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减轻皮下淤血瘀斑出现的护理分析论文_仇铮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脑病科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减轻皮下淤血瘀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皮下淤血瘀斑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减轻皮下淤血瘀斑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皮下淤血瘀斑发生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减轻;皮下淤血瘀斑;针对性护理

低分子肝素钠为常见抗凝药物,由普通肝素经过解聚制备,然后纯化得到低分子量肝素钙,操作极为简单、方便、安全性又高,逐渐取代普通肝素药物,成为了静脉栓塞血栓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在为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皮下淤血瘀斑症状,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如何降低皮下淤血瘀斑发生率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1]。本文为探讨针对性护理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减轻皮下淤血瘀斑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46-75岁,平均年龄为(62.21±1.25)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46-76岁,平均年龄为(62.26±1.24)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属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方法

通过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产生皮下淤血瘀斑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原因为[2]:①操作不规范;②注射深度与角度不当;③压按方法不合理。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依据原有的护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关护理操作。

观察组为针对性护理,内容为[3]:①针对操作不规范情况,应加强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未能合格者,禁止上岗,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操作流程制度,操作人员严格依据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建立完善的赏罚制度,提升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②针对注射深度与角度不当情况,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注射前,应对患者注射处的皮肤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注射处皮肤无破损、瘢痕等,为患者实施常规消毒操作,应用左手捏起注射处皮下组织5-6cm,形成皱褶,垂直进针,深度依据皮下组织和脂肪厚度而定,深度适当最佳,缓慢注药,完毕后,拔针,放松皱褶,止血处理。③针对压按方法不合理情况,告知患者正确的按压操作,全血正常凝固时间为80-120s,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凝固时间为常人的1.5-2倍,受到外力压迫,3min内就会凝固,棉球按压时间最少需要3min。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皮下淤血瘀斑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依据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估,0-100分,评估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反之,表示生活质量越低。满意度评分依据满意度评分量表进行评估,0-100分,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反之,表示满意度越低。

1.4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到SPSS19.0中,分析,用(x±s)表示平均值,组间用t、χ2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皮下淤血瘀斑发生情况

两组的皮下淤血瘀斑发生率为13.33%和26.67%,观察组的皮下淤血瘀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皮下淤血瘀斑发生情况(n,%)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低分子肝素钠这种抗凝药物的制备工艺越来越成熟和简单,低分子肝素钠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随着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多,皮下淤血瘀斑症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在为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过程中,减少皮下淤血瘀斑的发生率成为了新的问题,应给予重视[4]。

通过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产生皮下淤血瘀斑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导致皮下淤血瘀斑的原因主要为操作不规范、注射深度与角度不当、压按方法不合理;依据分析结果,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很好的降低皮下淤血瘀斑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应用价值极高,值得优先选用[5]。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减轻皮下淤血瘀斑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皮下淤血瘀斑发生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针对性护理值得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美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4):85-87.

[2]蒋小燕,梁桂秀,陈翠瑜,等.品管圈活动降低冠心病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致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应用实践[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9):74-77.

[3]冯静,王楠.1+3模式降低低分子肝素钙注射部位皮下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3):84-84.

[4]李华,蔡晓星,张慧琴,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减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不良反应中的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6,8(2):104-105.

[5]张秀娟,冯艺,蔡岩.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两种按压方法的护理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2):95-95.

论文作者:仇铮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减轻皮下淤血瘀斑出现的护理分析论文_仇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