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与防治中的作用论文_雷焕喜

(成都青羊爱康国宾骡马市体检门诊部;四川成都610014)

【摘要】目的:探究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与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爱康国宾成都区域体检中心中两个分院体检的230例宫颈疾病患者阴道镜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在外院宫颈活体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组织活检病理结果:CINⅠ84例,CINⅡ86例,CINⅢ57例,宫颈癌3例,阴道镜拟诊断出宫颈CINⅠ、CINⅡ、CINⅢ和组织病理的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两者的吻合度较高。结论:使用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疾病患者施行检查,能够对宫颈癌前的病变尽早发现,是筛查宫颈癌可靠、准确、安全、方便的检查方式。

【关键词】电子阴道镜;宫颈癌;早期诊断

The role of electron microscopy i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

Lei Huanxi

(Chengdu qingyang aikang national binn's medical examination department limited company,Sichung 61001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Explore the role of electronic colposcopy in early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Methods:The results of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3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in our hospital were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 examination of the cervical biopsy.Results:In the case of 230 patients, there were tumor changes in the cervical epithelium, 68 cases of colposcopy, and 66 cases of pathological diagnosis. There were 18 cases of acute and hygroscopic colposcopy, and 12 cases were consistent with pathologic diagnosis. Eight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were simulated and were identical to pathological results. The diagnosis of pathologic diagnosis was more than 90 percent in probability and in the diagnosis of the vagina. Conclusion:To use electronic colposcope examination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the ability to cervical lesions found as soon as possible, before is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and reliable accurate, safe and convenient way to check.

【Keywords】:Electron vaginoscope; Cervical cancer; Early diagnosis

目前,宫颈疾病作为我国的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日益上升,特别宫颈癌已经是妇科最常见的一个恶性肿瘤。近几年虽然在发达国家子宫颈癌发生率明显下降,但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呈逐年上升年轻化趋势,对妇女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使用电子阴道镜可以发现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病变,实现了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近几年成都区域两家分院开展了电子阴道镜检查联合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诊断宫颈病变的概率,尤其是提升了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概率,确保患者能够在早期得到诊断和治疗。为此选取成都区域两家分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所体检的230例宫颈疾病患者阴道镜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外院宫颈活体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接着再对其进行“三阶段”的宫颈癌筛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成都区域两家分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所体检的230例宫颈疾病患者阴道镜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外院宫颈活体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使用阴道镜对子宫颈病变检查的患者为230例,年龄为34~63岁,平均年龄为(48.5±3.2)岁。临床的诊断结果为97例宫颈糜烂样改变(宫颈柱状上皮移位),37例宫颈息肉,28例宫颈纳氏腺囊肿,17例急性宫颈炎,24例宫颈肥大,12例宫颈尖锐湿疣,15例可疑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1.2诊断方法

待患者月经干净之后的3~7天使用电子阴道镜进行检查,在检查的时候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一次性的窥阴器缓慢的插入患者阴道,同时一边进入一边进行观察,操作时避免触碰到宫颈,防止宫颈上皮遭到损伤,引发出血进而影响观察的效果。使用电子阴道镜(徐州彭康6650型)进行观察:1、生理盐水试验:用生理盐水擦拭宫颈及阴道,在正常光线及绿色滤镜下进行观察(1)血管结构;(2)表面构型;(3)浑浊度和颜色;(4)区域性分布,留存图片;2、用百分之三到五醋酸棉球贴覆宫颈表面30秒钟,观察宫颈上皮的变化,如:醋酸白上皮、点状血管、镶嵌、结节样增生、各种异型血管等,观察出现时间及消退时间,留存图片,约三分钟之后再使用卢戈碘进行观察,留存图片。外院根据阴道镜图片提示在碘试验不着色区和醋白上皮、异常血管等改变区域活检,阴道镜如果没有发现较为典型的病变部位的则在3、6、9、12点钟位活检,将宫颈组织活检病理学的诊断结果当做最后的诊断结果。

1.3观察指标

使用世界宫颈病理和阴道镜会议修改之后的阴道镜术语进行描述,异常的阴道镜图像分别是非典型血管、点状血管、镶嵌型血管、湿疣、白斑、醋酸白色上皮、非典型转化区和角化腺开口等等。阴道镜的正常图像是正常转化区、化生鳞状上皮、柱状上皮和原始鳞状上皮。对于图像来说不分次要和重要变化。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时候,在阴道镜下便可见形成的成簇乳头,慢性宫颈炎在阴道镜下的醋酸白色上皮的外观较薄,阴道镜下CIN的主要表现是角化较厚的醋白上皮,白色腺体及其开口处的白环,没见点状血管。早期浸润癌或原位癌表现为成堆且大的白色腺体,血管异形,血管的走向、形态、管径等及不规则血管间的距离明显增大,形态各异,分布紊乱。

2结果

2.1阴道镜检查与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对比

组织活检病理结果:CINⅠ84例,CINⅡ86例,CINⅢ57例,宫颈癌3例。阴道镜检查拟诊断宫颈CINⅠ病变的灵敏度为91.46%,特异度92.68%,阳性预测值为85.34%,阴性预测值为95.67%,诊断符合率92.28%。具体数据见表1,表2。

3讨论

宫颈疾病作为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情况最为严重的就是宫颈癌,并且该疾病最近几年还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是对妇女健康造成危害的第一杀手[2]。宫颈癌多由宫颈细胞学异常,癌前病变发展而来。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环节。而阴道镜是一种内窥镜,能够非常直观的对宫颈良恶性病变进行筛查,进而在患者患病初期就能够发现早期浸润癌和癌前病变,使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检查传统细胞学涂片的假阴性率[3]。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却能够明显提升符合细胞学的概率,降低漏诊率,但是针对于基层的筛查来讲费用有些偏高,且无法留存直观的图片供患者对比。从客观上来说应用阴道镜降低了阴道涂片的假阴性概率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无法留存直观的图片供患者对比的弊端,但是阴道镜检查要经过专业的培训进行应用,对于诊断阴道镜的标准要熟练掌握,与临床症状相结合,指导活检高度可疑的病变区,进而提升诊断的概率。依据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病理活检和阴道镜的诊断符合率是90%,与国内一些学者的报道基本一致。因此依据临床和病检表现,特别是有宫颈接触性出血的患者使用“三阶段”的诊断程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便可以对宫颈患者的病变情况做出较为明确的诊断。

本次研究对于筛查宫颈癌病变之前就要遵循这“三阶段”的原则,其中第二阶段就是阴道镜检查,是一项把数码影像应用于妇科检查中的重要技术,并且普遍开展于全过各地的医院,在筛查宫颈癌的工作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使用放大效果对宫颈外观上的上皮构型和基质血管的细微变化进行观察,对其宫颈病变现象是否存在做出判断,对病变的类型和性质进行评估,进而确定病变范围,最后对准确的活检部位进行指导,盲目活检被取代,这也提升了诊断的准确率和活检阳性率。因为检查的无创伤,以及安全可靠性和重复性,宫颈癌的二级预防中阴道镜检查便得到广泛的应用。组织活检病理结果:CINⅠ84例,CINⅡ86例,CINⅢ57例,宫颈癌3例,阴道镜拟诊断出宫颈CINⅠ、CINⅡ、CINⅢ和组织病理的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两者的吻合度较高,所以阴道镜检查确实是宫颈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一般来讲,参照阴道镜进行活检可以看作为“金标准”,也是患者接受治疗的依据之一。但作为检查手段,阴道镜检也还受到检查技术和检查对象的影响,所以因为CIN具有多中心源性质的特征,使得检查阴道镜的准确概率还相差的比较远。据相关文献报道显示,全宫手术标本或椎切手术与镜下活检诊断的病理诊断相比较,诊断的符合概率是65.00%~89.98%,但在研究中两者符合的概率却高达87.28%~92.28%,这也就说明,诊断CIN阴道镜拟诊作为比较准确的一种方法,还不够完善,依然有百分之二十的患者需要借助其他方式才能确诊[5]。结果表明,阴道镜与活检组织病理的合理运用才能实现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根本目的。

因此,使用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这“三阶段”,才能全面提升准确诊断的概率,尽早发现宫颈癌的早期病变,给患者争取到治疗的最佳时机,降低了宫颈癌的死亡率的同时,还为患者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进而提高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滢瑜,冯亚红,尤子善,等.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与防治中的作用[1].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520-3522.

[2]牛丽霞.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S1):26-27.

[3]薛艳芬.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2):129-130.

[4]贺文丽.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2,28(04):98.

[5]周艳英. 影视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5):93+98.

论文作者:雷焕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  ;  ;  ;  ;  ;  ;  ;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与防治中的作用论文_雷焕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