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我国在现代建筑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也逐步走向绿色节能的发展道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装配建筑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住宅设计中装配式绿色建筑创新设计与研究情况,并且提出了几种建筑节能技术措施,希望能够促进装配式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住宅;装配式建筑;节能技术
1装配式建筑的优点与缺点
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形式,在其施工作业方面有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绿色环保优势,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建筑构件都是由预制厂商提前加工制作成型之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工程扬尘污染、噪音污染等。在进行房屋装配时,可以尽量避免夜间施工作业,就可以减少由于夜间施工照明系统而产生的电能消耗,减少施工噪音等各种污染源对于周围居民及环境的影响。另外,预制装配式构件通常都使用吊装的方式进行安装,因此现场可以尽量减少脚手架的使用,进一步减少扬尘污染;②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是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其建筑构件的设计与生产都具有极高的精确性,极大地减少了以往建筑过程中的材料与成本投入,并且有助于提高装配式构件的安全性、耐久性等使用效果。因而装配式构件可以具备多种使用功能;③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可以重复利用,其利用效率就得以大大提升,进一步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与资源损耗。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周期较短,且由于并非现场浇筑材料,因而也较少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建筑质量就得到了有效保障。吊装的建筑方式有效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在施工作业中的人力成本投入,进一步体现了绿色环保与节能降耗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我国,目前的设计验收等相关规范明显滞后于施工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领域还相当有限,而装配式建筑要求放线准确,标高测量精确,对预留孔洞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在建筑总高度和层高上限制很大;②建筑物的预埋件等使用量相对传统技术有很大的使用量的增加,预制构件尺寸也存在一定误差,拼装时缝隙有时过大或不均匀;③构件的机械化生产因为设备的限制,尺寸要求具有局限性,而装配式建筑由于为混凝土结构,要求在预留预埋时,尺寸、位置尽量精确,否则要重新开槽、开洞,增加施工难度,甚至影响结构;④构件生产的工厂距离施工现场如果太远,将会增加运输的成本。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与传统式建筑工程造价相比,也要高很多。
2装配式绿色建筑的创新设计
为了更好地探讨装配式绿色建筑的设计,本文以某高层住宅为例进行研究。该项目的高程住宅采用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的基础结构采用了桩基与筏板相结合的结构,其中桩基材质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2.1预埋件设计
高层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首先需要设计建筑的预埋件,而预埋件是预先安装在工程内部的重要构建,通常用以进行结构上的搭接。本文所阐述的预埋件设计,包括构建吊装施工预埋件、建筑主体与预制构件之间进行连接的预埋件。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需要根据建筑设计与专业需求采用预埋件进行连接,包括建筑吊顶、门窗、管道等,设计预埋件时,需要充分考量其耐久性与实用性,可以通过红丹防锈漆的喷涂来预防锈蚀,以此来避免建筑预埋件锈蚀影响建筑质量,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在设计预埋件连接方法时,通常会使用预埋吊钉,常见的成品预埋吊钉为圆头吊钉,在设计的预埋件连接时,这种圆头吊钉的使用可以保证预埋件连接的整体性,避免后期加工带来的不确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绿色建筑中运用装配式设计与施工方法,需要尽量减少材料投入与材料使用中的不必要浪费,在进行预制构件施工时,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并做好工程预制构件的管理与存放。在实际的预埋与安装之前,预埋件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抗拉拔实验,以确认预埋件的质量与效果;预埋螺栓孔也应当保障其通透性,避免混凝土材料灌入,在螺栓孔成型之后,在孔内填充泡沫棒进行保护,以保证预埋螺栓孔的实用效果。
2.2卫生间整体沉箱设计
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就卫生间工程可以采用整体沉箱式施工方法,首先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与施工的实际需要,对卫生间防水方案进行编制,进而对管径翻边质量进行检查,如果翻边不合格的情况出现,则需要立即对翻边情况进行整改处理,保障翻边的完整性。砌卫生间非管井墙体,并且为管井砌体留马牙槎与拉结筋,在管井内部安装管道。加强对于管井内水平管道的周边封堵,对煤层管井吊模浇筑C20细石混凝土以起到封堵效果,确保混凝土干凝硬化之后进行蓄水试验。对管道内的垃圾与杂物进行清理,规管道井砌体进行砌筑。就沉箱侧面进行拉毛处理,对底板找坡找平与压光处理;对卫生间进行聚氨酯防水层施工,制作保护层。在具体的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必须确保管道周边与管道井的封堵密实,经过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监理人员的共同验收并确认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后续施工。
2.3装配整体式住宅设计
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相互融合,以新型装配式结构取代传统现浇结构,采用现浇暗柱与预制墙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作业。预制剪力墙结构更加有利于空间的分布,且较高的预制率进一步减少了现浇湿作业,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与较低的施工成本,因此具备高效性、经济性与合理性优势。在进行装配整体式住宅设计时,建筑的外围剪力墙、填充墙、楼板与楼梯都采用预制方法,进行现场吊装,之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或灌浆施工,从而保障其整体结构受力的合理性[2]。垂直剪力墙的纵向连接可以设计为套筒灌浆的方式,在套筒中插入连接钢筋,灌注高强灌浆料之后进行钢筋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构件连接的强度与整体性。
3装配式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
外来人口的疯狂涌入,也孕育着房租价格的水涨船高。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为了节省必要的生活成本,选择环境较差或者距离自己工作地点较远的暂住地,不仅无法拥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给他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捷之处。通过政府主导,采用预制装配式绿色建筑制造模式,可以直接在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密集区选址搭建保障性住房等政府公益性质住宅,给漂泊异乡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一个交通方便、温馨舒适的家庭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体验家的感觉,增强其城市归属感以备更好地为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装配式建筑与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相结合不仅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环境的舒适度,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装配式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已经成为当代建筑中一项基本建筑技术,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各种高科技节能技术以及新型节能材料的出现,装配置建筑技术也将得到不断的完善,为绿色低碳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和生活理念的不断创新,装配式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易玉梅.装配式住宅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7(3).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
论文作者:陈如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建筑论文; 预埋件论文; 构件论文; 管井论文; 作业论文; 结构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