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标记研究专栏(四篇文章):生成语法视角下的祈使范畴标记_祈使句论文

语言标记研究专栏(四篇)——生成语法视野下的祈使范畴标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标记论文,范畴论文,语法论文,视野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祈使范畴标记

祈使范畴一般认为属于语气范畴,最初被限定在词法范畴中,主要由动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这应该属于动词的祈使式范畴。对于缺乏动词式范畴的语言来说,祈使范畴只能通过其他形式来表达。其实作为表示说话者祈使意义的语法范畴,祈使范畴本质上是一类全句功能范畴,是在整个句子层面表现出来的,而并非单独属于某个语类(比如动词)。表达祈使范畴的句子就是祈使句,汉语界还从语气角度把祈使句和其他三种句类并列。①我们姑且不讨论这种分类是否科学,但祈使范畴确实是一种独立的范畴类别,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它在语法形式上肯定有着不同于其他范畴的特点。有关语调、词位特征、语法手段及语用制约因素等问题前贤都已做过深入分析,不过视角大多是描写语法或言语行为理论。我们在这些研究基础上,主要借鉴生成语法的基本理论,来探讨表达祈使范畴的相应标记及相关语法手段。

祈使范畴标记和疑问范畴标记、否定范畴标记同理,是祈使范畴得以表达的具体语法标记,可用Imp表示,也就是说,如果没有Imp祈使范畴就不能表达。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种祈使标记的特点不同于祈使句的标记特征。后者是祈使句本身具有的各种标记性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句子的诸多方面,以往的研究大多是集中于此。为了便于类型学上的分析,这里排除了用其他句类表示祈使功能的间接言语行为类句子。

二、相关的生成语法背景

生成语法的自然主义语言观,始终认为语言是人脑的一种机能,语言的基本原则非常简洁,这些原则相互作用才产生各种复杂结构。语言机制包括认知系统和表现系统,前者有词库和运算系统组成,后者可再分为概念意向系统(跟意义有关)和感觉运动系统(跟发音有关)。运算系统和表现系统有两个接口:通往概念意向系统的叫逻辑形式(LF),通往感觉运动系统的称为语音形式(PF)。[2](P33)最简方案认为人类语言只有一个运算系统、一个词库,除了音系选择和词汇的任意性外,语言变异只局限在词库的非实词部分以及词项的普遍特征上。词项所携带的特征是句法运算系统中的运行单位,只有所有语类的所有特征在LF和PF两个接口层上被完全识别时,语句才得以合格出厂。那些不能被识别的特征必须通过核查操作来删除,从而保证语句的合法拼出,所以特征核查是一切位置变化的根本。语句生成的推导过程从词库开始,根据所需生成的语段从词库中选择词项,这些词项被选择时已经子语类化为携带所需特征的语类,实义语类和功能语类相继进入推导过程,在删除不可识别的特征后,这些片段分别拼读,移交给语言表现系统的两个分支,获得相应的语音和语义诠释,推导的片段在最后组装成句。

已知句子结构可分析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CP、IP、VP,各种语法范畴都可以在此得到反应,其中全句功能范畴的反应和VP关系不大,常常通过CP、IP或它们的分解表现出来。尤其是C可以在不同的句子中包含不同的功能特征,文献中疑问用[+wh]特征表达,陈述用[-wh]表达,祈使用[imp]表达,可分别形式化为从语句生成的过程可以推断,句法操作的动因其实就是各个语类所携带的特征,尤其是功能语类进入到句法运行轨道时,必定会激活相关特征,吸引它们进行特征核查,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触发其他相应的句法操作,各种和范畴相关的标记也就应运而生了。祈使范畴自然也不例外。

三、祈使范畴标记的类型学特征

在语法形式上,所有语言的祈使范畴都有祈使标记,标记可以是形态、助词和零标记。下面讨论中涉及的用例可参阅相关文献,这里一般从略。

(一)祈使标记是形态

在很多有动词祈使式范畴的语言中,附加在动词上表达祈使范畴的形态成分,就是整句的祈使标记Imp。斯拉夫语族的俄语,动词第二人称命令式的构成是去掉动词现在时(完成体则是将来时)的复数第三人称词尾,在词干加上命令式结尾-й、-и、-ь,如其后再加-те、-тесъ,则是用于вы(你们、您)而言的复数形式。而对于其他人称作形式主语时,动词则有相应和人称、数保持一致的变化。[2](P120)

而对于没有动词祈使式的语言,有时也会用形态表示祈使范畴标记,比如系属仍有争议的朝鲜语,表达祈使意义的方式是在句尾添加终结词尾“”。[3](P54)再如南岛语系的布农语,不同的祈使句会有不同的祈使标记(下图的a'、av、kaa')。[4](P88)

(二)祈使标记是助词

在藏缅语族的独龙语中,简单句中动词的命令式和祈使式都可以表达全句祈使范畴,命令式是在动词前加附加成分表示,动词后再附加体现人称和数变化的形态;祈求式有两种表示法:当祈求第二人称允许第一人称施动时,在动词后附加相应成分(根据数的不同有三种变化);当祈求第二人称允许第三人称施动时,是在动词前加成分表示。[5](P106-108)我们认为,前两种附加成分是不能独立的形态标记,后一种成分则是助词标记。因为保持音节独立,不和后面的动词合并,它和动词之间还有一定间隔,可以插入其他前加成分,另外它自身还有语音交替的形态变化,在线形序列上处于和疑问助词一样的谓头位置。

同属藏缅语族的波拉语,表达祈使范畴则有专用的谓语助词,这些助词依据人称和数的不同有相应的形式,它们的线形位置都是在句尾。[6](P167,254)

英语的祈使范畴,并不是通过动词表达的,传统语法认为的所谓动词祈使式,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第二人称作主语的现在时态。②据Platzack,C.及Rosengren,I.(1998)分析,英语祈使句的do不同于其他句类中的do,它不是助动词。[7](P204)我们认为这里的do正是英语祈使句的特定标记词,可以看作助词,在否定祈使句中必须出现,且合法的位置只能是句首。

(1)a.Don't you go there tomorrow!

b.*You don't go there tomorrow!

(三)祈使标记是零形式

从跨语言的句法功能看,祈使范畴是所有语言都存在的。很多语言中都有显性的祈使标记。比如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在表达警告式、劝阻式等祈使式范畴时都有各自的后附成分,这些形态成分就是祈使标记,但表达一般的命令式祈使式范畴则不用任何显性标记。[8](P48-50)同语系的柯尔克孜语,对于第二人称复数和第三人称的祈使,动词分别有相应的祈使形态标记,而对第二人称单数的祈使则用词干形式。[9](P100-105)根据句法的一致性方法论,我们可以假设这些没有显性标记的地方,也应该有不带语音形式的零标记。

上面提到的英语祈使句标记do,在相应的肯定句中也是存在的:当有显性主语时,③为避免语用上冲突,作为自然重音的祈使标记一般不出现;当没有显性主语时,祈使标记do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但位置仍只能是句首。对于(2)c句来说,句子有无标记都表达祈使相同范畴,说明无显性标记的句子带有零标记。

(2)a.(*Do)you go there tomorrow!

b.(*You)do go there tomorrow!

c.(Do)go there tomorrow!

同样缺乏动词祈使式的汉语,其祈使标记也是可选的,且位置只能是句尾,比如例(3)的“吧”。至于祈使句中的“X一点”、“小心X”等结构形式,我们认为只是带有祈使语义特征的语类结构,不是真正的祈使标记。

(3)小王把酒喝了(吧)。

四、祈使句的生成机制及标记手段

全句祈使范畴相对于常常无标记的陈述范畴,其使用频率要远低于后者。尽管标记项的分布范围比无标记项所受的限制更多,但祈使标记在线性排列上的位置仍显得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V前、V后、句首和句尾。实际上作为表达全句功能范畴的祈使标记,出现的位置只有三个,即相应的能对全句功能作出反应的三个敏感位置:句首、谓头和句尾。任何全句语法范畴进入形式语法的轨道后,诱发的具体语法手段也只有三种:添加、移位和重叠。[10](P226)

我们再简单解释一下句子的三个敏感位置。生成语法中功能性屈折范畴I被认为是句子的中心,它可以根据情况分解为时态、体貌、语态、否定等具体范畴成分,这个位置就是我们认为的谓头位置。很明显,全句中心I代表的谓头是句子的敏感位置,可以对属于全句的范畴作出语法反应。而句首既是句类标志词C核查其句类特征的位置(其强D特征传给了T,主语的特征在[Spec,TP]位置核查),也是它另一功能特征(完句功能)体现的线形位置,所以这个位置很容易成为句法敏感位置。句尾其实也有同样功用,有学者用中心语参数来解释,我们认为在信息传达的空间序列上,句尾是表达完句功能的最自然位置,当这里出现功能标记时,根据“吸引α”会产生隐形操作,[11](297)相应的功能特征作为孤零零的形式特征移到句首接受核查,而作为功能标记的语类本身则留在原地,所以句尾也是句法操作的敏感位置。

下面来看看例(2)a的推导。语段v*P先后选择实义词项you、go、there、tomorrow和功能词项v*,其中主动词V(go)是非作格动词,含有Ф特征,附加语there、tomorrow只含语类特征,根据轻重顺序成分统制VP。按照主语在VP内生成假说,you也应该在VP之中,you含D特征、Ф特征和格特征,这些词项的特征没被核查,暂时无法进入LF层诠释。当v*进入运算系统时,由于v*带强V特征,需要带同样强特征的主动词go移动至[Spec,v*P]来核查。接下来屈折中心I的分解成分T进入推导进程,由于T带强D(EPP)特征、Ф特征、格特征和时态特征,强D特征需要you显性移动至[Spec,TP]来核查,同时核查的还有并移的Q特征和格特征,而时态特征则要求主动词go具备[Pres.]特征。最后进入的是标志祈使范畴的功能中心语C,这里的C含有祈使特征[imp],需要携带同样特征的语类来核查,现有语类无法满足此要求,运算系统只能从词库项中另请高明,英语中唯一带[imp]的助词do被选中,提升do到[Spec,CP](句首)完成核查。不过由于语用上的原因,这里do是以零形式出现。至此全部句法推导完成,拼读过的语段组合完整交给PF和LF,获得语义和语音诠释。另外,C的特征[imp]还能改变句子的音系部分,产生相应的语调。

从上面推导可知,祈使标记do是在祈使功能中心语C进入句法轨道后,对C的祈使特征[imp]作出的句法反应,可以概括为添加(标记)语法手段,位置在句首。准确地说,是句法手段。另外,添加句法手段的操作,还可以在句尾(如波拉语、汉语等)、谓头(如独龙语等)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形态标记的添加,应该算作词法手段,不过添加位置颇值得注意,除了在动词主干前后之外,还可以加在句尾(如朝鲜语)。至于祈使句其他的表面特征,比如主语、谓词等具体的句法语义特点都是相关的连锁反应。

据我们目前的考察,表达全句祈使范畴的语法手段只有添加,还没有发现重叠和移位手段的运用。当然,除了语法手段,祈使范畴的表达还可以有语音手段和语用手段,这不属于本文涵盖的内容,不再讨论。全句祈使范畴具有普遍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肯定会有更进一步的修正。

注释:

①徐杰先生认为传统意义上的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四种句类,是就句子所谓表情达意的功能来划分的。其实“表情”和“达意”是所有的句子都具有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功能。作为“表情”的感叹句同其它表“达意”的三类句子不在同一平面上,它们是根据不同性质的功能标准分出的句类。(句子的功能分类和相关标点的使用[J].汉语学习,1987(1):5)

②Jespersen,Otto指出英语祈使句的主语总是第二人称,即便形式上看起来是“第三人称”。(Essentials of English Grammar.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33:110)

③根据Akmajian的祈使语调原则,显性主语是祈使句唯一的语调核心。(Sentence Types and the Form-Function Fit.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1984(2);10)

标签:;  ;  

语言标记研究专栏(四篇文章):生成语法视角下的祈使范畴标记_祈使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