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患者行床旁连续血液净化的护理风险及预防对策论文_杨仕容,张静萍(通讯作者),张亚琼,霍俊云,吴梅

重症监护患者行床旁连续血液净化的护理风险及预防对策论文_杨仕容,张静萍(通讯作者),张亚琼,霍俊云,吴梅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行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存在的护理风险及预防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找出重症监护患者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进行分析,做好预见性的护理。结果: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和处理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增强,血液净化治疗质量及综合护理质量均得到提高。结论:重症监护患者行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消除不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重症监护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风险;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255-02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对脏器功能起支持作用的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的总称。主要目的是通过弥散、吸附、对流等方法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或毒素进行持续清除,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的失衡,稳定机体的内环境,以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已广泛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脓毒血症,各种中毒及急性重症胰腺炎等危重症患者的救治[1]。CBP作为一种密闭式的治疗方法,专业性很强,操作也较复杂,属于一种高风险的治疗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有严谨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应急能力。因此,护理风险管理在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中就显得非常重要[2]。本文就结合作者在工作中的经验,对重症监护患者行床旁连续血液净化的护理风险及预防对策做一分析。

1.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风险因素分析

1.1 护理因素

在CBP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技术成熟度和工作经验与护理风险密切相关。护理技术主要包括床旁血滤机使用和血液净化治疗中处理病情变化的能力。

1.2 患者因素

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患者大多数意识不清,频繁躁动会影响血流量,造成治疗不足和意外脱管风险[3];血容量不足或重症感染等原因使患者对体外循环无法耐受,在引血上机时就有心脏骤停的风险;高凝状态患者会使滤器管路应用时间缩短,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等。

1.3 设备因素

进行CBP的仪器操作比较复杂,如果机器运转时间较长,则容易出现故障或机械性的损害。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则会对患者产生危害。

1.4 治疗性因素

因为在CBP治疗中要设定液体清除量,临床上医生要根据病情制定清除液 体目标,在治疗中持续的超滤会出现低血压休克(由体循环不足而至);体外循环使用的抗凝剂用量不足有导致凝血的风险,过量也有导致患者出血的风险[4]。

1.5合作性问题

重症监护病房行床旁CBP治疗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在进行CBP治疗的患者若病情突然变化进行紧急抢救时,CBP治疗护士去执行抢救,一旦血液净化治疗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对患者治疗也会受到影响。

1.6 感染控制问题

在ICU治疗的重症患者大多自身免疫力降低,任何感染对患者均是致命的打击[5]。CBP治疗需要体外血液循环,治疗中还需要配置大量置换液,显然会增加感染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风险预防对策

2.1 加强护患沟通

在确定CBP治疗前,首先要给患者及其家属讲明治疗目的、方法、容易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并签署知情、治疗同意书。对治疗效果预后不佳的病人,要给患者家属讲清CBP治疗的优缺点。对无肝素抗凝患者要给其家属讲清凝血风险;对意识清醒患者,在日间治疗时,要主动询问患者情况,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告知患者需要配合的事项;如果患者主诉不适时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并及时做相应的处理;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会担心引出的血液回不到体内导致血液丢失,对报警音感到恐惧等心理,我们要给予耐心的解释和安慰,消除患者担忧、紧张情绪。对意识模糊、躁动明显的患者,告知医生根据医嘱使用药物镇静,并采取保护性的约束措施,防止意外拔管。护理人员要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

2.2 增强法律观念

护理人员要执证上岗,血液净化护士要通过培训取得资格证书,未取得培训证书的护士不能单独进行CBP护理操作。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向医生或上级护师汇报。护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差错的发生。

2.3 加强感染控制的管理

重症监护室行床旁CBP治疗的患者病情危重,治疗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置换液和透析液,对治疗用的置换液及透析液等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配置,要求配置好的液体在4h内使用;血液透析导管使用集束化的护理办法:即严格手卫生、保持穿刺置管时的最大化无菌屏障、穿刺部位皮肤消毒、导管的护理、个体化换药频率和敷料的选择、感染实时监测(对临床出现的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等进行监控)、选择合适的封管液等[6]。在运行中CBP机器要安排当班护士进行清洁维护,在CBP治疗结束后,对机器进行清洁消毒,让工程师进行校验等。

2.4 加强信息化、规范化及病历书写管理

如果发生了医疗纠纷,病历则是有效的法律依据[7]。建立护理病历纠错本和本科室护士微信沟通群,护士长对护理病历定时进行检查,发现不规范病历记录在病历纠错本上,当班护士要注意查看,发现有自己的书写错误要及时核实改正。护士长在科室护士微信沟通群内告知,以便休息的护士也能及时知晓所存在的问题,微信群内成员可以进行交流、学习,对出现的不规范病历大家共同进行讨论,学习正确的书写方法,以避免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促进同事间共同进步。还要建立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专项电子档案,把治疗信息录入电脑,利于核实和查对。

2.5 遵守安全管理制度

在CBP操作的过程中,要遵守操作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包括上下机流程、导管封管流程、换药流程、交接班流程、护士巡视流程等。强化护士的责任心,出现特殊情况要沉着面对,冷静处理;执行医嘱双核双签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导管感染等。

2.6 加强专业培训 成立血液净化小组

制定护士分层管理制度,并开展“传、帮、带”学习模式,护士长组织全科室护士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相关知识培训;CBP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对责任护士进行指导,把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及预防措施等内容的培训学习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并对发生护理风险的案例进行有效的护理教学查房。成立血液净化小组,主要成员为重症监护病房的血液净化护士,定期学习床旁CBP操作规程,督促科室其他成员了解血液净化技术,为床旁CBP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重症监护室行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风险因素来源于多个方面,护理人员要有风险意识,总结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分析,对护士进行培训,做好预见性的护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综合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周乐天.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非肾脏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1):34-37.

[2]邵颖,杨大锁.完善内部审核制度改进质量管理体系[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10):1078-1079.

[3]郑桃花,邵善清,叶向红等.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7):3383-3384.

[4]谢可.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两种抗凝方法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7):117-118.

[5]陈青,谭洪毅.ICU医院感染特点及临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5):3144-3146.

[6]江培兰,蔡照映,吴兰.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8(5): 1805-1807.

[7]宋凤兵,于银春.病历质量持续改进应重点把握(三个层面) 的工作[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4):438-439.

论文作者:杨仕容,张静萍(通讯作者),张亚琼,霍俊云,吴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  ;  ;  ;  ;  ;  ;  ;  

重症监护患者行床旁连续血液净化的护理风险及预防对策论文_杨仕容,张静萍(通讯作者),张亚琼,霍俊云,吴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