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刘芸峰,蒋运兰(通讯作者),唐以薰,刘一弦,刘婉琳

音乐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刘芸峰,蒋运兰(通讯作者),唐以薰,刘一弦,刘婉琳

(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音乐疗法是集音乐、医学、心理学为一体的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通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作用来治疗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现代临床的常见病、 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从音乐疗法的历史、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音乐疗法简便易行,能辅助治疗各种疾病,提高患者身心健康,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及患者在家中应用。

【关键词】音乐疗法;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5-0003-02

1.音乐疗法的概念

音乐疗法指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为音乐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发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1]。音乐疗法这一概念由Munro和Mount 在1978年提出:利用音乐对人类的影响,将其用于个体在患病或残障期间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的综合治疗[2]。音乐以声波的形式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调节大脑皮质,对人体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提高或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改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功能。音乐治疗学是20世纪中叶创建于欧美的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应用学科,并不断发展壮大。

2.音乐治疗的具体治疗方法

音乐治疗在音乐与心理治疗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种类繁多的音乐治疗技术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2.1 聆听式音乐治疗(Recpevite Music Therapy)

又称接受式音乐治疗,即通过聆听特定的音乐以调整人们的身心,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是运用非常普遍的方法,由于各国各自的文化传统不同,以及音乐治疗发展所处阶段的不同,有着各自不同的聆听技术。主要包括超觉静坐聆法听、音乐处方、音乐冥想、聆听讨论、音乐想象等几种形式。

2.2 参与式音乐治疗(Recreative Music Therapy)

参与式音乐治疗即引导病人直接参加到音乐活动中去,以得到行为的改善。具体体现为常用于住院病人康复期的工娱疗法、儿童音乐治疗方法等。

2.3 即兴式音乐治疗(Provisational Musie Therapy)

即兴式音乐治疗强调,在治疗活动中,音乐治疗师和患者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音乐治疗师根据患者的当场表现,及时进行音乐上的变化和引导(运用钢琴、吉它等乐器),以期望通过音乐和患者的情绪、表现、心理等建立起联系,引起患者和治疗师以及音乐之间的共鸣,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表现为音乐心理剧、奥尔夫即兴创作法、即兴创作评估等形式。

2.4 其他方法的音乐治疗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解放军202医院、沈阳部队大连第一疗养院等单位先后在单纯音乐疗法的基础上将穴位、音乐、电脉冲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用于临床,开创了音乐电疗、音乐电针、音乐电针麻醉,并在全国逐步推广,在心理治疗、理疗、针刺疗法、针麻、胎教和保健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各界的极大关注[3]。现已广泛应用于神经衰弱、高血压、各种疼痛、面神经麻痹、植物神经紊乱、偏瘫恢复期、胆结石排石等方面。

3.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

音乐治疗应用领域目前在内、外、妇、儿等各个领域均有涉及,但效果不一。

3.1 音乐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老年痴呆、帕金森病、脑外伤后意识障碍和脑中风的患者在进行音乐治疗后,运动能力改善,社会交往增多,情绪的稳定性增加[4]。音乐治疗已用于改善脑瘫患者与肌萎缩患者运动的协调,也用于对严重语言障碍患者辅助教授呼吸的方法及对句子的控制。有人用经颅多普勒研究患者脑血管弹性和脑血流量,发现音乐结合常规药物组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5]经观察显示,音乐治疗的脑损伤病人比常规治疗病人提早清醒[6],音乐可以提高皮层神经的兴奋性,以促进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SuuzkiM等[7]对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研究发现,在经历了每周2次,连续8周(16次)的音乐治疗后,患者的语言能力明显提高,激惹兴奋性明显降低,疗效显著,因此建议用行为指标来评价音乐治疗的疗效。然而,在治疗的作用上也有置疑的声音,VnikAC等[8]研究发现,音乐治疗在改善痴呆患者的行为、社会性、认知和情感方面没有作用。

3.2 音乐治疗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宋永全等[9]研究发现,在每日听民族音乐25min,1d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其收缩压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单纯静卧组。但这种听音乐引起的降压作用只是暂时的,如能坚持音乐放松训练3~9个月,其降压作用能在停止训练一年后仍维持。临床研究表明音乐治疗对心律失常尤其是非器质性心律失常有效,可减少室性早搏和室上性早搏的次数,显著减轻患者的心慌、胸闷、胸痛症状[10]。有研究认为安静抒情轻快的乐曲,可使心肌梗死,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患者心率降低,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减少,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由于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环境的特殊性,如接触感觉的剥夺或过多的刺激及身体疾患,极易导致ICU综合征。对47例进入ICU3d~5d后出现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进行音乐欣赏疗法,结果表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少,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加,紧张不安、愤怒敌意、疲劳、抑郁也明显改善。其可能机理为音乐在共鸣基础上发挥的3个效果,即感情导泄、松弛和非语言交流[12]。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13]。心绞痛的发作除冠脉本身的病理基础外,还与患者的神经精神因素密切相关。李晶[14]经研究证明,良好的音乐刺激可经听觉直接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网状结构、下丘脑和大脑皮层,产生调节患者精神状态的引导作用,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加之音乐对人的情绪有调整和平衡等作用,能减慢心率,扩张血管而加强心肌的血液循环,由此而达到降低心脏负荷,清除心肌缺氧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从而缓解心绞痛。

3.3 音乐治疗对精神性疾病影响

音乐心理疗法是主动地运用音乐手段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心理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旋律优美的民间乐曲、古典乐曲、轻音乐和世界名曲根据病人症状分类编辑,按病人病情对症施方,其目的是利用音乐治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延缓精神活动的衰退[1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音乐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改善有着药物所难以达到的作用,大大缩短了住院周期,促进了病人的康复[16]。

3.4 音乐疗法在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音乐可通过调节肿瘤病人情绪,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17]。陶玲瑄等[18]研究表明音乐可使癌症患者化疗后产生恶心的持续时间减少及呕吐严重程度降低,改善肿瘤患者心理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5 音乐疗法在围产期中的应用

李华[19]采用母乳喂养联合音乐疗法作用于正常足月分娩新生儿,对比常规采血方法,观察新生儿足跟采血时的疼痛程度,同时评估采血过程中新生儿心率和经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哭闹时间,结果显示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联合音乐疗法均可以降低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生理反应,心率和经皮氧饱和度变化差值减小小于对照组,新生儿哭闹例数及哭闹时间均少于对照组。音乐干预可使婴儿创伤刺激后的表情很对比快回到基础水平。

3.6 音乐疗法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据报道根据手术患者的喜好选择安神音乐,古典音乐或现代音乐进行聆听。结果表明听音乐2Omin后,患者呼吸频率、血压脉搏均低于听音乐前状态,同时焦虑计分也明显下降。手术阶段的研究表明,在局麻手术下听恬静音乐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全麻状态下其焦虑水平明显下降;术后研究亦显示在苏醒后听音乐10min,患者焦虑和疼痛明显下降;苏醒期到第一次使用止痛剂的时间也显著延长[20]。至于麻醉状态下患者为何能接受和体验音响刺激仍有待研究。

3.7 音乐疗法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慢性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呼吸困难,经研究表明,长时间呼吸困难,会导致病人出现焦虑状况。治疗后比治疗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音乐治疗,一段时间后,可发现呼吸困难及焦虑症状均有明显好转。可见音乐疗法对于治疗呼吸困难及焦虑症状是有效的。通过实验证实,适当的音乐有助于病人减轻和放松机械通气造成的精神压力,减少氧和能量的消耗[21]。音乐疗法不需设备,病人乐于接受,利于病人呼吸和说话的协调,且能教会患者有意识地呼吸并加以控制的训练方法,从而改善和保持呼吸肌力。

4.小结

音乐疗法通过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在患者享受音乐的同时利用音乐的声波振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疗心身性疾病。音乐疗法形式多样,作用范围广泛,且简便易行,在基层医院及患者家中尤其适用,应进一步推广。从而提高患者身心健康.辅助治疗各种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Wall M Duffy A.The effect of music therapy for older people with dementia[J].Br J Nurs,2010,19(2):108-113.

[2] Kanazawa A.Th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J].Nippon Rin-sho,2004,62(9):1679-1684.

[3] Bematzky C,PHesse HP,et al.Stimulating music increases motor coordination in patients afflicted with Morbus Parkinson[J].Neurosci Lett,2004,361(1):4-8.

[4]林润,陈锦秀.音乐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09:1102-1104.

[5]刘耀东,孙丽萍.音乐疗法对中风康复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0,05:476-477.

[6]陈丹,王鑫瑶.音乐疗法对中风的疗效[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41-42.

[7] Schneider S,Schonle PW,Altenmuller E,et al.Using musical instruments to imp-rove motor skill recovery following a stroke[J].Neurology,2007,254(10):1339-1346.

[8] Altenmuller E,Marco-Pallares J,Munte TF,et al.Neural reorganization underlies improvement in stroke-induced motor dysfunction by music-supported therapy[J].Ann N Y Acad Sci,2009,1169:395-405.

[9]宋永全.音乐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血压及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0(7):1967-1968.

[10]江萍.音乐疗法在护理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4,3(12):933-934.

[11] Teppo Sarkamo.Music listening enhances cognitive recovery and mood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roke[J].Brain,2008,131(3):866-876.

[12]代雅琪,陈芳,裴大军.音乐疗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9):1505-1507.

[13] 胡世萍.日本对音乐疗法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3);118-118.

[14]李晶.音乐疗法对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25):2993-2995.

[15]张桂平.行为矫正训 练联合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社会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9):85-86.

[16]赵红.自我松弛音乐疗法对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作用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2):77-79.

[17]陈桂香,蔡昌兰,马川川等.音乐疗法在肿瘤患者改善心理状况中的研究进展[J].医药,2015,0(12):79-79.

[18]陶玲瑄,喻思红,冯毕龙.音乐疗法在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中的应用及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3):73-75.

[19]李华.母乳喂养联合音乐疗法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0(16):2177-2179.

[20]温秀芬,陈云超,张晖等.放松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在局麻手术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9):1733-1735.

[21]董景珍,王树伟,王海荣.音乐疗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4,0(11): 863-865.

论文作者:刘芸峰,蒋运兰(通讯作者),唐以薰,刘一弦,刘婉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9

标签:;  ;  ;  ;  ;  ;  ;  ;  

音乐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_刘芸峰,蒋运兰(通讯作者),唐以薰,刘一弦,刘婉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