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时期的初中生物教学论文_辜泉

谈新时期的初中生物教学论文_辜泉

〔摘 要〕 初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习课程。要开展好新时期的初中生物教学,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改革创新,探究新时期初中生物教学的方法与规律。

〔关键词〕 初中生物 创新 观念 创新 培养能力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大力号召我们——改革创新。作为初中生物教学要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生物新课程标准》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好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是,由于过去旧的传统落后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今天的初中生物教学第一要克服旧式的落后生物教学思维定势的影响;第二要探索新形势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新方法,培养好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精神是我们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如何培养好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创新精神呢。

1 切实转变生物教师的教育观念

生物教师作为教学之主导,决定着生物教学的实施方向,因此生物教师的教育观念之转变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1.1 对现有的生物教材,要开展创新性的处理。现行的生物教材应该说是不错的。但是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从信息IT已经过渡到DT数据时代,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因形势而进取。教师要在教学中,对现行教材创新处理,增加新的科技知识。如增加转基因技术,人类基因组合计划,克隆技术,人与生物圈的知识等。让我们的学生在新增知识中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科学态度与科学创新精神。

1.2 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是生物教学开展创新教学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可以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式学习方法,自学式的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培养好学生的创新精神。

1.3 在生物教学中转变评价的观念。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生物的肯定或者否定。教师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应从正面教育入手,以表扬激励的方法为主,肯定学生的学习,那怕是一小点儿的进步都要加以肯定、赞扬,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生物的进步,在教师的表扬中享受学习生物的快乐与幸福。

1.4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扩充新的信息内容。当今世界,新的信息不断涌现,从信息IT已过渡到数据DT时代,信息知识急剧加快,因此,我们的生物教师要不断地扩充新的信息内容,才能跟上生物改革的步伐,培养激发好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性的改变教学原则

2.1 抓着生物课的特点,课堂教学不能太饱满。教学太饱满指的教师讲授太多,容易削弱占有学生学习生物的时间与空间,降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自主性探究生物的奥秘,抓着初中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生物的主人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抓住讲课的精华,讲课不能太透彻。如果讲课太透彻,则学生无思考、质疑发问的条件。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有意留出一些学习思考的“空白”,让学生通过阅读、识图、看表格、观实物,看模型,展开思考、讨论,在探究中重新组合自己的生物知识系统,在探究“空白”中培养创新精神。

2.3 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课不能太细密。讲细密则会影响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在“粗宽”的教学中,留给学生“思、疑、读、议、评、练”的空间及时间。比如讲《家鸽》这一节,教师只讲鸽飞翔之特点,至于鸽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可以让学生自主性去分析,去推断,去想象。教师点拨到点而也,不可以包办代替。

2.4 在教学中,讲课不能太实。太实了,学生则没有思考回旋之余地了。比如讲授完《叶、茎、根》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为什么说森林是人类的贮水站呢?破坏了森林,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灾难呢?”

2.5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总结升华。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对比,对于学习的知识进行汇总与升华。比如生物教学中常见的一个案例: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另外在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牛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红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大山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对比美国红雀和大山雀,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研究发现,就连动物界最低等的原生动物草履虫,也是有学习能力的。

3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学习能力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与综合,探究问题。比如讲“人类的基因结合计划”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基因组合”给人类带来了美好的幸福,但另一方面又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灾难。如“人体密码基因”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控制,就会乱鉴别胎儿的性别,破坏正常的计划生育,让人口出生的比例失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学生无论对教材,生物现象,环境现象都可以大胆质疑,让学生大胆质疑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品质。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中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指学生围绕一个中心点,多角度,多方面去想象,去分析,去类比,去求异,去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围绕中心点,以发散思维形式去思考,最后才得出科学的结论。

综上所论,初中生物课的教学之中,我们通过学习生物课,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品质,这样才能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初中的生物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地提高,这样我们的初中生物教学才能实现老一辈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所说的“学习上,每一处都有创新的地方;学习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创新的人”。

参考文献

1 梁华彬等.在初中生物课教学中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新课程改革与研究,2013

2 李小军等.改革初中生物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J].中学生物教学参考,2012

作者单位: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三中学

论文作者:辜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谈新时期的初中生物教学论文_辜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