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论文_李积伟

皋兰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730299

摘要 目的 探究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86例儿童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单纯鼓膜置管术(常规组)及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置管术(研究组),比较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感染、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3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9.77%(P<0.05),且其术后感染及复发几率分别为4.65%及2.33%,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置管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其术后感染率及复发率,对提高患者听力及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为临床耳鼻喉科常见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且发病人员人群以儿童为主,有研究表明[1],学龄前儿童该疾病发病率约为50%-80%,而学龄期儿童发病率也在25%以上,且有30%-40%的患者在治疗后再次发生该类症状,导致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2]。临床上对该疾病常采用保守治疗,在治疗无效后,采用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近些年有学者指出可通过对患者实施腺样体切除以提高其治疗效果[3],为探究其效果,特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86例儿童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86例儿童患者,其中男51例,女35例,患者年龄3-11岁,平均(6.43±1.37)岁,病程5-13个月,平均(7.58±1.42)个月,且双耳57例,单耳29例,全部患者经诊断,均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且均进行保守治疗而无效,排除以下情况:1、患者伴有心、肝、肾等内脏疾病;2、患者伴有精神类疾病;3、患者为失语者;4、患者伴有慢性中耳炎并发症。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患者4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男26例,女17例,患者年龄(6.21±1.53)岁,病程(7.71±1.23)个月,研究组男25例,女18例,患者年龄(6.62±1.19)岁,病程(7.34±1.6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病程及病情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鼓膜置管术治疗,即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之后在显微镜辅助下进行治疗,在患者鼓膜前下方作一切口,将鼓膜室中液体吸出,并采用地塞米松对鼓膜室进行清洗[4],并在其中置入“T”管,术后给予患者3-5d抗生素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吸引器将患者鼻腔及中鼻道内分泌物洗净,之后将鼻内镜插入鼻腔,对患者鼻咽部结构进行详细观察,并将细导尿管贯穿与患者鼻腔及口腔,并在其两端打结,之后上体软腭悬壅垂,使鼻咽部得到充分暴露,之后经鼻内镜对患者肥大的腺样体由下而上进行切除,使患者受压的咽鼓管咽口展开,在进行腺样体切除时,避免对咽鼓管圆枕及鼻中隔后端造成损伤[5]。完全切除后,将干纱条由患者口腔导入进行按压止血。

1.3疗效评价

患者治疗效果具体分为:1、显效,患者治疗后,耳胀及耳鸣等症状小时,听力恢复至发病前水平,纯音测听结果,其骨气导差<10dBHL;2、有效,患者治疗后,相应症状有所好转,听力有所改善,纯音测听结果,其听力提高15dBHL;3、无效,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及听力均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1.4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感染情况,并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记录其复发情况。

1.5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表达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 ±s),两组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3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9.77%(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主要受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反应及感染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听力下降及鼓室积液等症状,而患者常因在出现听力障碍后就医,导致其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这是保守治疗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6]。

鼓膜置管术作为保守治疗失败后对该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能够长时间开放鼓室,使其内部的胶冻状物及液体有效排除,以消除鼓室负压,但临床经验表明,该方法可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且经过以上治疗,患者上皮细胞常因中耳内部的负压而化生,并导致腺体分泌增加。而经研究表明多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发病与腺样体肥大有关[7],腺样体作为人体免疫器官,随年龄增长而萎缩,当机体出现炎症时,对腺样体造成刺激并使其增生肥大,并导致细胞数量增加,炎症介质也随之增加,促进局部炎症反应,并导致咽鼓管功能发生障碍,产生积液,而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使被肥大腺样体阻塞的咽鼓管重新开放,对保持耳内外气压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3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9.77%(P<0.05),且其术后感染及复发几率分别为4.65%及2.33%,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表明以上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其复发情况,其原因为进行腺样体切除后,细菌难以在患者咽部生长,使患者局部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并提高了免疫能力。

综上所述,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置管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其术后感染率及复发率,对提高患者听力及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飞,史保轩.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63-2464,2470

[2]景鹏,王飞娟.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复发和感染情况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学,2017,23(1):154-157

[3]区洁楹,梁建刚,陈靖,等.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对IL-6、IL-8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12):1647-1649

[4]魏金龙,王苏亮,赵志明,等.耳内镜下鼓膜置换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干预78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0):3259-3261

[5]罗欣友,李赟.单纯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11):55-56

[6]姚溶威,欧阳绍基,徐学江. 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3(18):43-45

[7]蒋杏丽,高志光,赵金花.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5,14(5):94-97

论文作者:李积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上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论文_李积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