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论文_魏荣

魏荣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442000)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至今我院曾收治的白血病患儿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心理状况和治疗依从效果,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大多数患儿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得到明显减轻,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儿的抑郁、焦虑评分呈现明显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5);患儿治疗依从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白血病患儿负面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效果,有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治疗与身体健康的恢复。

【关键词】 心理护理;白血病患儿;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343-02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也是儿童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1]。虽然近年来白血病已被证实不再是致死性疾病,但白血病患儿昂贵的治疗费用和长期的治疗依然困扰着患儿及家属。一旦患儿被确诊为白血病患者,患儿及患儿家属心理上必将受到一定冲击,负面情绪明显,将影响到患儿的心理健康及长期的治疗。本次实验针对我院曾收诊的70例白血病患儿展开研究,现将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至今曾收诊的小儿白血病病人7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均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3例,平均年龄(8.06±3.20)岁;对照组,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6例,平均年龄(9.89±2.74)岁。所有患儿均符合白血病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来源地等方面均呈现无显著差异现象,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35例患儿常规临床护理,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情况下,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措施:一、向患儿家属宣传讲解白血病相关知识,如病因、病症表现及治疗过程等,使患儿家长全面正确地了解白血病的治疗过程,缓解患儿家属的焦虑等负面情绪,是患儿家属能够放心、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治疗;二、通过多种娱乐方式,如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方式,对患儿加以诱导,转移其注意力,缓解患儿疼痛等感觉;三、鼓励患儿家属、老师、同学多次探望,陪其玩耍,使患儿感受到他人的关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四、针对不对患儿的不同情况,对患儿进行不同程度和频率的心理辅导,引导患儿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焦虑及抑郁评分。并对两组患儿治疗依从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x-±s)来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其心理状况得到明显好转,患儿的焦虑评分在心理护理干预后达(31.06±4.32),抑郁评分达(15.68±3.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效果。两组数据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体数据见表1。另外,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干预后的治疗依从率为36.5%,相对于干预前并没有显著的变化;而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患儿的治疗依从率达82.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数据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均<0.05)。

3.讨论

白血病作为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的疾病,严重影响着患儿的健康与生命[3]。高昂的医疗费用和冗长的治疗时间往往导致患儿家属望而却步。一旦被确诊为白血病,患儿及其家长生理及心理上都将受到一定冲击,尤其心理上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理健康和治疗。

以往的研究和结果显示,传统的临床护理多针对于疾病本身,而今,随着医学理念、技术及模式的进步,护理模式也得到了较为长足和全面的发展,心理护理干预逐渐显示出越为重要的作用[4]。多项研究显示,在白血病患儿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不仅能有效调节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缓解负面情绪,提升患儿治疗效果[5]。本次研究证明,在白血病患儿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患儿心理状况得到明显调节,其焦虑评分在心理护理干预后达(31.06±4.32),抑郁评分达(15.68±3.92),相对于心理护理干预前得到显著的提升。

临床医学研究证明,科学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分散患儿注意力,减轻对病症带来的疼痛的关注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率[6],本研究显示,对患儿的治疗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患儿的治疗依从率达82.5%,有效提升了患儿的治疗效率与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患儿不良情绪,帮助患儿积极对抗病魔;提升患儿治疗依从率,促进患儿治疗效果和身体健康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彭芳,张静平,张海苗等.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7):792-794.

[2]黄静沁,许闪闪,李智,郑特,翁文浩,王佳谊. 白血病诊断综合分析的重要意义[J]. 检验医学,2014,29(11):1158-1163.

[3]孙玉倩,孙秉赋,崔颖等.恶性肿瘤患儿心理行为问题与家庭管理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6):639-642.

[4]王璐,邹湘,盛光耀等.白血病患儿家长抑郁及焦虑情况的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80-2781.

[5]李小云,张静平,彭芳等.认知心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情绪管理及治疗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84-86.

[6]杨慧,任蓉,侯桂军. 白血病患儿心理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9):3647-3648.

论文作者:魏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9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论文_魏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