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秋明

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秋明

南宁银象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建筑砖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较为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因此,正确分析其成因、切实加以防治十分必要。笔者现就多年从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实践谈几点本地区工程之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砖砌;裂缝;原因;防止措施

1建筑砖砌体裂缝的种类及形成的原因

1.1温差变形引发的砖砌体裂缝

这类裂缝较普遍地表现为建筑物(特别是那些纵向较长的)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的斜裂缝,其形态呈“八”字或“X”型,且显对称性,但有时仅一端有,轻微者仅在两面端一至两个开间内出现,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并由顶层向下几层发展。

此类裂缝更易发生在那种刚性屋面平屋顶、未设变形缝、隔热层的房屋。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牵引其下砖砌体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具体的机理可认为是:在阳光照射下(特别是南方地区)屋面板温度可高达60度到70度,而在其下的砖砌体仅为30度到50度,如此大的温差,加上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比砖砌体近似大一倍。设砂浆强度M5.0,砖强度Mu7.5时,则其沿灰缝截面积破坏时的轴心抗拉、抗剪强度设计值仅为0.14MPa和0.12MPa,而沿齿缝通缝的弯曲抗拉强度仅为0.25MPa和0.12MPa,则温差引起的砌体主拉应力大于砌体本身抵抗力的50%到300%不等。又加上房屋两端为“自由端”,水平约束力小,上部砌体垂直压力较小,如无相应措施上述裂缝在所难免。

当屋面向两端热胀时,致使下部砌体出现正“八”字缝,当冷缩时,就出现倒“八”字缝,一胀一缩则易出现“X”字缝。其防治的主要方法,一是减缓消除热胀冷缩动力源,如设隔热层、变形缝;二是增强相关砌体抗力,如提高砂浆强度,提高饱满度,空斗改实砌,加筋砌体,加设构造柱;三是提高抹灰的抗裂能力。

同理,温差裂缝尚有屋面结构与其下相应砌体之间的水平缝,包角水平缝,沿窗上下角水平缝,女儿墙根部水平缝及出现在靠近外纵墙的横墙上的内高外低斜裂缝等等。这类斜裂缝一般表现为:上几层多于下几层,轻微者仅在靠外墙端约0.5米至1.0米位置上,有一至两条缝而已,严重者可达横墙1/3跨度及各层都有,尤其是那种层层设混凝土梁(如圈梁)和纵横墙交角设混凝土柱(如构造柱)的房屋。防治这类裂缝的有效措施是加设混凝土窗台盘,它不仅可以防裂缝,还可有效地解决铝合金等窗框安装配合问题,防止窗周渗漏。

1.2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一般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缝。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两端由下往上的倒字缝,也首先在窗对角突破,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且组成力偶,从而导致交接处的竖缝。如某中学教学楼,粉刷之后,在中间检查时发现,一侧外窗台下角出现上宽下窄竖缝及窗间墙水平缝,共4层均有发现,但下层比上层严重。调查后发现,由于附近山涧水直接冲刷渗透,地基土层在纵横交点处沉降过大,再加上墙外堆土过高(超过原设计室外标高近2米)从而增加沉降,为此,立即采取拦截涧水和铲除堆土的措施,近半年后观测裂缝已无变化。

对于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应以预防为主,即无地质勘察资料严禁做施工图设计,严格按图施工,不得擅自更改,任意处理。

1.3特殊砌体材料产生的裂缝采集者退散

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竖缝砂浆难以饱满以及特殊的构造要求未能跟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其他裂缝

这些裂缝包括:混凝土构件变形导致的砌体裂缝,如当挑梁上填充墙、梁相继同步施工致使挠度过大,其上砌体产生内低外高斜裂及与外纵墙之间的竖缝等;砌体本身承载力不足如砖柱承载不足时,在下部1/3高度处出现的竖缝;砌体构造要求不良如施工洞留置和拉结筋放置不当造成的洞边缝。施工质量差造成的缝,如砌体通缝,灰缝砂浆不饱满,含水率掌握不当,脚手眼设置不当,组砌不当等。这些裂缝形态各异,必须对症防治。

2解决措施

2.1温度变形引起的顶层墙体开裂

2.1.1钢筋混凝土平屋盖上应设置隔热层或保温层;采用刚性防水层时,应设置隔离层、分舱缝(分舱缝应填以柔性材料)、隔热板。檐口和女儿墙也要断开。

2.1.2在多层房屋的两端顶层及下一层两个开间的窗台高度处沿内外纵墙及横墙设置钢筋混凝土墙带或钢筋墙带(即窗顶设圈梁、窗台设墙带),在设置钢筋混凝土墙带部位的门窗两侧一孔,各加:圆10竖筋,再用C15混凝土灌实。

2.1.3屋盖处挑梁伸入墙体部分的长度在满足抗倾复计算要求情况下宜适当延长,且挑梁根部应与圈梁连成整体。

2.1.4在不影响房屋整体刚度的情况下,可在房屋端部或变形缝两侧开间的屋面板底设置滑动层(刷废机油二遍或铺油毡一层)。

2.2砌块干缩引起的墙体开裂解决措施

小砌块应在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并在龄期一个月以后方可使用。

砌块应采用密实性混凝土,并机械成型。

砌筑前不应洒水淋湿,对于已砌好墙体,最好能覆盖塑料布防雨,被雨淋湿处,应拆除最上一皮,方能继续砌筑。

严格对孔错缝砌筑,尽量采用塑性砂浆,确保灰缝饱满并符合规程要求。

2.3各种变形作用引起墙体开裂的综合措施

2.3.1多层房屋的墙体阵缩缝、沉降缝应按有关规范规程要求设置。并应力求建筑刚度的均匀,建筑体型的简洁。

2.3.2为增强房屋整体刚度,对四层以上房屋须在房屋四大角及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设置混凝土芯柱,一般为三孔。对于软弱地基,还要在角孔或中孔配置圆10钢筋混凝土芯柱。

2.3.3对于软弱地基上的三层及以上的房屋,其长高比值不大于2.5;当房屋长高比且不大于3.0时,尽量作到纵墙不转折或少转折。

2.3.4对于软弱地基上采用整板基础的房屋,当预估最终沉降量>120mm时,应有不少于两道纵墙拉直贯通,每层板底设置圈梁。尽量使上部的重心和板基的形心重合。

3结语

砌体裂缝因温差和砖的材质因素产生的较普遍,而以沉降、超载致裂的危害较大,但其危害性和处理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具体处理时务须正确区分,对症防治,且以防为主。治理的原则:凡已涉及结构安全且变化剧烈的,应当机立断,迅速采取相应对策,排除动力源,加固补强或作拆除返工处理;反之,如变化趋缓、稳定、仅与外观和评定有关、修复后不影响使用,则重点放在表面处理上。总之,只要坚持对国家和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认真,切实查明原因,砖砌体裂缝问题也是不难处理的。

参考文献:

[1]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研究[J].陈鹏. 科技与企业.2012(22)

[2]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J].刘明昆,于杰. 科技信息.2010(14)

论文作者:李秋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李秋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