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要把握的“四好”论文_司媛

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要把握的“四好”论文_司媛

司媛

(中共重庆市梁平区委党校,重庆 梁平 405200)

摘要:基层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源头,基层干部群众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主体。基层理论宣讲的目的就是要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传递给基层干部群众,化解基层干部群众思想疑虑、理论困惑、认识迷雾,从而使党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如何适应新时期理论宣讲的要求,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关键要搞好调研、写好讲稿、找好切入点、讲好“百姓话”。

关键词:基层 理论 宣讲

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就是要善于运用群众语言,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讲正确、讲明白、讲透彻,让大家听得懂、听得进、愿意听,从而变成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下的基层理论宣讲一定程度地遇到了“讲者难,听者烦”的尴尬,影响了党路线方针政策更好的落实。如何适应新时期理论宣讲的要求,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四好”:

一、搞好调研

搞好调研是做好基层理论宣讲的前提。在宣讲前必须首先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惑所盼,搞清群众需要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宣讲,从而以此确定和调整宣讲重点和宣讲的内容,这样才能把脉号准,对症下药,使宣讲真正讲到点子上。当前理论宣讲大多数都是上面选题,专家进行备课,组织宣讲团进行讲课,和群众实际贴切的内容较少。这就导致这种宣讲经常出现宣讲者“津津有味”而听讲者“索然无味”的现象。因此,对基层进行理论宣讲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清楚干部群众最需要讲清什么道理,传授什么知识,澄清什么事实,从面找到党路线方针政策和干部群众的思想情况的契合点,对群众的思想进行深刻解读,切实解决听众关心和感到困惑的问题。

二、写好讲稿

内容好不好是做好基层理论宣讲的基础。因此,在撰写宣讲稿时一是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求基层宣讲者认真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有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吃透精神。潜心钻研,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积累,勤于对问题的思考,追求在理论宣讲工作中厚积薄发。譬如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讲,首先要遵循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其次要走进支撑这些观点和精神的历史真实以及当下社会的现实状态中,通过数字、事例、比较,去还原、体验、思考社会发展的历程,去感悟社会脉搏的律动,升华对规律性的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要有针对性。基层理论宣讲的对象是广大群众。面对理论素养、知识结构有较大差异的听众,要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宣讲主题和内容一定要做到以需定讲、按需配送,要对宣讲内容进行科学选择。坚持“主菜”必须上,“配菜”灵活上,因地制宜、因人施教。针对基层党员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农民群众的实际,构建立体化的基层理论宣讲内容体系,做到分层分众、因人施教、有的放矢、精准传播。突出大事要事讲“形势”,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区县委重大会议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进行宣讲;突出民生民情讲“幸福”,立足基层实情和群众需求,灵活开展一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教育、卫生、就业、养老等内容宣讲,提升基层群众的知识修养和道德素质。三是要有丰富理论宣讲内容。理论宣讲的生命力,在于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人以实实在在的理论获得感。因此,宣讲稿既要把握好理论宣讲的思想性、逻辑性,充分发掘思想理论的独特魅力,又要把握好实践性、生动性,寓教其中,让群众在情理交融中接受真理、在潜移默化中凝心聚力。既要传播政策、上情下达,又要传递民意、下情上达;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使所讲内容既能把握时代脉搏,又能适应听众需求,让理论宣讲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找好切入点

找好切入点是做好基层理论宣讲的关键。理论宣讲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要回应干部群众关切,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基层理论宣讲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为切入点开展宣讲。用群众身边的发生“小故事”来阐述理论的“大道理”让群众在对比中感受新发展、新变化和新气象,增强宣讲的生动性和说服力;用群众身边的典型人物亲自讲,让群众感觉到亲近与真实,达到教化群众,影响群众的效果;用焦点热点的事来讲,以小见大,突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主题。最后,做到既讲清楚是什么、又讲清楚为什么,既讲清楚怎么看、又讲清楚怎么办,使理论宣讲因事而化、入脑入心,真正让基层群众“在心理上解压、政策上解渴、思想上解惑”。

四、讲好“百姓话”

讲好“百姓话”是做好基层理论宣讲的必要条件。面对广大基层群众理论宣讲要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创新话语体系,才能提高亲和力与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强化教学基本功,讲好“百姓话”,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观点具体化、高深的道理浅显化,发挥好理论宣讲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力争把党的理论变成群众的语言,让人民群众听得懂、理解得透、记得住、贯彻得好。因此,宣讲要根植生活,贴近群众,掌握群众话语体系,以“百姓话”说“百姓事”,让群众听后有所思、有所悟;坚持用群众语言,将理论政策等内容转化为“大白话”、“本地话”,用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让宣讲“接地气”;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会拉家常,会用“微言网语”,使理论宣讲深入浅出、成风化人。

作者简介:司媛(1965年6月—),女,重庆梁平人,现任中共重庆市梁平区委党校高级讲师,主攻方向为经济管理、社会学。

论文作者:司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  ;  ;  ;  ;  ;  ;  ;  

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要把握的“四好”论文_司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