幼儿听唱儿歌可以使幼儿像唱歌一样情感得到抒发;幼儿学唱儿歌,儿歌中渗透音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陶冶情操。

(2)旋律中学习儿歌

《母鸭带小鸭》这首儿歌中,教师根据儿歌的特点配上熟悉的旋律。教师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动作,幼儿很快就能唱出来,并记住了儿歌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的学习方式也非常受幼儿欢迎,幼儿很有成就感,对儿歌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2. 游戏支架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生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根据幼儿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游戏为儿歌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效地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儿歌中增加一些有趣的肢体动作,使儿歌更加富有童趣,并且借助游戏的娱乐性,轻松地记忆儿歌内容。

(1)手指游戏中学儿歌

《炒菜》,我们可以以手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便于幼儿记住。

炒青菜,炒青菜,(一 手拿铲子状,有节奏地做炒菜的动作)

切切切:(右手在左手手掌上做切的动作)

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左手握拳右手有节奏地捏左手)

煎鸡蛋,煎鸡蛋,哧哧哧;(双手手掌合拢有节奏地翻至手心或手背)

小嘴巴,小嘴巴,啊啊啊;(双手放于嘴巴边)

啊呜啊呜啊呜啊呜全吃光。(做吃东西的样子,最后拍拍肚子)

这个手指游戏幼儿十分感兴趣,游戏重复了2-3遍,幼儿还是玩得不亦乐乎。在玩的过程中,幼儿很轻松地记住了儿歌。

(2)表演游戏中学儿歌

《数青蛙》,我们用表演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动时请幼儿分别扮演青蛙和池塘,扮池塘的幼儿一起围坐成圆圈,在圆圈上拍手唱歌,扮青蛙的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在“池塘”里跳来跳去玩。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幼儿兴趣盎然,学习持续时间比较长

3.情境演绎策略

故事是幼儿喜欢的学习形式,将儿歌故事化,编出有趣的故事情结,让幼儿通过情境表演来理解和感受儿歌。既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又可以锻炼幼儿的表演能力,满足幼儿的表现欲,同时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故事法

在引出《小老鼠上灯台》这首儿歌时,教师先创编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它叫多多。有一天,多多去公园玩。到了下午,它的肚子饿了。这时候,它看见了一个寺庙。寺庙里摆着一些食物,还摆放着一个灯台,多多去吃食物。吃完了它还是觉得很饿,就注意到了那个灯台,于是就去吃油。它卡在灯台上下不来了。突然,猫一声叫,多多吓得叽里咕噜滚了下来。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听故事,记住了儿歌内容。

(2)表演法

小班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爱模仿他人,可以让幼儿在表演中加深对儿歌的印象,以便幼儿记忆儿歌内容。比如在学习《我当司机来开车》时:“小汽车,嘀嘀嘀,开到东来开到西,看到红灯停一停,看到绿灯向前行。”由教师扮演交警,幼儿扮演司机。当交警举起绿灯时,司机手握方向盘四散跑动;黄灯时,司机不动;红灯时,司机蹲下。

4.生活体验策略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小班幼儿理解力差,胆子相对较小,如果一味地说教,易导致幼儿失去学习兴趣,有些幼儿还会故意违背。利用儿歌教学,把枯燥的一日生活教育变成有趣的儿歌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

(1)运用儿歌,学习穿衣方法

小班幼儿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教他们穿衣、学扣纽扣,无法激起他们学习欲望。运用儿歌,幼儿一边朗诵儿歌一边学做事情,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在教幼儿穿套衫时,我们运用儿歌《穿套衫》:一件衣服四个洞,宝宝穿进大洞洞,脑袋钻出中洞洞,小手伸出小洞洞。教师先请幼儿找一找套衫上的四个洞洞,指出打动、中洞和两个小洞。请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学穿自己带来的套衫。大多数幼儿都可以模仿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穿套衫,很多孩子穿进套衫后,非常高兴,跑过来对我说:“老师,老师,我学会了。”儿歌的作用真神奇,不仅让幼儿学会了儿歌,还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2)运用儿歌,学习整理玩具

比如在《玩具玩具我爱你》中,“玩具玩具我爱你,天天跟我做游戏。轻轻拿轻轻放,不把玩具扔在地。高高兴兴一起玩,玩好玩具放整齐。”幼儿在模仿儿歌中爱护玩具的行为,养成了自己整理玩具的习惯。

四、研究成效

(一)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儿歌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儿歌教学,幼儿在学习汉字发音的同时,词汇的积累量也会增加。新鲜的词语会引起幼儿的注意,并会有意识地去识记。比如在儿歌《小鸟的歌》中的目标是学习正确发音:喳、树、早上、中午、晚上。通过这次学习,幼儿不仅学会了正确发音,还学习了大量的词汇。幼儿在与同伴交流时会用新鲜词了,这离不开儿歌的教育功劳。

(二)促进幼儿常规培养

小班幼儿重点是常规的培养。在儿歌的学习中,幼儿学会了餐具的拿法和了解了用餐常识;学会了吃饭的方法;学会了穿套衫;养成了自己整理玩具的习惯。在家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到养成自己动手的良好的习惯,让家长们对孩子赞不绝口。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文中提到的故事表演法,需要教师去把儿歌创编成故事让幼儿进行表演。当教师拿到一首儿歌时,根据儿歌的内容进行创编故事,便于幼儿去理解儿歌。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想象力和智慧。教师还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去创编适合小班孩子听的故事。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想象力,同时提高了创编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

[3]张明红.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语言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4]朱慕菊.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7

[5]秦金亮.幼儿园课程指导[M].新时代教育出版社,2010.1

论文作者:陈建芬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  ;  ;  ;  ;  ;  ;  ;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学策略研究论文_陈建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