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范传利

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范传利

摘 要:在教学中史料的应用关键性在于如何让史料配合自己的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史料,做到论从史出。通过学生阅读、教师讲述和精心设计的思考题拓展教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关键词: 史料 教学 收集 运用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这也正是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所在。然而要让今天的学生去了解过去事情很容易,但要做到进一步理解并总结经验,就有一定的难度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对史料教学越来越重视。于是,从史料在课本中的穿插、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史料的探讨,到如何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史料能力等话题也随之而呈现热门之势。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课本中引用的形式

所谓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史料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历史课本开始于90年代初,其形式多种多样,大而分之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黑体字加框形式或在小字部分引叙的文字史料,穿插在课文中。

2、大量的插图,例如人物画像、地图、漫画、历史遗址等。

3、以“统计表”数据的形式出现的史料。

4、一些文物史料的照片。

5、在课后“练习”部分,结合当课内容,引叙一段或数段文字史料,并出思考题。

二、如何进行历史教学中史料的收集

1.平时积累。以人民版必修一为例,当我们准备“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课时,可以想到查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重要文献;准备“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时,查找《自卫抗战声明书》、《国共合作宣言》、《日本天皇的投降诏书》等文献。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要把收集的这些文献资料的电子版按时间、专题或国别排序成册,便于以后教学随时使用。

2.网络搜索。网络搜索文献资料非常捷多。文章、文献、视频,如《辛丑条约》、《共产党宣言》在“百度”中就有完整系统的内容。电子版文献极方便我们文字处理、加工打印、制作文本和课件等。

3.同行共享。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和交流”,对教师也同样重要学会学习,在实践中掌握收集史料等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等。

三、怎样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史料

1.全选或节选。全选使用文献。对于文献本身比较短小的,制作文档或课件呈现给学生阅读,能使学生了解全貌,形成完整正确的认识,不至于断章取义。

2.原文或翻译。对古代文言文写成的文献,如果阅读没有太大困难,就直接呈现给学生原文,个别词句稍有难度的可附加注释、如果特别难也可翻译成白话文。

3.课件或讲义。历史文献资料呈现给学生的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用屏幕显示;当然有条件的可以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这样可以反复揣摩,留有痕迹,随时温习。

4.问题或感悟。在学生阅读材料前后设计出相关的思考问题,可以引领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有方向性地认真阅读。但有时问题设计得不好也可能束缚、误导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阅读完材料后写感悟,也是好方法,有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挥,生发创造性的见解。故两种问题设计形式可依情况灵活运用。

5.课下或课上。这是从使用时间上分类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下学习指把文献材料课后或课前发给学生作为作业完成,教师搜集批阅,课上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成果;课上研讨指教师课上呈现文献材料,有学生当堂阅读研究讨论探索。二者视情况由教师灵活掌握。

6.考试或平时。在考试命题中使用文献材料,既可考察学生的阅读、分析等能力,也可验证学生所学知识,这也是学生学习吸收新知识产生新成就的途径。减少考试引发的紧张疲劳感,增加趣味性和新颖性,使学生乐于作答,用于展示自己潜在的能力。

四、史料应用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加强思想教育作用

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中,笔者补充了这样一段史料:致远号被日军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和全体将士全部落水。有人递给他救生圈,他拒不接受:其爱犬咬住他的发辫,希望救出主人。但邓世昌决心以身殉国,将爱犬按入水中,自己也带着满腔的悲愤和遗憾一同沉没。后来,光绪帝为此事挥笔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誓壮海军威”的颂词。讲完这段史料后,课堂上一片沉寂。黄海大战的悲壮气氛和邓世昌英勇献身的形象已深深印在学生脑海中

2.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也必须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学习《清末民初新景观》一课,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片和课外收集的图片,例如中山装、清朝人的发辫和民国时期发型、中国古代妇女的小脚等,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理解近代社会生活在服饰、文化、娱乐、习俗等方面的变化。

3.深化教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教材,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如:在讲禁烟运动时,引用林则徐的上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句话充分说明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也进一步说明了禁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论从史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能提高学生解析材料的能力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教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印证课本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和动力

总之,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史料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历史教学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从而达到"以史启智"的目的,使历史学科的内在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朱汉国、马世力等编写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程俊平.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研究[ J ].学周刊,2016,26(26).

[3]邱聪伟.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 J ].学周刊,2014(11):83.

[4]王晓玲.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的研究[ J ].新课程,2015(8):144.

[5]叶小兵:《论中学历史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历史教学》1998年第5期。

[5]陈新民 《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作者简介:范传利(1973年2月) 男 汉族 本科 中学一级教师 山东省滨州市 历史教育。

论文作者:范传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  ;  ;  ;  ;  ;  ;  ;  

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范传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