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论文_张金秋

如何提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论文_张金秋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临沧供电局 云南省临沧市 677000)

摘要: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从各个环节加强监督与控制,统筹规划,保障继电保护装置性能与质量,完善调试安装,确保设备良性运行,强化验收与运营维护,才能全面发挥自动化优势,实现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提升系统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本文对如何提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

众所周知,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是比较核心的方面,而相对应的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能够较大程度上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保障其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随着当前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对应的继电保护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和改进,尤其是对于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来说,虽然其确实有效地提升了继电保护的应用效果,但是相对应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此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其应用的价值水平。

1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的作用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电力自动化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行监测和管理,同时检测运行的数据信息,从而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数据。二是当供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对故障部件进行根除,从而有效防止故障继续影响其他正常的设备。三是继电保护在发生异常运行时,会发出危险信号,从而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电力自动化的继电保护现状

在电力自动化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是保证电力现代化运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继电保护的运行过程中,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电力自动化的安全运行。在电力自动化的运转过程中,需要配合相关检测机制才能保证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而继电保护装置是检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电保护装置不仅可以对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监管,还能够很好的对后续的管理工作进行预测。因此,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自动化管理模式的运行质量。随着电力自动化运行需求的增长,许多现代化管理机制融入了系统的运行领域。因此,在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质量提高的需求下,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质量。

3提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具体举措

3.1科学的设施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取

要根据调试活动的需要,对后续的控制技术进行分析,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系统的遥控质量。可以采用无人管理的模式作为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模式,以便维护工作可以避免技术性问题的出现。要根据系统的运行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合理的定位,尤其要加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特点的关注,使管理工作能够具备更多的选择机会,避免运行质量出现问题。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外部环境的干扰,则需要根据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以便更好的使用短路装置对继电保护装置实施断电保护,既保证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稳定,又避免了电力资源稳定性变化造成了损失。

3.2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是继电保护的重要保障,继电保护是常规性工作,为了确保继电保护的效果,应该健全相关机制,如此,才能提高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具体来说,电力企业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健全培训机制。继电保护相关技术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且随着技术、实践的发展,专业素质、能力要求在发生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让操作人员更好地适应继电保护及安全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着力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具体来说,电力企业可以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交流,以便对操作人员进行针对性、拓展性的培训和指导。其二,健全监督机制。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影响继电保护整体的安全性。为此,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具体来说,电力企业一方面要严肃处理违章、责任事故等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两票三制”执行的检查,切实发挥电力企业的检查、监督作用,营造认真履职、管理到位、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氛围。其三,健全考核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对安全管理同样重要,为了更好地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电力企业应该健全考核机制,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奖惩,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惩处违章、不负责任、怠惰等行为,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

3.3依据安全保护要求强化验收标准投运及运行的相关维护

电力系统中,对于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的验收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在验收时进行一些常规的设备验收和维护操作外,还要加强对各个设备的遥信、遥控、遥调和遥测功能的检测验收,并以相关规程为依据,明确设备运行重点,从而建立今后设备检修中相关数据的支持体系。继电器的验收和定期测试时,外部检查标准如下:继电器外壳完好无损,没有外伤和破损的状况出现,且盖与底座之间密封保持良好;继电器各原件不存在外伤和破损,且安装牢固整齐;导电部分的螺丝、接线柱以及连接导线部位,不应该出现氧化、开焊和接触不良等现象,螺丝和接线柱上应该具备弹簧垫和垫片;非导电部分部件则必须用螺丝加以固定并用耐久漆进行点封。

3.4确保供电网的可靠性

这里的可靠性主要就是指电网的充足性和安全性两方面。充足性是指电力系统内有足够的发电、输送电、配电设施,能够满足用户用电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满足非故障时的使用需求,也能满足故障时的使用需求,一般按静态事故分析,可以快速、准确的确定事故设备、位置并做出应急反应,不会发生拒动或误动事故。目前,对于大网的供电充足性评价已发展到定量阶段,可以较准确的计算大电网及其供电点的充足性指标,准保供电网的充足性与可靠性。在安全性方面,主要指电网发生扰动时的承受能力,即对扰动情况发生的应急反应能力。这种扰动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大面积的,严重时可能造成主要电源和输电设施均故障,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的扰动,我们的电力系统都要能够承受这种动态状况。大电网的安全性有一套系统的评估准则,我们要按这套准则给予电网安全性的评估,如果系统能够承受某种特定事件发生时的故障,则被视为是安全可靠的系统。从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看,充足性不足可能引起供电系统局部电力电压不足,安全性不足则可能造成局部停电的不可控,使得停电面积扩大,甚至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特征和管理状况,电力系统管理者只有依据现实工作需求、系统调控现状来科学地制定安全管理策略、统筹设计、规范选型设计并完善调试安装及协调配合方面的制度。加强对投运的验收和运行的维护,从根本上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性,使其能够尽快适应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将其辅助功能的优势充分发挥,以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1]周超敏.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23).

[2]李林锋.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之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4(13).

[3]霍达,黄鹏程.试析电力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要点[J].科技经济市场,2016(02).

[4]郝金鑫,樊娜.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相关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8):254.

论文作者:张金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如何提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论文_张金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