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适宜教育,关注幼儿主体发展论文_王春梅

实施适宜教育,关注幼儿主体发展论文_王春梅

王春梅(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中心幼儿园 312000)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目前幼儿教育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虽然说幼儿教育的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然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就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解决。想要让幼儿健康茁壮的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要关注幼儿的主体发展,实施真实教育,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加自由和谐的空间。

关键词:真实;幼儿;主体

中图分类号:G682.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12-143-01

什么是发展?什么是适合幼儿的发展?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结合目前的幼儿教育现状来看,幼儿们所接受到的教育,完全是一种现成的教育,是一种被教师们安排的教育。我们并不能够说这种教育不真实,也无法全面否定这种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却的的确确的影响了一碗的主体性发展。众所周知,幼儿是教育的主体,这种被安排的教育并不是和幼儿主体个性的发展。所以说,为了保护幼儿的个性,让幼儿身心健康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在实施教育时必须要关注真实,关注幼儿主体。只有遵循幼儿发展特点,发挥幼儿主体作用,实施以幼儿为本的教学,才算得上是适合幼儿的教学。那么具体来说,我们要怎样实施真实的教育,促进幼儿主体发展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粗浅建议。

一、重新定位角色,多倾听多鼓励

关注幼儿的主体发展,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重新定位角色,对右耳朵倾听,多鼓励。在幼儿教育的过程当中,很多教师由于在年龄、知识、技能等各个方面都要远胜于儿童,经常性的会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当作是儿童的“领导”。这种角色定位出现了偏差,就会直接导致幼儿教育不利于幼儿的主体发展。虽然说幼儿们年龄小,并没有掌握太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他们已经是拥有自身思维的人,他们是课堂的主体,使教育的服务对象。开展幼儿教育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各方面综合能力,保护幼儿的个性,让幼儿健康的成长。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应当做幼儿的同伴,做幼儿的倾听者和鼓励者。只有我们不以强权自居,才能够在开放的教育环境当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以《我是哥哥姐姐了》这一课题的教学为例,在教育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激发幼儿做哥哥姐姐的信心和自豪感,我特别聆听了幼儿们的一些想法。教学活动中,我首先引导幼儿回忆并讲述自己刚刚入园的一些事情,并和现在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进步。在幼儿们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之中,我作为幼儿们的倾听者,了解到了幼儿们交流的内容,大家都发现自己和刚入园的时候相比成熟了许多,于是,我对幼儿们的这些变化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在此基础之上,我又结合这一课题的教学目标,组织幼儿讨论,作为大班的哥哥姐姐,要怎样帮助小班的小朋友们,让他们快速的适应新环境,不再哭闹呢?对于这个问题,幼儿们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毕竟他们也是从这个时间段过来的。我对大家的看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在后续的教育过程当中,组织幼儿去和小班的小朋友们做活动,送礼物。

二、关注师幼关系,加强互动理解

幼儿园里最主要的两个角色就是幼儿和教师,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师幼关系就成为了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说,在大部分的幼儿教育现状当中,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交往都是非对称性的,教师占据着更多的主体地位,幼儿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当中。实际上,和谐的师幼关系不仅能够拉近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联系,更能够推动幼儿教育的顺利发展。那什么是和谐的师幼关系呢?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如同好朋友一般,不仅能够相互交通,相互理解,更能够平等相处,和谐友爱。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了能够促进幼儿的主体发展,一定要重视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师幼关系,和小朋友们做朋友,及时的理解他们、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互动与交流。

我在带领孩子们学习《城里来了大恐龙》这节课的时候,为了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在课堂上通过有表情的讲述故事的方式来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在课堂的开端,我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恐龙的图片,向大家讲述了一些恐龙的特征和形态,让幼儿们对恐龙有进一步的认知。随后,我面带表情的把本节课的故事讲解给幼儿们听,听完之后,提出了这样的几个问题:恐龙来到了什么地方?它觉得怎么样?恐龙所到之处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恐龙给城里的人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是它自己愿意的吗?恐龙变成立交桥之后,它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我先组织幼儿思考这些问题,在脑海当中想出一个大致的轮廓,随后我又讲述了一遍这个故事,一边讲一边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恐龙的状态,并注意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三、加强家校合作,共促幼儿发展

家校合作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当中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大家都知道,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任学校,家长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年龄小,他们自身与家长接触的时间非常的多,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其个性的发展有着非常真实的影响。为了能够给幼儿的发展带来一个更好的空间,幼儿园方面,应当有意识地与家长进行合作,要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要注重和幼儿的家长进行紧密的联系,通过各种社交软件以及平台app等方式及时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除此之外,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也可以适当的设计一些亲子活动,共促幼儿的发展。

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树》这一主题的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幼儿认识了解树的种类,掌握常见的树的名称和特征,我设计了一个课前的亲子活动。活动的内容非常的简单,爸爸妈妈带领幼儿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让幼儿看一看公园里面有多少棵树,有多少种类的树,这些树分别有什么特征,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在这个活动当中,幼儿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认识到了许多种不同种类的树,增长了见识,收获了快乐。

总的来说,幼儿们具有非常独特的天性,我们开展教育是为了保护幼儿的天性,并非改变幼儿的天性。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倡导保护儿童们的个性。所以在幼儿教育中,我们更要关注真实,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真正的打造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方式,让幼儿们能够健康、自由地长大。

参考文献

[1]追求幼儿的美丽转身——游戏教学中发挥幼儿主体性策略探析[J].徐戎卉.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8):272.

[2]幼儿视角下的师幼互动研究[D].高研.云南师范大学,2017.

[3]关注“真实”的教育——浅谈幼儿主体性的发展[J].屈格.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7):71-73.

论文作者:王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  ;  ;  ;  ;  ;  ;  ;  

实施适宜教育,关注幼儿主体发展论文_王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