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论文_许广亮

许广亮

(新乡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 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53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在早期在我院接诊并接受常规护理的52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89.32±4.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16±4.31)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进行临床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护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9-0254-02

当前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率较高[1],我院通过给予部分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已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诊53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回顾分析早期在我院接诊的52例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过病理诊断,患者均表现出头重、头晕等症状。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在5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64±2.39)岁。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龄在53~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37±2.3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等临床基本资料上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不影响我院本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时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给予患者更大的鼓励和支持,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2)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适量发放宣教材料,使患者认识到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3)运动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有氧运动计划,如慢走、散步等等,切忌过度疲劳。(4)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要科学合理用药,定期回院检查,对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进行全面检测,对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进行有效预防,进行科学营养搭配,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时,主要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2],满分为100分,在问卷调查过程中,主要包括36个条目,还包括对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生命力、情感角色、总健康等8个维度,并对8个维度进行评分,根据得分情况了解患者生命质量,包括三个层次低(<70分)、中(70~80)、高(>80),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3.2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患者的满意度通过发放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获得,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总分为100分,大于90分表示非常满意,在60—89分之间表示满意,低于59分表示患者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本组试验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选择卡方(X2)检验以率(n/%)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选用(t)检验(x-±s),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89.32±4.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16±4.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329,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又被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属于心脑血管的常见疾病,其临床症状会反复发作,通常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一般可在1小时内恢复正常,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而患者需要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很容易造成瘫痪、感觉障碍等,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出现头晕、头痛等病症[3]。

本组试验通过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管理、运动护理、出院指导等等,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得到显著提高,患者头晕的发生率不断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综上所述,给予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大大降低了病症的发病频率,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褚彦君,张爱月,王素蛟,冯涛. 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6(21):2375-2377.

[2]罗慧钰. 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24(11):1716-1717.

[3]马娜,王彩虹,牛枫. 探讨临床上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30(11):283-285.

论文作者:许广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2

标签:;  ;  ;  ;  ;  ;  ;  ;  

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论文_许广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