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档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精准扶贫档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精准扶贫档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山东省兰陵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李娜

【摘要】 本文从新时代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的释义进行分析研究,随后就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最后就新时代精准扶贫档案规范化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扶贫档案;存在问题;精准对策

扶贫档案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部分,必须要“精准”。这个档案包括在扶贫工作中形成的包括文字、图表、声像等文件材料,是扶贫工作的重要成果,是当前及以后扶贫工作的重要材料遵循。有了这样的扶贫资料为依托,或是建立了完善的扶贫档案材料后,才能更加准确地制定扶贫方案,才能够对群众实施“精准识别、精准施策”,进而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以说精准扶贫档案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完善的精准扶贫档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是乡村振兴,而奠定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条件是脱贫攻坚,所以说加强精准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档案作为乡村振兴的“随身笔记”,不但记录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文件材料,而且还记录引导、规划和总结等精准扶贫实施工作的点点滴滴,是对扶贫实施过程的汇总,为此必须由专人进行记录汇总,以便当下精准救助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这是实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依据。

一、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的释义

(一)释义。精准扶贫档案就是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所有工作的准确翔实的历史记录,是对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户分布居住情况、贫困状况、贫困类型、致贫原因等等认证过程留有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文件材料的汇总成册。就是建立农村贫困村和贫困户精准扶贫档案。由相关人员和部门对建立的贫困户、贫困村等情况精准扶贫信息的运用以及对贫困户的动态监管和分类帮扶机制的实施就是对精准扶贫档案的管理。所以说扶贫档案管理是扶贫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是实施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的遵循。因为精准扶贫档案能够准确识别贫困户、贫困村,能够从中找到为每个精准扶贫对象建立的档案信息,精准扶贫档案能够详细记录和反映精准扶贫的工作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扶贫措施的制定、精准脱贫,也就是研究如何实施扶贫的办法,这都可以从中得到启迪。其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记录,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的特点。1.政治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这成为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的减贫指导思想,是延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扶贫开发事业,更是新时代扶贫体制的革新,是国家层面上的政策机制,是为世界各国家减贫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2.专业性。由于精准扶贫档案的建立和管理需要采取非常规的方式和方法,再加上以前没有经验可循,所以档案管理需要专业管理。再加上当前贫困地区、贫困村还是贫困户虽已识别,并建档立卡,但为了做好扶贫工作千头万绪的善后工作,就要档案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来做好相关工作。3.保密性。当前虽在全社会进行精准扶贫,但是有些贫困户还是比较注重脸面的,再加上信息稍不留神会被社会不法分子利用,所以对贫困户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有保密意识,不能侵犯精准扶贫档案中记载的相关人员的个人隐私,为精准扶贫档案的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当前,有些领导认为档案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应付检查的,故而没有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档案管理上,一味在扶贫一线“促”扶贫工作进度上,致使建档立卡的功效发挥不到位。

“李老师,不好了,小刘用厕所门把小邹的手指夹破了。”班长小冯急匆匆地来向我报告。我急忙跟着小冯来到了教室,只见小邹捂着手指痛哭不止。我一面安抚小邹,带她去医务室简单处理,一面打电话给她妈妈告知情况。而一旁的小刘似乎也很委屈,一直强调自己是无意的,同行的几名学生也连连点头。赶来的小邹妈妈看到小邹手指并无大碍,悬着的心也放下了。这件事就过去了。

测试系统为单场景和多场景,计划周期为2年的中长期调度问题,包含2台火电机组、6台水电机组共8台机组,其中机组的原始数据来自于文献[15]。

(三)大数据相对较低。精准扶贫档案目前应是大数据的行当,应该全部使用信息化、数字化代替手工纸质材料。以便实施大数据扶贫计划。

三、新时代精准扶贫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二)强化精准扶贫档案的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制度。新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们必须有据可循,“无规矩不成方圆”用在此处再恰当不过。这包括对档案材料的收集、档案材料的归档、档案材料的查看、归还、保密、查索等工作都必须有章可循,管理制度制定到位。确保不出现文档的脱档、丢失等变故。

(二)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缺乏人财物的投入。时至今日,仍然有些领导对精准扶贫不重视,致使人财物的投入不到位。一是档案管理保存设备陈旧老化。更有甚者,贫困地区没有档案室,办公室等场所就是档案保管区,并且混乱不堪,管理工作水平不高。二是精准扶贫档案虽说是好汉子不想干、但绝对是孬汉子干不了的工作,但实际情况是档案专职管理人员人数不多。三是实际扶贫工作一些地方没有大数据的显现,使得精准扶贫的档案资料很难得到有效发挥。

(一)强化精准扶贫档案的管理,实现档案实用价值。精准扶贫档案是从精准识别开始、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真实的文字、图表、数据、照片、录像等的记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所以精准扶贫档案就是历史的见证,对制定新时代的扶贫帮扶措施有着得天独厚的“发言权”,是精准帮扶的基础,是政府部门、扶贫干部、驻村人员和贫困户四方主体参与扶贫工作的见证,必须做到留存齐全完整、科学分类收集整理,为新时代的“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和精准脱贫”奠定基础。

“鼓”在《说文解字》中的意思是打击乐器。成语“一鼓作气”的意思是,打仗时敲第一次击鼓就可以鼓起士兵的士气和精神。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无论指示代词还是定冠词都是指称确定的单一对象的标志,这似乎是专名(nomen proprium)的应有之义。然而在弗雷格看来,反过来却不能将以不定冠词为其标志的概念词视为指称多个不确定对象的通名。因为他的概念词也具有一个确定的指称或意谓,即一个概念:

(三)强化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建设信息化档案。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要对精准扶贫档案管理有关的信息化建设软件及高速扫描仪、刻录机、大容量的计算机硬盘等现代化档案管理设施、设备配置到位,建立扶贫工作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来管理精准扶贫档案,实现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四)强化精准扶贫档案管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是做好新时代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一是对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此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二是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机制,让档案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经验,也可把外地有经验的档案管理人员请进来传经送宝。三是精准扶贫档案管理需配备档案专业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人才的培养,以便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实施大数据管理,解放劳动力,更加有效地推进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

(五)强化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做好扶贫材料的收集归档。一是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按照《档案法》要求从精准扶贫文件材料的起草和接收到传递、处理、回收、组合、装订对精准扶贫的相关资料进行归属和整理,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归档管理,妥善保管,以此来确保精准扶贫资料及时妥善归档办理,确保每一件归档文件都不落,从而确保精准扶贫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为精准扶贫档案的系统整理奠定基础。二是在归档方面,按照既档案管理要求进行归档处理,同时又需满足精准扶贫工作的需要,准确分类,合理组卷,制定档号编制,建立分类方案,做到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整理符合规范,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总之,精准扶贫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扶贫工作的基础,也是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因此在农村进行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的时候要实现以人为本,并且满足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的需求,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将扶贫对象安排准确、资金使用准确、成效精准等方面落到实处,最终实现精准扶贫档案管理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英.大数据时代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7(25):70-71.

[3]张书杰.新时期城建档案信息化初探[J].办公室业务,2018(11):39.

[4]张玉其.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8(13):29.

[5]魏宏梅.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J].卷宗,2018(25):71.

标签:;  ;  ;  ;  

精准扶贫档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