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莲湖:打造优质的“网红”养老服务论文

西安莲湖:打造优质的“网红”养老服务

□ 杨锋安 黄玮

西安市莲湖区围绕提升辖区老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把政府主导作用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有机结合,强化责任担当,深化探索创新,先后构建居家养老、嵌入式养老、虚拟养老、日式介护、发放“暖分助老卡”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模式,为探索完善城市养老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7月10日,陕西省第二十一次全省民政会议在西安召开,会议表彰了全省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莲湖区民政局获评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区。今年4月,经民政部确认,莲湖区成为全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试验区。莲湖区养老服务逐步走向规范化、多元化、智慧化,处于西安市领先水平,有效缓解了主城区机构养老床位少、老年人养老需求大等“养老难”的问题,作为先进事例被《人民日报》《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政府主导,打好养老工作组合拳

莲湖区位于西安市城区西北部,是西安市的中心城区,面积43平方千米,辖9个街道办事处、131个社区,常住人口71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1.27%。莲湖区是典型的老龄化行政区,身体健康堪忧,孤独感、无助感与日俱增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但莲湖养老人能够不被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趋势所牵绊,走出了一条活力满满,积极创新的路子,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将“莲湖养老”打造成一块响当当的牌子。为切实做好城市养老工作,莲湖区区委书记李世明在调研全区养老服务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用真心、动真情、用真爱关心呵护老年人的生活,努力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要加快推进养老工作。莲湖区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政府办等21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细化任务分工。同时,莲湖区民政局先后出台《莲湖区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莲湖区“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莲湖区嵌入式家庭以床养老工作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为全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近年来,莲湖区投资1.41亿元建设区级养老中心,重点为“三无”人员、低保对象中失能失智老人及70周岁以上计生特扶老人提供标准养护床位;足额落实养老机构各项补贴补助政策,由区福彩公益金出资,在省市补贴的基础上,再按照1∶1的比例进行配套补贴,累计投入1017 万元;建成121家社区居家养老示范店,累计发放运营补贴364.8万元;投入约94万元为1200余户困难老人家庭免费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老人居家安全生活品质;为推进嵌入式家庭以床养老服务,莲湖区委托专业机构为符合条件的老人进行身体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提供志愿者服务,至今已为2091名老人发放补贴131.9万元,逐步实现政府补贴方式由机构养老“补砖头”“补床头”向居家养老“补人头”转变。

9月21日,水利部专题研究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黑龙江)典型示范区建设方案,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出席会议并讲话。

线上线下,实现养老服务科技化

莲湖区民政局联合金宝美养老服务中心精心打造虚拟养老院,通过线上接收老人发送的生活需求信息,由加盟企业线下赶到现场服务的形式,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做好养老服务新亮点。实现了“没有一张床”,却为全区7000多名老人随时提供形式各样实实在在的便捷服务。莲湖区民政局长肖洪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发现,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老年人既有养老服务的需求,又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不愿意离开家。为此,莲湖区民政局投入20万与金宝美养老服务中心联合打造虚拟养老院。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以手机“APP+呼叫中心+虚拟养老院”网络平台为载体,整合政府、养老服务机构、家政服务机构、为老服务机构等资源,为辖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着便捷、可靠、质优、高效、安全的服务。据资料显示,虚拟养老院自去年3月正式运营以来,通过加盟企业的参与,目前可为老人们提供安全监测类、医养结合类、家政服务类、代购服务类、餐饮配餐类、辅助器具类等11大类120项服务,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照料的方方面面。西安市民政局局长王碧辉现场调研后表示,虚拟养老院的设立,不仅有效缓解了主城区养老机构少、养老床位紧缺的局面,而且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了机构式养老服务,真正实现“床位到家、机构到家、服务到家”,具有推广价值。青年路第二社区80岁高龄的刘大妈告诉工作人员:“上了年纪的人最怕摔着、碰着,虚拟养老院配送了遥控开关,晚上想起夜躺在床上轻轻一按灯就亮了,再也不用摸黑找开关和拉灯绳了。”刘大妈还一个劲地夸赞养老院领导想得周到,为工作人员展示了卫生间里洗面盆边和坐便池旁安装的扶手,她的老年生活因为“虚拟养老院”变得更加方便。

借力发力,形成养老好氛围

“区上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一路绿灯,在这里工作很有成就感。”康隆西城长者屋行政院长杨陡的话具有一定代表性。这位曾经在国内外多家机构从事养老工作的年轻人,正是奔着莲湖区利好的创业环境而来的。经他介绍,康隆西城长者屋是一家“日式介护”养老机构,秉承尊长者尊严、自立支援、自我实现、提高生活品质的服务理念,以日式护理、运营团队为服务主体,采用智能化设备及管理系统,以满足失能、失智长者专业护理需求为目标,兼具机构入住、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介护等功能。在1600平方米的机构内仅设置61张床位,既宽敞又温馨。在公共区域内,还设置了个性化长者生活区、多功能康复活动区、营养膳食区、日间照料区、特色助医区等。康隆西城长者屋人性化的服务和生活化的环境,让老年人在挑选养老机构时,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从今年3月20日试营业以来,前来入住的老人已有25名。

“暖分助老卡”是如亲智慧养老发展中心在莲湖区民政局支持下,开展的又一个为老服务项目。该项目通过调动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及子女参与储蓄、消费和公益等活动获取积分,同时引导与聚合社会为老服务资源,构建以积分为纽带的养老服务异业联盟,创建良好的养老生态圈。老人们凭借身份证,免费领取一张暖分助老卡,通过家庭储蓄、消费等获得积分,用积分兑换健康理疗、购物、理发、洗衣、旅游等各式各样的服务。目前,该项目已在全区各个社区推广落地,共办理“暖分助老卡”2655张,获得积分207万个,累计消积分12万,老年人获得权益价值20.7万元,参与活动的异业联盟已达212个。

莲湖区以“共享经济”为启发,从今年4月开始,由莲湖区益心社区服务中心策划实施,以惠民北坊社区、铁塔寺社区、劳动一坊社区、贡院门社区等4个社区为试点,发动辖区各个居家养老服务站,打造每月9日“睦邻共享养老日”服务品牌,探索养老空间共享、养老资源共享、长者用品共享、长者技能共享以及共享药箱、共享子女、共享智慧人生等共享系列服务。“睦邻共享”项目整合了医院、高校、银行、企业、心理咨询机构、志愿服务团队等单位,提供老人理发、百家粥志愿为老服务、心理健康检查、艺术比赛、故事人生分享等集中服务活动。同时,促成共享子女签约,整合大学生力量、结队服务社区老人,在老人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将老人家多余的房屋,低价或免费供给实习生或毕业生。入住大学生要为老人提供陪伴支持、生活照料等服务。针对社区老年厨房紧缺、老年人吃饭困难问题,“睦邻共享养老”项目还将发掘一部分有意愿、有条件的老人提供家庭厨房,组织若干老人集中就餐,即“共享餐桌”。目前,“睦邻共享养老”项目已得到20万元的公益创投资金支持,这一养老新模式在全国尚属首家,深受社区老年人欢迎。

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备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以后,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特别针对当地语言文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了详细规定。这些实施办法连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一起,构成了现有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这一体系为监测语言文字舆情、规范语言文字、应对语用问题、制定语言规划提供了依据。

莲湖区养老服务工作显现出四个成效,即降低了社会养老成本,提升了社会养老效率,改善了老人生活质量,推动了养老产业发展。同时,还形成了三大优势,即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行逐渐加快,城市居家养老模式日渐丰富,养老服务效能逐步优化。时至今日,莲湖养老已经成为一个整体性品牌,开始对外输出经验、模式,带动市内、省内其他地区养老事业产业发展。湖南、山东、新疆等省外民政同行,以及陕西省各设区市民政局派人专程前来考察学习。此外,全国多家媒体对莲湖区的为老服务工作进行专访报道,莲湖区的养老服务已然成为“网红”。

作者单位:西安市民政局

标签:;  ;  ;  ;  ;  ;  ;  ;  ;  

西安莲湖:打造优质的“网红”养老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