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李英芝

培智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李英芝

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李英芝

摘要:目前培智学校教学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智力受损较轻的孩子基本都选择普通小学进行融合教育,留在特殊教育学校的一般是智障损伤较重的。现在的培智班级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智力损伤重,患多重残疾,是不同类型障碍的融合。这就给培智学校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怎样教得有效”已成为培智学校教师的共识。文章在充分解读新课标的基础上,提出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优化教学的方法,希翼帮助有特殊需要的智障学生取得进步,获得发展,甚至实现生活独立,并能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关键词:培智学校生活语文 2016版课程标准 有效教学

1.培智学校生活语文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将语文学科贯之以“生活语文”,此课程成为培智学校的一门一般性课程,即必修课程之一,强调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016新课程标准也指出,生活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怎样教的有效

2.1教材的合理选择

2.1.1联系实际生活,释放的进行增删补改。

教材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材料,也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依据。[2]面对培智学校教学对象智障程度的加重、残疾类型的增多,“怎样有效的教”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培智学校教材的选择五花八门,没有一种统一的标准。一些省、市特殊教育相关部门、学校陆续编写了培智语文地方校本教材,凸显地方特色。如何让培智语文教材内容能紧跟时代发展,又能适应日趋变化的学生发展需要,我认为,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能力以及生活需要,适时对教材进行增、删、补、改,以适应学生的差异性和个需性。

2.1.2根据学生的需要,编写个别化教学内容

目前培智学校教学组织形式仍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面对差异明显、需要不同的学生,使用统一教材显然不适,这就需要培智学校教师立足学生实际和发展需要,编写适宜的教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切实满足了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的需求,才能使教学活动具有不竭的动力。[3]我所在的班级有视力残疾、多动症、自闭症、精神残疾。他们的残疾类别不一,残障程度不同,有的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有的甚至连一句话也说不出,如何让这些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在编写生本教材时,学习内容做到同中有异,各有所需。[3]如在每一期的期末试卷上,A层次的学生要完成听说读写的各项练习,选取的内容也是课本较难的,为B层次学生选择较容易的听说读写练习,C层次的孩子有些不能握笔,有些不能说话,在完成时,我们可以请家长帮忙辅助。

2.2教学目标的设置

2.2.1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生活语文的目标是致力于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要始终把培养、提高学生生活与适应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例如:上海辅读教材一年级下《洗手》这一课。本课,我要求学生会认“洗手”这个词,并用“手”组词;学会自己洗手。开课伊始,通过找朋友、幸运大转盘等多种方式来巩固词语。当学生已经掌握很好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用“手”组词,刚开开始的时候学生思维受限一时没有想到,经过的我一个动作提醒,孩子们顺势联系实际,回想自己的手可以做什么,继而组词成功。学会洗手是我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因为生活语文最终目的就是服务生活,而我们的“洗手”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进行着。而且,勤洗手,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益。所以,本节课我先带学生们亲自取水管下面洗手,边洗边讲解过程,回到教室,利用本课的儿歌加强对洗手过程的强化记忆。一节课下来,学生80%的孩子都知道了洗手的步骤及我们为什么要洗手。

2.2.2重视目标的实践性

语文实践是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获得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围绕教学主题开展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整合教学目标与内容,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语文教育资源,增加计划,拓展学习空间,促进学生丰富的生活语言及社会经验,提高生活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讲授《萝卜、青菜》这课时,我利用城乡接壤的优势,请家里种萝卜或青菜的孩子每人选择性的带其中的一样东西。当我将新鲜嫩绿的青菜和新红的大萝卜拿出来时,学生们有了异于往常的眼神,好像在探究是真是假,这堂课学生学得轻松又快乐。课后又利用生活适应课的契机将学生带到菜市场去亲自体验了一把自己当小主人买青菜、萝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孩子们更加加深了对这两种蔬菜的认识,在这个询价购买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

2.3教学方法

2.3.1直观教学

培智学生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低。在教学中,充分的利用教具、语言、动作和表情,充分让学生观察、模仿,丰富他们的直观经验和感性认识。[4]例如,我在教授《米、米饭》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的认识米和米饭,我将米带进课堂,让学生亲自的摸一摸、听一听、问一问来感知米。米是怎么变成我们香喷喷的米饭?米饭又有什么特点?我在课堂上为孩子们煮了这么一盆香喷喷的米饭。孩子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等又再次的加深了对米饭特点的认识。

2.3.2拟人化教学

几堂课的实验,发现孩子们特别的喜欢这样的一种我自命题的教学模式,学生兴致极高,当堂课的教学效果也非常的好。记得在上《扫帚、簸箕》时,这两个词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实在有些难,这两个词语虽每天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我们平时的叫法和书面语的叫法完全不同,孩子们要一下将实物和这个叫法对上号可能一时半会很难。那天早上,我原本准备叫孩子们在教室里找到这两个东西,然后认识图,最后字与图的配对。可是拗口加上难认的生字让课堂死气沉沉。突然灵机一动,将两工具拟人化,请同学们帮忙叫它们“起床”。于是,我按照突发的奇想实践着。就在此时,同学们也像是睡醒了一样,立马来了精神,都争着举手,想当那个叫“人”起床的人。趁着孩子们的热劲,我挨个的请他们先叫“扫帚”起床。奇怪的是,叫“扫帚”起床,这句话,这个动作连班级里面的差等生居然都会,而且神情并茂。在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下,(扫帚都学了一遍),我觉得这个办法好像可行。于是,继续践行着。我们又来了个集体“大叫扫帚懒猪”的活动,要求每个孩子都要发出声音,不然这只懒猪听不到。同学们更是来劲了,双手做成喇叭状,恨不得马上叫醒贪睡的懒猪。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变得亲切了,好像真的是生活中的长者在叫比自己更弱的人。那好,这个词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又过了两遍。趁热打铁,扫帚终于从温暖的床上爬了起来,来到校园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我又要求孩子们要有礼貌,于是我们有开始了新一轮的打招呼,做有礼貌的乖孩子。这个的几轮下来,我见孩子们绝大多数都掌握后,又用此法学习了“簸箕”。

整堂课,给孩子们建立了一种生活中的主人翁意识,赋予孩子们一定的任务,他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极高。

综上所诉,帮助每个有特殊需要的智障学生取得进步,获得发展,实现其语文素养的长足发展是每一个老师在教学中奋力追求的目标之一。“怎样教得有效”本文章的肤浅认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我们所有老师都行动起来,为孩子的发展做深入的思考。

论文作者:李英芝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  ;  ;  ;  ;  ;  ;  ;  

培智生活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_李英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