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探讨论文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探讨论文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探讨

◆王正华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二中学)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贯彻落实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而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实施途径。因此,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心理素质 培养

一、对高中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广的今天,很多学校已经将素质教育付诸行动,切实加强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此,我们应该鼓掌叫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的教育却被忽视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教育部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尤其是面对社会上、生活上、学习上的压力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所以,对高中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优势

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不能单单依赖专门的心理课程,而是需要所有的教师密切配合,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进各学科的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增强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因为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巨大的心理素质教育因素,学科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进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人类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十分巨大。而这些知识中就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素质教育素材,所以,高中历史学科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而且这些资源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也不容小觑。另外,我们应该知道,历史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因而这些历史中揭示的人类发展规律教师也可以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对过去和现实进行思考,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毫无疑问,抗挫折能力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中可以使学生受挫的方面有很多,如学业、人际交往、情感等,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所承受的学业挫折。近年来,由于学生遭受挫折而最终酿成的悲剧不在少数,令无数人悲痛。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纵观历史,古今中外都有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战国时期的屈原、西汉时期的张骞和司马迁,还是唐朝时期的高僧玄奘,等等,他们虽然都遭受了各种挫折,但是他们却不向命运低头,依然不屈不挠,顽强地进行抗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历史伟人的事迹来教育学生。比如,在学习战国时期的历史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卧薪尝胆”的故事:越国被吴国打败以后,越王勾践和他的夫人就到了吴国为吴王夫差养马,忍受各种屈辱。但是,勾践却并没有就此堕落,而是卧薪尝胆、立志报仇,最终消灭了吴国,成就了霸业。

另外,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中国近代史是绝对不能忽视的一部分教育素材。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遭受了各种各样的侵略,直至辛亥革命再到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一直不屈不挠,从未放弃反抗,而且愈挫愈勇。所以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的屈辱史,更是中华民族不惧挫折的抗争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素材,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敢于对抗挫折的信心。通过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不仅使学生能够有勇气、有信心去战胜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遇到的挫折,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

心理专家指出,情感是教学过程发展的一种动力,所以,教师要通过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指导学生利用适当的方法来增强自己控制不良情绪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只有当学生将目光放得长远,能够看到更伟大的爱时,才不会计较自己的得失,从而才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目前的国情,感受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明确自己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是在被动地听,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自主学习能力也没有能够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教师激情澎湃的讲述,学生的情感其实已经产生,但也正是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情感没有得到巩固,教育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历史图片以及影像资料,然后再结合创设问题情境,让同学在融入情境之后进行积极的讨论,最后使学生明确: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这说明落后就要挨打。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适时地进行提问:“那么作为现代社会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回答:“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笔者认为,讨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学生自主的讨论,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加深学生爱国情感的升华,最终内化成他们自己的爱国理想。

(三)深入挖掘历史教材,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需要是指个体活动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事实上,人的需要满足程度是与人的健康程度成正比的,但是也只有正确的需要被满足后才有助于健康的发展。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的需要是积极的、健康的,他们可能对历史做出了贡献;但是有些人的需要是错误的、激进的,他们最终被历史所淘汰。那么,作为现代的高中生,随着年龄和身心的不断发展,需要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需要。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RC8MD溶出试验仪 (天津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CPA225D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有限公司);S-3400N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

个性又称个性心理,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需要、良好的性格等品质。

截至2017年底,31个省(区、市)均开展了承包地确权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土地确权将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发育和优化配置。随着土地确权工作的完成,下一步应当做好土地流转市场服务工作,让农村土地确权证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同时,土地确权工作中的相关经验也可以在后续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农村宅基地改革“三块地”改革中推广。

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的高中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在性格就会以自我为中心。通过历史教材中无数伟大人物的故事以及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积极同他人交流合作的开朗性格。

本文基于价值管理视角,探索新时代我国高校绩效评估范式转换和路径优化问题,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估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的内在需要,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先锋.历史学科渗透心理素质培养的探索[J].才智,2017,(10):19.

[2]李刘珍.浅谈高中历史新教材与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09,(8):27.

[3]羊铭.高中历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7.

标签:;  ;  ;  ;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