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510499
摘要:地下空间总是被视为城市地面建设的附属物,视为地上功能的补充,在城市发展中容易被忽略。随着我国推动地下空间发展战略,地下城市综合体在我国蓬勃发展。可达性强、功能复合化的地下城市综合体在功能内涵和空间组织上已较以往单一功能的地下空间有了质的提升和量的飞跃,其城市性愈来愈强。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建筑用地紧张的局面下使得地下空间逐渐得到了开发与利用,但是,基于我国在地下空间开发上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如何基于城市视角下来实现地下综合体的科学设计,以确保城市地下综合体与城市本身实现协调发展,这是亟待解决问题。文章基于城市视角下,为如何实现地下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视角;地下综合体;设计;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体是伴随着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重视程度的提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建筑主体部分都位于地表以下,这也决定了城市地下综合体的其他特性、缺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从目前我国地下城市空间利用的现状看,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在打造现代化宜居城市的过程中,城市地下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但基于地下城市综合体这一规划建设目标下,需要立足于城市发展的视角下,实现对地下城市综合体的完善设计,以充分发挥出地下城市综合体在促进城市化建设发展步伐的作用奠定基础,并借助地下城市综合体的完善打造来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塑造出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城市新风貌。
1地下城市综合体及其与城市的关系
1.1城市地下综合体解析
当前,在相关研究领域中尚未针对城市综合体的概念给出明确且一致的定义,但总体上则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①基于从城市性角度下。认为是基于确保传统建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出的基础上,引入城市功能以促使地下城市综合体的打造能够与城市外部进行密切相连;②基于立体性角度下。指的是以空间基面的立体化设计为核心,将城市功能与基于城市功能下的一系列活动从地上引入地下空间,进而通过高效集约性城市立体化空间系统的打造来赋予城市以全新的空间建设新格局。因此,总体而言,所谓的地下城市综合体则就是将城市地面空间中的商业、交通以及娱乐等功能引入地下城市空间中,并确保其与城市中的建筑群保持相邻且形成紧密联系的全新建筑综合体形式。
1.2地下城市综合体所呈现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功能多样性。基于在进行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其一直以来承担着停车、餐饮等功能,在进行混合性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可借助将地下空间集约一体化的打造来提高利用地下空间的效益,进而也就促使在进行地下城市空间设计的过程中逐渐赋予其以更多的功能。②建设主体多元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地下城市空间的建设上,一般而言会涉及到多个建设主体,尤其是因其功能的多样化,进一步促使建设主体增多。③与地面空间联系便捷。在进行地下城市综合体打造的过程中,逐渐以网络化步行系统形式来实现对地面空间的紧密相连,进而以交通的便捷性极大的满足了大众的实际需求。
1.3二者间所呈现出的关系
①相互作用。城市的发展促使地下城市综合体随之兴起并迅猛发展,同时地下城市综合体的发展也进一步带动了城市自身的发展;②基于自然环境下,在城市进行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营造出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减轻城市风沙等恶劣天气状况下给大众所带来的不变,并营造出良好的消费环境,则逐步实现对了地下空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③基于政策的影响下。在进行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防灾、交通等方面建设要求的提出,使得一系列开发地下空间的政策出台,比如地铁建设等,进而促使地下城市综合体随之发展。
2城市视角下的地下城市综合体的优势
①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在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交通运行压力加大,交通拥堵问题的产生直接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变,而通过地下城市综合体的打造则能够借助地下城市综合体的步行通道来舒缓地面交通压力;②为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借助地下城市综合体所具备的多功能性特点,能够充分利用其所具备的商业价值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③缓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借助地下城市综合体的建设,能够将地面建筑与交通的功能引入地下空间,进而促使地上空间扩大,能够为绿化的实现奠定基础。
3城市视角下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思路
3.1以科学规划工作的落实为基础
为了实现对地下城市空间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以科学规划工作的开展为基础,以确保在完善地下城市综合体功能的同时,为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求要基于可持续发展以以人为为本的原则下,要以分级设计思想为引导,基于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设计下来实现详细规划设计,以最终生成地下城市建筑综合体的完善设计。
3.2打造出一体化空间格局
即要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确保城市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实现紧密相连且和谐统一,通过一体化设计的实现来确保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将道路、广场以及绿地设计进行整合,并实现景观环境的整合,并在二者相连接出进行地标的设计。同时,要针对多功能的地下综合体进行整合,进而通过统一经营管理的实现来实现地下综合体的规范有序发展。在进行地上与地下空间接口设计的过程中,可借助下沉广场以及商业街等形式的融入来确保二者间能够紧密相连,进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3要充分彰显出环境特色
为了改变传统地下建筑空间给人所留下的阴暗潮湿的不良形象,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以环境特色设计理念的融入来提高地下城市综合体的品质,以满足人们的审美与体验之需。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强化对地下与地上相连部位出口的明显设计,通过环境标志物的融入来提高识别度并在促使人进入地下综合体前有着良好的印象;同时,要确保地下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与城市自身的形象相呼应,并丰富地下空间结构元素,以体现出地下空间环境的特色化,进而提升地下城市综合体的品质。
4结束语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因此,伴随着城市立体化再开发的进程,城市的一部分交通功能和市政公用设施与商业、娱乐等建筑功能综合在一起,被布置于城市地下空间中,从而成为地下城市综合体,简称地下综合体。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开发利用,能够通过地下城市空间的打造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借助城市的发展来进一步提升地下城市综合体的地位与作用。而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出地下城市综合体的价值,则就需要从科学规划入手,打造出一体化空间格局并注重呈现出地下城市综合体的环境特色,以此来实现地下城市综合体的科学合理设计。
参考文献:
[1]郑怀德.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周伟.城市地下综合体设计研究[D].武汉大学,2005.
[3]高静瑶.城市综合体地下空间入口节点设计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3.
[4]郑怀德,李燕华.地下城市综合体内涵初探[J].华中建筑,2013,(1):127-131.
论文作者:甘盖凡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城市论文; 综合体论文; 地下论文; 空间论文; 过程中论文; 功能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