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联合收割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论文_宋伟,李晓波

玉米联合收割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论文_宋伟,李晓波

勇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300000

摘要:玉米联合收割机是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人工收获相比,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不仅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还会给广大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国内外玉米收获机发展现状的阐述,及对国内市场上出售机型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玉米联合收割机;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玉米是世界三大谷物之一。目前我国已形成三大玉米生产区。一是北方玉米区,包括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市,播种面积占全国40%;二是黄淮平原春夏玉米区,包括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市;播种面积占25%;三是西南丘陵玉米区,包括云贵等省,约占播种面积15%。三大玉米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80%以上。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玉米收割已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加快玉米收割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发展玉米收割机械化的意义

解决粮食自给,是加快玉米联合收割机械化发展的一项国策。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多是农民,由于每年人口纯增1000多万,耕地每年减少,形势十分严峻。有人甚至预言在21世纪中国的粮食难以自给,为了使外国某些人的预言破产,我国采取了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和提高玉米单产两项措施,提高单产主要靠选用高产优良品种、紧凑型玉米种植模式、覆盖、移栽、机械收割等措施。我国粮食问题从长远看不是口粮问题,主要是饲料问题,其中更主要的是玉米问题。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变化,人均口量不断下降,需要更多的饲料粮,而饲料粮首选作物是玉米。

1、对玉米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是推动玉米收割机械化发展的动力

玉米是高产之王。玉米最高单产达1548kg/667m2(23.2t/hm2),其潜在理论单产可达3765kg/667hm2(56.34t/hm2),增产潜力极大。我国玉米产量居世界第二,但单产比美国低56%,列居世界第28位,是粮食增产希望之所在。粮食的增产,带来农民收入的提高,必将推动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2、发展玉米收割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必然,也是农机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解决玉米收割的机械化问题是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农业生产的急需,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已成为制约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瓶颈。

3、发展玉米收割机械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收割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解决了主要农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的难点,对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整体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效地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有利于规模经营的形成和发展,可以使农村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解放出来,对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整个农村经济的振兴以及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玉米联合收割机现状

国内玉米收获机现状我国玉米收获机研究始于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引进国外机样试验。70~80年代自行设计,其间通过鉴定的机型不少,有牵引型、半悬挂型、立式单摘辊、卧式爪型辊、卧式拉茎辊加摘重板等。

由于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80年代玉米收获机的研发生产几乎停止了。进入90年代,赵光机械厂首先研制了自走式4行,河北农大等单位研制了悬挂式单行玉米收获机等机型,但均存在缺陷而被市场基本淘汰。进入21世纪,玉米收获机械研发工作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已将其作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大资金投入,研发速度加快,各种成熟机型相继诞生。

三、国内市场上联合收获机普遍存在的问题

1、安全性方面。农业部门在对市场上出售的玉米收获机质量调查时发现,玉米收获机存在的主要安全性问题:一是部分产品存在刹车效果不好、车身重心高稳定性差、排气部件防护不到位、安全防护装置影响保养维护、安全警告标志牢固性差、转向打滑、倒车镜设置不合理等现象,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许多用户在机器出现堵塞时采取不停机处理的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危险,安全操作培训不到位。

2、适用性方面。我国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玉米收获机,对玉米结穗高度、种植行距、种植模式适应性较好;个别机器对田块大小的适应性差,通过性不好,不仅影响作业效果,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部分机器对作物成熟度和产量高低适应性较差,造成收获损失大、含杂高、剥净率低。

3、可靠性方面。通过市场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出售的玉米收获机易出现故障的部位,主要集中在摘穗机构、传动系统、剥皮机构。突出表现为,一是易损件损坏频次高、易损件不通用;二是部分产品设计不合理、部件质量不过关,同一机型的同一部件经常出现同一问题;三是机器发生故障后,维修质量不能保证,造成故障频发。

4、售后服务方面。我国目前玉米收获机售后服务状况堪忧,主要问题:一是玉米收获机服务网点设置较少,造成配件供应和服务及时性受到影响。二是经销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普遍较差,个别销售企业甚至拒绝接听用户电话,为用户带来很大的不便。三是销售区域的维修网点较少,相当一部分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在销售区域内没有建立维修网点,或者有维修网点但没有根据《三包规定》签订相关合同,造成三包期内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四是三包期之外的服务基本属于无服务状态,用户自己掏钱买不到零配件,更无人提供服务。

四、玉米联合收割机发展建议

1、提高认识,广泛宣传,积极引导

各级政府、农机部门及相关单位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加大对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宣传力度,积极培训玉米联合收获机驾驶操作技术人员,让农民充分认识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的好处,落实好对比性试验地块,解决好眼前和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

2、实行区域化种植,使玉米收获机械大有用武之地

一是搞好田间路网建设。二是搞好土地流转、承包,统一玉米良种,统一机播,搞好连片种植,使玉米的成熟度、含水量一致,提高机械收获和秸秆还田的作业进度、作业质量、机械化程度。三是改善水浇条件,配置大型动力机械和深耕犁,提高作业质量,确保秸秆还田的优势。四是大力推广玉米免耕直播和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机械化生产水平。

3、优化机型,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

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改良和提高机械性能,在降低整机动力消耗、减少籽粒损失和整机无故障运行时间上狠下功夫,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让农民买得放心、用得省心。

4、加强玉米收获机质量监管和跟踪调查

农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玉米收获机生产企业的现场监督检查,督促生产企业在生产条件、质量保障能力和产品质量上给予足够重视,有效保障补贴机具的质量安全可靠。

5、加快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步伐

我国玉米的种植形式多样,同一台收获机很难适应如此复杂的耕种情况,限制了玉米收获机的推广应用。为提高玉米收获机械的生产力和适应性,必须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路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艺的优质高产和农机的高效功能,才能全面促进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

6、加强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

企业在收获机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售后服务中心,建立完善的维修服务点和配件供应点,并严格执行国家“三包”服务规定。农忙时期,企业应对农户提供全套的技术支持,及时解决机器故障,保障秋收工作顺利进行。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玉米收割已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加快玉米收割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王虹,田春霞.玉米联合收割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No.261(5)

[2]欧阳朋.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现状及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6).

论文作者:宋伟,李晓波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玉米联合收割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论文_宋伟,李晓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