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监理关键业务研究论文_宫汝强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监理关键业务研究论文_宫汝强

天津市华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监理机构的核心人员需要全面掌握建设工程各方面信息,而在 BIM 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其涵盖了建设工程策划设计起始至竣工结束和运营阶段的所有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监理组织中,可以将核心监理人员视为主控人员。

关键词:BIM 建设工程 监理模式 研究

1、BIM 模型下的建设工程监理组织

直线制监理组织形式、矩阵制监理组织形式、职能制监理组织形式、直线职能式监理组织形式为 4 种监理组织形式,第一种组织结构较为简单,权利集中,命令统一,小型项目中可采用直线制形式,总监理工程师对各类业务较为熟悉,掌握的知识技能较多,在 BIM 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更好的把控全局,促进监理决策制定效率的提高,使决策更加明确。而对大型项目进行监理时,可成立专业部门,使专业人做专业事,使各个部门更好的融入到监理体系中,机构中的其他人员需要在 BIM 技术提供的平台中完成信息录入、提取、更新以及修改等操作,进而对自身工作情况进行反馈支持,和其他部门单位更好的配合协调。较传统线性组织结构相比,基于 BIM 的建设工程监理模式组织结构具有较多不同,其能够产生矩阵式监理组织结构,在工作部门的指令出现冲突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好沟通解决方面的工作,大幅度减少核心监理人员协调方面的工作负担。此外,建设工程监理 BIM 部门能够以横向交叉的方式和其他部门联系,能够对不同部门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监督,为建设工程现场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多支持。最后,建设工程项目监理机构需要设有专门的 BIM 监理部,与外部对接的全部 BIM 技术均需要借助门户建筑信息模型完成沟通交流,为技术独立性提供更多保障,促进工作可追溯性的提升。

2、工程监理现存不足

2.1 监理工作内容不全面

目前我国的工程监理仅局限于施工阶段,而成熟的工程监理体制应该实行于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包括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与投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项目保修阶段。设计阶段决定了工程建设成本的 70% 以上,要想在投资控制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工程监理必须尽早参与工程建设。目前我国施工阶段的工程监理与当前监理体制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当前工程监理体制要求对工程项目实行“四控”(包括进行造价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与安全控制)、“两管”(合同管理与信息管理),但是大多数工程项目的监理停留在质量控制这方面。

2.2 业主行为不规范

业主行为不规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以前没有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由建设工程的业主成立工程指挥部等组织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由于业主不懂专业知识和管理,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并且容易滋生腐败。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全面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制定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及法规体系。工程监理制度规定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工程监理单位,在施工质量、施工工期、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实施监督。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很多业主对监理工作干预很多,很多指令不通过监理工程师直接下达给工程施工承包商,委托工程监理单位只是为应付国家强制监理规定而设的一个摆设,这样监理单位只能夹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求生存。

2.3 监理收费偏低

当前建设工程监理收费偏低,导致高水平监理人才流失严重,工程监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收费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是国家监理取费标准比较低;有人认为是工程监理企业在投标时恶性压价竞争的结果;有人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业主强行压低工程监理费用。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工程监理收费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原因:目前工程监理主要局限在施工阶段,多数工程监理停留在质量控制方面,在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方面并没有给业主创造应有的效益,因此不可能有过高的服务费,同时监理行业的市场饱和又决定了服务费的低下。工程监理存在的这些不足严重制约了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不足,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工程监理行业要转型和升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除了胜任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还要进入工程项目全过程,提供工程项目前期咨询、项目管理、造价服务、招标代理等服务,在成本控制、工期控制方面为业主带来更多的效益。因此,监理企业必须运用BIM 技术提高建设工程监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工程监理服务的质量,增强工程监理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工程监理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3、建设工程监理模式中 BIM 的应用研究

3.1 方案论证及规划

在 BIM 监理模式可视化功能的支持下,能够提前完成“实体”建设工程构建方面的工作,在设计和招标时期,监理单位能够辅助建设单位做好模型可行性、完善性、经济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比较工作,确定最适宜的设计方案。正式作业开展前,需要结合 BIM 设计做好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可能出现问题的分析工作,辅助建设单位完成施工招标文件等方面的编制工作,为其提供更高质量的咨询服务。此外,缺陷管理法的应用能够对 BIM 监理模式进行补充,促进现场管控规划工作的开展,在掌握建设工程对监理人员的需求后,监理规划的编制工作更加简单精准,能够对监理工作目标、内容以及范围等进行明确。最后,提前预判能够为风险规避措施、控制准备措施的制定奠定基础,在分析潜在施工安全隐患后,能够提前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处理和消除,促进监理作用更好的发挥。

3.2 施工模拟、现场监控等方面的审查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中,最主要的特点便是“集成”,而BIM 技术则为“集成”的手段,监理人员需要将二者进行更好的串联,能够对设计、生产、施工以及装修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理,从 3d 模型中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情形进行更好的掌握,对工程平面施工图纸中专业性较强、危险性较高、理解难度大的节点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对 BIM 技术的可视化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利用 3d模型对复杂节点问题进行直观展示,之后利用施工模拟软件对建设工程的施工工序进行模拟,通过观察上述施工模拟过程,监理人员能够在 BIM 技术可视化功能的辅助下更好的完成节点和施工工序的监理,为建设工程施工效率、质量等方面的提升奠定基础。之后监理人员可借助计算机界面完成现场管控信息提取等方面工作,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传递,使平板界面监理人员获得所需信息,进而明确自身监理及管控工作重点;此后,现场平板监理人员能够以照片、音频记录等方式将信息反馈至网络平台,完成BIM 整合、问题追踪等方面工作。

3.3 建设工程造价、工程量、竣工模型等方面的监理审核

BIM 监理模式下,监理单位能够对施工方上报实际完成量、计划量进行快速对比,一旦察觉出现偏差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纠正,为建设单位投资控制一类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辅助。出现工程量变更申请时,借助 BIM 监理模式能够对价格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做好变更前后成本变化计算方面的工作,减少人工计算失误和人工的消耗,并且在变更时 BIM 监理模式能够提供更多变更方案,以供建设单位甄选。此外,竣工模型审查工作同样较为重要。建设工程建设施工工作结束时,一方面需要将相关档案呈递给建设单位,另一方面需要做好竣工 BIM 文件移交方面的工作,为后期建设工程改造、加固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严事鸿,赵春雷,郑刚俊等.基于 BIM 的建设工程监理模式的研究[J].建设监理,2015(11):13-17.

[2]李红兵,汪运冰.基于 BIM 的工程监理管理系统[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33(6):78-82.

[3]卢楠,池慧.基于 BIM 的工程监理应用探究[J].江西建材,2017(6):277,281.

论文作者:宫汝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监理关键业务研究论文_宫汝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