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什么样的故居才能具有可持续旅游资源的价值

建造什么样的故居才能具有可持续旅游资源的价值

一、建设什么样的故居才具有永续旅游资源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郭菲菲[1](2021)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沁水县旅游规划研究》文中认为

陈少辉[2](2021)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文化街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承载着城市的发展历史,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往往忽视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有房地产开发造成的损毁,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损失,也有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冲击。如何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当代人必须慎重解决的社会问题。国外从上世纪60年引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概念。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在保护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深入实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文物管理部门、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国内各地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不少成果。但是,相关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保护和开发策略。为此,本文结合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实际,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深入探究。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旅游开发奠定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三坊七巷街区的历史和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获取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为论文实证研究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跟踪观察,不断获取新信息,从中发现问题,扩大认识,丰富佐证材料,形成动态研究。多种研究方法结合,有效推进课题研究工作。三坊七巷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是福州城市历史发展的标志。她有“明清建筑博物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等诸多美誉,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保护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保留福州历史发展的根基和灵魂。合理的旅游开发是增强三坊七巷街区活力的有效举措,也是提升福州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对三坊七巷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理论和旅游管理理论,实地考察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三坊七巷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对策。首先,分析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资源构成及其重要价值,着重概述了三坊七巷在中国近代思想、近代海军、近代工业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接着,考察分析三坊七巷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过去,三坊七巷曾遭遇城市道路扩建的拆毁,房地产开发的冲击,缺乏管理维护的损毁。现在,保护管理机制还有缺失,街区风貌保护缺乏古韵,部分古建筑修缮后失去历史真实,传统生活风貌的保护重视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深度,旅游开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还有缺陷。然后,研究阐述三坊七巷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原则、方法和措施。最后,对本文的观点进行提炼和总结。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面:针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规模庞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等特征提出保护思路、保护模式和相关保护措施。第一,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实体运作,渐进改善”的保护思路。坚持正确的保护思路,有利于落实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政策,有利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稳步推进,有利于提高街区居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第二,提出街区整体保护模式和建筑分级分类保护模式。整个街区的保护采用“分区块、小规模、渐进式”的总体保护模式。实施这种保护模式可以对街区的各个区块进行精心设计和施工,便于拆迁改造工程的运作,有利于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街区肌理的保护,也有利于修缮资金的循环周转。街区建筑的保护采用“分级分类保护,赋予多样性功能”的模式进行修复、修缮和改造。实施分级分类保护,有利于提高保护实效,保留珍贵的历史遗存,传承历史文脉;赋予多样性的功能,有利于推动街区的活态发展。第三,针对街区实际,提出系列保护措施。提出完整保护街区的历史风貌,分级分类保护街区的历史建筑,重点保护名人故居和名人史料,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原居民,保留传统商市风貌等方面的相关举措。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方面:针对三坊七巷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特征,提出文化遗产型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要以保护文化遗产为基础,围绕街区的文化主线开发旅游产品,并处理好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让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良性互动。其一,提出文化遗产型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适合采用非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把管理权和经营权统一于遗产管理单位。即在政府的主导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的模式,有效协调资源的配置和保护。其二,提出三坊七巷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突出明清古建筑、坊巷历史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民俗的文化主线,体现地方特色。其三,提出开发具有深度体验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其四,提出注重构建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形成品牌产品、重要产品和配套产品的布局,从而提高街区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其五,提出开发夜色旅游和串联临近街区推送旅游精品线路的构想,拓展旅游市场。总之,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阐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一系列对策,为推动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效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理论支撑。其研究成果对于三坊七巷街区的有效保护和文化传承,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吴雪[3](2020)在《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以贵州省L学校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教育现代化取得进展,职业教育备受关注,作为其中一份子的中职教育因而也备受青睐。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贵州红色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不仅提高了专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贵州红色旅游人才的需求,地方特色性课程开发亟待解决。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我国职业领域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较晚,更多集中于中小学、高校,职业领域较少涉及,中职学校更是屈指可数,且实践研究更为匮乏。着眼贵州红色旅游的发展趋势,中职学校承担着为其培养一线从业人员的责任,立足区域内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为该省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开发校本课程更是无一涉及。其次,论文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探讨为什么开设该校本课程。在必要性分析上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法对专业教师、在校学生、实习学生代表、旅游行业企业(旅行社+酒店)四个主体分别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结果主要显示四个主体均表示该校本课程有开发的必要性,解决专项旅游产品开发问题、人才需求的问题等等;在可行性分析上利用文本分析法对教师人才储备、学生资源、教学资源三个主体分别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该校开发该校本课程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接着,论文引入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该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和教学实施,即如何开发该校本课程。根据前期调研和理论支撑,该校本课程开发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依次是该校本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实施。其中,以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课程目的为指导,满足学生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设定课程标准涵盖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原则、课程目标;根据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就业需求,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准则编写教材,其教材编写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教材编写的建议、具体的教材内容、活动设计以及辅助教材;以建立师生之间良好关系为基础进行课程的整体实施概述,涉及课程实施的策略、课程组织安排、课程呈现形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学实施以课堂教学为主,专题讲座和实训为辅,以便更好的使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提升实践技能。然后,综合前期的调研,结合该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和具体的教学实施,发现该校本课程在开发设计和教学实施上存在一些困境,包括学校方面缺乏组织力度、制度保障;学生方面参与度较低、水平差异大等;课程方面缺乏知识的整合和挖掘以及科学的课程评价等;教师方面知识能力较低、缺乏积极性等。最后,根据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困境可能改善的一些建议。学校方面学校从上至下加强组织力度;学生方面加强学生的引导和管理,提醒教师注意差异化教学;课程方面加强知识的整合、挖掘、开展科学的课程评价;教师方面组织校内外培训,提高教师能力和积极性。

周伟杰[4](2020)在《文化旅游与居民生活互动的社区营造研究 ——以武汉都府堤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区营造方法核心是从社区本身文化基因开始,通过找寻凝聚社区内部居民共识的议案开始,通过行动凝聚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激发居民参与到社区发展的事务中,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复兴中融入对地域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文化旅游作为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对于带地域特色的文化有天然的亲近之感,在社区营造与文化传承过程中引入文化旅游,既是对社区文化资本的最大化利用,又是对社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业转变的需要。但过分的商业参与社区发展,对社区自身文化与环境也会产生损害,如何在社区文化保护传承与文化旅游开发二者找到平衡点是本次研究的重要研究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与实践案例的解读,探讨了社区营造的文化传承内涵,以及社区文化旅游开发所面临的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冲突的产生原因与表现形式。通过对社区居民生活与文化旅游开发两难问题的探讨,认为只有对社区内部原生生活的保护,才能够为社区文化旅游提供更高价值,更有利于居民的参与以及对居民主体地位的确认,更好地对社区进行旅游开发。全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次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并针对研究内容进行文献综述。第二章,主要针对社区营造与文化传承进行相关理论研究与相关模式的界定,同时对如何在社区营造中引入文化传承进行了理论研究与相关案例分析。第三章则是针对社区自行进行社区营造动力不足,引入文化旅游进行社区营造的背景下,对社区引入文化旅游进行理论探讨,并在对相关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后,基于单纯文化旅游开发会对社区原生生活与文化价值造成损害的现状,提出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互动的理论模式,并分析具体实施价值与需要关注内容。第四章提出以“街景融合”为核心的空间整治策略。提出重要节点空间展示、融合旅游生活空间、打造不同主题旅游区等思路。第五章,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策略,均衡共享社区发展红利、协商共治社区机制、多元主体共建社区为社区的良序发展打好基础。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展望,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点自己的思考。

韩非[5](2020)在《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由地缘性、利益相关性和资源互补性而引发的区域旅游发展不均衡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等层面发展的现实差异。正是在此背景下,探讨旅游竞争力的构成、动力系统以及转化机理,寻求沪宁杭城市群旅游业协调发展从自发到自觉,进而推动长三角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再迁跃,才具有鲜明而重大的时代意义。本文遵循“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及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明确了旅游竞争力的内涵要义,进而基于传统旅游引力模型同时借鉴两步移动搜索法的测度思路,综合考虑了旅游推拉理论中推力、拉力与空间阻抗三大因素的关联作用情形,构建了推拉型两步移动搜索法模型(PP-2SFCA)。在此基础上,以沪宁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别揭示了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基本特征,并探讨了特征分异形成的一般机制。最后,针对区域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针对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估的实证研究表明:(1)沪宁杭城市群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上存在较为明显的“近郊化”现象,围绕各地级市近郊形成了明显的旅游集聚区。景区空间集聚形态呈东北部集中,西南部分散分布特征,并以上海为核心,与沪宁、沪杭沿线地级市相串联,构成了“轴对称状”空间形态。同时,各组团内部形成了以各地级市内部的中心引领、外围协同的模式,具有较好的协同发展潜力。(2)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微观上形成了以无锡为中心,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为次一级外围边缘组团的“核心-边缘”状结构;县域尺度下,综合竞争力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环太湖地区、杭州湾地区、上海周边地区以及南京中部区域;从区域尺度来看,沪宁、沪杭、宁杭沿线的旅游竞争力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降序序列特征。(3)从各因子对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效果来看,旅游资源赋存因子对沪宁杭各城镇发展轴旅游竞争力的形成均产生了显着影响,除旅游企业互联、科技水平因子外,其他指标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区域旅游竞争力。从各区域竞争力显性作用因子的数量与效果来看,沪宁沿线旅游竞争力受到的合力因子,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作用程度方面均高于沪杭、宁杭沿线;其中,宁杭沿线旅游竞争力除显着受到资源赋存因子的影响外,其他因子对其影响程度均不明显,这也导致了宁杭沿线旅游竞争优势无法进一步激活。本文有关旅游竞争力理论研究的一般性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点:(1)旅游竞争力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的联动系统,微观层面的旅游景区竞争力、中观层面的城市旅游竞争力以及宏观层面的区域旅游竞争力构成了旅游竞争力。因此,对旅游景区这一微观基本单位的竞争力展开科学的评价尤为重要。(2)旅游景区竞争力的显化动力系统是一种由内源动力与外化效能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主要由表征内源动力拉力因素的旅游景区优势度、表征外化效能推力因素的客源地出游潜力及表征空间阻抗因素的交通可达性构成,其也是本文构建的PP-2SFCA模型的三大构成要素。(3)区域旅游竞争力是在内生发展因素与外部支持条件两大因素的整合驱动机制下整体提高。内生发展因素是区域旅游竞争力激活的前提基础,外部支持条件主要通过对内生发展因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促进着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激活速率与发展程度。在内、外双重合力作用下,各因子间相互促进、协调互动,形成了区域旅游竞争格局。此外,参与到整合驱动的要素因子越多,旅游竞争的潜力越大。

叶镇国[6](2020)在《基于ASEB栅格分析的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新增长点,乡村旅游发展已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农民创收能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绿色发展。本文基于眉山乡乡村旅游开发的现象,结合眉山乡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就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提出发展策略。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和整理文献资料,对国内外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结合文献综述,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相关概念加以解析,并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简要阐述。第三部分为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条件与现状分析,主要包括眉山乡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交通基础等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基础条件,并就眉山乡现存的旅游资源种类进行评价,通过目前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的分析,得出其基础条件良好,现存旅游资源总量优势大,开发潜质优。第四部分从游客体验出发,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以眉山乡村旅游产品游客体验感知度的调查和数据,对眉山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进行样本研究,分析出眉山乡村旅游产品开发ASEB栅格分析的基本要素,建立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体验活动中的活动、环境、体验和利益四个方面上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组合的16个维度的ASEB栅格分析矩阵,得出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ASEB栅格分析结论。第五部分结合前文,基于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ASEB栅格分析结论,进行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为后续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第六部分结合前文所述,从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及定位出发,在眉山乡“一心两核三区”的旅游布局下,提出了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构建旅游产品开发谱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接待综合能力;拓宽营销渠道,促使旅游产品常态化发展;坚持可持续开发,保护好生态环境四个方面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策略。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研究结论,指出本文的不足和局限,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未来的眉山乡,应立足于“一心两核三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布局,充分运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优势,对其特有的山、水、田、乡等旅游资源进行匠心设计。同时,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要以山水文化、人文民俗风情为主题进行开发,并聚焦于主题式乡村旅游产品的深度挖掘,以此推进眉山乡乡村旅游的常态化、可持续化发展。

孙艺桓[7](2019)在《抗战时期昆明名人故居的文化资源传播研究》文中指出名人故居,是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和象征,本身具有文化传播价值,同时也有文化教育的功能,名人故居以公益性为主,自身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内,有不少名人故居以纪念馆、展览馆和文化街巷的形式对外开放,且合理利用了名人故居自身的功能特性,但是整体来看,名人故居在“文化传播”方面相对薄弱。之所以选择昆明“抗战时期”的名人故居,是因为这段时期汇集了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人,包括历史人物、文学人物、艺术人物等等,而名人故居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梳理了昆明多处名人故居的基本现状,针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名人故(旧)居,如梁思成林徽因旧居、闻一多朱自清旧居(清华文科研究所)、朱德故居、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云南师范大学)、龙泉古镇历史文化展示中心等,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调查,明确了上述故居的保护现状,并结合目前我国名人故居的发展现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播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名人故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抗战时期昆明名人故居的资源优势,找出故居在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将名人故居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型”、“旅游产业助推型”、“游客互动体验型”、“新媒体应用型”这四种创新性的传播方式,从文化传承方面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方面,从内容展现形式、游客体验方式上优化传统旅游,使“故居”和“人”通过新媒体、网络等大众媒介进行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建立起互动机制与反馈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开设名人故居旅游专线、游客体验互动项目,以及特色旅游产品的创意开发,打造名人故居区域化传播效应,为名人故居的建设提供一种全新的塑造模式,让人们更为真切的感受到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所带来的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播意义,更加深入了解名人故居,从而产生相应的文化效益。

张冲力[8](2019)在《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黄山民宿经营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旅游升级和消费者对住宿需求的多样化,民宿作为非标准住宿业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自2012年以来,我国民宿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民宿产业的发展,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要“积极发展客栈民宿”,标志着民宿经营的合法化。根据地域划分,民宿可分为城市民宿和乡村民宿,尤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民宿方兴未艾,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8》,预计2020年我国的共享住宿交易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其中乡村民宿是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民宿的发展不止于推动了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而且促进了乡村资源的开发,是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章基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构建了民宿价值链,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个方面。基本活动包括:民宿资源识别、民宿规划设计、民宿产品开发和民宿市场营销;辅助活动包括:基础设施、技术应用和民宿人才。文章借助微笑曲线模型,分析了民宿经营的价值节点,认为民宿经营中的规划设计和市场营销两个环节是民宿经营的战略环节,能够带来较高的附加值。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外部政策支持是黄山民宿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基于民宿价值链对黄山民宿经营的基本概况进行了分析,同时笔者从游客消费行为视角出发,对黄山地区的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问卷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游客选择黄山民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表明,民宿服务、民宿品牌宣传、民宿硬件设施以及民宿环境是影响游客选择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中民宿服务是影响游客选择意愿的首要因素。结合游客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黄山民宿的经营现状,本文发现黄山民宿经营价值链无论在基本活动方面还是辅助活动方面均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基本活动方面存在着资源挖掘不充分、规划设计缺乏创意、产品缺乏文化内涵以及民宿经营市场狭小等方面的问题。辅助活动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以及创意人才缺乏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住宿体验方面,黄山民宿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基于实践调查,针对黄山民宿存在的问题和游客消费需求,文章认为在黄山民宿经营中融入创意、注入文化以及进行品牌塑造是提升黄山民宿竞争力的关键。最后,笔者基于价值链理论提出了黄山民宿经营提升路径,即从民宿规划设计与产品开发、民宿市场营销、技术应用、基础设施与创意人才建设方面进行改善和提升,通过满足游客消费需求来提升黄山民宿市场竞争力。

魏琳琳[9](2018)在《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以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森林公园作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更是碳汇储备的重要载体。所以,开展以“低碳”为目标导向的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研究对解决气候变化、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森林公园旅游开发与低碳旅游研究现状的梳理,指出森林公园低碳化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基础性研究之上,选取了生态环境条件、资源价值和开发利用条件三个层面构建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计分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基于低碳旅游资源评价,提出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开发——规划——管理——反馈”循环式开发系统,具体指开发原则、规划设计、经营管理、责任模式的反馈机制。这种循环式的开发系统使得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开发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实证研究,对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最终得出模糊得分为3.7213,表明其具有很大的开发与发展潜力。以“低碳旅游核心+人文居住”为发展目标,将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空间结构划分为“一心、五区”,将其产品开发规划为五大旅游产品,并将其开发时期创新性地划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开发采用“政府主导+特许经营”的发展模式,后期开发采用“市场主导+特许经营”开发模式。最后针对其当前碳汇量会因火灾减少的突出问题,进行碳汇造林模式的探讨,并对其提出具体可操作性建议。

霍艳虹[10](2017)在《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指出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先人在工业化到来之前通过与自然不断斗争最终与其和谐相处的产物,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且珍贵的物质与文化遗产汇集廊道。她一方面历经着2500多年的朝代更迭依然保持生命力,另一方面她贯穿我国南北五大水系、三大平原、四省两市,哺育了沿线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她是名副其实的“活着的”、与众不同的超大型线性文化景观遗产,她同时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标志着世界对这个独有的大型线性水利遗产、运河流域文化和巨型活态文化景观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我国古今水利成就以及中华文化的体悟与尊重。本研究正是在大运河后申遗时代的背景下,以及前人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的,试图以“文化基因”的视角深入挖掘京杭大运河自身存在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演进、传承的特点,通过对她的整体性研究,寻找不同地域文化下京杭大运河水文化传承的共性,以期更好地对大运河水文化遗产做出整体性、完整性、连续性的保护措施。研究借鉴了现代分子生物学中关于基因、基因表达、系统发生学等相关概念,从系统进化理论入手,探讨“文化基因”的传承方式和进化路径,结合生物学系统发生分析的方法构建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树模型,直观描述水文化之间的演进关系。在风景园林学科研究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文化基因”的淮安传统民居和扬州园林作为个案展开研究,挖掘共性中的个性,突出表现水文化遗产保护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同时也彰显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特色魅力。希望通过从整体到个案再到整体的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拓新思路、提供新方法,为城市文化基因的挖掘、历史演进规律再现、历史记忆恢复以及地方情感的建立提供素材,为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设计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在风景园林学领域引入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相关概念、方法和理论,其目的在于厘清庞大且繁杂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构建完整科学的系统发生树模型,以一种动态进步的眼光去审视文化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快速抓住自己领域的研究内容和重点,找到与其他领域之间内在的关系进行交叉研究。这是一个全新且不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采用开放的结构形态,所研究的内容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又各成体系,需要大量的实例和实践进行验证。因此,论文结尾处并没有急于归纳最终论断,以期为今后研究留下扩充和调整的余地。

二、建设什么样的故居才具有永续旅游资源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什么样的故居才具有永续旅游资源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2)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二、相关概念解析
    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
        (一)遗产旅游理论
        (二)有机更新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成功经验借鉴
        (二)国内成功经验借鉴
        (三)启示
第3章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概况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起源与发展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起源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对中国近代的深远影响
        (一)中国思想史方面:先进思想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
        (二)中国文学史方面:译介大量西学名着使国人大开眼界
        (三)中国近代海军史:孕育中国近代海军
第4章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构成及价值分析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界定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构成
        (一)明清古建筑文化
        (二)坊巷名人文化
        (三)地方戏曲文化
        (四)传统手工技艺
        (五)百年老字号商铺
        (六)独特的民俗文化
    三、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资源价值分析
        (一)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
第5章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现状
        (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
        (二)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现状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街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二)街区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6章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策
        (一)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策
    二、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对策
        (一)加强街区旅游开发的系统规划
        (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三)加强旅游宣传促销
        (四)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管理机制
        (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六)培养旅游管理服务人才
第7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以贵州省L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1.顺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2.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缺乏实践研究
        3.《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有待加强
        4.《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实用性有待完善
    (二)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2.实践价值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红色旅游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现状
        4.样本学校研究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核心概念界定
        2.理论基础
    (五)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研究创新
        1.选题的创新
        2.研究内容创新
一、《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1.调研目的
        2.调研思路
        3.调研时间
        4.调研对象
        5.调研方法
        6.调研结果分析
    (二)《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1.教师人才储备
        2.学生资源
        3.教学资源
二、《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
    (一)《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的标准
        1.课程性质
        2.课程理念
        3.课程目标
        4.课程原则
    (二)《贵州红色旅游》校本教材的编写
        1.教材编写的建议
        2.教材内容和活动设计
        3.辅助教材
    (三)《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的实施
        1.课程实施策略
        2.课程组织安排
        3.课程的呈现形式
        4.课程评价
        5.课程实施的保障
三、《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
    (一)课堂教学
    (二)专题讲座
    (三)实训教学
    (四)教学实施效果
        1.教师的变化
        2.学生的变化
四、《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
    (一)学校方面
        1.缺乏组织力度
        2.缺乏制度保障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参与度低
        2.学生听课率低
        3.学生水平差异性大
    (三)课程方面
        1.缺乏知识整合
        2.欠缺知识挖掘
        3.课程评价缺乏科学性
    (四)教师方面
        1.教师积极性不高
        2.教师能力不足
        3.教师缺乏行业经验
五、《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一)学校方面
        1.加强学校组织力度
        2.加强制度保障
        3.成立课程开发小组
    (二)学生方面
        1.提高学生参与度
        2.加强学生引导
        3.考虑学生差异
    (三)课程方面
        1.加强课程资源整合
        2.加强课程持续化发展
        3.寻求更加科学的课程评价方式
    (四)教师方面
        1.加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
        2.提高教师能力
        3.丰富校本课程开发参与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开发在校学生需求问卷
    附录2 贵州省L学校旅游类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贵州省L学校旅游类专业实习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4 贵州旅游行业企业(酒店+旅行社)访谈提纲
    附件5《贵州红色旅游》教材
    附件6 第四章遵义红色旅游课件
    附件7《贵州红色旅游》习题集
    附件8《贵州红色旅游》网页设计
    附件9 遵义会议会址实训方案
    附件10 贵州省L学校《贵州红色旅游》实训手册
致谢

(4)文化旅游与居民生活互动的社区营造研究 ——以武汉都府堤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存量规划下规划价值观的转变
        1.1.2 原有城市更新模式的反思
        1.1.3 社区居民对传统生活形态的憧憬
        1.1.4 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结合的契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社区营造
        1.3.2 文化传承
        1.3.3 文化旅游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社区营造相关研究
        1.4.2 文化传承相关研究
        1.4.3 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1.4.4 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社区营造在文化传承中的理论意义
    2.1 社区营造发展历程
        2.1.1 英国社区营造的演变过程
        2.1.2 美国社区营造的演变过程
        2.1.3 日本社区营造的演变过程
        2.1.4 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演变过程
    2.2 社区营造的内涵与目标
        2.2.1 社区营造的内涵
        2.2.2 社区营造的原则与目标
    2.3 社区营造的实践案例
        2.3.1 国外实践案例
        2.3.2 国内社区营造实践案例
    2.4 社区营造与文化传承
        2.4.1 文化传承的模式
        2.4.2 当下文化传承模式的困境
        2.4.3 以社区的视角看待文化传承
        2.4.4 社区营造视角下的文化传承
        2.4.5 社区营造视角下文化传承的实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互动的理论模式
    3.1 社区参与文化旅游
        3.1.1 国外社区参与文化旅游的模式
        3.1.2 国内社区参与文化旅游的模式
        3.1.3 文化旅游融合社区营造
        3.1.4 文化旅游视角下的社区营造的价值
        3.1.5 当前文化旅游视角下社区营造关注内容
    3.2 文化旅游介入文化传承的实践案例分析
        3.2.1 杭州市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
        3.2.2 潍坊市杨家埠木版年画民俗旅游
        3.2.3 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桥西村社区更新
        3.2.4 台北市宝藏岩传统聚落更新
        3.2.5 案例启示
    3.3 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3.3.1 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之间矛盾形成原因
        3.3.2 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
    3.4 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互动的理论模式构建
        3.4.1 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互动模式的提出
        3.4.2 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互动模式的原则
        3.4.3 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互动模式的内涵
        3.4.4 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互动模式的目标
        3.4.5 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互动模式的实施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互动模式中的空间整治
    4.1 空间整治总体思路
        4.1.1 空间整治要素分析
        4.1.2 以街景融合为核心的策略思想
    4.2 重要节点空间展示
        4.2.1 展示社区生活
        4.2.2 游客与居民和谐互动
        4.2.3 都府堤社区实践运用
    4.3 生活旅游空间融合
        4.3.1 界定不同主体需求
        4.3.2 生活流线与旅游流线的融合
        4.3.3 都府堤社区实践运用
    4.4 打造不同主题旅游区
        4.4.1 丰富社区旅游层次
        4.4.2 旅游活动与居民生活的分区
        4.4.3 都府堤社区实践运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化旅游与社区生活互动模式中的社区治理
    5.1 总体思路
        5.1.1 治理要素分析
        5.1.2 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的策略思想
    5.2 自发保护原真文化的共建策略
        5.2.1 激发居民自发参与社区建设中
        5.2.2 确立居民在社区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5.2.3 都府堤社区实践运用
    5.3 推动多元主体开发的共治策略
        5.3.1 多元主体开发与多方协商机制
        5.3.2 拓展居民参与社区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5.3.3 都府堤社区实践运用
    5.4 构建利益公平分配的共享策略
        5.4.1 进行社区利益再分配
        5.4.2 建立公开透明的分享形式
        5.4.3 都府堤社区实践运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结论
        6.1.2 论文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片目录
附录 B 表格目录
附录 C 武汉市“建设幸福家园,我们共同行动”主题沙龙都府堤社区展板
附录 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5)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供给模式的转变
        1.1.2 社会发展与旅游业的关联耦合
        1.1.3 长三角旅游一体化
        1.1.4 沪宁杭城市群旅游业的竞合态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基础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基础概念
        2.1.1 旅游景区
        2.1.2 旅游竞争力
        2.1.3 区域旅游竞合
    2.2 研究综述
        2.2.1 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
        2.2.2 空间可达性模型
        2.2.3 旅游引力模型
        2.2.4 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方法
        2.2.5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区域概况、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 研究范围
    3.2 旅游资源空间特征识别
        3.2.1 研究方法
        3.2.2 旅游资源空间特征
    3.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预处理
第四章 旅游景区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1 旅游引力概念及基础测度模型
    4.2 旅游景区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4.3 旅游景区竞争力评价因子测度
        4.3.1 旅游景区优势度测度(拉力因素)
        4.3.2 客源地出游潜力测度(推力因素)
        4.3.3 交通可达性测度(空间阻抗)
    4.4 既有旅游引力模型算法的缺憾
        4.4.1 空间阻抗参数的固化
        4.4.2 供需关系的二元分离
        4.4.3 全局化视角的缺位
    4.5 具体改进思路
        4.5.1 空间阻抗形式的选定
        4.5.2 供需关系的数值对应
        4.5.3 节点竞争力的空间重构
    4.6 模型实现过程与改进结果
        4.6.1 模型实现过程
        4.6.2 模型改进结果
第五章 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
    5.1 旅游竞争力空间特征
        5.1.1 聚合方式
        5.1.2 空间特征
    5.2 旅游竞争力空间分异的机理解释
        5.2.1 研究方法
        5.2.2 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5.2.3 区域旅游竞争力的转化机制
    5.3 发展建议
        5.3.1 结合地方特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5.3.2 完善区域交通,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5.3.3 提高城乡发展质量,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
        5.3.4 发挥产业政策优势,加速旅游集群化建设
第六章 结论、创新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附表
致谢

(6)基于ASEB栅格分析的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1.2 我国乡村旅游事业发展迅猛
        1.1.3 福建省聚焦于引领旅游业发展新方向
        1.1.4 眉山乡乡村旅游发展迎来新机遇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乡村旅游
        1.4.2 乡村旅游产品
        1.4.3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1.4.4 文献述评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概念解析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解析
        2.1.1 乡村旅游
        2.1.2 乡村旅游产品
        2.1.3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2 旅游体验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ASEB栅格分析理论
3 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条件与现状分析
    3.1 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条件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1.3 交通基础条件
    3.2 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3.2.1 眉山乡乡村旅游资源发展状况
        3.2.2 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4 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ASEB栅格综合分析
    4.1 调查设计
    4.2 调查对象人口特征分析
    4.3 乡村旅游产品游客体验满意度及评价综合分析
        4.3.1 游客体验行为分析
        4.3.2 游客体验满意度分析
        4.3.3 游客对旅游产品体验评价综合分析
    4.4 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ASEB栅格分析
        4.4.1 优势
        4.4.2 劣势
        4.4.3 机遇
        4.4.4 威胁
    4.5 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ASEB栅格分析结论
5 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5.1 产品开发体系单一,文化内涵深度浅
    5.2 旅游基础设施待完善,接待能力欠缺
    5.3 产品营销渠道匮乏,品牌意识薄弱
    5.4 产品可持续化利用低,人文保护不足
6 基于ASEB栅格分析的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6.1 开发思路及定位
    6.2 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6.2.1 整合优化旅游资源,构建旅游产品开发谱系
        6.2.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接待综合能力
        6.2.3 拓宽营销渠道,促使旅游产品常态化发展
        6.2.4 坚持可持续开发,保护好生态环境
7 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抗战时期昆明名人故居的文化资源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
        2.文献研究法
        3.归纳分析法
二、名人故居的概述
    (一)“名人故居”的概念
        1.国内的界定
        2.国外的界定
        3.昆明“名人故居”概念界定
    (二)名人故居的价值分析
        1.名人故居的文化传播价值
        2.名人故居的历史教育价值
        3.名人故居的社会教育价值
    (三)国内外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情况
        1.国内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情况
        2.国外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情况
三、抗战时期昆明名人故居的资源分析
    (一)抗战时期昆明名人故居的地理和区位优势
    (二)抗战时期昆明历史名人的杰出贡献
    (三)抗战时期昆明名人故居的存留情况
        1.抗战时期被拆毁的名人故居
        2.抗战时期所保留的名人故居
    (四)昆明市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情况
    (五)昆明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四、抗战时期昆明名人故居的文化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遗迹的保护与文化资源的传播关系悬殊
    (二)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传播形式较为单一
    (三)故居宣传力度不足,传播者缺乏传播意识和传播技巧
    (四)故居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可持续发展观念相对薄弱
五、抗战时期昆明名人故居的创新型文化资源传播方式
    (一)“资源优势互补型”传播方式
    (二)“旅游产业助推型”传播方式
    (三)“游客互动体验型”传播方式
    (四)“新媒体应用型”传播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昆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级挂牌保护单位及推荐历史建筑清单
附录2:关于市民对名人故居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
附录3:关于市民对名人故居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黄山民宿经营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民宿价值链
    第一节 价值链理论
        一、价值链的内涵
        二、价值链的作用
    第二节 民宿价值链
        一、民宿的概念及特征
        二、民宿价值链构建
        三、民宿价值节点分析
第二章 黄山民宿经营价值链发展概况
    第一节 黄山民宿经营基本条件
        一、以丰富的资源条件为基础
        二、以相关的政策支持为推力
    第二节 黄山民宿经营价值链基本概况
        一、黄山民宿经营价值链基本活动
        二、黄山民宿经营价值链辅助活动
第三章 黄山民宿选择意愿实证研究:基于267份问卷调查
    第一节 黄山民宿游客选择意愿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背景
        二、问卷设计
    第二节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一、问卷调查样本情况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基于价值链的黄山民宿经营问题分析
    第一节 黄山民宿经营价值链基本活动问题分析
        一、民宿资源挖掘不充分,整合力度不高
        二、民宿规划设计缺乏创意,核心竞争力不足
        三、民宿产品缺乏文化内涵,产品体系不合理
        四、民宿市场狭小,营销方式落后
    第二节 黄山民宿经营价值链辅助活动问题分析
        一、黄山民宿经营基础设施不完善
        二、黄山民宿经营创意人才缺乏
        三、黄山民宿经营技术应用水平低
第五章 黄山民宿经营价值链提升路径
    第一节 民宿规划设计与产品开发
        一、基于游客体验需求,设计特色化的居住空间
        二、以节事活动为载体,营造个性化的文化体验活动
        三、整合多种资源要素,构建多样化的产品体系
    第二节 民宿技术应用
        一、利用技术创新实现民宿服务的All in one
        二、借助VR技术实现民宿产品的可视化展示
        三、依托绿色化技术实现民宿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民宿市场营销
        一、稳固近程市场,积极开发中远程市场
        二、开辟修学游、科教游、亲子游等新的旅游市场
        三、打造“互联网+民宿”的电商营销模式
        四、加强民宿的自媒体宣传与推广
    第四节 民宿基础设施与创意人才
        一、完善交通条件及硬件设施
        二、构建民宿创意人才培训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关于黄山民宿游客选择意愿的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以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低碳旅游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森林公园
        2.1.2 旅游资源评价
        2.1.3 旅游开发
        2.1.4 低碳旅游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旅游系统论
        2.2.3 森林美学理论
        2.2.4 低碳经济理论
        2.2.5 系统科学理论
        2.2.6 景观生态学理论
    2.3 森林旅游低碳化
        2.3.1 森林旅游低碳化的必要性
        2.3.2 森林旅游低碳化的可行性
第三章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3.1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
    3.2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设立
        3.2.1 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综合评价指标说明
    3.3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3.3.1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3.3.2 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
        3.3.3 结果分析
第四章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开发研究
    4.1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开发原则
        4.1.1 绿色循环低碳原则
        4.1.2 可持续发展原则
        4.1.3 有利社区发展原则
        4.1.4 重视旅游质量原则
        4.1.5 因地制宜原则
    4.2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规划设计方法
        4.2.1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开发理念
        4.2.2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功能分区
        4.2.3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游线设计
        4.2.4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产品开发
        4.2.5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植物与碳汇系统设计
        4.2.6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建筑与设施规划设计
    4.3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经营管理策略
        4.3.1 特许经营的类型
        4.3.2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的发展阶段
        4.3.3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
        4.3.4 管理机构设置
    4.4 基于低碳旅游开发责任模式的反馈机制
第五章 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开发实证研究
    5.1 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情况及评价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旅游资源情况
        5.1.3 低碳旅游资源评价
    5.2 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SWOT分析
        5.2.1 优势分析
        5.2.2 劣势分析
        5.2.3 机遇分析
        5.2.4 挑战分析
    5.3 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规划设计
        5.3.1 开发理念
        5.3.2 环境容量分析
        5.3.3 功能分区
        5.3.4 游线设计
        5.3.5 产品开发
        5.3.6 植物与碳汇系统设计
    5.4 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开发管理实施对策
        5.4.1 低碳旅游开发模式选择
        5.4.2 碳汇造林市场化运营策略
        5.4.3 低碳旅游开发实施对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10)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与述评
    1.1 研究缘起
        1.1.1 大运河后申遗时代对中华文化危机的再思考
        1.1.2 运河沿线城市形象趋同化
        1.1.3 遗产运河:为发掘中华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1.1.4 南水北调带来机遇与挑战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模因(Meme)与文化基因
        1.2.2 线性文化遗产
        1.2.3 运河文化
        1.2.4 水文化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文化基因”(Cene)的研究
        1.3.2 线性遗产的研究
        1.3.3 水文化遗产的研究
        1.3.4 京杭大运河研究内容及趋势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价值
    2.1 研究内容与理论支撑
        2.1.1 研究主要内容
        2.1.2 理论支撑
    2.2 研究框架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法
        2.3.2 技术路线
    2.4 研究目标和意义
        2.4.1 研究目标
        2.4.2 研究意义
    2.5 特色和创新价值
        2.5.1 选题特色
        2.5.2 主要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与价值
    3.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及构成
        3.1.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定义
        3.1.2 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方法
        3.1.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
    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的构成
        3.2.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等级构成
        3.2.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结构组成
        3.2.3 构建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3.2.4 京杭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水文化遗产资源
    3.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价值
        3.3.1 文化遗产六条价值标准的解读
        3.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价值综述
        3.3.3 京杭大运河自身价值评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流变及地域划分
    4.1 京杭大运河地域性文化交流形成的大背景
        4.1.1 自然背景
        4.1.2 人文背景
        4.1.3 京杭大运河作为地域性文化交流载体的独特性
    4.2 京杭大运河“文化基因”的地域性流变
        4.2.1 地域文化介质与地域文化流变性
        4.2.2 京杭大运河“文化基因”的地域性流变特点
    4.3 “元——链——域——层”地域文化划分法
    4.4 京杭大运河多元文化格局与地域性划分
        4.4.1 京杭大运河多元文化格局的产生
        4.4.2 京杭大运河地域性文化圈层的划分
        4.4.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地域性划分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5章“文化基因”的进化理论与传承路径研究
    5.1 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借鉴
        5.1.1 生物学进化论(Theory of Evolution)
        5.1.2 文化进化论假说
    5.2 分子生物学相关概念解析
        5.2.1 基因(Gene)
        5.2.2 基因家族(Gene Family)
        5.2.3 基因表达与调控(Gene Expression & Regulation)
    5.3 分子系统发生与系统发生树
        5.3.1 系统发生学(Phylogenetics)
        5.3.2 系统发生树(Phylogenetic Tree)
    5.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分析
        5.4.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
        5.4.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树模型
        5.4.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基因家族解析
        5.4.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5.5 “文化基因”的类型与传承路径
        5.5.1 主体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2 附着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3 混合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4 变异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本章小结
第6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嬗变
    6.1 淮安段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概述
        6.1.1 淮安段运河系统发生分析
        6.1.2 淮安段运河水文化遗产类型及构成
    6.2 淮安传统民居“文化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6.2.1 京杭大运河流域建筑“文化基因”的地域性
        6.2.2 影响淮安传统民居系统发生的重要因素
        6.2.3 时间维度上的系统发生分析——从明到清
        6.2.4 空间维度上的系统发生分析——与徽州、扬州传统民居之比较
        6.2.5 淮安传统民居“文化基因”价值的传承
    6.3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6.3.1 京杭大运河与扬州的发展
        6.3.2 扬州园林的系统发生过程
        6.3.3 扬州园林的地域文化特征
        6.3.4 影响扬州园林风格的其他“文化基因”
    6.4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表达分析
        6.4.1 园林建筑基因表达
        6.4.2 园林理水基因表达
        6.4.3 园林叠石基因表达
        6.4.4 园林植物基因表达
        6.4.5 园林建筑装饰基因表达
    6.5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6.5.1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保护的必要性
        6.5.2 卷石洞天景点现状及保护分析
        6.5.3 个园现状及保护分析
        6.5.4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
    本章小结
第7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7.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特点与现存问题
        7.1.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特点
        7.1.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7.1.3 国外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分析及启示
    7.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及措施
        7.2.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保护原则
        7.2.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传承模式
        7.2.3 构建“线性运河博物馆”
    7.3 “后申遗时代”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利用
        7.3.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利用现存问题
        7.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数字化利用
        7.3.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生态化利用
        7.3.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科技再利用
        7.3.5 京杭大运河“线性旅游廊道”构想
    7.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保障措施
        7.4.1 摸清水文化遗产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家底
        7.4.2 准确定位水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
        7.4.3 充分挖掘水文化遗产价值的可展示性“文化基因”
        7.4.4 科学评估水文化遗产既有“文化基因”的完整性
        7.4.5 构建完整的“文化基因”体系
        7.4.6 加强配套措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建设什么样的故居才具有永续旅游资源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沁水县旅游规划研究[D]. 郭菲菲.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 陈少辉.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贵州红色旅游》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以贵州省L学校为例[D]. 吴雪.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4]文化旅游与居民生活互动的社区营造研究 ——以武汉都府堤社区为例[D]. 周伟杰.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5]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沪宁杭城市群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 韩非. 南京工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ASEB栅格分析的眉山乡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D]. 叶镇国.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7]抗战时期昆明名人故居的文化资源传播研究[D]. 孙艺桓.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2)
  • [8]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黄山民宿经营提升路径研究[D]. 张冲力.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9]森林公园低碳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以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为例[D]. 魏琳琳. 湖南工业大学, 2018(02)
  • [10]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霍艳虹. 天津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建造什么样的故居才能具有可持续旅游资源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