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新型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和展望-基于5G技术和大数据平台的思考论文

赣州新型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和展望-基于5G技术和大数据平台的思考论文

赣州新型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和展望
——基于5G技术和大数据平台的思考

刘瑞珍 邱启祥

(赣南医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摘 要: 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人口总数的近18%,随之而来的是愈加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而慢性病是老年人最常面对的养老问题,因而老年人医疗和养老的有机结合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基于赣州市医养结合现状,探讨基于5G 技术和大数据平台的新型医养结合模式,为我市医养结合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 新型医养结合模式;5G 技术;大数据平台

1 赣州市医养结合现状

1.1 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赣州市街道均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和村基本建立了卫生院和卫生室,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城乡。另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为敬老院、养老院、社区老人义诊并建立相关健康档案,后续积极组织提供相关医疗咨询服务和健康知识讲座。

1.2 全市养老机构基本普及

据统计,赣州市养老机构共计385 家,其中国营机构375 家,基本上实现了“县县有福利院,乡乡敬老院”。全市养老机构可提供床位数共计28290 张。全市10 家民营养老机构中有7 家位于赣州市城区。

由表5可以看出,银行类型(bank)、营业收入(turnover)和关系年限(rela_len)三个变量显著,且回归权重均为负,这表明:(1)小微企业从国有商业银行处获得贷款的利率溢价较低;(2)小微企业的经营规模越大,其获得贷款的利率溢价较低;(3)银企关系时间越长,小微企业越有可能获得较低水平的贷款利率溢价,这与关系型贷款的研究结论一致。但三个信任变量并未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产生显著影响,表明高程度的银行信任并不能帮助小微企业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综上,假说2不成立。

壳聚糖是天然高分子,具有较好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但由于壳聚糖的吸附具有选择性,pH响应性及水溶性差等缺点,在众学者对壳聚糖加以修饰后,极大地改善了壳聚糖自身的缺点。

通过上述问题与当前现状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充分地了解移动学习的优点与弊端,也为移动学习的改良打好基础[3]。

1.3 目前已有医养结合建设成效

我国是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其健康状况还很严峻。截至去年年底,中国老年人口已经约占总人口数的11.9%,目前已有超过1.8 亿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我国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将5G 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充分应用到医养结合领域中提出了现实需求。将5G 技术和大数据平台与医养结合相结合已经成为未来医养结合的研究方向。

2 5G技术与大数据平台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前景

5G 技术和大数据平台与医养结合相结合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例如在土地供应上可以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将5G基站建设纳入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加快5G 基站建设进度,尽快实现5G 基站全覆盖,为万物互联和大数据平台下的新型医养结合提供设施基础。

医养结合平台将为每一个用户建立个人数据库,利用从物联网中智能医疗设备终端处获取的各项身体指标,将其传输到大数据平台上并存储到个人数据库中,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和多元化的服务。与此同时,智能穿戴设备可精准测量静息心率以及24h 的心率变化,将心脏健康量化为心血管健康指数、HRV 疲劳度监测、心电ID 身份识别等提供实时的数据,当监测到用户有不正常的生命体征时,医养结合平台能够及时的发出预警信息或直接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救助。医养结合平台最终将整合多种服务,譬如医疗、生活照料、康复和临终关怀等,从而设计出符合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养老方案[3]

赣州市于2016 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从此踏上了积极探索实践适合本市医养结合的建设道路。可借鉴的医养结合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种:①将医疗机构设置在养老机构内;②养老院与医院合作;③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④社区辐射模式[1]。目前,赣州市章贡区开展了居家养老PPP 项目,属全省首个,它将负责运营未来十五年全区七十几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

3 我市医养结合实施的策略建议

3.1 坚持政府引导,加大支持力度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终端的普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接入到移动网络中,5G 技术具有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比4GLTE 网络快100 倍),为将来的万物互联提供更加快速实时的网络基础。

3.2 加强医养结合队伍建设

医疗和养老服务发展规划需要考虑培养建设医养结合人才队伍。鼓励引导普通高校(赣南医学院)、职业院校(赣州卫校)增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老年医学康复、老年护理、健康管理、老年服务、社工与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4]。同时统筹现有资源,建立一批医养结合培训基地,探索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鼓励医学学会、协会与养老机构共同培养模式,分级分类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及服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常识培训。

3.3 加强社会资本的引入

从我市医养结合现状来看,社会资本的引入力度较小。我市385 家养老机构中仅有10 家民营机构,且大多是在我市中心城区。章贡区已率先试水全省首个居家养老PPP 项目,其他县也应积极采取PPP 模式,支持民营医疗机构、民营养老机构等社会力量建立不同的形式医养结合机构,并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同时也可采取政府资助民间力量办养老机构,或者政府建设但将经营权改为民营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以此达到为老年人提供不同层次以及更多样化的医养结合服务的目的。

3.4 加快建立我市大数据平台下的医养结合

加强信息化支撑,将各种医疗和养老信息平台的数据整合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通过大数据算法为不同的用户制定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方案,让其自主地选择服务,打造覆盖家庭、社区和机构的医养结合平台。同时,在大数据平台和5G 技术的支持下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用户的健康体检、医疗记录、智能医疗设备上检测到的身体指标等都将存储在统一的数据库中,对用户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的监测。

参考文献

[1]陈 欢.赣州入选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N/OL].赣南日报,2016-06-24.http://www.newskj.com/news/system/2016/06/24/001691042.shtml.

[2]刘寅超.章贡区:率先在全省试水居家养老市场化[N/OL].赣南日报,2016-10-29.http://jx.ifeng.com/a/20161029/5100229_0.shtml.

[3]朱旭钰.大数据下医养结合服务平台研究[J].管理观察,2019(2):188-190.

[4]老龄健康司.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N/OL].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10-23.http://www.nhc.gov.cn/lljks/pqt/201910/8a2dcde905074e89bef088f9f1a5b397.shtml.

中图分类号: D66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7344(2019)36-0282-01

课题项目: 2019 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赣州市依托5G 技术和大数据建立新型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19215)。

收稿日期: 2019-08-08

作者简介: 刘瑞珍(1980-),女,汉族,江西赣县人,副教授,硕士,本科,研究方向为高等医学教育。

标签:;  ;  ;  ;  

赣州新型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和展望-基于5G技术和大数据平台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