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竹对神农架山冷杉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枇杷竹对神农架山冷杉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一、Effects of Bamboo Fargesia murielae on Plant Diversity in Fir Forest on Mountain Shennongjia(论文文献综述)

谭斌[1](2020)在《样方尺度上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的关系 ——以东北样带和金华北山为例》文中指出建立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的精确关系,是基于孢粉记录定量重建古植被与古气候的基础与关键。截止目前,植物群落样方记录较少参与到现代植被与花粉的统计分析中,限制了其精确关系的定量表达。为此,本研究分别以中国东北样带和浙江金华北山为研究区,通过对57个植物群落样方进行调查并采集表土花粉样品,获得详细的植物群落和表土花粉数据,利用现代生态学和传统孢粉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比和探究现代不同植被类型与花粉的定量关系,结果如下:1.东北样带表土花粉组合显示,不同植被类型表土花粉组合特征差异显着。森林植被中乔灌木花粉百分含量平均为77.8%,木本植物主要是松属、云杉属、冷杉属、桦木属等。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及荒漠草原中,表土花粉组合主要是草本花粉占优势,其百分含量平均为84.6%,陆生草本花粉主要是蒿属和藜科。Bray-Curtis相异系数的结果表明,东北样带内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在组成和数量上存在差异。森林、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以及荒漠草原的所有科属,优势、常见科属以及少见、稀有科属大都表现为表土样品中出现的花粉类型在现代植被中并不存在。在数量上,研究区的植被大都表现为现代植被中的优势、常见科属在表土花粉组合中含量较低;现代植被中的少见、稀有科属在森林西端、典型草原西端、荒漠草原区主要表现为表土花粉中含量较高,而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中东部表现为表土花粉中含量较低。花粉产量和花粉扩散能力是导致该地区相异系数偏差的主要原因。2.金华山地区表土孢粉基本反映出当地植被状况。乔灌木花粉平均百分含量为95.7%,木本植物花粉主要是松属、落叶栎属、杉科、柳杉属、栗属、柯/栲属、化香树属、木荷属。草本植物花粉平均百分含量为4.3%,主要是蒿属和菊科。蕨类孢子在金华北山地区表土花粉中含量较高,其平均百分含量为21.9%,主要是里白/芒萁属和水龙骨科。Bray-Curtis相异系数的结果表明,金华北山表土与现代植被在组成和数量上存在差异。在针叶林、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以及灌丛六种不同植被类型中,组成上所有科属和少见、稀有科属均表现为表土样品中出现的花粉类型在现代植被中并不存在;优势、常见科属表现为相异系数均为正值或零,尤其是在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大都表现为现代植被中的重要科属类型在表土孢粉中也存在。而在数量上,所有科属和优势、常见科属均表现为现代植被中重要值高的科属在表土孢粉中的百分含量较低,而少见和稀有科属在不同样点表现出不同的结果。花粉产量、花粉扩散能力和人类活动干扰是导致组成和数量上相异系数偏差的主要原因。研究区的主要孢粉浓度与百分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孢粉浓度在不同植被类型中差异显着。3.表土花粉的PCA结果显示,影响东北样带地区植被的第一因子是降水,其次是人类活动;影响金华北山地区植被的第一因子是海拔,但海拔变化对花粉分布影响有限,其次可能是人类活动。4.R值和Bray-Curtis相异系数结果显示,东北样带的Bray-Curtis相异系数与R值结果相似,均表明该地区植被-花粉在组成和数量关系趋势基本一致;金华北山地区Bray-Curtis相异系数反映该地区一些花粉类型在组成和数量关系上趋势不一致,与R值存在较大的差异,Bray-Curtis相异系数不能较好地建立不同科属的植被-花粉关系,这可能与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干扰较大有关。因此,Bray-Curtis相异系数可以从物种组成和数量,以及从样方水平和物种水平多层次、多角度表述现代植被与花粉的定量关系,尽管存在一定的计算偏差,但可以作为定量描述植被-花粉定量关系的指标之一,今后仍需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植被类型深入研究。

喻素芳[2](2019)在《南盘江流域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征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森林结构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属性,与森林的功能密切相关,合理的结构是充分发挥多种功能的基础。因此,研究森林结构及其影响因子对于森林经营及优化决策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中国西南地区南盘江流域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受人为干扰后经长时间自然恢复的松阔(PYI)、松栎(PYII)、松杉栎(PYIII)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地法设置样地进行系统取样和调查,分析了三种针阔混交林的树种组成、植物多样性、直径结构、树高结构、冠幅结构、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开敞度和竞争指数等方面结构特征,同时对地形因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活性、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等立地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及测定分析,采用冗余分析(RDA)方法探讨了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为该困难立地条件下退化森林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针阔混交林主要组成树种不同,植物多样性也存在差异。PYI的主要优势树种有细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var.Tenuifolia)、小果珍珠花(Lyonia ovalifolia(Wall.)Drude var.Elliptica)和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PYII的主要优势树种有细叶云南松、栓皮栎和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PYIII的主要优势树种有铁坚油杉(Keteleeria davidiana(C.E.Bertrand)Beissn.)、栓皮栎和细叶云南松,由于它们的伴生树种类型差异较大,因此群落间乔木层组成树种相似系数都较低。三种针阔混交林植物多样性指数主要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PYIII在乔木层和灌木层均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但其乔木层和灌木层香浓-威纳指数、辛普森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三种针阔混交林中均为最低。2.三种针阔混交林均具有典型异龄林林分直径结构,但树高和冠幅分布结构差异较大。PYI、PYII和PYIII的径级分布曲线都呈倒“J”形,PYIII的平均胸径较大,PYI较小。树高分布曲线PYI整体呈单峰状,PYII为多峰状,PYIII呈双峰状,树高结构均偏左分布,平均树高也表现为PYIII较大,PYI较小。三种针阔混交林林木冠幅主要分布在1.0-3.0 m之间,平均冠幅为PYII>PYIII>PYI。3.三种针阔混交林树种混交度、林木大小分化度及生长空间整体表现出相似性,而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竞争力也不等。PYI、PYII和PYIII整体都处于中度以上混交,其中PYII混交程度最高。无论是胸径还是树高,PYI、PYII和PYIII林木整体分化都均匀,但它们的生长空间都不足,且PYI严重不足。林分林木空间分布格局PYI总体呈团状分布,PYII和PYIII总体呈随机分布。三种林分中PYIII的林木间的竞争压力最大,PYI最小。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林分的空间结构因子角尺度、开敞度、竞争指数与非空间结构因子乔木株数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胸高断面积密切相关,同时这些空间及非空间结构因子对植物物种多样性都影响显着。4.三种针阔混交林都位于中低海拔区域,坡度和坡向不同。土壤都呈弱酸性。不同林分的土壤含水量、p 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等土壤理化因子均表现出显着差异,且在林分密度较大及细叶云南松株数密度较高的PYI中均为最低。季节对土壤理化因子也产生了显着的影响,除p H、土壤含水量和土壤C/N比外,其他因子均表现为干季高于湿季。5.反应土壤微生物活性、生物量、功能的各项生物指标因子在三种不同针阔混交林中存在差异,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总PLFAs量、细菌PLFAs量、真菌PLFAs量、丛枝菌根真菌PLFAs量、AWCD、功能香浓-威纳指数、功能辛普森指数的差异都达到了显着水平,且它们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含水量、p 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有关。三种针阔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对6大类碳源利用量较高的均是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Biolog碳源主成分分析表明,三种针阔混交林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起分异作用的是氨基酸类碳源。磷脂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三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显着不同;土壤G-/G+、Mono/sat在三种林分间的差异也达到显着水平,而Bact/Fungi则无显着差异,表明不同混交林分的土壤好氧环境虽然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但不同这些差异不会改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冗余分析方法较好的解释了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和立地环境因子间的关系。Monte Carlo置换检验表明:非生物环境因子中,土壤含水量、p 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坡度、坡向对林分结构影响显着。生物环境因子中对林分结构影响显着的有: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总PLFAs量、细菌PLFAs量、丛枝菌根真菌PLFAs量、微生物利用碳源数、微生物功能香浓-威纳指数、微生物功能辛普森指数以及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碳源、羧酸碳源和酚酸碳源利用量等。通过冗余分析得出的立地环境各指标因子与单个林分结构因子相关关系的排序发现:乔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标、林分高度及灌木密度与坡度密切相关;林分树种混交度及大小分化程度与坡向密切相关;灌木物种丰富度、林分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开敞度、林分郁闭度、乔木密度、竞争指数等林分结构因子与土壤土壤含水率、p 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及全磷含量等土壤养分因子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活性、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等土壤微生物特性因子也都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综合上面主要研究结果发现:受干扰经长期自然恢复的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不同,非生物环境和土壤生物环境也存在显着差异,且林分结构与环境因子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特别是当林分土壤养分含量越高,微生物活性越强时,越有利于提高林木胸径的增长,同时土壤肥力越高的林分生长空间也越充足,林木竞争力也越强,由于植被-土壤-微生物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反过来也亦如此,当林分整体长势较好、生长空间充足时,可以更好的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和提高微生物活性及繁殖力。南盘江流域优越的水热条件、丰富的树种资源为植被自然恢复提供了环境和物质基础,但自然恢复过程中侵入树种杂乱,树种间竞争并逐步淘汰所需时间长,因此,仍需要采取人工促进措施,对种类组成与密度进行适度调控,改善林分结构及立地环境,以加速恢复退化的森林。

李运筹[3](2019)在《南亚热带马尾松x红锥人工混交林红锥的天然更新特征与影响因素》文中提出天然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自身不断完善与自我修复的重要方式。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完好的天然更新是森林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它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在林学与森林生态研究领域,了解和认识森林天然更新机制一直都是林学与森林生态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已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作为人工林森林生态系统不断完善与健全的重要保障,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就是林业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助力剂,一直以来深受林业工作者的重视。因此,森林天然更新研究的深入开展从根本上来说对林业产业的长足进步、对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南亚热带地区广西凭祥市中国林科院热带实验中心的马尾松X红锥人工混交林为对象,基于红锥的天然更新状况、林分结构环境以及林地土壤的理化因子等大量调查数据,较全面地开展了红锥天然更新特征与季节性动态、红锥天然更新的分布格局以及红锥天然更新的影响因子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南亚热带的马尾松X红锥人工混交林中,干、湿季天然更新的红锥平均总密度分别达到了 148250株/ha和194300株/ha,而且干湿两季的红锥天然更新苗均表现出随着高度级的增加相应密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干湿两季,红锥更新苗的SⅠ高度级的均占了很高比例,分别为总密度的51.33%和49.72%,SⅤ级占比最少,分别为4.18%和4.30%。在不同高度级中,除SⅠ、SⅤ两个高度级外,SⅡ(F=5.39,P=0.032)、SⅢ(F= 5.26,P=0.017)、SⅣ(F=4.854,P= 0.008)3个高度级的更新苗密度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干湿季更新苗的总密度更是达到了极显着水平(F=9.695,P=0.001;P<0.01)。(2)在南亚热带的马尾松X红锥人工混交林中,干湿两季红锥天然更新苗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有随高度级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并且湿季各级更新苗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均高于干季。双侧T检验发现,干湿两季地上、地下的总生物量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除了 SⅠ和S Ⅴ两个高度等级外,SⅡ、SⅢ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达到了显着差异水平(P<0.05),而SⅣ级则达到了极显着性差异(p<0.01)。(3)南亚热带的马尾松X红锥人工混交林红锥更新苗种群干季和湿季的存活曲线基本一致,均趋向于Ⅰ型结构即对角线形存活曲线,表明更新苗种群目前表现出比较稳定的消长率。通过负二项参数(K)、Morisita分布格局指数(I)、Cassie指标(CA)和方差均值比率法(C)、丛生指数法(Ii)等5种方法验证表明,红锥更新苗在干、湿两季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及各高度级更新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但更新苗湿季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聚集强度要稍为强于干季的聚集度。此外,无论干季或湿季,SⅣ高度级更新苗的聚集度均比SⅠ、SⅡ、SⅢ、SⅤ级弱。(4)在研究的25个环境因子中,一些因子与各级更新苗密度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性,可能对红锥的天然更新有影响。其中SⅠ级与土壤全钾量、近地层叶面积指数显着相关,与土壤全磷量、pH、海拔、近地层透光系数呈极显着相关;SⅡ级与土壤全磷量显着相关,与海拔、上层平均叶倾角呈极显着相关;SⅢ级与土壤全磷、海拔呈极显着相关,和上层与近地层的平均叶倾角显着相关;SⅣ级与土壤全氮量、近地层透光系数、硝态氮含量显着相关,而与近地层叶面积指数、更新苗的地上地下生物量的相关性极显着;SⅤ级与土壤全磷显着相关,与土壤铵态氮、更新苗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海拔的相关性极显着。(5)冗余度(RDA)分析表明,25个环境因子组合对红锥天然更新苗密度空间格局变异的解释率达到66.01%,解释效果显着(F=2.0229;P=0.027,<0.05)。从排序轴的信息量看,前4个排序轴占了近2/3的总信息量,因此,红锥天然更新状况可以由前面4个排序轴来进行解释。通过解释变量与排序轴相关关系表及相应排序图的综合信息,发现在土壤全磷、海拔、林分上层平均叶倾角、土壤pH、近地层叶面积指数、近地层透光系数等6个因子中,前3个对红锥更新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后3个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因此可以确定这6个因子均为主要影响因子,而土壤全磷、海拔、林分上层平均叶倾角则为最重要的关键影响因子。

高香琴[4](2018)在《梵净山水青冈林的全球对比分析与世界遗产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是保护人类共有自然财富的重要方式,了解梵净山水青冈林的群落学特征以及探究其世界遗产价值,以期为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提供一定的科技支撑。根据地理学、地质学、植物学、生态学等基本原理,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凸起于喀斯特海洋的变质岩山体的梵净山地区,选择对当地生态主导性和控制性最强的水青冈林为研究对象,在室外工作与室内工作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三条调查样线和6个固定样地,样地大小为30×30m,每个样地内设置9个10×10m的样方,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梵净山水青冈林的群落学特征,结合全球对比分析,将梵净山的水青冈林与世界已有的世界遗产地、世界遗产提名地以及亚热带有典型水青冈林的重要保护地进行对比分析,使梵净山水青冈林的价值上升到世界遗产的高度。(1)梵净山为亚热带地区显着凸起于喀斯特环境的变质岩地质“孤岛”,由于其较大的海拔高差、温湿的气候环境以及肥沃的土壤环境等,保存了原始、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水青冈林。其三类水青冈种群(长柄水青冈种群、亮叶水青冈种群和米心水青冈种群)均为衰退型,但大树无衰老迹象,长势良好。水青冈群落中物种组成丰富,区系复杂、古老、热带性质明显,层次结构稳定,多常绿成分。梵净山地处中亚热带,是一座显着隆起于四周喀斯特区域的穹窿状断块山地,是同纬度地区森林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多种古老孑遗物种的重要避难所和保存地之一。第三纪孑遗植物水青冈是梵净山分布面积最广,垂直分布幅度最大,并能以其为建群种组成大面积森林的高大落叶乔木。水青冈林分布区的气候,总体上具有冬季寒冷不干燥,夏季温凉多暴雨的特征;土壤以山地黄壤和黄棕壤为主。三种不同类型的水青冈种群中长柄水青冈种群和亮叶水青冈种群均以多百年以上大树、自然更新不足为特征,且亮叶水青冈种群是梵净山最重要的森林植被类型,米心水青冈种群由于以树型偏小、株数丛生为特征而几乎不构成优势种群。在梵净山,由三种水青冈种群及其他植物种共同组成的水青冈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其中木本植物178种,分属47科,93属,草本植物120余种,分属28科,47属,具有多常绿植物、群落区系复杂,多热带成分、空间层次结构特殊,呈双峰分布的群落特征。(2)梵净山是唯一位于亚热带、唯一代表了亚热带地区水青冈属植物演化过程、唯一同时保存三种不同水青冈种群的世界遗产提名地。梵净山的水青冈林是亚热带范围内面积最大、连续分布面积最广、物种多样性最丰富以及水青冈种群最多的水青冈林。梵净山独特的自然环境,保存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水青冈,与白神山地和欧洲的单种水青冈林存在显着区别,且梵净山保存了亚热带地区的水青冈树种基因库,此处古老原始的水青冈林还是梵净山特有的黔金丝猴觅食、隐蔽、嬉戏以及繁育的关键场所;白神山地以及喀尔巴阡山和欧洲其他有典型水青冈林的地区则保存了温带水青冈树种基因库,是当地各物种的栖息地。梵净山所处的地理环境、保存的水青冈树种、水青冈分布的海拔范围以及存在大面积水青冈的意义,均与已有的两处世界遗产地存在显着区别;梵净山是唯一同时保存三种水青冈树种、唯一位于亚热带地区、唯一代表了亚热带生物生态演化过程的典型,奥林匹斯山和北品都斯山国家公园仅保护了欧洲水青冈,赫卡尼亚森林仅保护了东方水青冈,且三地的水青冈林均记录了欧洲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演化历史和保存温带生物基因库。梵净山于提名地之中,具有特殊性和唯一性。梵净山保存了亚热带面积最大、连续分布、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水青冈林,优于亚热带其他地区的水青冈林,具有典型性。(3)梵净山以水青冈林为代表的典型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是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演化的杰出代表,水青冈林以其孑遗属性展现了独特的生态过程,包括水青冈属植物在梵净山的定居、演化过程,水青冈属植物与林下生物的协同共生(进化)过程,以水青冈林为栖息地的生物的演化过程。梵净山水青冈林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主导性与控制作用最强,这在系列垂直带谱中具有独特性。水青冈林是梵净山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最重要自然栖息地,特别是从科学和保护角度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如黔金丝猴的栖息地。分析梵净山水青冈林的世界遗产价值,从起源特征来看,白垩纪时梵净山出现水青冈,说明此地是水青冈属植物的起源地之一。从生境特征来看,梵净山水青冈林是世界水青冈林在亚热带地区的典型代表。从种群特征来看,梵净山水青冈种群是世界水青冈属的重要组成部分;梵净山是世界水青冈种群的重要基因库之一和保存地之一,也可能是水青冈属植物在中国分布的重要转折点。从群落特征来看,梵净山水青冈群落丰富了世界水青冈群落的常绿成分以及与古老水青冈林协同共生(进化)的物种种类;梵净山水青冈群落在区系上具有古老性、生态演化过程的孤立性、复杂性、多样性及偏热带性等特征,若梵净山被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则其更具热带性质的群落将填补全球水青冈世界遗产系列在亚热带地区分布的空白。其生境特征、种群特征、群落特征共同满足世界自然遗产标准(ⅸ)和标准(ⅹ)。

陈风杰[5](2017)在《松柏类植物景观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松柏类植物是裸子植物中最重要的类群,具有较高的经济与景观价值,但在园林景观中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本文通过研究松柏类植物的自然资源、观赏特性、文化特性等方面,从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总结这一专类植物。研究结合典型案例的调查,挖掘松柏类植物在实际景观运用中的独特个性,总结各园林尺度及类型下松柏类植物的配置模式,突破松柏类植物景观运用中的传统局限,为今后松柏类植物的景观营造提出建议。本文以文献检索入手,结合大量的案例调研,紧密围绕松柏类植物景观资源、景观特征与营造模式展开定性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从景观资源上,松柏类植物在我国呈现出“历史起源古老、森林面积广袤、资源分布不均”的总体特征。物种数量上,松科植物在松柏类植物资源中占据绝对优势;分布面积上,松科、杉科、柏科植物组成了广袤的针叶林,通常占据群落顶层,在同一生态位中优势明显,与伴生的植物形成鲜明层次。松柏类植物的自然景观差异性大,有阴暗针叶林、明亮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地带特征明显的森林类型。2、从观赏特性上,松柏类植物一般呈塔形或圆锥形,树冠对称、树体高大。松科、杉科等以疏松明快的质感为主。柏科则多表现为稠密郁闭的特征。松柏类植物的叶和球果是辨别具体种的重要特征,并与树皮、根系一道成为松柏最具观赏价值和艺术情趣的特征。松柏类植物在经历物候变化时可产生松涛、雾凇等自然奇观;落叶松属、水杉属、落羽杉属下的松柏类植物是季相变化显着的松柏类植物。3、从景观应用上,松柏类植物在“面状”、“片状”、“线状”、“点状”等不同尺度下可形成了其他类型植物所不可替代的植物景观。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皇家园林等类型中常表现出面状与片状的植物群体美;在陵园、道路等景观类型中常以规则的形式线状布置,形成具有引导性与对称性的序列景观;在古典私家园林、城市公园、植物专类园中通常以点状形式栽植,注重植物的文化性与单体姿态。4、从配置模式上,松柏类植物以“乔木—灌丛地被”的模式最为常见,主要运用于草坪类景观、郊野森林景观及滨水的大尺度景观类型中;“乔木—灌木—地被”的复层结构主要运用于中小尺度的纪念型景观与园林空间中。为保持景观统一性,突出高耸挺拔特征,同一群落层内不建议松柏类植物与其他类型的植物相搭配;在不同层次内,配置鲜艳的观花及观果的乔灌木则会衬托出良好效果。

刘佳[6](2016)在《晚新生代天水盆地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隆升》文中研究指明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隆升改变了亚洲的大气环流模式,引起或加强亚洲季风环流和内陆干旱环境,并可能对全球降温过程以及北半球冰盖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长期以来,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亚洲季风及内陆干旱化起源和发展等重大科学问题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对关键时期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事件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亚洲季风、内陆干旱化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甚至能够反演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和幅度。此外,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生活大量特有种,其物种形成与该区域重大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有关,生物进化方面的研究也能够为我们提供独特的视角来理解高原隆升及其环境效应。高原东北缘的陇中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转换部位,同时处在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地带,在构造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向伸展的最前缘,对气候和构造响应敏感。天水盆地是陇中盆地的一个次级盆地,晚新生代以来的地层分布广泛、连续,并且富含动植物化石,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的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气候效应。孢粉因为外壁质密坚硬,耐腐蚀,产量大,散布广泛,易保存,气候意义明确等优点,是研究古气候的重要代用指标。本文选择天水盆地有精细磁性地层年代控制的尧店剖面和喇嘛山剖面以及平行的灰泥沟剖面,通过详细的孢粉学研究,重建晚中新世以来盆地植被和气候演化序列,并探讨其驱动机制。同时,综合青藏高原及周边新生代古高程重建结果、具高程意义植物化石资料以及生物演化方面的研究,初步分析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幅度。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和认识:1.基于天水盆地晚中新世以来的孢粉记录恢复的植被和气候变化过程与邻近地区具有可比性。11.4–7.4Ma期间研究区为温暖湿润的阔叶林景观,后期森林变得开阔;7.4–6.4Ma期间森林-草原发育,气候变干;3.6–3.2Ma期间盆地内部发育干草原;3.2–2.6Ma期间气候温凉湿润,植被垂直分带明显,湖泊周边生长以松、榆、栎和铁杉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随海拔增高出现以云杉和冷杉为主的亚高山针叶林,后期(2.74Ma)温度进一步下降,植被带整体下移。2.对比亚洲其它地区记录表明内陆干旱化始于8Ma。孢粉记录的研究区持续变干过程与晚中新世以来全球持续变冷一致,而植被演替序列记录的两次变干过程也与青藏高原在此期间的隆升事件大体吻合。因此,我们认为晚中新世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隆升共同导致研究区环境变干。晚上新世天水地区降水丰沛,可能原因是高原东北缘地区强烈隆升,在山前地区产生强烈的地形效应,形成地形雨,分布喜湿的亚高山针叶林。同时也可能与晚上新世东亚夏季风的增强有关。3.喇嘛山组页岩形成时的环境温暖湿润,湖边发育栎林,随海拔增长依次发育松、铁杉林和云杉、冷杉林。使用共存分析法重建古气候:年平均温度17.1(12.1–22.1)°C,最热月温度24.5(21.0–28.0)°C,最冷月温度4.4(1.8–7.0)°C,气温年较差19(13–25)°C,年平均降水量930(655–1204)mm,最热月降水量220(191–248)mm,最冷月降水量13(7–19)mm。与现代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资阳和遂宁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类似,冬季比较温暖。同时,从孢粉和粒度研究推测喇嘛山组页岩为年纹层,暗色层形成于冬春季,浅色层形成于夏秋季,进一步说明晚上新世天水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4.对高原及周边地区云杉属、冷杉属分布资料的研究表明,高原及周边山地在晚上新世海拔增高,亚高山针叶林普遍分布,进入第四纪温度降低,亚高山针叶林向低海拔地区扩张,高原也进一步隆升,内部发育草甸或荒漠,亚高山针叶林仅存在于高原周边山地。生物分子系统发生学与亲缘地理学研究表明高原及周边地区特有种形成或与其近亲分化时间集中在晚中新世晚期和上新世,并在第四纪期间种内分化加速,这些不同类群生物在分化时间上的巧合可能暗示高原物种进化受到晚中新世-上新世高原隆升的影响。

郭其强[7](2016)在《西藏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藏东南色季拉山东坡急尖长苞冷杉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及定位监测的基础上,对不同海拔种群的生境、空间分布格局、年龄结构与动态、结实特性、天然更新、群落学特征、蒸腾耗水和生理可塑性等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种群生存的限制因子和对海拔升高的适应机制,为急尖长苞冷杉天然种群的保护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生物学特性表明:种群集中分布在西藏色季拉山东坡海拔37004380 m区域;分布区年均气温为-0.27-4.52℃,降雨量为12371340 mm,年均日照时数为9072327 h;土壤为酸性森林褐土,表层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均较高;种群幼苗生长特性表明在37003900 m处高生长最快,在4100 m处平均个体叶片数和总叶面积最高,在4380 m处地径和根系生物量最大;种子繁殖是种群更新的唯一方式,结实存在大小年现象;群落中共有172种植物,分属121属47科,其中优势科为菊科、蔷薇科和杜鹃花科,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种占总属的81.82%;林分密度和幼苗、幼树数量总体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物种丰富度指数总体不高,但均匀度指数较高,表现为典型地带性顶级群落特征;砍伐、放牧和采挖对种群繁衍不利。(2)急尖长苞冷杉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有衰退迹象:年龄结构为“L”型,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Ⅲ型,为增长型种群。不同海拔下更新幼苗数量均较多,但在ⅡⅢ龄级死亡率均较高,且致死因素不同,低海拔区是因自疏作用所致,中海拔区是因林下较厚的苔藓层阻碍了幼苗根系的养分摄取,而高海拔区则是因低温所致。不同海拔下随龄级增加种群数量均呈近似正弦波动性降低,其波动周期约为60年。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未来60、90和120年后,种群<Ⅴ龄级的数量大幅减少,说明未来种群有衰退的趋势,加上种群老龄化加剧和分布区限制,都会使种群致危趋势增加。(3)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结实和种子萌芽受环境影响:种群结实存在大小年现象,一般3年为一个周期;树龄20年左右开始结实,30100年为结实旺盛期;单株结果量以3900 m处为最高,但结果树密度和比例则分别以4300和4380 m处为最高;球果主要着生在树冠上层和南向,其长度、宽度、单果种子数和种子长度、宽度和千粒重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种子发芽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不同温度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高低均表现为20℃>25℃>15℃>10℃,同海拔下温度对种子发芽率影响显着。(4)急尖长苞冷杉种子雨、土壤种子库和幼苗定居与生境因素关系密切:种子雨从当年9月开始,1112月达到高峰,止于翌年35月,持续时常约9个月;种子雨密度和完整率均以3900 m处最高,分别为175粒/m2和71.25%,而4380 m处最低,分别为60粒/m2和41.43%;相关分析表明种子雨密度与完整种子比例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林分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呈显着正相关。不同海拔土壤种子库密度以3900 m处最高,密度和完整率分别为206粒/m2和38.35%,而4380 m处最低,分别为67粒/m2和23.88%;不同海拔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在地表至10cm土层以内,其中以地表和02 cm土层最多,占种子库总数量的70%以上;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种子库密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种子完整率、凋落物与苔藓层厚度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坡度呈极显着负相关;更新幼苗以年龄≤4 a生的数量较多,而大龄级幼苗缺乏,在林下为强聚集分布,环境因子中气候条件与外界干扰强度、林分状况和土壤条件对幼苗生存影响较大。(5)急尖长苞冷杉群落种对间总体为较弱的正联结性,乔木树种以随机和集群分布为主:乔本层种群种间关系为不显着的正关联,灌木和草本层种间为显着正关联,JI值表明群落中各种对间总体表现为松散的正关联;急尖长苞冷杉总体为随机分布,仅小径级在中海拔处(3900和4100 m)为集群分布,伴生树种西南花楸为随机分布,而林芝云杉和方枝柏为集群分布。(6)急尖长苞冷杉蒸腾耗水特性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树干液流速率和影响因子在3850和4300 m处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夏季树干液流昼夜变化均为单峰曲线,而冬季较弱或无液流。不同点:同径级个体树干液流速率在3850 m处明显较4300m处高,且持续时间长;树干液流高峰期在3850 m处为510月,而4300 m处为69月;影响树干液流的主要环境因子及排序在3850 m处为:PAR>Ta>Ra>VPD>Swc,而4300 m处为:Ta>PAR>Ra>Swc>RH。(7)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叶片功性状及内含物分析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单叶面积减小,而比叶重和厚度增加;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和氮含量均以4100 m处最高,而SOD、APX活性和MDA含量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光合参数表现为,Pmax在4100 m处最高,Lsp最大值出现在3700m处,而Lcp和Rday最大值出现在4380 m处。急尖长苞冷杉5类生理可塑性指数大小排序依次为:光合参数>叶片酶活性和MDA含量>氮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叶片形态学特性,由此判断色季拉山海拔4100 m是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的最适分布区。(8)未来应减少对种群的不利干扰,适当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减少灌、草和苔藓层覆盖以改善林下生境,提高种子萌发、幼苗定居与发育,促进种群的天然更新和可持续发育,实现种群的长期稳定存在。

周大庆,夏欣,张昊楠,钱者东,王智,蒋明康[8](2015)在《中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评价》文中指出基于1 458个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资料、总体规划和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通过建立自然植被就地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自然植被的就地保护现状,查明了保护空缺。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保护状况不明、未受保护和不予评价7个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全国583种自然植被类型中,不予评价的有4种。受评的579种中,522种已经受到不同程度保护。有效保护的自然植被有58种,占全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9.9%;较好保护、一般保护和较少保护的自然植被分别有154、110和200种,分别占全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26.4%、18.9%和34.3%。另外,我国自然植被的保护空缺包括保护状况不明和未受保护的植被类型,分别有38和19种,两者合计占全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9.8%。总体来说,我国绝大部分自然植被已得到就地保护,但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对于存在保护空缺的植被类型,亟须加强调查研究以确定其位置、范围和保护价值等,并通过进一步完善保护区网络将其纳入自然保护体系内。

崔鸿侠[9](2015)在《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是湖北神农架亚高山地区最重要的建群种,巴山冷杉林是该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的针叶林类型。开展神农架地区典型森林类型碳密度及分布格局研究,有助于丰富对我国典型区域森林土壤碳密度特征的认识。本研究基于神农架二类清查资源数据,选择巴山冷杉林典型群落类型,并在开展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室内分析测定的基础上,对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碳密度进行了估算,并对土壤碳密度、活性碳组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与各影响因子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择巴山冷杉—红桦林、巴山冷杉—华山松林、巴山冷杉—箭竹林、巴山冷杉—杜鹃林4种典型群落类型,研究不同群落结构巴山冷杉林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探讨林分结构、地上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对土壤碳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060cm土壤总碳密度大小依次为巴山冷杉—杜鹃林(225.70 t·hm-2)>巴山冷杉—箭竹林(181.87 t·hm-2)>巴山冷杉—红桦林(156.54 t·hm-2)>巴山冷杉—华山松林(108.65t·hm-2),不同群落结构巴山冷杉林土壤碳密度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巴山冷杉林土壤碳密度与地上植被灌草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砂粒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凋落物现存量、土壤全N含量、土壤粘粒含量和粉粒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林木平均胸径和灌草层生物量呈显着正相关,而与林分郁闭度和土壤p H值相关性不显着。凋落物量、土壤全N含量和土壤粘粒含量是影响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碳密度的主导因子。(2)以神农架巴山冷杉林二类清查资源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土壤碳密度与林分平均胸径的关系模型,估算土壤有机碳密度,探讨土壤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神农架巴山冷杉林020cm和040cm土壤碳密度分别为75.25 t·hm-2和130.89 t·hm-2。土壤碳密度最小值出现在海拔2200m以下,最大值出现在海拔28003000m。巴山冷杉林北坡土壤碳密度最大,其后依次为东北坡、西北坡、西南坡、西坡、南坡、东坡,而东南坡土壤碳密度最小。巴山冷杉林随着年龄的增加,土壤碳密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幼龄林相比,过熟林020cm和040cm土壤碳密度分别高15.66%和16.47%。(3)研究神农架巴山冷杉天然林凋落物量及组成的动态变化、凋落物养分年归还总量、凋落物分解规律,以及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巴山冷杉林年凋落物总量为6217.44 kg·hm-2,凋落物中以落叶为主,其次是落枝,树皮及花果含量相对较少。巴山冷杉林凋落模式为双峰型,在910月和56月具有2个明显高峰期,而在12月凋落量最小。巴山冷杉林凋落物养分年归还量为77.84 kg·hm-2,5种大量元素年归还量大小顺序依次为N(47.13 kg·hm-2)>K(18.15 kg·hm-2)>Ca(7.77 kg·hm-2)>P(4.60 kg·hm-2)>Mg(0.19 kg·hm-2)。凋落物分解系数分别为0.303,凋落物半衰期和周转期分别为1.70a和9.30a。凋落物分解过程中,不同的凋落物分解时间,可使表层土壤(010cm)有机碳含量提高3.95%27.03%。(4)选取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易氧化有机碳(EOC)3个有机碳组分指标,分析巴山冷杉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海拔梯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其中土壤微生物量碳在海拔22003000m变化范围为0.301.22 g·kg-1,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变化范围为1.05%2.09%;水溶性有机碳在不同海拔变化范围为0.160.69g·kg-1,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变化范围为0.57%1.20%;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在不同海拔变化范围为5.9317.20 g·kg-1,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变化范围为21.19%29.23%。3个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均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土壤全N含量和土壤湿度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土壤温度呈极显着负相关,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土壤活性碳组分含量的决定因素。(5)选择巴山冷杉原始林皆伐后自然恢复形成的巴山冷杉次生林、箭竹林和草地3种典型模式,并以现存的巴山冷杉原始林为对照,探讨原始林皆伐对土壤碳密度产生的变化,以及不同恢复模式的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及其恢复潜力。结果表明:巴山冷杉原始林皆伐后,次生林、箭竹林和草地土壤碳密度分别下降了29.43%、55.66%和65.18%。自然恢复形成的巴山冷杉次生林对土壤碳密度恢复最快,箭竹林次之,而草地对土壤碳密度恢复最慢。在恢复过程中,箭竹林和草地仅对020cm层土壤碳密度有较好的恢复效果,而20 cm以下土层深度有机碳受植被恢复的影响很小。巴山冷杉次生林土壤碳恢复潜力为63.4 t·hm-2,固碳速率为1.71 t/(hm2·a),在不受其它干扰的情况下,土壤碳密度恢复到采伐前水平共需要约82年。总之,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碳密度受林分结构、土壤理化特性、凋落物数量和分解速率,以及采伐等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并随海拔、坡向、林龄变化表现出明显差异。通过研究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可了解该地区森林土壤碳密度现状及固碳潜力,为该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以及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阚彬彬[10](2015)在《择伐对长白山林区珍贵树种分布格局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别选取上世纪70年代未经过择伐干扰、经过轻度择伐(15%强度)和重度择伐(30%强度)干扰的4种林型(红松阔叶林、核桃楸林、水曲柳林、杂木林)12块样地为研究对象,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强度择伐对珍贵树种所处林型演替趋势、珍贵树种空间格局、种间关联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各林型演替趋势对择伐强度的变化表现不同。红松阔叶林和核桃楸林演替趋势和群落结构受择伐强度的变化影响相对较小,而水曲柳林和杂木林受择伐强度的变化影响较大。林中优势树种的变化不仅取决于择伐强度变化,同样取决于森林类型。红松阔叶林和核桃楸林中乔木种类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加而减少,红松(Pinus koraiensiss)和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在红松阔叶林和核桃楸林中重要值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表现为:红松未干扰24.97%,轻干扰25.99%,重干扰33.48%。核桃楸未干扰13.56%,轻干扰23.53%,重干扰33.80%。核桃楸林中优势树种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加而不同表现为:未干扰—核桃楸、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轻度干扰—核桃楸、春榆(Ulmus pumila)、水曲柳;重度干扰—核桃楸、山杨(Populus davidiana)。但红松阔叶林中优势树种并未随择伐强度的增加而改变,表现为:红松和色木槭(Acer mono)。择伐强度的增加并没有改变红松和核桃楸在林地中的优势地位。水曲柳林和杂木林中优势树种随择伐强度增加而不同,重度择伐使水曲柳在水曲柳林中失去优势树种地位,优势树种为山杨和色木槭,重度择伐使杂木林中乔木树种数量减少为8种,不同择伐强度下杂木林中优势树种不同。(2)不同树种空间格局对择伐强度的变化表现不同,同一树种在同一林型中,择伐强度是影响格局的主导因素。同一树种在不同林型中,因择伐对象的不同,即使在相同的择伐强度下,格局的改变同样存在差异,择伐对象与择伐强度同为格局不同程度改变的主要因素。但水曲柳格局的变化受林型和择伐对象因素影响较小,而择伐强度对其格局影响较大。红松格局的改变,不仅与择伐强度有关,同样与择伐对象相关,在红松阔叶林中15%择伐强度即可导致其格局改变,但重度择伐对比轻度择伐,格局变化不明显。在红松为伴生树种的水曲柳林中,优势树种经过30%择伐强度后才可导致红松格局的改变,轻度择伐优势树种对其格局改不明显。在红松阔叶林和核桃楸林中,轻度择伐对其优势树种红松和核桃楸格局影响不同,轻度择伐导致红松格局改变明显,但对核桃楸改变不显着。轻度择伐对核桃楸分布格局影响较小,但重度择伐对其影响较大,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加,核桃楸的聚集度下降;水曲柳无论在红松阔叶林还是水曲柳林,轻度择伐对其格局影响较小,重度择伐对其格局影响较大,水曲柳格局的变化受林型和择伐对象因素影响较小,而择伐强度对其格局影响较大。椴树(Tilia amurensis)在红松阔叶林和杂木林中,格局变化受择伐强度影响较大,轻度择伐导致其在上述林型中格局改变明显,而椴树在核桃楸林和水曲柳林中轻度择伐对其格局影响较小,重度择伐对其格局影响较大。在择伐强度相同时,不同的林型与择伐对象,对椴树的格局影响不同。蒙古栎在核桃楸林中分布格局受择伐强度变化影响较小,不同择伐强度下0-50m尺度上聚集分布。轻度择伐对其在红松阔叶林中分布格局改变不大,0-50m尺度上随机分布,但在水曲柳林和杂木林中改变明显,蒙古栎在未干扰水曲柳林0-50m尺度上聚集分布,轻度干扰下0-30m尺度上聚集分布,大于30m尺度上随机分布。蒙古栎在未干扰杂木林中0-50m尺度上随机分布,轻度干扰下7-25m尺度上聚集分布,在0-8m和25-50m尺度上随机分布。轻度择伐干扰导致黄波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在核桃楸林、水曲柳林、杂木林中分布格局发生不同程度改变。在3种林型中,轻度择伐干扰使其形成随机分布格局,重度择伐导致其总体上形成聚集分布格局。(3)同一优势树种与不同珍贵树种之间关联性不同,不同树种之间关联性对择伐强度的变化反应各异。两个树种之间的关联性在不同的林型中表现差异。轻度择伐会导致部分树种种间关联性的改变,重度择伐干扰导致全部树种种间关联性的改变。择伐强度变化对红松与蒙古栎、水曲柳种间关联性影响较小。而红松与椴树之间关联性受择伐强度变化影响显着。在水曲柳林中15%择伐强度不足以改变水曲柳与椴树、红松种间关系,但对水曲柳与蒙古栎、黄波萝种间关系影响显着。30%择伐强度导致水曲柳与所有珍贵树种之间关联性改变显着。在核桃楸林中,15%择伐强度对核桃楸与黄波萝、蒙古栎、山杨、椴树种间关联性影响显着,除核桃楸与黄波萝种间关联性外,重度择伐与轻度择伐对上述种间关联性影响相似。综上所述,30%择伐强度有利于红松阔叶林和核桃楸林中优势树种优势度的提升,此种择伐强度可以用于该林型择伐,在红松阔叶林中30%择伐强度更利于红松与蒙古栎、水曲柳、椴树形成较好的种间关联性。在核桃楸林中15%择伐强度不利于核桃楸与椴树和蒙古栎形成种间正关联性,但利于核桃楸与黄波萝种间关系。30%择伐强度会导致水曲柳林中优势树种改变,对于水曲柳林强度过高,但30%择伐强度利于水曲柳与椴树、蒙古栎形成种间正关联,会使水曲柳与红松、黄波萝种间负关联。15%择伐强度可以用于该林型择伐。重度择伐强度导致杂木林中树种数量锐减,此强度不适合杂木林采伐。

二、Effects of Bamboo Fargesia murielae on Plant Diversity in Fir Forest on Mountain Shennongji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ffects of Bamboo Fargesia murielae on Plant Diversity in Fir Forest on Mountain Shennongjia(论文提纲范文)

(1)样方尺度上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的关系 ——以东北样带和金华北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关系的研究进展
        1.2.1 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关系的研究区域
        1.2.2 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关系的研究方向
        1.2.3 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关系的研究方法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中国东北样带自然概况
        2.1.1.1 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1.1.2 气候特征
        2.1.1.3 植被特征
        2.1.2 浙江金华北山自然概况
        2.1.2.1 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1.2.2 气候特征
        2.1.2.3 植被特征
    2.2 植被调查与统计
        2.2.1 植被样方调查
        2.2.2 重要值的计算
    2.3 表土孢粉处理与鉴定
        2.3.1 表土孢粉样品的采集
        2.3.2 实验室处理
        2.3.3 孢粉鉴定与统计
        2.3.4 孢粉数据的计算及图谱的制作
    2.4 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关系的研究方法
        2.4.1 R值
        2.4.2 Bray-Curtis相异度
        2.4.3 主成分分析
第三章 东北样带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的关系
    3.1 现代植被组成特征
    3.2 表土花粉组合特征
    3.3 主要花粉类型的代表性
    3.4 主成分分析结果
    3.5 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组成的关系
    3.6 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数量的关系
    3.7 讨论与小结
        3.7.1 东北样带主要花粉类型的代表性及分布特征
        3.7.2 东北样带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的关系探讨
第四章 金华北山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的关系
    4.1 不同群落类型现代植被组成特征
    4.2 不同群落类型表土花粉组合特征
    4.3 主要花粉类型的代表性
    4.4 主成分分析结果
    4.5 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组成的关系
    4.6 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数量的关系
    4.7 孢粉百分比与孢粉浓度的关系
    4.8 讨论与小结
        4.8.1 金华北山主要花粉类型的代表性及分布特征
        4.8.2 金华北山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的关系探讨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植物名录
附录 (二):金华北山图版说明及图版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2)南盘江流域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征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森林结构
        1.3.2 森林立地环境
        1.3.3 研究评述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土壤
    2.5 植被
    2.6 森林资源
第三章 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地设置
        3.1.2 样地调查
        3.1.3 研究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物种组成及植物多样性
        3.2.2 林分非空间结构
        3.2.3 林分空间结构
        3.2.4 林分结构相互关系
    3.3 讨论
第四章 针阔混交林立地环境特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地设置
        4.1.2 数据采集及分析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非生物环境
        4.2.2 生物环境
    4.3 讨论
第五章 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性关联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地设置
        5.1.2 数据采集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2.2 林分非空间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2.3 林分空间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林分结构特征
        6.1.2 立地环境特征
        6.1.3 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相关关系
    6.2 创新点
    6.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3)南亚热带马尾松x红锥人工混交林红锥的天然更新特征与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项目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人工林天然更新的研究进展
        1.2.1 人工林天然更新特征
        1.2.2 天然更新的影响因子
        1.2.3 红锥及其天然更新研究现状
2 研究地区基本概况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土质土壤
        2.1.5 森林植被
    2.2 标准实验样地设置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与实验数据采集
        3.1.1 野外作业
        3.1.2 室内分析
    3.2 数据分析
        3.2.1 更新苗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3.2.2 影响更新因子的RDA分析
    3.3 技术路线图
4 红锥天然更新的特征与动态
    4.1 更新苗密度动态
        4.1.1 更新苗的干湿季密度
        4.1.2 干湿季更新苗密度的差异性分析
    4.2 红锥天然更新苗的生长结构
        4.2.1 高生长结构特征
        4.2.2 生物量结构特征
5 红锥更新苗的空间分布格局
    5.1 红锥更新苗的存活曲线
    5.2 红锥更新苗干、湿季分布格局
6 影响红锥天然更新的环境因子解析
    6.1 样地间更新苗的密度特征与差异性
    6.2 样地间土壤理化因子的比较
    6.3 不同样地林分环境结构因子的比较
    6.4 影响红锥天然更新的环境因子解析
        6.4.1 各高度级更新苗与土壤、林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6.4.2 影响更新苗密度空间分布格局的环境解释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资助项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梵净山水青冈林的全球对比分析与世界遗产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课题资助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1 水青冈属
    2 水青冈林与世界自然遗产
    3 水青冈研究进展与展望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3.2 主要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3.3 仍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特点与难点和创新点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数据处理与方法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3.1 研究区生物生态过程代表性
        3.2 研究区生物多样性代表性
    4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梵净山水青冈林的特征
    1 梵净山水青冈林的起源特征
    2 梵净山水青冈林的生境特征
    3 梵净山水青冈的种群特征
        3.1 长柄水青冈种群特征
        3.2 亮叶水青冈种群特征
        3.3 米心水青冈种群特征
    4 梵净山水青冈的群落特征
        4.1 群落物种组成
        4.2 群落区系分析
        4.3 群落物种重要值
        4.4 群落外貌与结构
四 梵净山水青冈林全球对比分析
    1 全球典型的水青冈林
    2 世界遗产价值对比分析
        2.1 与世界遗产地进行对比
        2.2 与世界遗产提名地进行对比
        2.3 与亚热带具有典型水青冈林的非遗产地进行对比
五 梵净山水青冈林的世界遗产价值
    1 种群特征的实际价值
    2 群落特征的物种多样性价值
    3 孑遗属性的生态过程价值
    4 群落空间结构的美学价值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5)松柏类植物景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专类植物景观
        1.2.2 松柏类植物
        1.2.3 松柏类植物景观
    1.3 相关研究进展
        1.3.1 专类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3.2 松柏类植物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检索法
        1.4.2 案例调研法
        1.4.3 比较分析法
        1.4.4 定性分析法
        1.4.5 实测绘图法
    1.5 研究意义
2 我国松柏类植物的景观资源分析
    2.1 资源及分布概况
        2.1.1 松科植物资源分布概况
        2.1.2 柏科植物资源分布概况
        2.1.3 杉科植物资源分布概况
        2.1.4 其它科属植物资源分布概况
    2.2 典型松柏类森林景观
        2.2.1 落叶松林
        2.2.2 云杉、冷杉林
        2.2.3 松林
        2.2.4 杉、柏林
    2.3 小结
3 松柏类植物的特性分析
    3.1 观赏特性
        3.1.1 树形
        3.1.2 质感
        3.1.3 叶与球果
        3.1.4 树皮与根
        3.1.5 物候美
    3.2 人文特性
        3.2.1 精神与意境
        3.2.2 文学与绘画
        3.2.3 民俗与信仰
    3.3 小结
4 松柏类植物景观案例调查分析
    4.1 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中的松柏类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4.1.1 吉林长白山松柏林、美人松群落植物景观
        4.1.2 浙江天目山柳杉群落、金钱松群落植物景观
        4.1.3 安徽黄山风景区的黄山松群落植物景观
    4.2 植物园中的松柏类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4.2.1 庐山植物园松柏类植物景观
        4.2.2 杭州植物园分类区裸子植物区
        4.2.3 南京中山植物园松柏景观
        4.2.4 厦门植物园南洋杉草坪
        4.2.5 仙湖植物园松柏杜鹃景区
    4.3 中国古典园林的松柏类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4.3.1 狮子林的白皮松景观
        4.3.2 狮子林古五松园之“古柏”
        4.3.3 拙政园“松风亭”与“得真亭”
        4.3.4 留园亦不二亭“松竹对植”
        4.3.5 网师园“梯云室”
        4.3.6 网师园“看松读画轩”
        4.3.7 承德避暑山庄的油松
        4.3.8 颐和园万寿山松景
    4.4 陵园的松柏类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4.4.1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4.4.2 南京中山陵景区中轴线
        4.4.3 上海宋庆龄陵园
    4.5 其他类型的松柏类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4.5.1 杭州西湖九里云松
        4.5.2 杭州花港观鱼牡丹亭松柏景观
        4.5.3 杭州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
        4.5.4 唐山市大钊公园松柏类景观
    4.6 小结
5 松柏类植物景观类型与植物配置模式
    5.1 草坪类景观
        5.1.1 开敞草坪
        5.1.2 疏林草地
    5.2 郊野森林景观
    5.3 组团型景观
    5.5 纪念性景观
    5.6 滨水型景观
    5.7 松柏与园林建筑
    5.8 松柏与山石
    5.9 小结
6 结论
    6.1 松柏类植物景观特色及优势
        6.1.1 植物资源
        6.1.2 植物特性
        6.1.3 景观形式
        6.1.4 景观类型
    6.2 松柏类植物景观现存问题及展望
        6.2.1 存在问题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出处
附录一:庐山植物园松柏类植物栽培名录
附录二:杭州植物园分类区松柏类植物栽培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晚新生代天水盆地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隆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新生代环境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
        1.1 深海氧同位素记录的新生代环境演变
        1.2 东亚地区(中国为主)新生代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第二节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2.1 高原隆升和古高程重建
        2.2 高原隆升的观点
        2.3 青藏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
    第三节 选题依据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环境
        1.1 地貌特征
        1.2 气候特征
        1.3 植被与土壤
    第二节 地质背景
        2.1 构造背景
        2.2 研究区地层
    第三节 研究剖面地层与年代
        3.1 尧店剖面
        3.2 喇嘛山剖面
        3.3 灰泥沟剖面
第三章 样品采集、分析
    第一节 孢粉化石提取方法、鉴定与统计
        1.1 尧店剖面
        1.2 喇嘛山和灰泥沟剖面
    第二节 孢粉记录
        2.1 尧店剖面孢粉记录
        2.2 喇嘛山剖面孢粉记录
        2.3 灰泥沟剖面孢粉记录
第四章 孢粉记录的影响因素与主要花粉类型生态意义
    第一节 孢粉记录的影响因素
        1.1 沉积环境对孢粉组合的影响
        1.2 主要花粉类型与植被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主要花粉和藻类的生态意义
        2.1 云杉属和冷杉属
        2.2 其它主要花粉和藻类生态意义
第五章 孢粉记录反映的植被与气候变化
    第一节 尧店剖面
    第二节 喇嘛山和灰泥沟剖面
    第三节 喇嘛山组页岩
第六章 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环境演化
    第一节 干旱化与季风演化
    第二节 高原隆升
        2.1 高原现有定量恢复古高程总结
        2.2 亚高山针叶林与高原隆升
        2.3 生物演化与高原隆升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问题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云杉属(Picea)
附录2 中国冷杉属(Abies)
附录3 青藏高原古高程定量重建结果
附录4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物种演化研究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西藏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冷杉属植物研究现状
        1.2.1 种群区域分布与生物学特性
        1.2.1.1 植物种群区域分布特性
        1.2.1.2 种群与群落学特性
        1.2.1.3 种群分布格局
        1.2.1.4 群落种间关系特性
        1.2.2 生殖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1.2.2.1 结实特性
        1.2.2.2 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
        1.2.2.3 幼苗发育与定居
        1.2.3 生理生态学特性
        1.2.3.1 叶片结构及内含物特性
        1.2.3.2 蒸腾与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
    1.3 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维持存在问题
        1.3.1 天然种群分布区域有限,种群扩展能力较弱
        1.3.2 幼树数量少,种群老化严重
        1.3.3 种群生殖生态学特性仍不够了解
        1.3.4 种群的生态适应机制仍不清楚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1 区域分布与生物学特性
        1.4.2 种群动态及发展趋势预测
        1.4.3 种群生殖生态学特性
        1.4.4 种群生理生态学特性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性
        2.1.3 水文概况
        2.1.4 植被类型
        2.1.5 急尖长苞冷杉分布区生境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与气象监测
        2.2.2 样地设置与调查
第三章 急尖长苞冷杉基础生物学特性
    3.1 研究方法
    3.2 急尖长苞冷杉基础生物学特性
        3.2.1 物种分类学特性
        3.2.2 个体生长发育
        3.2.3 生殖特性
        3.2.4 群落学特征
        3.2.4.1 林分结构特征
        3.2.4.2 区系特征与物种组成
        3.2.4.3 物种重要值分析
        3.2.4.4 物种多样性指数
        3.2.3.5 急尖长苞冷杉群丛命名
    3.3 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受到的外界干扰
    3.4 结论
第四章 急尖长苞冷杉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预测
    4.1 研究方法
        4.1.1 个体年龄确定
        4.1.2 年龄结构图绘制
        4.1.3 生命表编制及存活与死亡曲线绘制
        4.1.4 时间序列预测
    4.2 种群动态分析
        4.2.1 年龄结构分析
        4.2.2 种群静态生命表
        4.2.3 存活与死亡曲线
        4.2.4 时间序列预测
    4.3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急尖长苞冷杉结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
    5.1 研究方法
        5.1.1 样地设置与调查
        5.1.2 室内试验与处理
        5.1.3 统计分析和绘图
    5.2 结实及其空间格局
        5.2.1 结实频率与母树特性
        5.2.2 单株结果量与空间分布格局
        5.2.3 球果与种子特性分析
        5.2.4 种子发芽特性分析
    5.3 讨论与分析
第六章 急尖长苞冷杉种子雨、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定居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样地设置
        6.1.2 种子雨收集与统计
        6.1.3 幼苗发育调查
        6.1.4 土壤种子库调查
        6.1.5 幼苗发育与定居
        6.1.6 数据处理
    6.2 种子雨、种子库与幼苗定居分析
        6.2.1 种子雨特征
        6.2.1.1 种子雨时间动态与质量
        6.2.1.2 种子雨与地上植被的相关性
        6.2.2 土壤种子库特征
        6.2.2.1 土壤种子库储量与质量
        6.2.2.2 土壤种子库垂直分布
        6.2.2.3 种子库和林下生境的相关性
        6.2.3 幼苗发育状况
        6.2.4 幼苗定居分析
        6.2.4.1 幼苗年龄结构
        6.2.4.2 幼苗高度结构
        6.2.4.3 空间分布格局
        6.2.4.4 生境条件对幼苗生存的影响
    6.3 结论与分析
第七章 急尖长苞冷杉群落种间联结性及乔木空间分布
    7.1 研究方法
        7.1.1 样地设置与调查
        7.1.2 数据处理与测度方法
        7.1.3 多物种间总体联结性检验
        7.1.4 种间关联性分析
        7.1.5 种间关联程度的测定
        7.1.6 空间格局分析
        7.1.7 计算与绘图
    7.2 种间联结性与空间格局分析
        7.2.1 急尖长苞冷杉群落主要种群间的总体关联性
        7.2.2 急尖长苞冷杉群落主要种群的种对关联性
        7.2.2.1 乔木层种间关联性
        7.2.2.2 灌木层种间关联性
        7.2.2.3 草木层种间关联性
        7.2.3 群落乔木树种点格局分析
        7.2.3.1 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
        7.2.3.2 点格局分析
    7.3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急尖长苞冷杉蒸腾耗水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8.1 研究对象与方法
        8.1.1 研究对象的确定
        8.1.2 树干液流的测定方法
        8.1.3 边材面积的确定
        8.1.4 环境因子的测定
        8.1.5 数据处理
    8.2 蒸腾耗水及其影响因子
        8.2.1 急尖长苞冷杉树干液流日变化
        8.2.2 急尖长苞冷杉树干液流季节变化
        8.2.3 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分析
    8.3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急尖长苞冷杉生理可塑性与生态适应性分析
    9.1 样地设置和测定方法
        9.1.1 样地设置与采样
        9.1.2 叶片性状测定
        9.1.3 光合特性测定
        9.1.4 生理可塑性分析
        9.1.5 数据处理方法
    9.2 生理可塑性与生态适应性
        9.2.1 叶片性状分析
        9.2.2 叶绿素与氮含量特性
        9.2.3 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
        9.2.4 光合特性分析
        9.2.4.1 光合—光响应曲线分析
        9.2.4.2 光合日进程特性
        9.2.4.3 光合作用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9.2.5 生理可塑性分析
    9.3 讨论
        9.3.1 功能性状对海拔升高的响应
        9.3.2 急尖长苞冷杉生态适应性分析
第十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10.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10.1.1 主要结论
        10.1.2 创新点
    10.2 对急尖长苞冷杉种群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10.2.1 减少不利干扰,保护优良乔木树种
        10.2.2 适时采取人为干预,促进天然更新和幼树生长
        10.2.3 大力开展人工育苗和造林,扩大种群分布范围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中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方法
    1. 1研究区概况
    1. 2数据来源与数据库构建
    1. 3就地保护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 4就地保护现状评价及保护空缺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 1我国自然植被的就地保护现状
        2. 1. 1整体就地保护现状
        2. 1. 2有效保护的植被类型
        2. 1. 3较好保护的植被类型
        2. 1. 4一般保护的植被类型
        2. 1. 5较少保护的植被类型
        2. 1. 6不予评价的植被类型
    2. 2我国自然植被的保护空缺
3讨论

(9)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有机碳估算方法
        1.2.2 土壤有机碳分布
        1.2.3 土壤活性有机碳
        1.2.4 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
        1.2.5 研究中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经济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2 神农架巴山冷杉林现状
        2.2.1 巴山冷杉林群落
        2.2.2 巴山冷杉林起源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样地设置与调查
    3.2 灌草层生物量调查
    3.3 凋落物分解试验
        3.3.1 凋落物现存量调查
        3.3.2 凋落物收集与处理
        3.3.3 凋落物分解
        3.3.4 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及分解速率计算
    3.4 土样采集与处理
    3.5 土壤样品测定
    3.6 土壤温湿度监测
    3.7 数据分析
第四章 典型巴山冷杉林群落土壤碳密度特征
    4.1 土壤理化性质
        4.1.1 土壤容重
        4.1.2 土壤全N含量
        4.1.3 土壤pH值
        4.1.4 土壤机械组成
    4.2 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
        4.2.1 土壤有机碳含量
        4.2.2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理化性质相关性
        4.2.3 土壤有机碳密度
    4.3 土壤碳密度影响因子分析
        4.3.1 土壤碳密度与林分结构
        4.3.2 土壤碳密度与林分地上生物量
        4.3.3 土壤碳密度与土壤理化性质
    4.4 土壤碳密度主要影响因子
        4.4.1 主成分分析
        4.4.2 逐步回归分析
    4.5 讨论
        4.5.1 林分结构对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4.5.2 林分生物量对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4.5.3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巴山冷杉林土壤碳密度空间分布格局
    5.1 土壤有机碳密度估算
    5.2 土壤碳密度海拔梯度分布
    5.3 土壤碳密度坡向分布
    5.4 土壤碳密度龄组分布
    5.5 讨论
        5.5.1 巴山冷杉林土壤碳密度现状
        5.5.2 土壤碳密度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
        5.5.3 土壤碳密度提高措施
    5.6 小结
第六章 巴山冷杉林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6.1 凋落物量及组成特征
    6.2 凋落量月动态
    6.3 凋落物养分年归还量
    6.4 凋落物分解月动态
    6.5 凋落物分解速率
    6.6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6.7 讨论
        6.7.1 凋落量及其动态
        6.7.2 凋落物分解及影响因素
        6.7.3 凋落物量及分解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6.8 小结
第七章 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海拔梯度分异研究
    7.1 土壤微生物量碳
        7.1.1 土壤微生物量碳特征
        7.1.2 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7.1.3 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7.2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
        7.2.1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特征
        7.2.2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7.2.3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7.3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
        7.3.1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特征
        7.3.2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7.3.3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7.4 活性有机碳组分之间相关性
    7.5 讨论
        7.5.1 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特征
        7.5.2 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因素
    7.6 小结
第八章 巴山冷杉原始林皆伐后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
    8.1 土壤有机碳含量
    8.2 土壤有机碳密度
    8.3 土壤固碳潜力与速率
    8.4 讨论
        8.4.1 森林采伐对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8.4.2 森林恢复对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8.4.3 森林土壤固碳速率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择伐对长白山林区珍贵树种分布格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1.1.1 干扰的定义及分类
        1.1.2 采伐干扰对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的影响
    1.2 空间格局研究方法
    1.3 干扰与空间格局的关系
        1.3.1 红松阔叶林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1.3.2 核桃楸林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1.3.3 水曲柳林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1.4 采伐干扰对种群分布格局影响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类型
        2.1.4 植被类型
        2.1.5 经营历史
    2.2 研究林分及样地概况
    2.3 固定标准地设立及数据采集
3 不同择伐强度下林分演替趋势对比
    3.1 研究方法
        3.1.1 树种重要值分析
        3.1.2 分层株数统计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择伐强度下红松阔叶林树种组成及演替趋势变化
        3.2.2 不同择伐强度下核桃楸林树种组成及演替趋势变化
        3.2.3 不同择伐强度下水曲柳林树种组成及演替趋势变化
        3.2.4 不同择伐强度下杂木林树种组成及演替趋势变化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择伐强度林分中珍贵树种空间格局变化
    4.1 研究方法
    4.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择伐强度下红松分布格局
        4.3.2 不同择伐强度下核桃楸分布格局
        4.3.3 不同择伐强度下水曲柳分布格局
        4.3.4 不同择伐强度下椴树分布格局
        4.3.5 不同择伐强度下蒙古栎分布格局
        4.3.6 不同择伐强度下黄波萝分布格局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择伐强度下珍贵树种种间关联性变化
    5.1 研究方法
    5.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择伐强度下红松与珍贵树种空间关联性
        5.3.2 不同择伐强度下核桃楸与珍贵树种空间关联性
        5.3.3 不同择伐强度下水曲柳与珍贵树种空间关联性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Effects of Bamboo Fargesia murielae on Plant Diversity in Fir Forest on Mountain Shennongjia(论文参考文献)

  • [1]样方尺度上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的关系 ——以东北样带和金华北山为例[D]. 谭斌.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2]南盘江流域三种典型针阔混交次生林林分结构与立地环境特征关联分析[D]. 喻素芳.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3]南亚热带马尾松x红锥人工混交林红锥的天然更新特征与影响因素[D]. 李运筹. 广西大学, 2019(12)
  • [4]梵净山水青冈林的全球对比分析与世界遗产价值[D]. 高香琴.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1)
  • [5]松柏类植物景观调查研究[D]. 陈风杰.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4)
  • [6]晚新生代天水盆地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隆升[D]. 刘佳. 兰州大学, 2016(06)
  • [7]西藏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D]. 郭其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0)
  • [8]中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评价[J]. 周大庆,夏欣,张昊楠,钱者东,王智,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06)
  • [9]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崔鸿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05)
  • [10]择伐对长白山林区珍贵树种分布格局的影响[D]. 阚彬彬.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枇杷竹对神农架山冷杉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