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广场人性化景观设计体现黄宗林论文_黄宗林

现代城市广场人性化景观设计体现黄宗林论文_黄宗林

摘要: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飞速加快中,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要增强使用者的可达性和广场的亲和力,提高广场的使用效益,体现城市广场的区域特色,尽可能多地为人民服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必须真正从人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出发,充分挖掘人性化设计的深刻内涵,精确把握时代的关键,感知人们的生活状态需求,加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与人们生活需求的互通。设计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广场人性化景观。文章主要从周边环境,绿化与铺装,景观小品、基础设施等四个空间维度分析了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体现,进而得出人性化设计在城市广场综合规划设计中取得的成就,该思路可为相关主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广场;人性化;景观设计

引言

城市广场是现今很多城市大力建设的一项工程,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生活水平、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在该工程建设中,园林绿化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做好施工控制,以保障园林绿化工程质量[1]。

1、广场在当下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意图缺乏创新

当下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广场在建设中的地位也逐步凸显,但实际城市广场在设计意图上并没有很好的创新点,造成城市广场千篇一律的现象。多数小城市广场是在模仿大城市的广场设计,会利用文化雕塑、建筑小品、绿地植被等体现地域特色,注重从城市的整个大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如果仅是这样来体现城市广场的地域特色未免太过单一,缺乏创新性。城市具有丰富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貌等,为了更好的体现城市特色,除了上述的设计表达方式外,广场设计时还应通过在建筑单体、建筑风格、材料质感、色彩等方面将本地的地域特色、文化符号融合到广场景观环境中去,并从人性化角度来分析当地居民的人文情怀以及空间活动需要等。在整个城市广场设计中应依据实际情况从细节到整体过程进行把控,每个设计节点都要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利用,提高城市广场的创新性。

1.2、广场景观的趋同化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一方面,促使各国各地域之间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各区域之间建筑、文化、环境等方面被趋同化,原本各地区具有多样化的生活环境、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也逐渐消失。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主席在中国考察后却说到:“现在全世界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危险,那就是我们的城市环境正在趋向同一种模样。”中国拥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历史文化,应继续将这种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即使在当下城市化、城市化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更应该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应尊重城市、城市所特有的地域文化。我国面对当下迅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在小城市建设中应注重对本土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小城市建设中广场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组成部分,建设中应巧妙运用广场景观设计将历史文化风貌等融入其中,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功能多样化的公共活动场所,也传承了小城市原有的地域特色[2]。

2、现代城市广场空间形态与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2.1、绿化与铺装

绿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可以改善周围生态环境,从而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增加城市建筑的艺术效果,增加人们对环境的可接受性。芦原义信在《续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指出:在城市中进行绿化,以生态学的观点来说是理当如此的;从视觉上来说,绿化又可以带来停歇和寂静氛围;从色彩上来说,天空的蓝色和树木的绿色都是镇静色,可使人身心平静得到休息。好的绿化设计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划分空间、塑造景观,同时也可以使城市广场成为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场所,日本榉树广场就满足一个好设计的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师以“空中森林”为设计理念,在架空2米高的二层近方形的场地内,人工移植220棵榉树,在城市中心创造了一片绿色,它以榉树这种自然植物景观取代了那种以建筑、广场、道路为主的市中心公共景观。在后期的保养与维护过程中,也还要注重榉树生长的形态,为了长期保持良好的外形,设计师还设计了地下观测口。榉树间隔6米的设计,使相邻的榉树树梢连成一片,保证了俯视整个广场时,看到的是一片林海景象。大量的绿化给人们提供了适宜的私人空间,坐在树下乘凉效果甚好,每棵树把空间均匀地分隔开来,使人产生强烈的空间感,保障了人们公共性和私密性的平衡[3]。

2.2、景观小品设施

景观小品设施代表了一个城市独有的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图腾。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小品,能够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所在的城市史,传达给人们一种积极的价值观,人们也能够更好、更主动地爱护、维护它们。在城市广场空间内部需要配有丰富的小品设施,比如廊架、喷泉、雕塑、花坛、街灯、指示牌、休息凳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品,实则能给人提供必要的服务,指引人们方便的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起到不可代替及点睛作用。景观小品还可以起到粉饰、烘托气氛、美化环境的作用,若对它进行巧妙的设计,则可以引来更多的游客观光,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给整个城市增添不少乐趣。

2.3、 繁花与绿叶错落互映

广场景观设计必须彰显立体感、广阔感,为广大市民提供色彩美、空间美,对此植物配置中要注意色彩的多样性、空间的多维性。所以,选择了繁花与绿叶交相辉映设计,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艳丽的花朵与绿化植物之间的搭配比例,采用交叉种植、交替搭配的花叶交互设计。一方面能让市民对艳丽多姿的花朵大饱眼福;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翠草绿树的衬托,凸显出市政广场景观的层次美、空间美与艺术美。为了进一步呈现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广场绿化景观,则可以尝试高矮不一、颜色各异、形态多样的绿化植物与花朵来协调搭配。例如,相同园林中应配置深绿色樟树、暗绿色秋枫、浅绿色草木等,以此彰显出一种层次感,让人体验到不同颜色下的视觉美,产生舒适的感觉[4]。

2.4、增强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在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中,一个舒适宜人广场,不仅能协调城市的整个大空间环境,还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增强了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舒适感。尤其是小城市特殊的空间格局形态,其街巷空间与广场空间合理的布置于城市居民住宅之间,人们在此畅游的同时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归属感和幸福感。在城市建设中,将城市广场设计与本土的地域文化有机的结合,不仅延续了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历史风貌,也提升了城市经济文化水平。在小城市中,舒适宜人的广场景观空间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归属感的需要,也使得游客和外来居民感受到城市的悠然自得、邻里和气的人文情怀。相对于大城市的紧张的空间环境而言,小城市所营造出舒适又宜人的空间环境,是非常有利于人们健康生活的。

结束语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要增强使用者的可达性和广场的亲和力,提高广场的使用效益,体现城市广场的区域特色,尽可能多地为人民服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我们要改变目前由于商业化、利益最大化导致城市广场对人的关怀不够的现状,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们必须充分挖掘人性化设计的深刻内涵,精确把握时代的关键,感知人们的生活状态需求,加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与人们生活需求的互通,设计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广场人性化景观[5]。

参考文献:

[1]孙保山. 广场绿地景观与夜景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2]张梓煜,贾泽臻.城市特色公共空间景观研究——大雁塔南广场区域[J].建筑与文化,2019(02):207-208.

[3]陶瑞峰,王宇.浅谈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J].西部皮革,2019,41(02):120.

[4]许宗添.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思路分析[J].福建建材,2019(01):30-31+80.

[5]徐若愚,许松,薛源.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艺术化表达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2):75-77.

论文作者:黄宗林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现代城市广场人性化景观设计体现黄宗林论文_黄宗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