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管理结合鱼骨图原因分析在降低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论文_金正英

建湖县人民医院 224700

【摘要】【目的】探讨PDCA管理结合鱼骨图原因分析在降低输液性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科室针对2017年1、2月份最主要质控问题:“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率高”的护理问题,实施PDCA管理结合鱼骨图原因分析,进行整改,比较整改前、后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整改前输液性静脉炎10例,发生率为0.58%,整改后3例,发生率为0.17%(P=0.046)【结论】PDCA管理结合鱼骨图原因分析能有效降低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PDCA管理;鱼骨图;输液性静脉炎

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输液反应之一,其原因很多,临床表现主要为输液局部红、肿、热、痛,严重者可出现硬结而使血管受到损伤,增加患者痛苦[1]。输液性静脉炎,顾名思义,即由于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本科室通过寻找原因,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开展PDCA管理,利用鱼骨图分析存在因素,在降低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6.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收集2016年1月1日—2016年2月29日入住本科室静脉输液患者共1724例,为整改前案例,其中男766例,女958例,平均年龄48.2岁;2016年3月1日-2016年4月30日静脉输液患者共1796例,为整改后案例,其中男808例,女988例,平均年龄50.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成立PDCA质控小组 本科室护理人员共8名,其中护士长1名(N3),主管护师2名(N3),护师3名(N2),护士2名(1名为N1,1名为N2),通过民主选举,结合护理部能级对应的要求,由护士长任组长,负责工作总督察,2名主管护师(N3)为质控员,负责每日督查、统计,其他护理人员为成员[2]。

1.2.2方法 整改前采用常规的预防静脉炎的方法,如:减慢输液滴速,穿刺局部热敷或冷敷等[3],整改后采用PDCA循环管理,结合鱼骨图原因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1.2.2.1 P(plan):计划

1.2.2.1.1 护理问题 降低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图-1

图-1是根据本科室2016年1月、2月份两个月发生静脉炎案例的原因,结合PDCA小组全体成员头脑风暴法[4]及检查相关文献资料[5][6],利用鱼骨图,从人、机、料、环四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列出的输液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根据80/20原则[7],图-1中方框框出的原因,为输液性静脉炎的主要因素。

1.2.2.1.2 计划拟定

①PDCA质控小组建立微信群,每周集中召开会议至少1次②加强专科知识培训③与相关科室共同协商讨论输液器材的采购④制定相关制度和标准化流程

1.2.2.2 D(do):执行

①每周一科内学习日增加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处理及原因等相关知识学习,微信群发放相关课件,每天晨会提问检查学习效果,纳入月理论考试内容②合理选择血管,如遇穿刺难度大的血管,可请上级高年资护师协助③规范操作程序,质控员对组内成员计划性的考核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加强护士责任心和慎独精神④责任制护士加强巡视,做到每到病房一次巡视一次⑤加强患者药物知识宣教,讲解输液滴速的重要性,由质控员不定期抽查宣教效果,对效果差的患者继续宣教,并联系医生,一同说服患者不可随意调节滴速⑥治疗班护士负责检查每天输液器材质量,如有质量问题,及时通知主班护士或护士长,并与采购办取得联系,共同商讨采购高质量的输液器材⑦责任事件引起的输液性静脉炎,如留置针时间超时、输液器材过期等,立即通知责任人,给予惩罚措施。

1.2.2.3 C(check):检查

质控员每天检查,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如有发生静脉炎案例,及时将通知责任人,采取相应的措施,跟踪追查处理效果,并当天在微信群内公布,组织讨论,提出相关预防方案。

1.2.2.4 A(action):处理

对策措施有效,继续执行,如无效,进一步改进,重新修订护理措施,继续执行,追踪效果,效果好,科内则形成标准化作业流程,并制定科内工作制度。

2.结果

整改前、后发生输液性静脉炎比较:

3.小结

表-1结果显示,3、4月份通过整改后,本科室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因此PDCA循环结合鱼骨图原因分析能有效降低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满意度。

4.讨论

4.1输液性静脉炎在临床上并不罕见,很多时候大家并不当回事,要知道一旦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护理不良事件将油然而生,因此标准化流程及制度的执行力是预防和减少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的关键[8][9]。

4.2随着多元化管理程序的发展,鱼骨图原因分析作为质量管理工具之一,其优点是原因分类清晰,一目了然,结合PDCA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可佳,但是PDCA是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是大环套小环,环环相连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用到其他的质量管理工具,其最终目的是提升护理质量,深化服务内涵。

参考文献:

[1]张娴,爱丽敷在治疗静脉炎中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6(3).116-117。

[2]林玲,娄湘红,陈义璇等,能级对应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的绩效考核方案探讨,护理学杂志,2016,31(3):64-66.

[3]蒋玲,输液性静脉炎的护理进展[J],华夏医学,2015,28(2):161-164.

[4]张成云,品管圈活动结合PDCA管理在传染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5(7):158-159.

[5]王令焕,徐梅,刘大响,王秀珍,外周静脉留置针致局部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河北医药,2015,37(11):1750-1751.

[6]李小红,静脉输注胺碘酮致局部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1,09(21):1896-1897.

[7]刘庭芳,刘勇,中国医药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29-30.

[8]张维琴,张静,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0,08(21)1947-1948.

[9]汤娟娟,王俊杰,药物致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研究进展,华夏医学,2015(2).161-164

附简介:

金正英,女,1981年4月,本科学历

职称: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金正英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PDCA管理结合鱼骨图原因分析在降低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论文_金正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