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悲剧成因新论

潘金莲悲剧成因新论

一、潘金莲悲剧成因新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彤彤[1](2021)在《《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形态是在史传的写人叙事及诗歌的抒情言志传统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受诗歌的影响,古代小说表现出诗化的艺术特征。“诗化特征”是指小说不再简单满足于单纯的叙述客观事件,具有了强烈的表现意味和浓郁的情绪色彩。不但在外在形式上引入诗词,更重要的是汲取了诗词的创作技法,从而表现出辞赋化的语言、强烈的抒情性以及小说中意境的构建。本文以《林兰香》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诗化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唐传奇、元明中篇传奇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红楼梦》等具有明显诗化特征的作品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中国古代小说诗化在不同作品中的具体表现,重点阐释《林兰香》的诗化艺术特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在《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大体经历了三次演进过程,不同阶段诗化特征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差异。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文备众体的小说形式和骈俪隽永的语言风格上。元明传奇小说更多的表现为诗词对小说文体变化的影响上。而才子佳人小说的诗化特征内涵则更为丰富,以“诗”传情和突显人物的“诗才”是其最为鲜明的特点。第二章,《林兰香》中回目、诗词的叙事功能。《林兰香》的诗化首先表现外在形式上,即体现在小说回目以及大量诗词歌赋的穿插上,回目及诗词对于小说文本具有一定的叙事意义。《林兰香》中的诗词有一百余首,包括诗词曲赋等多种样式,在小说中引入诗歌,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叙事表现力和感染力。诗词对小说的叙事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林兰香》中诗词成为小说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词在推动情节发展、组织篇章结构以及增强小说的悲剧意蕴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小说中的人物谈论诗词,由此透露出作者的诗学思想,也增添了作品的文人化及诗化倾向。第三章,《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审美表现。审美表现是诗化艺术的内涵,《林兰香》是一部个性独特的世情小说,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诗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林兰香》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运用诗意化的语言,让小说充满诗之味;塑造诗性品质的人物,使小说富有诗之情;对诗歌创作技法的吸收,为小说营造诗之境。作者综合运用意象叙事、意境创设等多维创作技法,共同构筑起《林兰香》的诗化叙事空间。第四章,《林兰香》诗化特征的文学意义。《林兰香》的诗化特征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文学、文化和美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诗化特征增强了读者的美感体验,在小说的叙事中增添的抒情因子,加强了小说的抒情性。《林兰香》的诗化艺术深刻影响了《红楼梦》等小说,为后世的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刘芳彤[2](2021)在《张爱玲小说与《金瓶梅》》文中提出现当代文学史上诸多从古典小说里汲取养料的作家中,能够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张爱玲即使不是唯一一个,也是这方面最自觉最成功的一个。本文以张爱玲小说与古典小说《金瓶梅》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入探究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张爱玲是如何看待古典小说中的经典——《金瓶梅》,而《金瓶梅》又是如何在思想上和小说写作上对张爱玲产生影响。通过研究,对张爱玲与古典小说的传承关系有更加清晰、立体、深刻的认识,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对于张爱玲小说写作受《金瓶梅》影响进行了几方面的分析,全文分为如下章节。第一章阐述张爱玲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渊源,没落贵族家庭给予她的旧式文化教育与熏陶不仅使她酷爱古典小说,更重要的是为她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在诸多古典小说中,《金瓶梅》与《红楼梦》对她产生的影响又尤为突出。她称“《金瓶梅》与《红楼梦》是一切的源泉”,这两部书给予了她写作技巧与人生感悟、思考方式的启发与滋养。第二章探讨的是艺术方法的借鉴,艺术方法是张爱玲小说从《金瓶梅》中汲取营养的最有迹可循的证据。这其中包括人物形象塑造、语言运用的相似性以及服饰与色彩等意象方面的借鉴与学习。悲情又充斥着斗争的女性世界、自私懦弱的男性形象;前期作品中场景与对话里明显的金瓶之风与后期将其内化,形成“平淡而近自然的风格”。也标志着她在小说艺术上更高追求。第三章是从思想性角度挖掘《金瓶梅》之于张爱玲小说的深刻影响。分为言情传统的继承、悲剧世界的共鸣以及对人生的眷恋执着。张爱玲的言情与世情最为无限接近的是《金瓶梅》。她所写的是《金瓶梅》那样的成人世界的情,这情是常常于灰色地带徘徊。在张爱玲构造的小说宇宙里,不存在大观园那样的乌托邦,她故事里的主人公们,必须直面冰冷而现实的“世情”。此外,在《金瓶梅》式“人生如梦”色空观的启发下,她营造了独具特色的张氏悲剧美学,给小说史留下一个“苍凉而美丽的手势”。第四章谈的是以《金瓶梅》为代表的古典小说对张爱玲的影响有利有弊。但她不仅继承了《金瓶梅》等古典小说的文学价值,同时又创造性地吸收了现代文化思潮和新的小说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正是张爱玲之所以能成为张爱玲的原因,也是张爱玲对中国文学与现代小说艺术的独特贡献。

刘宇琳[3](2020)在《从民间立场看刘震云的小说创作(1979-2012)》文中提出目前,学界对于刘震云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其作品中的某一主题或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究。虽然有一些研究者力图对刘震云的创作脉络进行整体性的爬梳,但是由于刘震云是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其新作品层出不穷,不少研究着述便无法涵盖他的全部创作。这就使得研究者们对作家的成长和意识转变缺乏整体性的观照。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民间立场为切入点,爬梳作家自初登文坛至今(1979-2012)的创作历程,探究作家放弃启蒙,转向民间立场的原因,以及在这一立场的影响下,作家的思考维度是如何层层深化、不断发展的,其写作风格又得以呈现出何种艺术特点。论文旨在对作家的写作做一个历时性的动态考察,探究民间立场对作家思考维度和叙述策略的影响。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辨析民间及民间立场的概念,阐明刘震云民间立场的成因。论文梳理自晚清政治维新运动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民间文化的地位转变;以陈思和等人的相关论文为切入点,辨析学界对于民间立场的讨论,从而厘清民间立场这一概念的生发及内涵。进而,论文运用相关的档案数据和史料记载,对河南的“弃儿”历史和刘震云早年的人生经历进行挖掘,并结合八九十年代的文艺思潮和福柯、萨义德等人的理论传播,阐明刘震云的民间立场是源于对河南衰落的同情、对主流话语的不信任、对自身时代边缘人处境的不满以及对知识分子启蒙精神正义性的怀疑。第二章论述刘震云的民间立场与其小说书写视野的流变,重点探究作家思考维度的深化与发展。论文从伦理、言说、历史三个层面出发,综合运用文本细读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借鉴了伦理学、国家意识与地域认同、语言学等相关理论,探究刘震云对于传统伦理的解构,对小人物精神状态的关注以及对生存正义性的肯定和宣扬。第三章论述刘震云在民间立场的影响下,于具体书写中所展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叙述策略。论文通过具体的文本细读,重点探究刘震云文本中冷峻的叙事视角、精妙的反讽艺术和方言俗语的运用。通过比对刘震云不同创作阶段的艺术风格,本章认为,这些叙事策略不仅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刘震云的民间书写,其本身更是作家对民间认知不断深化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论文以民间立场为切入点,从整体上梳理刘震云的创作脉络,探索其创作风格和思想意识转变的原因、意义及问题。刘震云也曾充溢着启蒙的激情,但是对故土河南衰落的同情、对主流话语的不信任、对自身时代边缘人处境的不满以及对知识分子启蒙话语正义性的怀疑最终将他引向了民间立场。他试图于民间伦理中寻得精神的慰藉,却勘破了传统伦理的美好幻境,意识到那不过是权力的锁链;他试图通过言说寻得知心人,为自己,为民间寻得精神的出路,却发现孤独才是民间的常态;当对现实失望后,刘震云便迎着“新历史主义”的浪潮,转向历史,转向对生活晦暗缘由的探寻。从伦理,至言说,再到历史,作家的思考维度层层深化,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体风格。尽管刘震云竭力以冷静客观的视角剖析民间,但自身与民间同处边缘的相似命运却让他始终对民间有一种“同病相怜”之感。这就使得刘震云在具体的写作中,虽然能够剖析民间的晦暗,却无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家写作的深度。

陈皆伶[4](2020)在《徐棻婚恋剧女性群像研究》文中提出徐棻是伴随新中国成长的一位剧作家,也是川剧史上首位女性剧作家。徐棻极擅写婚恋剧,她的创作也反映出众多关于性别的问题。但目前学界对徐棻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艺术特征与社会意义等方面,而缺少性别角度的探讨。徐棻着意于挖掘婚恋世界中各类女性不同生存样态下的性格、心理和精神世界。通过这些女性群像类型,徐棻展现了女性整体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刻体悟。徐棻剧作中的女性群像折射着她富有现代意味的两性观念,同时也无形地沟通着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两性观。从伦理视角出发,根据女性对待传统礼教的不同态度,徐棻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被分为四种类型:传统伦理与强权的抗争者、传统价值观的忍受者、性别等级的维护者和婚恋世界的旁观者。这几种类型对应了女性生存的三重悲剧——抗争带来肉体的毁灭、忍受导致自由精神的丧失、维护则象征着被封建道德观念所同化。不管是何种形象,不管是抗争还是忍受,徐棻笔下的女性都做到了积极地诉说、倾诉。她既看到女性积极求生的主动和进步,也看到了女性甘愿臣服男性权威、沦为权力玩物的消极之处。显然,徐棻对前者持赞赏态度。所以,徐棻一方面通过对传统文本中的剧作家肯定的“贤良型女人”注入现代意识(个人属性上强调自尊独立、社会属性上强调反叛精神、情感属性上削弱择偶的功利性、强调志同道合),进一步肯定了女性掌握命运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徐棻又通过对被口诛笔伐数百年的“贪淫型女人”们的生存环境、心理变化的剖析,为她们做无罪的辩护,同样地肯定了这些“坏”女人为谋求生存而做出的努力,并揭示了女性现实处境的恶劣与生存的种种无奈。徐棻从源自女性经验的性别化语言、还原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凸显女性心理的舞台语汇三个方面,来还原女性的生存环境以及心理变化,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女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徐棻身为女性创作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个人体验倾注在剧中角色身上,给予了剧中女性高度细腻的语言,呈现出真实平凡的生活细节,并从司空见惯与细微之处挖掘出普世的情感,引发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的高度共鸣。另外,徐棻跨界地模拟了电影手法,完成了戏曲舞台的长镜头和特写式表达,使受众目光聚焦于女主角身上,感受女性的情感情绪。舞台提示语也强调了光影声音的运用并赋予其情绪,使其在烘托氛围的同时延展了女性的心理空间,呈现出徐棻剧作的凄烈风格。值得注意的是,徐棻笔下的女性群像具有矛盾气质。一方面,徐棻剧中的众女性常慷慨赴死,使她的悲剧具有崇高意味的美学气质。但是徐棻塑造的女性群体生存悲剧的内核在于女性的附属性、孤独感与追求消极自由,这一点又显示出徐棻性别观念革新的不彻底性;另一方面,徐棻通过重塑传统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积极参与戏剧实践活动等形式对垄断戏曲舞台数百年的男权发起了冲击。但徐棻基本选择美貌少妇来塑造女性形象,且美貌因素在推动情节演进方面发挥着过于重要的作用,呈现了她对女性美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及其女性解放意识的不彻底性。这种矛盾气质是新时期女性戏剧的独特文化气质。80年代政治解禁和西方女性主义的冲击催生新时期女性剧作家关注自我、商业浪潮刺激多种文娱方式诞生、消费主义引导并强化大众对女性美的狭义定义、文化心理在思想解放之初尚未摆脱男性霸权的藩篱,整体地呈现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徐棻在女性观上进步保守相交的特征。徐棻婚恋剧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性别平等观念对大众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她也为传统戏曲资源的再利用与女性书写方式的开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徐棻女性群像的矛盾之处,启示了戏曲发展应进一步关注当代女性的生存困境与审美需求,承担大众传播媒介文化传输的责任与义务。

唐显婷[5](2020)在《世情传统与李劼人长篇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研究者更多地将李劼人长篇小说视为西方近现代文学的产物,却极大地忽视其与中国古典世情传统的血缘联系。通过对李劼人长篇小说与作家本人阅读记忆的相互参照,我们可以发现他对《金瓶梅》“三言”“二拍”《红楼梦》等世情小说的阅读、接受与转化这一客观事实。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去探寻世情传统对李劼人长篇小说创作的深度影响,以及李劼人对世情传统的现代转化。全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李劼人长篇小说的研究现状、研究对象的说明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为正文三章。第一章梳理世情传统启示下李劼人长篇小说的叙事图景。李劼人在长篇小说创作中,主要延续了中国传统世情小说微观描摹生活、关注世俗人际与聚焦市民思想的传统,使其在世俗人情的细腻书写中,忠实还原了人的生活、人的关系与人的情感,构建了一个日常的、世俗的、开阔的、深刻的成都市民生活世界,并于其中寄予了对于人性、人情、人心的浓烈关怀与审视。第二章分析世情传统启示下李劼人长篇小说的叙事策略。在展开丰繁复杂的市民生活图景中,中国传统世情小说在叙事策略上的经验积累,同样对李劼人长篇小说创作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视角智慧的汲取、语言艺术的承续与经典笔法的借鉴,使他的长篇小说能在叙事策略的极尽变化中,将鲜明的人物个性、幽微的思想人情、复杂的主题意蕴、广阔的世情风习等力透纸背,极大地保留并宣示了本民族文学传统的优长之处。第三章探讨李劼人长篇小说对世情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铸就的文学个性。面对世情传统的先在,李劼人不仅有为我所求的接受,更有站在现代文学基点上的自觉转化。在书写世俗生活时,他就表现出不同于传统世情小说的艺术追求,剥离了情爱叙事中的性爱外衣,冲淡了悲剧意识的直接流露,融合了“世情”与“历史”两大资源,并凭其对世情传统的接受与转化成就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市民书写。第三部分为结语。本民族的文学传统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上的出身。对李劼人长篇小说与世情传统血缘关系的探寻,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李劼人长篇小说吸收转化世情传统、建立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同时也能在更为开阔的视野下去发现李劼人长篇小说书写世俗人生、人性人情的真实质地与其建构的“人学”内涵。

张靖[6](2019)在《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文中认为木版年画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喜庆时节的装饰品,更是反映我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晋南木版年画是结合了绘画、雕刻与印刷的民间美术门类,也是“年文化”的产物,其中的戏曲年画数量丰富、题材宽泛、画工精细,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关于戏曲演剧的历史信息,同时也为了解当时的戏曲面貌以及戏曲的社会功能提供了新的资料。晋南木版年画产生于宋金时期的平阳、绛州地区,并形成了雕刻、印刷、流通为一体的经营模式。晋南木版年画的产生、发展和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传统密不可分,讲求观赏与实用的一致性。晋南木版年画在体裁形式上包含门画、中堂画、拂尘纸、窗画、纸灯画等诸多形式,在年画题材方面包括天仙神只、人情风俗以及戏曲故事等内容。其中,戏曲故事类题材的年画烙印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年画艺人将戏曲与年画相结合,抓取舞台演出的精彩瞬间,创作出可供人们长久观赏的戏曲年画。戏曲年画的故事内容大多出自当地盛行的梆子腔剧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戏曲的剧本、脚色、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脸谱勾勒等都对戏曲年画产生影响,特别是梆子腔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促成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笔法干练稚拙、造型简朴生动、色彩装饰意味浓重和构图巧妙独特等艺术特色。清代晋南戏曲年画中反映梆子腔剧目的故事内容众多,常见的有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诸多内容。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梆子腔的蓬勃发展是促成清代后期晋南戏曲年画创新和繁荣的客观条件,晋南地区梆子腔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当地戏曲年画在题材内容、表现技法、造型风格等方面的进步,使得戏曲图像的叙事性逐步增强。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表现的故事内容是对戏曲角色的动作、神态以及演出场景的描摹,是戏曲年画较之于门神画、吉祥画等象征性木版年画的最大区别。清代晋南戏曲年画是图像叙事的典型代表,能够广泛地传播图像叙事中包含的思想内容,在欣赏戏曲年画时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回忆舞台演出、重温戏曲故事的契机。戏曲年画是拥有广泛欣赏群体的图像叙事类型,其中蕴含着我国传统图像叙事的精华。同时,戏曲年画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将人们的情感情趣转换为可视的图像符号,其图像嬗变过程是将美术学与符号学、传播学等众多学科观点结合,由图像、语言、修辞及文化寓意所组成,采用定格瞬间性时空的表现手法,将戏曲年画置于社会生活与梆子腔的蓬勃发展之下,用生动的图像反映当地民众的民俗人情和生活百态,在传播戏曲艺术的过程中发挥着为人们传递情感和寄托愿景的重要作用。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地域化造型特征主要体现在构图、线条以及装饰上,而在色彩特征的研究以色彩相互间的对比为主,将其置于艺术学的视角下进行研究,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表现出融合化、通俗化、娱乐化和地域化的叙事特征,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自然也有着自身独到的艺术语言,作为广大民众在实际生活中培养艺术思维的重要载体,需要挖掘隐含在戏曲年画与戏曲在传情达意、虚拟性、程式化背后的一致性内涵。

范秋雯[7](2019)在《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文中提出浦安迪(Andrew Henry Plaks,1945-)是当代美国汉学界研究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卓有成就的汉学家之一。其汉学研究,离不开战后美国汉学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国中心观”等观念的影响,亦受惠于先师牟复礼(Frederick W.Mote,1922-2005)教授的方法论启发,由此形成了他格外重视中国学理传统和命脉的研究方法。在明清点评家的启发下,他坚持认为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承袭自史文传统,并受到神话空间化的影响,是一种有着特殊美学抱负的“奇书文体”。强调“奇书文体”起源于史文传统,有浦安迪意欲沟通中西叙事文学的努力,但在这一观念影响下,他未能看到变文、说书等说唱传统对明清小说的形塑作用,不免有偏执一端之嫌。浦安迪对“奇书文体”的研究主要从结构、修辞入手,他认为:“奇书文体”不仅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而且采用“二元补衬”、“多项周旋”的独特原则安排情节布局和人物关系,从而对夏志清等学者发起挑战。就内容而言,浦安迪认为“奇书文体”运用“反讽”手段对作品中的说书语境、诗词曲歌以及主要人物作翻案文章,从而消解了英雄们的崇高价值。在寓意层面,浦安迪着重研究“大观园”及“四大奇书”。他指出前者寓指“总体视野”,是以“盛衰”、“出入”不可避免,共同构成“大观园”的总体景观;后者则重在颠覆“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浦安迪对“奇书文体”的研究,加强了这些作品共属一个美学体系的认知,但他对体系化的过度强调,不免导致其对文本内部差异及独特价值的忽视。总体而言,浦安迪对中国叙事学的研究虽有缺憾,但他对传统点评的重视,对西方理论的援引,都对国内治学者做出有益启示。

张康夫[8](2019)在《《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文中提出《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包括绣像、文中插画和系列绘画三部分,用视觉语言诠释了大观园的园林意象、别墅意象以及诗意栖息的人物意象。作品跨越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创作语境多样,绘画内涵丰富,审美风格鲜明,这是三代画家对《红楼梦》审美理想的价值认同和视觉体现,更是中国近现代审美文化观念发展和嬗变的见证,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该论文聚焦《红楼梦》大观园主题插画的审美表现,综合运用美术学、图像学、美学和文化学等相关理论,深入论证插画的图像审美表现和视觉艺术特征。文章首先系统分析大观园“天仙宝镜”与“文人园林”的整合造景规律,梳理大观园审美意象的建构逻辑、诗画一体特点以及幻美意境;其次深入研究《红楼梦》插画的审美表现,包括卷首绣像、回目插画、系列插画三部分。其中,绣像部分以程本、双清仙馆本和广百宋斋刊本为主,探寻绣像的序列结构、主题设置、艺术语言特征、图像学意义等,探索卷首插画审美表现由家庭主线回归金钗序列的内在规律,分析大观园之美与金钗之美内在的关联。回目插图以王钊、戴敦邦等四本回目插图为研究内容,透过插图视觉表现提炼大观园审美的整体意象,剖析人格化主题景观与女性化、诗化审美形象的融合规律,理出经典主题、经典形象的审美特征及突破。系列绘画研究以“金陵十二钗”审美形象创造为中心,系统研究《红楼梦》绘画人物仕女化、文人化审美形象生成和发展的支撑,凝练“金陵十二钗”整体审美意象涵育化成的规律。第三部分采用比较视角研究《红楼梦》插画与其他书籍插画异同之处,指出《红楼梦》文本审美理想与观众审美接受的相对固化促成了《红楼梦》插画的品格和诗化倾向,这是其区别于其它文学插画的根本原因。《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既是对文本的视觉凝练和升华,又是画家在文本基础上的二次创造,并以鲜明的艺术形象、诗化审美的风格及独特的审美意境创造了中国文学插画的新高度。其在形、神、意、境等方面的创构经验和化合规律,对插画创作和工笔画创作都具有显着的借鉴价值。

袁雁菲[9](2018)在《论“五四”以来戏剧作品中的潘金莲形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潘金莲形象从诞生之初开始就不断地被重塑,无论是戏剧、影视还是小说,成为中国文学画廊中经久不衰的文学原型。该形象经由不同作家的创作实践活动,在不同的文本中置换变形,在多部作品中反复再现,在时代长河中持续被赋予新的内涵。本文试图梳理“五四”以来戏剧作品中潘金莲的形象,探寻这一形象在剧作家笔下不同的阐释和表现。并试图从人物形象的价值和时代背景的影响两个方面深入挖掘对潘金莲形象改编的成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回顾了“五四”以前潘金莲的人物形象演变轨迹。从小说《水浒传》到《金瓶梅》再到以《义侠记》为代表的古典戏曲,潘金莲形象从小说文本走上戏曲舞台,潘金莲人物形象被不断改编。这些改编既有合理的扩充,比如《金瓶梅》对《水浒传》的续写,也有僵化的再造,比如《搬场拐妻》等图场面热闹的花部诸腔。第二章讨论了戏剧中对潘金莲的作品改编存在着明显的分层,并以“五四”时期为间隔。“五四”之前的潘金莲形象是扁平、单一的。而“五四”之后,作者赋予了潘金莲更多的人性,使她的形象更加立体。本章以欧阳予倩的话剧《潘金莲》、田汉的京剧《武松》、魏明伦的川剧《潘金莲》、刘广发的昆剧《潘金莲》这几部作品为例,介绍其写作背景并分析了“五四”以来戏剧作品中潘金莲形象的特征,并对其异同进行了总结。第三章阐释了“五四”以来戏剧作品潘金莲形象的成因,本章首先论证了潘金莲形象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是艺术价值,潘金莲形象具有独创性、悲剧性、复杂性;另一方面是社会价值,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论述了潘金莲形象的进步性。其次,本章提出了时代背景对潘金莲戏剧改编的影响,讨论了西方戏剧的传入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兴起对潘金莲戏剧的改编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王婕[10](2018)在《潘金莲悲剧命运刍议》文中研究指明潘金莲的人物形象始于《水浒传》,丰富于《金瓶梅》。小说中的潘金莲是个水性杨花、狠毒泼辣的蛇蝎美人,一生徘徊于众多男性之间,最后的命运极其悲惨,究其悲剧成因,无不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潘金莲自身的性格特征及武松对她的影响相关。本文就这三个方面对潘金莲的悲剧命运加以分析。

二、潘金莲悲剧成因新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潘金莲悲剧成因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1)《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小说“诗化”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林兰香》之前小说诗化特征的流变
    第一节 唐代传奇小说
        一、“文备众体”的小说形式
        二、骈俪、隽永的语言风格
    第二节 元明传奇小说
        一、文体特征:诗词羼入
        二、诗词功能:抒情表意
    第三节 才子佳人小说
        一、以“诗”传情(为媒)
        二、人物的诗才
第二章 《林兰香》中回目、诗词的叙事功能研究
    第一节 《林兰香》对章回小说回目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一、《林兰香》回目的艺术特色
        二、《林兰香》回目的叙事功能
    第二节 《林兰香》中的诗词及其特点
        一、中国文学艺术的诗化基因
        二、《林兰香》中诗词来源考察
    第三节 《林兰香》中诗词的作用
        一、诗词是小说情节的组成部分
        二、诗词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诗词对篇章结构的作用
        四、诗词与小说的悲剧意蕴
        五、诗词与作者诗学思想的传递
第三章 《林兰香》诗化的审美表现
    第一节 叙事语言的诗化表达
        一、语言的典雅美
        二、语言的色彩美
        三、语言的音乐性
    第二节 小说人物的诗性气质
        一、塑造具有诗性品质的人物
        二、着重展示人物心灵
    第三节 情节内容的诗意呈现
        一、小说意境的诗意建构
        二、景物描写与“比德”说
        三、高雅诗意的文化活动
    第四节 意象叙事及其隐喻意义
        一、自然意象
        二、社会(历史)意象
第四章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文学意义
    第一节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小说史价值
        一、增强读者的美感体验
        二、加强小说的抒情性
    第二节 《林兰香》诗化特征的影响
        一、《林兰香》与《红楼梦》
        二、对其他小说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张爱玲小说与《金瓶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张爱玲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第一节 身世·末世之感
    第二节 《红楼梦》与《金瓶梅》——一切的源泉
第二章 艺术方法的借鉴
    第一节 人物形象塑造
        一 女性世界
        二 自私懦弱的男性形象
        三 人物形象的艺术投影——《连环套》中的人物
    第二节 色彩与服饰
    第三节 语言的借鉴
        一 前期作品的场景与对话借鉴
        二 后期作品平淡自然的风格
第三章 精神世界的强烈共鸣
    第一节 言情传统的继承
    第二节 《金瓶梅》式悲剧世界
        一 悲剧神韵的承继
        二 死亡书写
    第三节 对人生的眷恋执着
第四章 张爱玲小说对《金瓶梅》的发展
    第一节 价值取向的变革
    第二节 现代化艺术表现手法的融入
    第三节 学习古典小说的得与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从民间立场看刘震云的小说创作(1979-201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刘震云小说研究综述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刘震云民间立场的成因
    第一节 民间立场概念的生发及内涵
    第二节 从启蒙姿态到民间立场的转变
第二章 民间立场与刘震云小说视野的流变
    第一节 扭曲的伦理桎梏
    第二节 孤独的言说困境
    第三节 小人物的生存史诗
第三章 民间立场与刘震云小说叙述的策略
    第一节 冷峻的叙事视角
    第二节 笑中带泪的反讽艺术
    第三节 河南“侉子”式的语言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4)徐棻婚恋剧女性群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徐棻婚恋剧中的女性形象类型
    第一节 传统伦理与强权的抗争者
    第二节 传统价值观的忍受者
    第三节 性别等级的维护者
    第四节 婚恋世界的旁观者
第二章 徐棻婚恋剧对女性形象的现代重构
    第一节 “贤良型女性”形象的新女性意识
    第二节 “贪淫型女性”形象对自然人性的重新演绎
第三章 徐棻婚恋剧女性书写的艺术表达
    第一节 源自女性经验的性别化语言
    第二节 还原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
    第三节 凸显女性心理的舞台语汇
第四章 徐棻婚恋剧女性群像的矛盾气质
    第一节 崇高意味中隐含的主体性湮灭之悲
    第二节 反叛性与保守性兼具的女性戏剧的精神力量
    第三节 徐棻婚恋剧女性群像矛盾气质的时代语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徐棻个人简历
    附录二 徐棻作品汇总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世情传统与李劼人长篇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的说明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世情传统与李劫人长篇小说的叙事图景
    第一节 微观的生活描摹:平凡细密的生活琐碎
        一、衣食住用:日常生活的物质形态
        二、民风民俗:巴蜀大地的文化流传
    第二节 俗世的人际构想:世俗生活与人际关系
        一、人情的复杂:矛盾丛生的家庭人伦
        二、欲望的张扬:“反贞节”的男女情爱
        三、世态的炎凉:重“利”的人际往来
    第三节 幽微的思想聚焦:市井细民的思想观念
        一、婚恋思想:游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二、处世观念:从“安命”到“求变”
第二章 世情传统与李劼人长篇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视角智慧的汲取:灵活机变的叙事视角
        一、全景展现:拟“说话人”的叙事姿态
        二、定点观照:巧妙的人物之“眼”
    第二节 语言艺术的承续:雅俗并存的叙事语言
        一、市民风味:口语方言化的语言追求
        二、文人情怀:凝练庄重的用语匠心
    第三节 经典笔法的借鉴:丰富多样的叙事修辞
        一、对仗:“自然成对”与“事不孤立”
        二、迭用:“同中显异”与“渲染强调”
        三、曲笔:“言非所指”与“前后不一
第三章 李劼人长篇小说对世情传统的现代转化
    第一节 突破精神向度:异于传统的审美追求
        一、性爱外衣的剥离:世俗但不艳俗
        二、悲剧意识的冲淡:炎凉但不悲凉
    第二节 开阔叙事视野:世情与历史的浑融
        一、以实补虚:汇入历史的世情书写
        二、以真代奇:趋向生活的历史叙事
    第三节 文学价值重估:别具一格的市民书写
        一、生活全视:“尽力写出时代的全貌”
        二、世俗关怀:“如实描写,并无讳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晋南木版年画的源流与制作工艺
    第一节 年画流变简述
    第二节 晋南木版年画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晋南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
第二章 清代晋南平阳地区画店及戏曲年画考略
    第一节 德隆画店戏曲年画
    第二节 兴昌画店戏曲年画
    第三节 西芦曲印改良画店戏曲年画
    第四节 张家画坊戏曲年画
    第五节 天泰成画局戏曲年画
第三章 清代晋南绛州地区画店及戏曲年画考略
    第一节 益盛成画店戏曲年画
    第二节 天福成画店戏曲年画
    第三节 无名画店戏曲年画
第四章 清代晋南戏曲演出与戏曲年画的图像嬗变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与当地戏曲演出关系
    第二节 梆子腔影响下的年画图像嬗变
    第三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语-图”符号关系
第五章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机制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表现
    第二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成因
第六章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艺术语言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美术特征
    第二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戏曲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7)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
    第二节 研究资料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时代与师承:浦安迪学术理路之形成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汉学的转型与发展
        一、转型期:太平洋战后的初步奠定
        二、挫折期:麦卡锡主义阴影下的艰难发展
        三、发展期:《国防教育法案》下的复兴
        四、繁荣期:70年代后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牟复礼的治学影响
        一、汉学重镇的建立
        二、和谐宇宙观的启发
        三、对中国学统的重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神话、史文、奇书:章回小说发展之脉络研究
    第一节 “奇书文体”与史文传统
        一、史文传统
        二、对“通俗文学”观的补充
    第二节 神话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一、神话的空间化原型
        二、“空间化”下的“时间化”蕴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整一与交迭:“奇书文体”之结构研究
    第一节 外部结构的统一性
        一、规整的叙事外形
        二、对“统一性”的反思
    第二节 内部纹理:“二元补衬”与“多项周旋”
        一、概念界定
        二、阴阳交迭的结构设计
        三、五行生克的人物建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讽、寓意:“奇书文体”之修辞研究
    第一节 “奇书文体”中的“反讽”
        一、“反讽”的演变
        二、“反讽”在“奇书文体”中的呈现
    第二节 “奇书文体”中的寓意
        一、《红楼梦》的寓意
        二、“四大奇书”的寓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附录1 :《红楼梦》中的“二元补衬”与“多项周旋”图表
附录2 :浦安迪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 关键概念分析
    1.7 创新价值
第2章 《红楼梦》大观园的审美意象
    2.1 大观园的“花园意象”
        2.1.1 整体“花园意象”
        2.1.2 时空链接逻辑
        2.1.3 “悲”与“幻灭”
    2.2 诗意小筑的审美特征
        2.2.1 人景合一的庭院设计
        2.2.2 形神鲜活的意象塑造
    2.3 青春乐园审美意象
        2.3.1 青春乐园的逻辑支撑
        2.3.2 纯真柔美的青春意象
    2.4 双峰对峙审美典型
        2.4.1 纤弱灵秀的诗化之美
        2.4.2 稳重含蓄的比德之美
        2.4.3 “兼美”与“完美”
    小结
第3章 《红楼梦》卷首插图的审美特征
    3.1 概述
    3.2 程本系统《红楼梦》绣像
        3.2.1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结构
        3.2.2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图像学特征
        3.2.3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文化价值
        3.2.4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审美价值
        3.2.5 程甲本《红楼梦绣像》的审美局限
        3.2.6 程本《红楼梦》绣像系统及影响
    3.3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
        3.3.1 概述
        3.3.2 以“情”为主题的小像序列
        3.3.3 “双清仙馆系”绣像的审美特征
        3.3.4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的审美评价
        3.3.5 “双清仙馆系”《红楼梦》绣像的影响
    3.4 石印《红楼梦》卷首插画
        3.4.1 《增评补图石头记》卷首插画
        3.4.2《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卷首插画
    小结
第4章 《红楼梦》插图的审美特征
    4.1 概述
    4.2 回目插图中的审美意象
        4.2.1 王钊插图中的大观园园林意象
        4.2.2 《增评补图石头记》插画中的林黛玉意象
        4.2.3 戴敦邦插图中的情感渲染
        4.2.4 戴敦邦插图的审美价值
    4.3 《红楼梦》系列插图的审美特征
        4.3.1 综述
        4.3.2 程十发《红楼梦》插画
        4.3.3 戴敦邦《红楼梦》系列插画
        4.3.4 刘旦宅《红楼梦》插图
    小结
第5章 《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系列工笔画的审美特征
    5.1 概论
    5.2 改、费《红楼梦》系列工笔画
        5.2.1 改琦《红楼梦》系列插画
        5.2.2 费丹旭《红楼梦》系列插画
        5.2.3 “改费模式”
    5.3 王墀《红楼梦》插画
        5.3.1 白描仕女画
        5.3.2 工笔淡彩绘画
    5.4 清朝宫廷画家《红楼梦》系列绘画
        5.4.1 焦秉贞
        5.4.2 冷枚
    5.5 清朝《红楼梦》仕女画的审美评价
    5.6 现当代《红楼梦》系列工笔仕女画
        5.6.1 京派
        5.6.2 海派
    小结
第6章 比较视野下《红楼梦》绘画
    6.1 概述
    6.2《红楼梦》绘画创作主题比较
        6.2.1 叙事主题比较
        6.2.2 闺阁主题比较
        6.2.3 才情主题比较
    6.3 《红楼梦》插画与其它插画的比较
        6.3.1 与《西厢记》插画比较
        6.3.2 与《金瓶梅》插图比较
    6.4《红楼梦》绘画与雍正书房“十二美人”的比较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论“五四”以来戏剧作品中的潘金莲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五四”以前文艺作品中潘金莲形象溯源
    第一节 潘金莲小说形象溯源
        一、《水浒传》
        二、《金瓶梅》
    第二节 潘金莲戏剧形象溯源
        一、明代《义侠记》中的潘金莲形象
        二、清代花部中的潘金莲形象
第二章 “五四”以来有关潘金莲的代表性剧作
    第一节 欧阳予倩话剧《潘金莲》
        一、 创作背景
        二、妇女解放的先驱
    第二节 田汉京剧《武松》
        一、创作背景
        二、男权下的附庸者
    第三节 魏明伦川剧《潘金莲》
        一、创作背景
        二、在荒诞中的思索
    第四节 刘广发昆剧《潘金莲》
        一、创作背景
        二、人间最苦妇人家
    第五节 “五四”以来戏剧作品中潘金莲形象的总结
        一、改编中的殊途同归
        二、改编中的异彩纷呈
第三章 “五四”以来潘金莲戏剧的成因
    第一节 潘金莲形象的价值
        一、艺术价值
        二、社会价值
    第二节 时代背景对潘金莲戏剧的影响
        一、西方戏剧与《潘金莲》
        二、女性主体意识与《潘金莲》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潘金莲悲剧成因新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林兰香》与中国古代小说的诗化特征[D]. 刘彤彤.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张爱玲小说与《金瓶梅》[D]. 刘芳彤.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从民间立场看刘震云的小说创作(1979-2012)[D]. 刘宇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徐棻婚恋剧女性群像研究[D]. 陈皆伶. 河南大学, 2020(02)
  • [5]世情传统与李劼人长篇小说创作研究[D]. 唐显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D]. 张靖.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D]. 范秋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红楼梦》大观园主题绘画审美研究[D]. 张康夫. 天津大学, 2019(06)
  • [9]论“五四”以来戏剧作品中的潘金莲形象[D]. 袁雁菲.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潘金莲悲剧命运刍议[J]. 王婕. 文教资料, 2018(12)

标签:;  ;  ;  ;  ;  

潘金莲悲剧成因新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