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杨亚琴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杨亚琴

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 甘肃省静宁县 743400

摘要:目的:探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具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进行治疗,围术期也应强化临床护理工作。结果:治疗结束后,成功引流患者有66例,期间3例患者发生导管阻塞、1例患者术后出现脱管,穿刺不成功有1例。结论:梗阻性黄疸并发症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护理效果密切相关,只有实行综合护理措施,才可以提升引流术的治疗效果,进而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梗阻性黄疸;护理

前言

恶性肿瘤极易引发胆道梗阻性黄疸,而及时引流并排除梗阻障碍才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而超声引导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主要用于全身机体素质较差、肝功能不全[1]、无法接受手术以及内镜支架治疗不成功的患者,通过降低胆管张力,以充分减轻黄疸的症状[2],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文章主要以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利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进行治疗,期间实行心理护理、管道护理等综合护理方法,以切实提升手术的成功几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6例因恶性肿瘤引发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45例,女性患者为22例,且年龄在36至87岁之间。其中肝癌患者为45例,胰腺癌患者为15例,胆管癌患者为5例,胆囊癌患者为2例。

1.2穿刺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美国COOK公司的穿刺器械[3],并在X线的引导下,将腋中线的肋间隙作为穿刺点。

1.3护理方法

首先是术前的准备与护理,饮食方面,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低脂饮食,切不可食用高脂饮食。胆汁外流后,患者消化脂肪的能力也开始下降,此时应该由低脂流食逐渐过渡至低脂普食[4]。期间还应给予患者维生素、优质蛋白、富含钾、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等,比如豆类、花生以及可榨汁的蔬菜水果等。同时还应指导患者多饮食,以便冲洗尿液中过量的胆盐。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出现情绪激动。心理方面,患有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患者既需要忍受疾病的痛苦,还要承担经济以及各种心理压力,往往情绪低落。为此,术前应针对性的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并耐心向患者讲解具体的治疗方式,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状等,确保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流程,解除自身的思想顾虑。除此之外,还应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做好局麻的药物过敏实验,测定患者血小板、血型、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肝肾功能等。术前2天内应禁止使用抗生素药物,并准备好手术器械等设备,并在肌肉中注射安定试剂,以便充分开通静脉通道。其次是术中护理,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体位,并将右手臂置于头侧部位,确保舒适。同时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会穿刺患者皮肝进入胆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提升刺入胆管的成功率,进针时患者应该憋气。穿刺成功之后,受引流管、扩张导管等作用,患者会感觉到明显疼痛,甚至还会恶心呕吐,痛苦呻吟。此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以及呼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同时,护理人员也可以在旁边进行安慰,及时擦干汗液,对于疼痛十分剧烈的患者,还应在医嘱基础上给予其吸氧。手术完成后还应协助医师做好引流管的固定引流设备,并将其固定于皮肤上,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最后是术后护理,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应需要绝对休息,每间隔两小时,患者还应监测血压、脉搏以及呼吸情况,做好数据记录。术后患者会出现发热、腹部疼痛等症状,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对于疼痛剧烈且高热不退的患者,应该警惕是否发生肠道感染,并及时报告医师。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注意观察引流液性质与用量,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胆道出现合并感染,术后第一天的胆汁会呈黑绿色并伴随臭味,之后则变为淡绿色,引流过程中出现少量血属于正常现象,但出现新鲜血液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诊断患者是否出现穿刺出血问题[5]。整个引流过程,引流管必须保持通畅,避免扭曲、折叠,且引流管位置应在切口位置以下,防止胆汁因逆流而发生感染。为了防止导管堵塞,护理人员还应根据引流情况,每天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除此之外,还应观察患者黄疸的消退情况,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是否发生改变以及精神状态是否好转等。本次研究中的66例成功患者均在术后第一天,皮肤颜色发生改变,且开始进食少量稀粥,精神状态也开始好转。

2.结果

治疗结束后,成功引流患者有66例,期间3例患者发生导管阻塞、1例患者术后出现脱管,穿刺不成功有1例。

3.讨论

当发现恶性梗阻性黄疸时,此时疾病基本属于晚期,多数患者都已无法进行外科手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可以降低胆道压力,清除胆道内的梗阻,从而缓解病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属于微创治疗,但其也属于侵入操作,严重损伤了患者的腹腔等器官,且复杂的病情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大的心理负担与操作风险,为此术前应评估分析患者病情,配合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以充分减少手术的风险因素。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成功与否与患者疾病情况等因素有关。本次研究中不成功的患者,在后期的CT检查中发现肿瘤已经侵蚀全部胆道。术后观察与导管护理也直接影响着导管的流畅性,为此护理人员应掌握正确的引流方式。同时,超声、CT等扫描方式也可以明确梗阻部位,之后则可以根据胆管的解剖情况确定经皮肝穿刺部位。

本文中有1例患者术后导管发生脱落,主要是患者在实行引流术后并未注意起床活动,以致脱落;3例患者因导管阻塞而发生感染,这主要是术后护理人员并未及时冲洗导管,以致炎症侵蚀导管,之后开始疏通导管,并用生理食盐水进行清洗,经造影术证实导管通常后则开始继续引流。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临床上晚期消化道肿瘤的合并症之一。大部分合并有肝、胆管或周围组织癌性浸润、压迫等,而能够做外科手术根治的仅占7%,如未能及时解决,多在短期内死于肝、肾功能衰竭、出血、感染。

综上所述,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创伤小且不易发生不良反应,比较适合身体素质差、高龄以及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而有效控制并改善丙氨酸转氨酶等指标,也可以缓解梗阻性黄疸的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升手术效果。期间也应对术后患者加强临床综合护理,以切实提升手术效果,也为此后的手术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参考文献:

[1]邢桃红,汪文翠,杨海燕,张珊珊,朱晓敏.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胆道感染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09):124-125.

[2]文卫锋,张利,孔小锋,王峰,何丽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序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透视下胆总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40例体会[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02):42-43.

[3]彭卫军,陈爱民,蒋寒,周红艳,张海青.超声定位结合DSA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274-1275.

[4]贺永锋,杨小翠,马卫平,肖翔,高原,刘晓,邹强,来宇旭.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术对恶性肿瘤致梗阻性黄疸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5(12):1306-1307.

[5]张红军,常树勋,王晓鹏,崔丽萍,冯春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联合支架植入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12):477-478.

论文作者:杨亚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  ;  ;  ;  ;  ;  ;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护理体会论文_杨亚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