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管理机制转变的探讨_农业论文

农民管理机制转变的探讨_农业论文

农户经营机制转换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户论文,经营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市场为取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昭示着作为农业微观基础的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经营过程的有效运转,使其逐步增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要求农户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迅速摒弃传统体制下的以“自给导向”为主的经营机制,继而转换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以“效益导向”为主的经营机制。

一、农户经营机制的涵义

农户经营机制是指农户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实现其自身所拥有或占有的生产要素的结合及经营过程运转的机理或原理。它是农户经营所追求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生产要素筹集与管理和供、产、销、分配过程的运作等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它由目标机制、激励机制、要素组合机制、经营过程运转机制、积累发展机制及风险约束机制构成。它们互相渗透、交互作用,共同促进农户经济的发展。应该指出,在不同的经济(体制)环境中,农户的经营机制也是有差异的。

前苏联经济学家、自给小农学派的代表人物恰雅诺夫认为,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户生产的目的是要在小块有限土地上增加更多的产品来满足其家庭生活的需要。产量高,家庭生活就好;否则,连家人的正常生活都难以维持。小农经营要服从于其家计,只有多投劳动力才能在小块土地上多生产,才能满足生活需要。农户家庭劳动力无需支付工资,为了多增加一些产量,农民及其家庭不惜付出许多额外劳动,甚至达到生理上令人厌烦的程度。农户进行核算,往往不是计算每投入单位劳动应取得多少收入,而是算总帐,即把全年收入作为一个整体,扣除全部生产费用后,净得收益多少。当达不到全家正常需要水平时,则愿意投入更多的劳动。若遇到较差的年景,就主要依靠降低生活标准来弥补亏空。美国经济学家、理性小农学派的代表人物西奥多·W ·舒尔茨则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作为“经济人”,农户对利润的追求并不逊于资本主义企业家,它们对要素配置中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报酬反应敏感,生产经营活动以市场信息为导向,积极促进生产要素的流转以降低对其利用上的机会成本,实现对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经济体制的转轨为农户经营机制的转换创造了条件,既然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取向,农户经营机制就必将从恰雅诺夫之“自给导向”向西奥多·W·舒尔茨之“效益导向”转换。

二、农户经营机制的转换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户经营机制转换的过程,涉及到农户之目标机制、激励机制、要素组合机制、经营过程运转机制、积累发展机制及风险约束机制的转换。

(一)目标机制的转换 经营目标是农户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机制是农户经营机制的基础,目标机制的转换是其它经营机制转换的前提。目标机制的核心是目标的形成及其结构的演化。众所周知,经营目标应该是由农户的需求所决定的,农户需求的多元性预示着农户经营目标的多重性,而其结构及演化的趋势则主要取决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户生产的目标主要是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当商品经济萌芽,农户开始从事小商品农业生产,其经营活动在满足自家生活需要的同时开始追求收入的增加,但其商品生产极易成为家计的附庸,因而这与其说是商品生产,毋宁说是为了生活而迫不得已的销售。只有商品经济已发达,农户经营目标才以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为主。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农户的“自留地”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就是为满足家庭生活对实物农产品的需要;“大包干”的实行,农户生产经营则以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和完成国家、集体所要求的任务为目标。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则客观上要求农户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二)激励机制的转换激励机制是指激励的来源、结构及作用方式。转换农户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农户经营的积极性。农户经营的激励可分为内部激励、外部激励和目标激励。三者形成良好的激励结构才能推动经营系统的有效运行。

在以自给性生产为主的条件下,农户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基本上是自给的,因而注重使用价值的生产,其内在激励主要来自家庭自给性消费的需要,并以实现温饱为目的。在包干分配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是对农户的外部激励,“余下是自己的”则意味着农户自负盈亏,成为经营成果的直接占有者,从而增强了内部激励。这一激励曾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一旦实现了温饱目标,就会缺乏进取精神,满足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的田园式生活。同时,由于生产的发展,农户经营中非承包经营收入的比重上升,使得“交够国家”和“留足集体”的数额在经营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下降,致使外部激励下降。可见,以自给性生产为主的农户经营激励,终究是有限的,其激励过程可表述如下:自给性消费需要→激发出有限的动力→扩大再生产→实现温饱目标→激励弱化→趋于维持简单再生产。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大部分是商品性的。这就决定其内在激励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家庭成员对商品性生活资料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因而,它注重价值的生产,以追求利润为直接经营目标。它的外部激励则主要来自市场竞争。上述激励,都会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而趋于强化。如果说自给生产为主的农户经营激励机制的效率会随着生产发展导致自给性消费需要的满足而减弱的话,那么,商品性生产为主的农户经营激励机制的效率则将随着商品生产发展导致商品性消费需要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激烈而不断增强。其过程可表述为:家庭商品性消费和市场竞争需要→激发日益增强的动力→扩大再生产→以扩大商品生产获取更多的利润为目标→激励强化→不断地扩大再生产。

经济体制的转轨,农户之激励机制必将从前者向后者转换,必将给农户经营注入新的动力、活力、压力,持久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三)要素组合机制的转换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和家庭经营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户生产要素的组合日益受到价格和产业间比较利益等市场因素的制约。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家庭经营已经从单一农业多杂化经营转为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兼业经营,有的正步履维艰地走向专业化经营。这一变化过程势必导致要素组合机制的转换。

1.单一农业多杂化经营方式下的要素组合。该经营方式根源于农业生产自给性占较大比重和按人口、劳力分户承包耕地。其要素组合受家庭自给性消费需要和国家统派购任务的制约。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基本上不受市场调节,“种田为饱肚,养猪为过年,养鸡换油盐钱”,就是其形象的反映。相应地,家庭占有的生产要素几乎都投入农业,以致在生产要素组合上出现诸多矛盾:单一农业经营,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而大量剩余,按人口劳动力承包耕地,劳动力多的户不够种,劳动力少的户种不了;家家粮棉油,清一色的种植结构,不利于合理利用土地和发挥劳动专长;耕地细碎化,难以机耕等等。这些均妨碍着农户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和优化组合,成为农户致富的障碍。

2.农业与非农业兼营方式下的要素组合。兼业经营的前提是农户在完成包干任务的前提下,有权选择经营项目和分配生产要素,允许经营非农产业。兼业的物质条件是单一农业经营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促使剩余劳动力寻找农外就业机会。其动因是,农民渴望致富和非农产业的比较利益高,在这种经济利益的诱导下,促使农户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利用剩余生产要素经营非农产业。在这种兼业经营中,农业(尤指种植业)往往是以自给性生产为主,以获得稳定的收入,满足家庭温饱对于农产品的需要;非农产业则是商品性的,并以赚钱为目的,于是家庭经营成为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并存的二元结构。这是家庭内部“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反映。与之相应,农业生产项目和规模,仍然是主要地由家庭自给性消费需要和国家统派购或定购指标来调节。兼业经营有利于家庭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劳动者发挥特长。无疑,兼业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实践证明,农业与非农业兼营是农户经营商品化的必经阶段,在此阶段,价格因素和比较利益对生产要素的组合起了决定性作用。

3.专业化经营方式下的要素组合。专业化是农户经营的方向。如果承认农户经营适于农业现代化的话,那么它就必然从兼业化经营走向专业化经营,这样才能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机械耕作,增强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从而合理地利用和组合生产要素。然而,农户经营专业化的进展极为艰难曲折。究其原因,除了土地流转与集中机制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低,社会化服务跟不上等以外,主要是农产品价格和比较利益偏低。因为农户经营专业化,意味着生产商品化和经营企业化,那些价格和比较利益偏低的生产项目,就难以实行专业化经营,从而成为补充生产项目。

综上所述,农户经营由单一农业多杂化→农业与非农业兼营→专业化经营的演进过程,实质上是由自给性生产为主→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并重→商品性生产为主的演进过程,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组合机制的转换,由面向自身的需求转向市场需求,产品价格和比较利益日益成为生产要素投向的重要依据。

(四)经营过程运行机制的转换 农户经营过程由供应、生产、销售、分配四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协调,经营过程才能顺利地进行。经营过程各环节结合的原理和运行方式,便构成经营运行机制的主要内容。

在自给性生产为主的条件下,农户经营是为买而卖的小商品生产者,产品大部分用于家庭的消费,部分用于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剩余的才在市场上销售,然后以所得的货币去购买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商品。这种经营系统基本上是封闭性的,商品交换甚少,其运行机制有以下特点:(1)生产导向,以剩余产品定销。 家庭消费需要和国家定购任务是制订生产计划、分配利用资源的主要依据。(2)忽视市场研究, 市场风险小,即使剩余产品卖不出去,经营过程也不致于中断。(3 )以满足家庭温饱作为经营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成为为卖而买的商品生产者。其产品的大部分甚至全部上市销售,国家定购或专营的只限于棉花、烟叶、蚕丝等产品。这种经营系统是开放性的,同市场联系紧密,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均离不开市场。其运行机制的主要特征是:(1)市场导向, 以销定产。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是制订生产计划、分配利用资源的主要依据。(2)重视供销渠道,市场风险大,如果产品销售不出去, 经营过程就难以为继。(3 )以扩大产品销售量和获取利润作为经营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这种经营运行机制是外向型的,侧重于调节生产和流通之间的关系。

(五)积累发展机制的转换 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农户具有产品分配权,其经营收入在补偿经营费用和完成包干任务后,用于积累和消费的份额由自己确定,上级不能也不应当采用行政手段加以干预。因此,必须完善农户经营的积累、发展机制,使之具有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积累机制指积累的能力、动因、方式、目的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个良好的积累机制应具有较高的积累能力、强烈的积累动因、恰当的积累方式并通过积累的使用能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自给性生产为主的农户经营,一般从事多杂化的农业生产,生产收入水平和商品率均较低,货币收入少,因而其积累能力较小。但劳动力资源往往大量剩余,故劳动积累的潜力大。又由于其从事自给性的扩大再生产,随着生产发展使得自给性产品需要日益满足,积累的动因将随之减弱。

商品性生产为主的农户经营,多数专业化程度较高,生产收入水平和商品率均较高,货币收入较多,因而资金积累的能力较大,加之其从事商品性的扩大再生产,积累的动因会因市场需求的扩大而不断增强,对更多利润的追求促使其应用新技术,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由于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生产成本偏高,农业投资的收益率低,甚至为负值,使得农户不愿进行积累,而偏重于消费,或者将积累用于投资收益率较高的非农产业。这说明,在积累资金化、投资趋利化的条件下,投资收益率的高低既影响农户积累的积极性,又制约着积累资金的投向。

农户经营由自给性生产为主转变为以商品性生产为主,必然促使家庭经营积累机制的转换:在积累能力上,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将逐步提高积累率;在积累动因上,由自给性产品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转变为商品性产品生产的积累;在积累方式上,由劳动积累为主转变为以资金积累为主;在积累目的上,由实现自身温饱转变为获取利润。

(六)风险约束机制的转换 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生产经营者蒙受损失或获得报酬的可能性。在农业生产中,农户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自然风险,即由于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而给农户带来的损失或收益。另一类是市场风险,即由于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和市场价格波动等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而给农户带来的收益增减的可能性。风险约束机制则是以利益的诱力和损失压力作用于农户,从而鞭策和督促它们奋发努力,改善生产或经营活动。

自给性生产为主的农户,因其生产经营活动以自给自足为导向,所以它主要是面对自然界,故而受自然风险的约束,决定了其生产要素的结合及经营过程的运转以充分发挥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继而取得较多的使用价值为主。这一过程基本上不受市场供求变化及价格涨落的影响。因此,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农户基本上不受市场风险的约束。

处于市场经济状态下的农户,因其从事商品性生产,故它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受自然风险的约束,它还要受市场风险的约束。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全,市场风险对农户经营活动的约束将越来越突出,这就意味着农户在进行生产项目的选择和生产要素组合时不仅要考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以取得较多的使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市场信号来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采取措施,促进农户经营机制的转换

农户经营机制的转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目前情况而言,影响农户经营机制转换的因素很多,从微观上讲,有家庭经营人员的素质、管理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等诸多制约;从宏观上讲,有市场发育不健全,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根据我国农户经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缓解或排除上述障碍,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促进农户经营机制的转换是现实的,也是可能的。

第一,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市场的发育直接影响到农产品价值的顺利实现以及生产要素的流转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优化。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发育滞缓,供销渠道时有阻塞,以致出现“买难”、“卖难”、原材料供应不及时、产品积压、资金周转不灵等情况。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尚未建立起来,直接影响了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并进而限制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农产品的价格改革尚不够彻底,部分农产品(如棉花)的价格尚不能反映市场对其供求的变化情况,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其价值。上述问题的解决有赖于:(1)流通体制的改革;(2)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建立;(3)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的深化。

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民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常受市场信息不灵的困扰。农户缺乏预测与决策能力,“有自主权,无主张”,不知道如何认识和依据市场供求变化的态势来调整经营项目和经营规模,往往随着市场价格的涨落而大起大落,或者仿效他人来安排生产经营,以致蒙受市场风险损失,甚至使一些专业户破产。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家庭经营提供系列化服务,当前最急需的是信息服务和供销服务,克服信息闭塞、买难卖难的困难,及时供应生产资料和销售产品,帮助农民作好经营决策。

第三,推进农户的企业化经营。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推进农户的企业化经营,将其家庭生活与生产经营分开,家庭劳动开始计算为生产费用,其经营目标则是取得利润。这虽仍然是家庭经营,但其经营活动大体上依据企业原理使农业经营具有协调性、连贯性、系统性。在这个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农民学习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增强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成本观念,提高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能力,合理组织供产销过程。

*本文系国家博士点基金“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户经营机制”成果中的一部分(杨名远教授主持)收稿日期:1997—06—19

标签:;  ;  ;  ;  ;  ;  ;  

农民管理机制转变的探讨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