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陈婷婷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湖北荆门 448000

【摘 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风险管理;临床护理;急诊科;应用效果;护理质量

急诊科是进行疾病救治的重要场所,收治的患者病况不易,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相对较大。临床护理风险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较大,进而患者投诉率显著提升。急诊科护理管理必须认识到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发现护理风险,及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确保急救安全性。风险管理模式是对事件风险分析、评估与规避,有效减少损失,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本文应用组间对比的方式对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价值进行探讨,现将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78例。对照组中有女性32例,男性46例,年龄在18岁-59岁之间,平均(42.89±5.09)岁。研究组中有女性29例,男性49例,年龄在18岁-59岁之间,平均(43.05±3.86)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无巨大差异(p>0.05),组间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包含保持良好的护理应急状态,培养护理人员一般性护理专业技能等。研究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选择经验丰富的护士为小组成员,结合急诊科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管理计划制定,确定责任护士。(2)、明确护理分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得到落实。(3)、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从医院实际状况出发,对现有科室护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例如:护理工作规范,杜绝推卸责任、越权、责任模糊等状况出现,提升护士风险管理意识,降低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4)、对各项记录标准进行明确规范,避免发生档案缺失、误差等混乱现象发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1】。(5)、注重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护理风险管理在增强护理技能的同时,还应让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定期开展护理风险培训,树立护理风险意识,提升护理质量。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致力于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有效降低法律纠纷事件发生率。(6)、对各种仪器的管理进行规范,各种仪器应设置专人负责,对仪器定期进行检查、清洁与维护,确保设备随时能正常应用。

1.3 观察指标

1.3.1满意度调查,应用我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三项,计算出各组患者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n x %,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

1.3.2护理质量评分,包含病房环境管理、急救护理、文书书写、常规护理、危重症患者护理以及护理总质量。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研究所得数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P<0.05说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护理质量对比

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分)

3.讨论

急诊科是危急患者抢救的重要阵地,涉及患者疾病范围广、病情复杂,对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有较高要求,稍有不慎便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风险管理是一种预见性的管理模式,同时识别、分析、控制潜在或存在的护理风险【2】,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护患管理的良好建立。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工作中产生的风险因素导致患者受到伤害甚至死亡,急诊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变化快,护理工作量更大,易产生医患纠纷。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外,还应具备一定的风险事故处理能力【3】。风险管理是急诊科管理中的重要组成,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与诸多因素有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除了患者因素外,护理人员护理水平、风险意识以及制度因素等都会影响护理管理效果,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定期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在努力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法律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法律风险意识【4】。让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可良好的与患者沟通同时有效的保护自身利益,此外还应加强护理人员心理护理培训,指导护理人员有效的转移、平息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5】。其次,结合医院现有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明确护理责任,杜绝发生推卸责任、越权、责任模糊等状况,各种仪器、设备应设置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检查与维修,确保仪器、设备随时能正常应用【6】。本次研究,接受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对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护理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患者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急诊科救治的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工作量大,易发生护理风险,对护理人员有较高要求。护理风险是一有风险预防意识的管理理念,应用与急诊科护理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落实护理责任,进而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患者满意度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丁玲芳,陈俊国,贾亚平.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探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08):1402-1404.

[2]王瑞,刘爽,何行,于婷婷,张晓杰.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23):63-66.

[3]穆爱兰,张秋玲.护理风险管理在加强急诊科患者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81-183.

[4]罗海燕.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03):21-22.

[5]苏琴,顾琴,黄华.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提高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满意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139-141.

[6]丁亚琴.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245-246.

论文作者:陈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  ;  ;  ;  ;  ;  ;  ;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陈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