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现浇板裂缝的预防与控制论文_周兰兰

土建施工中现浇板裂缝的预防与控制论文_周兰兰

山东鲁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2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现浇板施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环节中,由于一些不当操作极易产生现浇板裂缝,影响到最终的施工质量。本文从土建施工中现浇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入手,提出了现浇板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期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土建施工;浇板;裂缝;预防与控制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对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功能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传统施工技术已经远远不能达到现代建筑物的标准要求,这就要改善和创新。特别是施工质量的预防以及控制措施不严谨,导致现浇板裂缝产生的事件频频发生,现浇板裂缝一旦出现,就会对整体建筑的性能存在极大的影响,大大缩短了建筑物原该有的使用寿命,对建筑工程的利益造成极大的影响,这就在建筑工程项目上给施工工人出了个大难题,所以对现浇板裂缝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方案的提出就迫在眉睫,这样就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土建施工中裂缝产生的问题,提高建筑的质量与性能,整体提高了工程的效益。

1 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在土建施工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较高,但是抗拉强度比较低。因此,在混凝土内出现一部分的热应力就会导致裂缝产生,结合相关的资料能够得知,伸缩缝的设置、现浇板之间的跨度;温差引起的收缩;混凝土的配合比;钢筋位置等原因都会导致现浇板产生裂缝,下面笔者将对土建施工中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

1.1 未设置伸缩缝

在土建工程中设置伸缩缝能够有效控制建筑结构的突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开发商比较重视土地的利用率,就会要求施工方在施工的时候不预留伸缩缝,当土建工程达到伸缩的极限的时候,集中的应力就会在比较薄弱的部位释放,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1.2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比中含有砂、石颗粒等,若是没有合理配比就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随之拉应力也会降低,如此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在原料固定的情况下,水灰比和混凝土收缩有较大的联系,目前市面上使用的都是流动性较好的商品混凝土,其运送均是由泵输送,在土建工程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运输的途中停留时间过长,就会导致混凝土脱水凝固,影响后期的浇筑质量。在混凝土施工中若是振捣过猛,就会导致粗骨料下降,表面会出现失水的情况,混凝土现浇板在进行收缩的时候就会产生裂缝。如果外添加剂比例不当,造成混凝土过快失水,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

1.3 浇筑施工中的问题

在浇筑施工的时候若是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施工也会导致现浇板出现裂缝,例如:在施工的时候,没有预留伸缩缝,封堵模板没有安装牢固,模板没有封堵牢固,钢筋的位置不准确、混凝土厚度不够等都会导致浇筑板出现裂缝。

1.4 交叉作业

很多的施工人员都是几个建筑工地之间来回作业,就会出现建筑施工用人紧张的情况,施工中赶工现象非常普遍,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没有铺设平台,会导致钢筋的保护层在踩踏之后出现变形、移位的现象,降低了现浇板的有效高度,抗拉能力的大幅度下降,就会出现裂缝。还有就是上荷载过早,为了赶工期在混凝土未终凝前就开始下一步工序,堆放重量较大的材料,就会导致支撑系统承受的压力过大,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

1.5 模板及支架

为了赶工期,在混凝土的强度还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时候,就将现浇板的模板拆除,支撑系统不牢固等都会导致现浇板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工作而出现裂缝。

1.6 养护不当

高层土建筑都采用的是高强度的混泥土浇筑,水泥材料的标号比较大,需要的用量也比较多,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会蒸发大量的水分,若是后期的养护不及时的话,就会导致混凝土的温度收缩促使收缩应力增大,混凝土本身难以承受这种应力就会产生裂缝,在表面存在不规则裂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现浇板裂缝的控制措施

作为混凝土施工方式来说,完全避免裂缝的出现是不可能的,但是将裂缝控制在有限范围内,其安全性也是可以得到保证的。所以,作为施工者来说,应当结合设计、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等多方因素,来尽可能预防和控制裂缝的出现,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2.1 设计过程的控制措施

(1)设计过程中尽量保持平面的规则性,减少突变角度。如果突变角度确实无法避免,必须将平面突变角度处的配筋有效加强。对于不规则平面,可以通过梁的设置来维持其规则性。

(2)对于长度较长的建筑,必须设计伸缩缝和后浇带。

(3)对于埋管较多的现浇板,可以通过加大厚度的方式,保证截面上的混凝土足够,同时使用钢筋网片对埋管部位加强保护。

(4)双层双向钢筋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裂缝,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成本和质量的关系。

2.2 材料方面的控制措施

(1)合理采用混凝土配比设置。在全面考虑经济、施工条件以及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设置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比方案。首先要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等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坍落度实施有效控制,并且对掺加剂的使用要慎重。

(2)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保证用水量低于180kg/m3。

(3)对于细骨料的选择有效控制,细沙或特细砂(Uf≥2.3)不得选用,并且严控含泥量。选择中粗砂,并且将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过小的砂、石粒,过高的含泥量,都会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变小,从而出现裂缝。

2.3 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1)保证切实有效的养护工作,是预防和控制裂缝最关键的措施。现浇板浇捣完成,必须保证有效的养护措施。常温下,浇筑完成12h以内,必须覆盖养护,保持现浇板的湿润度,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普通水泥养护时间必须超过7d以上。养护措施不佳,一方面导致强度降低,另一方面逐渐凝固的混凝土水分补充不及时而容易出现裂缝。有效的浇水养护,既能够及时补水,避免因为混凝土收缩而导致裂缝出现,也能够避免因为温度而导致的裂缝出现。

(2)合理的振捣工艺。在振捣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施工规范,漏振、多振都是错误的,要做到均匀振捣。

(3)对埋管部位要做有效的加强。对于埋管较多的区域,或埋管较粗的区域,必须通过增加短钢筋网的方法来加强。在埋管较为密集的部位,线管的交叉尽量运用线盒的方式来实现,杜绝立体交叉的方式,避免局部混凝土实际浇筑量不足;线管集散部位,最好设置成放射性分布,不可采用密集平行排列的方式,防止线管底部混凝土振捣不够紧密。

(4)合理设计施工工期。主体工程不可一味追求效率和进度,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设置合理的工期。通常来说1层的合理工期至少为10d左右。在主体施工期间,一味的追求进度,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5)施工过程中减少对楼板的冲击。对于楼板的负荷,要有效控制。在楼板上放置施工材料,比如砖、钢筋等,要保持均匀放置,且不可堆积过高,不得集中放置于某一部位,尽量轻放,降低对现浇板的冲击和压力的集中。事实上,很多裂缝的产生都是因为施工过程中人为增加的压力而产生的。

(6)有效管控模板施工。在设置工期合理的前提下,加强对模板施工的过程管理,可以通过三套模板来降低现浇板的压力。采用具有足够强度的支模板,保证方料和模板之间密切接触,没有空隙,保证接触面的有效支撑,维持模板的平整。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土建施工工程中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多方面造成的,然而我们不能忽略其中的任意一个问题,因为一个小问题可能会引发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也是对用户生命财产安全的不负责任。要想控制裂缝问题的产生,就要对现浇板裂缝产生原因进行深度的研究,并且制作出科学的处理方案,不能让小危害引发出大问题,及时制止各种危险的产生,确保土建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闫标,杜勇.某工程混凝土板大面积裂缝产生原因及修复措施[J].工程与建设,2016(01).

论文作者:周兰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土建施工中现浇板裂缝的预防与控制论文_周兰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