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梅
信丰县人民医院 江西信丰 3416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感染科护理陪护中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5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n=26)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26),比较两组患依从性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性为96.1%,对照组患者的总依从性为69.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在感染科护理陪护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感染科护理;陪护;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分析
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感染科护理陪护中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特意选取了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现把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52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5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男17例,女9例,年龄26到69岁,平均年龄为(45.3±23.2)岁;对照组男18例,女8例,年龄23到69岁,平均年龄为(43.9±2.7)岁,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主要包括:与患者沟通交流,分散注意力,药物指导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其主要步骤如下:一是宣传教育。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开展疾病的宣传教育。可以给患者发放宣传手册,帮助患者了解有关消毒、预防传染性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另外,在进行编制教育宣传手册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图文并茂,让患者通过简单阅读就可以了解和熟悉相关内容[1]。二是加强陪护管理:护理人员要帮助家属了解相关的陪护制度,对陪护人员的食宿进行合理化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要降低人口的流动率。为了更好的将工作落实,可要对陪护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其主要内容有:预防传染病的隔离、消毒措施等。另外,医院还要制定具有细致的陪护流程,保证陪护护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三是心理护理[2]。由于患者长时间接受治疗,而且对相关疾病也缺乏一定的认识,心情会不稳定,容易出现易怒、恐惧、紧张等情绪,会使患者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所以,护理人员要与患者沟通和交流,介绍相关知识,并对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变化进行随时观察,并给予一定的疏导,消除其消极的情绪,使患者可以保持一个良好、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除此之外,还要定期举办座谈会,对工作中现存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的情况,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个等级,采用自制化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进行评定,完全依从:患者自主配合进行护理服务;部分依从:患者经过劝说之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服务;不依从:患者经劝说后仍不愿意配合护理和治疗。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通过%表示,并用卡方加以检验;实验样本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性为96.1%,对照组患者的总依从性为69.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对于感染科室的患者来讲,最主要的工作的就是控制医院感染,可以有效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其陪护人员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患者家属是陪护人员的重要的组成[3]。在陪护过程中,患者家属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不仅无法起到有效的陪护作用,反而还会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经过研究,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主”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于临床上传统、落后的护理方式已经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经过大量研究表明,实施预见性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4]。该护理方式它不像常规护理模式循规蹈矩进行护理服务,而是主要侧重于“预先”,根据自身的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该护理模式,一方面对护理工作可以进行全面的分析与预测;另一方面,还可以保障护理的安全性,从而降低病情恶的速度,从而促进预后转归[5]。同时,为了使预见性护理管理工作可以落到实处,护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具备洞察患者内心情况的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实施预见性管理模式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该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侯婷婷.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5):379-380.
[2]金英花.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7,(24):141-142.
[3]曾秋月,王丽佳.感染科陪护中预见性护理管理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16):1958-1960.
[4]吴华智.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7):147,149.
[5]林慧.浅谈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临床意义[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0):236.
论文作者:林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患者论文; 预见性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家属论文; 效果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